跳到主要內容
第1796期
2024-10-18

【記者黃詠欣報導】根據我國2017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指出,超過84.7%老人患有一項以上的慢性病,而慢性病患者多為慢性傷口所擾,若未處理完善,導致反覆發炎嚴重恐截肢或死亡。然而目前臨床主要依賴醫師主觀經驗視診,僅能看到傷口表面狀況,無法提供最適化療程。因此,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林志隆帶領團隊研發「基於多光譜光源血氧影像偵測之微型化遠端醫療傷口癒合階段辨識系統」,首創以彩色血氧影像客觀分析慢性傷口,量化皮下組織血液循環狀況,並榮獲「2024未來科技獎」。17日至19日,2024未來科技館將在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大樓 (簡稱台北世貿一館)展出本成品。

教授林志隆帶領團隊研發可攜式血氧偵測裝置,本圖為成品的外觀及內裝。 圖/呂宥憲提供

教授林志隆帶領團隊研發可攜式血氧偵測裝置,本圖為成品的外觀及內裝。 圖/呂宥憲提供

目前臨床主要依賴醫師視診,僅能看到傷口表面狀況,無法提供最有效的治療方式,而常被使用的市售醫療儀器——雷射都卜勒血流儀是一種桌上型裝置,約斥資200多萬,卻只能偵測血氧濃度,因重量緣故也不好攜帶。團隊成員、成大顯示電路及生醫創意系統應用實驗室博士生呂宥憲表示:「目前醫療在用的儀器沒有這麼方便、多功能。」

透過手機連結可攜式血氧偵測裝置,拍攝傷口後資料上傳雲端平台,實現遠距醫療。 圖/呂宥憲提供

透過手機連結可攜式血氧偵測裝置,拍攝傷口後資料上傳雲端平台,實現遠距醫療。 圖/呂宥憲提供

為了改良現有儀器,團隊研發出可攜式血氧偵測裝置,重量僅180公克。此裝置使用多光譜光源上的LED燈打紅光與紅外光照射傷口,取得皮膚反射光影像後,計算傷口及周邊肌膚血氧濃度,量化肉眼不可見的皮下組織血液循環狀況。「關鍵是我們開發去除環境光的演算法。」呂宥憲說明,團隊為還原紅光及紅外光拍出的影像,把環境光視為雜訊取出,耗時兩、三個月訓練人工智慧模型。此裝置除了可以自動分析傷口影像,更突破現有技術,評估傷口癒合階段,加速判斷患者是否需回診清除傷口。

團隊首創以彩色血氧影像客觀分析慢性傷口,可量化皮下組織血液循環狀況。圖/呂宥憲提供

團隊首創以彩色血氧影像客觀分析慢性傷口,可量化皮下組織血液循環狀況。圖/呂宥憲提供

團隊訓練人工智慧演算法,多階段分析傷口,並評估傷口癒合階段。 圖/呂宥憲提供

團隊訓練人工智慧演算法,多階段分析傷口,並評估傷口癒合階段。 圖/呂宥憲提供

同時團隊為了實現遠距醫療,讓醫師能線上追蹤傷口,開發手機應用程式連結裝置,能方便傷患居家使用,即時拍攝傷口上傳雲端平台儲存,醫生則可透過平台了解傷口狀況,提供最適合的敷料與療程,線上提供醫囑,有效降低傷患就診頻率與負擔。

呂宥憲(左ㄧ)與團隊成員於17日至19日在台北世貿一館展出可攜式血氧偵測裝置。圖/呂宥憲提供

呂宥憲(左ㄧ)與團隊成員於17日至19日在台北世貿一館展出可攜式血氧偵測裝置。圖/呂宥憲提供

本系統已獲得台灣專利,也進入成大醫院測試,並收集臨床數據與護理人員的反饋進行調整。對於是否繼續優化研究成果,林志隆表示想改良兩個層面,一個是增加新功能,讓系統也能判別燒燙傷情況,另一個則繼續減輕裝置重量,使其更方便。新華醫院內科醫生黃旭加認為,可攜式血氧偵測裝置在臨床訓練下會愈來愈進步,未來有望替代人員去分析、觀察傷口。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