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文馨、彭嘉輝台東採訪報導】首屆台東聲光藝術節《台東光祭》,在傳統原住民舞蹈和古謠歌聲中揭開序幕,透過12組結合聲光的裝置藝術,為台灣後疫情時代,帶來更多療癒的光。
展場中,許多作品出自台東藝術家之手。由藝術家伊命.瑪法琉創作的〈Ruma•家家有火〉,特別選用卑南族傳統建材「竹子」與「木頭」,打造安定溫暖的家。藝術家伊命.瑪法琉說:「但是我想說光祭的那種溫度呢,就是光要打出來的時候我就會想到說利用竹子,竹子也是我們卑南族的建材,一個在蓋房子裡面很重要的材料 。」觀眾陳稚育說:「因為我自己本身就有三個小孩,所以知道爸媽的辛苦,它就是在衍生家家都有在生火煮飯的意念,傳承的意思。」
還有藝術家饒愛琴親手打造的〈台灣海棗・能量連線〉,使用展場中原本就有的海棗樹,結合馬賽克拼貼與鏡子進行創作,反射觀看者與大自然的互動。藝術家饒愛琴說:「躺在這個樹下,就看這個樹葉它其實風來的時候。摩擦細微的聲音,就是很像很小的海浪聲,也很像好像它要告訴你什麼,休息的同時也希望有一個對照和一個反思。」
藝術家在展場籌備作品時,還有許多知本當地居民,好奇加入創作行列。策展統籌鄭慧盈說:「你會看到很多部落的人,可能只是路過就停下來,就開始幫他們做作品,我覺得這是滿特別的一個氣氛跟氛圍,就是非常地團結,然後非常地有能量。」
除了國內作品,也邀請到法國藝術團隊來台進行交流。首屆台東光祭期望透過溫暖的光,在疫情退去之際,重新感受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溫度,透過藝術,推廣台東本土文化,展現知本多元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