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789期
2023-12-13

【記者王華琳綜合報導】碳足跡盤查隨著永續意識與相關目標的訂定,逐漸成為各產業所要面臨的重要課題。大葉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專案教授蔡渙良指導學生,開發出「無線低壓交流電監測物聯網系統應用於企業及產品碳足跡盤查」,簡化現行電力檢測所需流程與成本,提升企業對於相關設備的監控,於2023第十四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中獲得金牌。

蔡渙良表示隨著石化燃料的淘汰,國際間投入大量精力於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等綠色能源當中,「而這兩個主要發展所生產的都是電能,所以電力基本上是目前唯一有機會達到碳中和、零碳,甚至於負碳的一個能源來源。」因此企業的用電的狀態,還有產品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電力,將成為盤查的重點目標。

此項系統利用兩種感測器,分別偵測一般工業設備和電子設備內,所使用的交流電中電壓跟電流大小,透過相關數據的分析與計算,從中獲得功率、用電量、頻率等六項電氣參數。同時,為符合企業廠房設備,系統配備包含220V、380V、440V的三相交流電智慧監測,提供更為廣泛的應用層面。目前檢測過程中需人工進行記錄,而此設備能進一步取代現今普遍使用的電子鈎表,降低所耗費的人力及成本。「以降低廠商經費作誘因,鼓勵大家安裝這些感測器。」蔡渙良說。

「無線低壓交流電監測物聯網系統」透過檢測器,分析電壓、電流、功率、頻率等六項電氣參數。 圖/李鴻提供


監測系統結合物聯網設計,能夠即時記錄並上傳相關數據至雲端平台,提供業者即時遠端掌握相關電氣參數的監測結果。透過內建資料庫分析企業實時用電數據和電力品質,進行深度學習以及碳足跡運算,將有助業者實現盤查自動化,同時邁向節能減碳等永續目標。系統本身也具備警示機制,以通訊軟體或是電子郵件形式通知異常數據變化、零件汰換提醒等內容,協助企業進行設備管理。


系統結合物聯網技術,即時記錄用電數據,提供遠端監控與警示機制,協助企業處理相關問題。 圖/李鴻提供


談及未來發展,參與研究的大葉資訊工程學系學生李鴻表示,未來也將針對資訊傳輸方式進行提升,以拓展系統實際應用範圍,「我們嘗試以實體線路等方式,替換目前所使用的Wi-Fi傳輸,使系統得以符合各式法規需求。」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副教授李尚懿認為,此項發明能夠內置於設備本體,有助於提升電力檢測的方便性。同時,與物聯網結合的警示機制,也對於企業在處理相關問題時,獲得更為詳細且即時的資訊。

檢測器可內置於設備本身,即時記錄用電相關數據,降低現今電力檢測所需的人力與成本。 圖/蔡渙良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