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789期
2023-12-13

【記者黎昕俞綜合報導】「現代人較不注重台灣動物保育,希望這個玩具可以提升小朋友對生態議題的認識。」樹德科技大學生活產品設計系助理教授傅首僖帶領學生韓欣亞、郭紓辰及賴建熙,研發出「臺灣野鳥平衡冒險」平衡木玩具。除訓練手眼協調能力,更希望培育孩童自小理解臺灣特有鳥類的保育觀念。此發明獲得「第八屆金趣咪獎—木育玩具創作競賽」第一名。

樹德科大產設系學生團隊將台灣特有鳥類畫成木塊,盼培育孩童保育觀念,並獲得「第八屆金趣咪獎—木育玩具創作競賽」第一名。 圖/團隊提供


平衡木遊戲主要針對三至五歲學齡前兒童設計,因這時期的孩童正在發展手眼協調能力,也可以使其更了解台灣保育鳥類的相關知識。此外,產設系郭紓辰也補充,為讓兒童有在森林的臨場感,「我們特意將玩具基座製作成木幹的形狀,並以染色劑漆成木色。」就讀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的Yumi(化名)也提出看法,「鳥類木塊有經過磨邊處理,可以讓幼兒在遊戲過程中不易被戳傷,唯陪玩的人要注意別讓幼兒拿起來揮舞或敲打。」

作品「臺灣野鳥平衡冒險」由台灣八種保育鳥類的木塊及卡牌,加上仿製樹幹的基座和平衡台組成。 圖/團隊提供


遊戲玩法是二至三人一組,猜拳決定抽牌順序,孩童必須練習辨認與卡牌上相同鳥種的木塊,並將其放在平衡台上,當平台掉落即結束遊戲。產設系學生韓欣亞表示,玩具使用年齡區間設定在三至五歲、尚未習字的幼童,「希望幼兒們透過成人講述卡牌上的鳥類保育知識,從中了解台灣保育的重要性。」然而,為突破遊戲方式過於簡單的問題,產設系學生郭紓辰也補充:「未來可以在平衡木台中間做出凹面設計,讓小朋友不能投機取巧,直接將木塊置於中間,增加遊戲難度。」

玩具為三至五歲的孩童設計,希望透過大人陪同及講述卡牌上知識,讓他們學到更多保育知識。 圖/團隊提供


而為了讓畫上鳥圖案的木塊更貼近真實,團隊在台灣眾多保育鳥類中,特意選擇較常見的其中八種。並以體積大小區分為兩部份,盼讓玩家更認識本地鳥種的型態。體長平均落在25公分以下的鳥種,如五色鳥、冠羽畫眉等,團隊採用較小的木塊製成,另一部分則以知名的臺灣藍鵲、黑長尾雉為主,使用長寬皆較長的木塊製成。

Yumi表示在面對非生活常接觸的事物時,若單靠大人講述或是以認識圖片等方式,對此年齡層的小朋友較為抽象且難於理解。因此他建議若要讓孩童以這個玩具作為認識鳥類的媒介,「可能會先需要帶著他們看影片或是觸摸類似的玩偶,並且在遊戲過程中,老師或家長再次介紹,才能加深他們的印象。」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