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代》雜誌(Time)日前選出2018年度風雲人物,共四位新聞代表人物獲選,其中一位是遭殺害的沙國異議記者哈紹吉(Jamal Khashoggi)。時代雜誌指出,本次入選人物都是「新聞真相的守護者」。他們為保護真相,不惜犧牲自我,凸顯全球「新聞自由」受威脅的嚴重性。我國政府欲修正《數位通訊傳播法》草案以遏止假訊息,亦有限制新聞自由的疑慮。
美國《時代》雜誌(Time)選出2018年度風雲人物,共四位新聞代表人物獲選,本次入選人物都是「新聞真相的守護者」。 圖/取自TIME網站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簡稱華郵)專欄記者哈紹吉,長期關注阿拉伯世界的新聞環境。然而他在報導中,揭露沙國王儲穆罕默德剷除政治異己的惡行,疑似因此成為王儲的眼中釘,遭沙國情報人員無情殺害,至今屍首未獲。華郵也在十月中旬,刊登哈紹吉遇害前所撰寫的最後一篇文章。哈紹吉指出阿拉伯世界的新聞環境,宛如被政府霸權拉上鐵幕。當前急需一個獨立於政府以外的跨國媒體,讓沙國人民能接觸外界資訊,與世界接軌。
西元2011年阿拉伯世界爆發《阿拉伯之春》運動,民眾上街欲推翻政府的專制體制,更希望國家能成為「光明自由的阿拉伯社會」,樂觀的願景在七年後硬生破滅。哈紹吉為堅持新聞自由,勇於揭露真相卻不幸葬送性命。當時所謂的「光明」不過是曇花一現,哈紹吉遇害似乎是沙國王儲殺雞儆猴的舉動,警告媒體日後若刊出負面報導,都不會有好下場。一旦政府明目張膽箝制言論自由,媒體「寒蟬效應」恐接連上演。如何解決當地資訊不對稱的困境,始終無解。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今年四月公布2018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180個國家中,沙國名列第169名,評價低落;反觀台灣排名第42,於亞洲國家中排名最佳。對比阿拉伯世界,我國的新聞自由程度相對自由。不過本次九合一大選期間假訊息頻傳,促使政府積極推動修正《數位通訊傳播法》,恐讓台灣的新聞自由程度受到衝擊。
日前該修法最大的爭議點在於:社群平台上如:LINE或臉書(Facebook)等出現假訊息,經政府單位或民眾檢舉並查證屬實,業者需於時限內將該訊息下架。不過現今有許多網路平台,如:Line Today等都會從各大新聞媒體「推播新聞」。萬一推播的新聞內容遭民眾檢舉,平台業者第一個舉措恐怕是下架該則新聞。若檢舉次數過於頻繁,業者可能會認為不推播反倒不會被檢舉,更不會惹上後續的訴訟程序,未來乾脆不提供推播服務,也是有可能的。
一旦社群平台業者因政府修法放棄推播功能,民眾接收訊息管道受阻,此時政府箝制言論與新聞自由的罵聲,預期將接踵而至。欲防範假訊息,或許不應從「立法或修法」為主要著手點。假訊息頻傳,某種程度亦算是政府單位對於資訊管控的失職。不論是民眾或平台業者,皆不希望假訊息流通於社會。
因此,防制假訊息最主要仍是培養公民對於資訊真偽的辨認能力,第三方公正查核平台也應落實訊息審查作業,最後步驟才是以法律懲處散播假訊息資訊者。若政府真要透過法律開罰假訊息散佈,該如何公正的調查假訊息?行政院長賴清德針回應,假訊息將由法院進行最後判定。
政府修法整肅假訊息,本是一片美意,但決策前應更加傾聽專家學者及大眾意見,除能鞏固我國新聞的自由程度,也為全球不斷緊縮的「新聞自由」,留下舒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