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記者李冠杰、洪靖淳、高海葳、張庭瑀、蔡明衡綜合報導】台灣四面環海,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船經過或靠港停泊,這些船隻不僅是台灣的經濟命脈,更是與世界交流的第一線。但台灣複雜的港口地形對初來乍到的外籍船隻是不小的考驗,這時候引領船隻進港的英雄——引水人便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每次船隻順利出航的背後靠的是資深引水人的豐富經驗,不僅僅是大型遊輪,一艘艘裝滿貨櫃的大小貨櫃船也都得仰賴引水人的細心指引才能順利地進出港口。
 

 4月20日下午五點,停靠在基隆港的盛世公主號準備啟航前往沖繩,該船隻重達14萬噸、長330公尺,巨大的船身佔盡眼前視線。 圖/洪靖淳攝
(註1)錨地:指有天然掩護或人工掩護條件能抵禦強風浪的水域,船舶可在此錨泊、等待靠泊碼頭或離開港口。
4月20日傍晚,基隆港引水人辦事處主任方信雄帶領其他兩位引水人一同參與盛世公主號進出港的任務,早上5時靠岸,下午5時一到,盛世公主號便鳴笛準備啟航。只見引水人們俐落地由領港船跳上由盛世公主號所放下來的繩梯,以飛快速度爬上船,教導船長如何出入港。沒有他們,船隻可能會觸礁、發生碰撞。結束任務回到領港船上的方信雄,扶著欄杆和甲板上的乘客揮手道別,看著船隻漸行漸遠。「最愉快的就是看到這麼多客人,我們把他們送出去,再把他們接進來,這就是最大的享受啊!那很實質的,我們對社會上一點點的貢獻。」方信雄訴說著自己的工作內容,臉上掛著滿足的笑容。

 基隆港引水人辦事處主任方信雄,領完盛世公主號出港後,藉由繩梯下到領港船,結束任務。 圖/洪靖淳攝
(註2)大副,二副(資深船副)和三副(資淺船副)皆屬船副的一種,屬於一船舶艙面(甲板)部門之高等海員(中華民國交通部正式名稱為甲級船員),為一船舶之主管人員,並依船長命令進行管理和值勤,負責航行當值、主管事務、督率海員等工作。

 高雄港引水人胡延章擔任三副時,受到當時的船長賞識,加上自身努力,二副、大副和船長考試都是第一名,讓他成為當時台灣最年輕的船長。 圖/蔡明衡攝
海上工作生死一線 高報酬背後的艱辛
除考試難度極高、與家人相處時間少外,引水人的工作也往往伴隨著極高的風險。「我自己就從船上掉下來過,但是掉在陸地上,那才真的是最扯的事。」現職高雄港引水人胡延章回憶,十年前曾經領過一艘約4、5000噸的船進港。那時領港結束準備下船,船員卻因偷懶不想放置旋梯,因此詢問是否可以爬繩梯下船。「我當時想說無所謂,反正只有我下船,用繩梯就好。」他笑著繼續分享,當他跨上繩梯那刻,固定在船上的繩梯突然鬆開,胡延章從五公尺高的船上墜落,一股刺痛感如電流般從尾椎直達腦頂,他身體向後一倒,失去意識。待他回神,發現自己幸運地掉落在碼頭邊緣,距離落海只有些微差距。由於壓迫性骨折,胡延章休息整整半年,加上一年的時間復健,才終於重返工作崗位。但此次經驗並沒有打消他對工作的熱情,反而讓他往後上下船隻更加小心。

 胡延章在進行領港任務時的模樣,引水人得攀爬繩梯到達船上,指引船長如何進出港口,高聳的船身和變化莫測的海象都為任務帶來極高的風險。 圖/胡延章提供
法律規範不周  引水人就業安全疑慮多
引水人一個月動輒數十萬的收入雖然看似豐厚,但由於引水人僅是透過國家考試取得證照,並非公務人員,因此無法享有國家公務人員體系的福利和保障。胡延章指出,引水人並沒有底薪或是退休金,「我們的薪資就是接越多賺越多,像是業務那樣按件計酬,若沒有船隻進港,引水人便不會有收入。」此外,為了方便和進出港的船公司接洽,引水人會聯合籌組各港口的引水人公會,由於公會屬於民間機構,引水人需自行負擔租金、電費和人事成本,這些因素皆是引水人工作背後的隱藏成本。

 高雄引水人辦事處,由於引水人不受公務員體系保障,必須自行籌組辦事處,接洽國內外的船隻。 圖/蔡明衡攝
(註3)次標準船:所謂次標準船,通常係指該船舶之安全有問題,或該船舶之狀況能造成海洋環境之威脅,或可能危及船上船員福利者。
此外,方信雄也指出,船隻在過去最長僅兩百公尺,現今因為商業壓力,船越造越大,船身三百公尺甚至更大艘的都有,但港口地形卻不會改變,「就像大卡車卡在巷子裡面,所以要倒車,那這個就是超過我們港口的容量。這就是商業跟安全在交易,妥協就有風險在,超過港口負荷,就必須承擔(後果)。」對此,方信雄建議,政府應設立船隻標準及大小的相關規定,過大的船隻應前往高雄港,而不是讓他們進入基隆。
熱情不隨時間改變  引水人將一生獻予海洋
隨著時代變遷,人類造船技術日趨進步,船隻越造越大,使引水人工作難度增高,時時處於危險之中。為保障自身安全,多數引水人養成運動習慣以應變緊急狀況,但也有不少引水人選擇急流勇退,但退休仍無法抹滅他們對海洋的熱愛。
1976年從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海學系(現為商船學系)畢業的徐國裕,縱橫海洋近40年,見識過許多大風大浪。這樣的海上男兒從引水人的職位退休後,生活依然離不開海洋。徐國裕常常奔波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和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在兩間學校向年輕一代傳授知識,甚至還受邀到中國大連海事大學擔任客座教授。除此之外,身為中華海洋事業協會榮譽理事長的他,在許多兩岸海運論壇及學術研討會上,也經常可見他的身影。他期許自己,在退休後可以盡己之力,將海上所學回饋社會。

 徐國裕(左二)退休後,仍致力於參加各式與「海」相關的學術場合,不遺餘力的教導後輩,盡己所能回饋社會。 圖/徐國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