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書妤綜合報導】在體驗者手上的平板裡,有著台北市的美麗華大樓與摩天輪,漸漸地螢幕中的景色被一格格紫紅色的小格子吞噬,整座城市最終變成鋸齒網格的樣貌。這是就讀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學士班的楊子逸與其團隊,共同製作的作品《木各 市》,此作品於5日、6日在「2019台北白晝之夜」展出。
城市街景和摩天輪被網格狀的像素吞噬,紫紅色的畫面看起來既科幻又詭譎。 圖/劉書妤 攝
作品以像素藝術(Pixel Art)的風格呈現,將像素作為單位 ,一個一個點去繪製圖像 ,也稱為點畫法或像素圖像。其特色是畫面由眾多小網格組成,因此,楊子逸將作品命名為《木各 市》,「木各」從「格」字拆解而來,而「市」則代表城市的意思。 像素藝術最早應用於電腦圖像與70年代中期起紅極一時的
8位元(8-bit)電子遊戲,並在80年代被廣泛運用,雖然像素藝術隨著科技發展而式微,但近年來也有逐漸興起的趨勢。
作品透過平板、以360度影片的方式表現,平板裡網格狀的摩天輪,對照現實中的美麗華摩天輪,體驗者也可旋轉平板,同步觀賞不同角度的景色變化,民眾彷彿與平板的影片內容即時互動。而即時互動一般被認為是擴增實境
(Augmented Reality, AR)的主要特徵,但此件作品其實並非使用即時性的AR技術,而是事先將製作好的影片轉為360度影片後,匯入平板上播放,並藉由觀者邊觀看邊轉動螢幕,創造出即時互動的錯覺。
跳出的視窗畫面蓋掉網格狀的像素,象徵新舊科技的衝突和舊科技的逝去。 圖/劉書妤 攝
至影片後半,會跳出一個個代表新科技的視窗,逐漸吞噬象徵舊科技的像素,以傳達新舊科技衝突的概念。楊子逸說:「現在的步調太快,我不知道未來如果一直這樣子,人類會不會被自己創造的科技打敗。」他認為,人類發展科技的最初目的是追求便利,但也該思考科技會不會危害人類的權益。楊子逸以宇宙裡的塵埃作為影片結尾,他說明,科技發展到最後人類可能走向滅亡,如宇宙大爆炸後的塵埃。
創作者楊子逸將像素藝術融合街景,讓人反思科技帶來的問題。 圖/劉書妤 攝
參觀民眾、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徐靖淳提到,或許由於色彩強烈,初看此作品時有種迷幻、末日狂歡的感覺。另一方面,他也表示,在影片後半,一個個視窗遮蓋像素也暗示在科技變遷下,很多東西逐漸被時代淘汰,只能成為過去的記憶。參觀民眾、政大地政學系鄭雅云則提到,像素藝術在懷舊中帶著革新,「帶領我們回到那個坐在電視機前玩遊戲機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