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顏貝恩報導】臺北醫學大學第37屆學生會於10月31日,在社群媒體公佈大學紀念商品銷售貼文,引發第31屆原設計者與校友不滿。現任學生會沿用過去原創設計,依據舊版商品與照片進行復刻,但設計屬第31屆幹部原創,且未留存任何授權紀錄,引發版權爭議。
針對周邊商品所涉及元素設計引起授權爭議,學生會向原設計者致歉。 圖/取自北醫大學生會社群媒體
第37屆學生會在未經原設計者同意的情況下,沿用第31屆的設計元素,包括袖口、手寫字體、整體風格與概念,卻未標註原創者,且部分元素因復刻而被改動。因新版設計與原創高度相仿,容易讓人誤以為是本屆原創,因而感到不被尊重。《著作權法》第37條第1項(註一)規定「若約定不明之部分,推定為未授權。」在此規範下,第37屆學生會若未取得授權即進行重製、改作或販售,皆可能構成侵權。7日,學生會公告聲明,坦承行政流程有所疏漏,並向原設計者致歉。授權爭議曝光後,學生會啟動補正程序,積極與原設計者重新洽談授權事宜,並承諾待授權確認後,才會重新開放預購。
註一:「著作財產權人得授權他人利用著作,其授權利用之地域、時間、內容、利用方法或其他事項,依當事人之約定;其約定不明之部分,推定為未授權。」
北醫大第37屆學生會公開販售周邊時,引來第31屆原設計者指出版權歸屬問題。 圖/取自北醫大學生會社群媒體
在爭議延燒之際,北醫藥學系學生兮兮(化名)坦言:「我其實很擔心,未經授權的復刻恐影響原作者權益,復刻與修改版本的界線不夠清楚之下,不知道是否違反校園學術誠信與創作倫理,也擔心此類爭議將影響校園文創生態的健康發展。」北醫藥學系學生橘子(化名)回應:「今年的周邊設計比往年的好看許多,也是第一次有想要購買學校周邊的想法。如果因為這件爭議就無法購買的話,那對我來說是特別可惜的。」在購買校園周邊時,橘子會優先考量美觀、實用性與性價比,並認為完整復刻版能尊重原創心血,而延伸版加入的創意則讓作品更有層次,是值得嘗試的方向。
臺北市立大學於10月21日公告的紀念服規劃上也面臨跨屆授權的情形,北市大第12屆學生會長劉恩誠分享:「今年紀念服的合作廠商是由第11屆的公關部長親自介紹給現任第12屆公關部長,沿用第11屆學生會使用的徽章設計,並明確界定授權內容。」由於學生會每年皆會進行大規模交接,加上成員更替頻繁,記錄難免出現落差。第12屆學生會目前正在推動授權制度與資料庫化管理,建立設計原檔資料庫,標註素材來源、年份與授權範圍,並將相關設計與授權流程納入交接文件,希望未來的學生會都能依循明確的制度。北市大學生會公關部長王詩涵也回應:「處理設計與授權時,最重要的仍是授權清楚、紀錄完整,並確保所有素材都在合法合規的範圍內使用。」
北醫大學生會推出的周邊商品引發授權爭議,事件在校內外掀起討論。 圖/取自北醫大官網
針對文化創意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教授沈宗倫說:「在校園自治團隊中,學生之間的利益關係較社會單位單純,因此彼此更容易建立信任。」但沈宗倫也期待,學生自治組織在具備一定能力後,儘可能不停留於復刻既有作品,而是在風格與形式上持續創新,創作出展現自身特色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