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815期
2025-10-23

【記者孟祥宇報導】髓母細胞瘤是孩童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好發於小腦。不過,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王琬菁與腦科學研究所教授蔡金吾指導的研究團隊發現,若抑制腫瘤細胞內一種名為TTBK2的蛋白質,可有效阻斷髓母細胞瘤的增長,達到治療腦瘤的效果。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研究團隊首度揭開關鍵基因TTBK2在小腦發育與髓母細胞瘤生成中的核心角色。 圖/研究團隊提供

研究團隊首度揭開關鍵基因TTBK2在小腦發育與髓母細胞瘤生成中的核心角色。 圖/研究團隊提供

TTBK2是促使中心體(註一)長出初級纖毛的一種蛋白質。王琬菁指出,初級纖毛最一開始被認為是從單細胞生物退化而來的構造,在二十年前才被發現是細胞內參與訊息傳遞最重要的中心點,他說:「初級纖毛就像細胞的天線,是細胞的訊息傳遞中心。」在正常情況下TTBK2會被分解,並推動細胞分化成不同神經細胞。但在髓母細胞瘤中,TTBK2無法被正常降解,導致細胞不斷增生,最終形成腫瘤。

註一:中心體是細胞分裂時的重要結構,為初級纖毛生成的起點。

目前髓母細胞瘤的治療方法主要以開顱手術搭配放、化療,確診病人平均年齡為7、8歲,治療的副作用如影響腦下垂體功能,往往對病童未來的智能、學習發展、生長發育有負面的影響,這項發現為新療法帶來了契機。王琬菁表示,團隊最初其實是在研究小腦發育的過程中,意外發現 TTBK2 在小腦的表現量明顯高於其他器官,尤其在小腦幹細胞分化階段特別活躍。後續比對臨床檢體時,他們注意到患有髓母細胞瘤的樣本中,TTBK2 的表現量更為突出,因而開啟這項研究。

當 TTBK2 過度表現時,纖毛持續生長導致腫瘤惡化;抑制 TTBK2 則可使細胞恢復正常生長。 圖/研究團隊提供

當 TTBK2 過度表現時,纖毛持續生長導致腫瘤惡化;抑制 TTBK2 則可使細胞恢復正常生長。 圖/研究團隊提供

博士後研究員林宜璇補充,團隊觀察腫瘤細胞在不同時間下的增生比例,發現運用基因工程技術(註二)抑制 TTBK2後,細胞生長速度明顯下降。至於新藥開發的方向,王琬菁表示目前還在動物實驗階段,離臨床還有段距離,團隊希望能找到一個新的蛋白質,阻斷TBBK2協助纖毛的生長,進而達到抑制腫瘤生長的效果。

註二:透過改變DNA的遺傳因子排列,製造不同遺傳特性或製造新產品。

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神經外科醫師陳信宏指出,從動物實驗到能成功運用於臨床,成功的比例極低,「可能一千個、甚至一萬個研究中,只有一個能夠真正走到臨床。」他強調,醫學與科學的進展是艱難的,「雖然成果未必能在明天或明年實現,但每一次研究都可能帶來重要而嶄新的突破。」陳信宏表示,希望未來能在實驗階段就初步判斷治療成效,僅將確定有效的方式應用於病人身上,這將是實現髓母細胞瘤臨床治療的重要一步。

在臨床藥物研發的動物實驗階段,研究團隊以小白鼠觀察腦瘤的形成與生長變化。 圖/研究團隊提供

在臨床藥物研發的動物實驗階段,研究團隊以小白鼠觀察腦瘤的形成與生長變化。 圖/研究團隊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