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815期
2025-10-23

【記者李若水報導】來自世界各地的20多位國際交換學生於13日至19日聚集於德國圖林根州艾森納赫市議會會議廳(City Council Chamber of Eisenach, Thuringia, Germany),以「選舉誠信」為主題展開一整周的工作坊、專案與密集討論,在專家指導下共同撰寫一份關於加強選舉誠信的民主宣言。

 學生們聚集於艾森納赫市議會會議廳,參與選舉誠信工作坊,討論各國的政治局勢。 圖/維利–瓦爾特里.雷托寧提供

學生們聚集於艾森納赫市議會會議廳,參與選舉誠信工作坊,討論各國的政治局勢。 圖/維利–瓦爾特里.雷托寧提供

本次論壇由未來民主學生網絡聯盟(Student Network on Future Democracy)及民主文化協會(Gesellschaft für demokratische Kultur)共同舉辦。今年特別關注東歐的政治局勢以及社群媒體對於選舉的影響,包括烏克蘭因軍事管制而暫停選舉、限制媒體等問題。今年畢業於塞拉耶佛國際大學法律學系(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of Sarajevo)的法特瑪.努爾.艾克梅克奇(Fatma Nur Ekmekci)表示,來自亞洲與東歐的學生分享了政治干預、媒體操控的情形,其他學生則以同理與尊重的態度,探討如何在不同局勢下,以自身能力推動選舉誠信。來自巴基斯坦,目前在法蘭克福歌德大學(Goethe university of Frankfurt)攻讀比較民主學的梅哈爾瑪爾.澤布.塔諾利(Meharmar Zeb Tanoli)分享道,各國學生因選舉制度不同,對「選舉誠信」的看法也各異。塔諾利繼續說道:「有些人關注電子投票與金錢舞弊,有些人則關注制度不平等與公民參與。」但學生們有一個共同信念——選舉應真實反映人民的聲音。

國際學生共同撰寫、討論選舉誠信民主宣言的初稿設計。 圖/維利–瓦爾特里.雷托寧提供

國際學生共同撰寫、討論選舉誠信民主宣言的初稿設計。 圖/維利–瓦爾特里.雷托寧提供

歷經一周的討論、學習後,學生們於19日順利地發布了一份「跨越國界」的民主宣言初稿,既指出不同國家共有的挑戰,也提出普世可行的建議。最終稿將於2026年由未來民主學生網絡在社群媒體以及即將上線的官方網站上發布。艾克梅克奇說:「論壇啟發我們了解各國的選舉制度與問題,並從中學習如何尋找共同解方。」他計畫在回國後重建青年民主組織,並舉辦工作坊與活動,延續選舉誠信的倡議。「在論壇中看到來自不同國家的年輕人如此熱情地投入民主討論,讓我相信改變可以從對話開始。」塔諾利分享道,他計畫回國後持續撰寫民主與青年參與的專題文章,並可能發起線上倡議活動,以提升青年公民意識。

各國學生在工作坊中共同撰寫活動紀錄,並討論選舉過程中可採取的具體行動。 圖/維利–瓦爾特里.雷托寧提供

各國學生在工作坊中共同撰寫活動紀錄,並討論選舉過程中可採取的具體行動。 圖/維利–瓦爾特里.雷托寧提供

在「選舉誠信」民主宣言初稿的公開發表中,學生們獲得了當地市長的支持。市長克里斯多夫.伊赫林(Christoph Ihling)表示:「論壇有效地突顯了全球民主所面臨的問題,而這場為民主奮鬥的戰役同樣存在於德國本地。」伊赫林認為,捍衛民主並非一個無能為力的問題,而是一項擺在所有人面前、必須肩負的責任。未來民主學生網絡聯盟的總負責人維利–瓦爾特里.雷托寧(Veli-Valtteri Lehtonen)表示,除了持續舉辦年度論壇外,組織也藉由在不同國家推動民主教育、青年培訓與協助設計學校課程等活動,促進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彼此交流、合作,達成結合民主教育和公共行政的理念。

學生們於瓦爾特堡城堡公開發表選舉誠信民主宣言初稿。 圖/維利–瓦爾特里.雷托寧提供

學生們於瓦爾特堡城堡公開發表選舉誠信民主宣言初稿。 圖/維利–瓦爾特里.雷托寧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