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810期
2025-05-11
生活
焦點

【記者王振驊、廖奇典報導】「照顧者好,家庭才會好。」適逢母親節,財團法人基督教芥菜種會近期舉辦「我的家,我的超人」母親節禮物募集活動,為感謝照顧者一整年的辛勞工作,除了提供孝親券、習得蛋糕、編織小物等溫馨好禮,芥菜種會更廣邀來自全台各地所服務的孩子,將願望清單以文字、照片或繪畫等方式描述,從中挑選出50位合適的個案,透過認捐的方式,在社工的協助下,親手交給每位孩子的照顧者,將溫暖與愛傳遞出去。

性格內向的小瑄,在母親節活動中,透過寫卡片、擁抱母親等方式,以行動表達對照顧者的愛。 圖/王振驊攝

性格內向的小瑄,在母親節活動中,透過寫卡片、擁抱母親等方式,以行動表達對照顧者的愛。 圖/王振驊攝

入選者之一的小瑄(化名)來自宜蘭,目前就讀國小六年級,是一位懂事孝順的孩子。這次的母親節禮物,他選擇送給媽媽一雙鞋子,慰勞平常辛苦工作的母親。小瑄的媽媽平時在藥局上班,因工作久站導致雙腿容易疲勞,小瑄媽媽說:「我上班都是站的狀況比較多,然後回家都會用熱水泡腳。」而這雙鞋子不僅減輕他工作時的負擔,更象徵著小瑄對母親的愛。小瑄說:「媽媽下班回來之後,他都會忙到半夜兩、三點才睡覺,還要叫我起床、載我上課,我就覺得他很辛苦。」

地方社工扮演著連結芥菜種會與弱勢家庭的重要橋樑,不僅滿足基本物資的需求,也在情感層面提供溫暖支持。 圖/王振驊攝

地方社工扮演著連結芥菜種會與弱勢家庭的重要橋樑,不僅滿足基本物資的需求,也在情感層面提供溫暖支持。 圖/王振驊攝

芥菜種會北區助人網中心社區發展部社工魏國貞則提到小瑄家的狀況,「小瑄是一個很乖的孩子,媽媽自己上班,爸爸沒有負擔他們的家庭生活,他有盡量想要不造成媽媽很多的負擔。」在他眼裡,小瑄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好孩子,雖然沒有完整的家庭生活,但他懂得如何照顧好自己,不讓家人為他操心。此外,在課業上的表現,小瑄也同樣令人放心。小瑄媽媽得意地說:「他英文的部分還蠻好的,這次期中考英文是滿分。」而未來即將升上國中的小瑄,課業壓力勢必會加重,小瑄媽媽表示,期許小瑄可以繼續保持課業的好表現,繼續當一個懂事的好孩子。「因為他今年要上國中,希望他可以繼續加油,不要讓我擔心、不要走歪。」

芥菜種會建立「生活照顧供需平台」,由家庭個案自行選擇所需的物資,避免資源遭到過度浪費。 圖/廖奇典攝

芥菜種會建立「生活照顧供需平台」,由家庭個案自行選擇所需的物資,避免資源遭到過度浪費。 圖/廖奇典攝

芥菜種會「用愛串聯全台.把愛送出去」母親節系列活動今年邁入第二個年頭,芥菜種會北區助人網中心資深主任陳雅琳補充:「藉由這個活動,我們歡迎大家,不只是孩子,也歡迎照顧者,他(照顧者)自己就是我們的社工師,我們在協助家庭的過程當中,去知道照顧者的重要性,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學習感謝,我覺得這是一個滿重要的環節。來自新竹的曦曦(化名)媽媽回應這次的活動,帶給他的溫暖感受,「像他(志工)跟我講的時候,說有這件事情的時候,我覺得很感動,因為那種感覺是,被人家看到是一件可以成真的事情。」除了回饋照顧者外,本活動還有另一項更重要的宗旨是,讓被照顧者能用自身角度看待父母親,才能更深刻體會他們平時的辛勞。「回歸到母親節的活動過程當中,當然我們可以問媽媽說,你想要什麼禮物,這樣就OK了。可是其孩子是最重要,因為孩子會用他的角度去看他的家庭,用他的角度去看他照顧者,你的辛苦跟勤勞在哪個地方,以及照顧者他怎麼去照顧他的家。」陳雅琳說道。

本次活動的另一主軸為「以工代振」,這些發送給照顧者的物資中,部分來自這群以工代振者的雙手,實現循環經濟(點擊圖片觀看芥菜種會以工代振宣傳影片)。 圖/廖奇典攝

本次活動的另一主軸為「以工代振」,這些發送給照顧者的物資中,部分來自這群以工代振者的雙手,實現循環經濟(點擊圖片觀看芥菜種會以工代振宣傳影片)。 圖/廖奇典攝

而芥菜種會在協助弱勢家庭的過程中,也曾遭遇過不少挑戰與困境,其中一項就是經費籌措的不易,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鍾武中強調找尋資金來源的重要性,「有兩個很重要的概念,一個叫做補助,一個叫做委託方案。補助指的是我現在已經在做的事情,去跟相關的公部門,或是我剛剛說的聯勸(註一)也是,去申請相關的補助,至少能夠解決百分之五十、六十(經費比例),剩下的我再去自籌,所以不可能把這一塊拿掉,因為它才是比較具有效益的。」面對資源有限的現實,芥菜種會以具新意的募資與服務等方式,重新詮釋了「支持照顧者」的可能性,當制度與社會力量相輔相成,才能真正為家庭建立起堅實的後盾。

註一:聯勸全稱「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為匯集專業人士、將社會大眾的「愛心捐款」做恰當分配,以發揮最大效益嘉惠更多弱勢的組織。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