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庭瑀新竹報導】一粒粒金澄又飽滿的柿子,整齊地放在竹簍上靜待清洗、削皮、日曬、整形、烘焙五個步驟,才能變成柿餅。新埔鎮農會於13日舉辦「新埔柿餅節」,今年更首度與玄奘大學進行產學合作,將柿子與不同產品結合,迸出新火花。
新埔柿餅節活動現場民眾親身體驗製作柿餅的第一個步驟「削柿」。 圖/張庭瑀攝
柿餅節當天除了削柿體驗外,最大的亮點便是台上模特兒所穿的柿染服裝。柿染是利用柿餅加工留下的廢棄物以及柿農淘汰的果實所淬取出的染料,具環保意義。玄奘配合活動與在地柿染坊合作,將產業結合時尚,把柿染布製成衣裳,增添其價值。
新埔柿餅節與玄奘大學多個學系產學合作的柿染服裝走秀發表會,大地色的柿染服裝頗具環保意義。 圖/張庭瑀攝
模特兒身上的柿染服裝由該校時尚設計學系創作組學生劉愷寧及劉康寧共同完成。他們在設計上用拼貼方式呈現,剪裁簡單俐落,充分展現柿染布的美。此外,劉愷寧特別指出模特兒手上所拿的包,上面印有柿子圖案,與柿餅節相呼應,是他用了一個月精心產出的成果。他也表示,「(柿染包)是我最喜歡的作品。」
玄奘大學時尚設計學系創作組學生劉愷寧及劉康寧製作的柿染服裝及柿染袋包。 圖/張庭瑀攝
此外,玄奘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學生詹茗睿以東方人生活常見的符號「石獅子」,搭配讀音相似的「柿子」設計出一款新貼圖,希望藉由石獅子這個吉祥物為柿餅節帶來不同樣貌,「讓民眾對柿餅節有不一樣的認識、甚至認同。」
除了文創產品外,玄奘餐旅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湯彩群帶領系上學生將柿餅商品化,製作創新的「柿吃品」,例如:巧克力柿子司康、柿子乳酪抹醬……等。湯彩群認為柿餅節對學生而言是個很好的舞台,藉由試吃增加產品曝光度,他也希望有機會再回到當地,與農會合辦柿農教育活動,教導相關業者如何製作「柿吃品」。
玄奘大學餐旅管理學系湯彩群教授與系上大三學生共同研發的柿相關產品。 圖/張庭瑀攝
玄奘大學餐旅管理學系花費一個月的時間研發,精心製作出的柿餅巧克力司康,相當美味可口。 圖/張庭瑀攝
針對此次合作,玄奘藝創學系系主任謝明勳表示,因應教育部的大學社會責任計畫(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以新埔鎮為據點,協助柿子產業升級。他巧妙地將計畫結合系上「創意設計課」,帶領學生設計柿子作品。謝明勳也指出,透過玄奘與柿餅節的產學合作,替地方注入活水,「讓大學生成為地方永續發展的貢獻者,實踐大學社會責任,這正是我們希望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