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長期噪音恐致高血壓 「3D聲景地圖」望改善民眾生活品質
新知
第1767期
長期噪音恐致高血壓 「3D聲景地圖」望改善民眾生活品質
2022-10-05
國立政治大學與其鄰近地區白天噪音的分布狀況,顏色越紅代表分貝量越高。 圖/詹大千提供【記者詹晶雅綜合報導】人體若長期處於噪音環境中,不僅會造成聽力受損,聽力師林郡儀更進一步指出,有可能會引發胃潰瘍、高血壓和中風等疾病。有鑑於此,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詹大千,領銜打造台灣首個能夠連續監測噪音暴露量的「3D聲景地圖」,而目前此地圖也已正式在網路平台上架。「歐洲自2002年就開始關注噪音對於人體健康與永續環境的議題,因此當今很多噪音相關的標準與研究,都是來自歐盟。」詹大千表示,雖然自己過去長期致力於研究空汙對健康的影響,但直到前往英國參加一場學術會議,方才意識到台灣在噪音方面的研究遠少於歐洲國家。「台灣由於(噪音)暴露的資料,不像空氣汙染有連續每日的監測,因此較少噪音對於公共衛生的研究。」他補充道。於是,詹大千在2020年投遞中研院的永續計畫,著手研究噪音地圖的空間模型。 聲景地圖上架後的官方網站,民眾可在左側自由選取欲疊加之圖層,查看某一地區的噪音暴露量。 圖/詹大千提供最早的噪音地圖僅能以靜態、平面的形式檢視噪音分布情形,且礙於人力與設備的限制,一年只能監測4次噪音,一次最多48小時。儘管改良後的地圖能夠連續更新聲音動態,不過由於2D無法精準呈現高低樓層的噪音量,為了發展成3D,團隊也遇到不少挑戰,詹大千說:「除了需要計算水平與垂直距離道路的相關資訊,還需要考慮聲音物理傳導的特性。」他更進一步談到,起初動態車流時常斷線,後來透過自動化通知系統,請交通局即時修復,成功減少斷線問題的發生。再經由新開發的聲音盒子(soundbox)(註)實證後,「3D聲景地圖」成功上路,而目前團隊正著手改良成更貼近人類感官的「聲音感知地圖」。註:聲音盒子(soundbox)用於測量聲音分貝、校正與捕捉聲音特性及類型。主要負責將收集到的聲感資訊視覺化的團隊成員,國立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學生陳宥榕說明,「因為資料來源是透過民眾參與所提供,但現實層面上若沒有獎勵機制,民眾參與的意願可能就會降低。」他更進一步強調,改善噪音環境除了仰賴民眾的參與外,也需要政府、企業和民間團體的共同努力。 國立政治大學與其鄰近地區夜晚噪音的分布狀況,顏色越淡代表分貝量越低。 圖/詹大千提供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副教授潘文驥指出,噪音的危害不僅限於生理,也會提升罹患焦慮症或憂鬱症等心理疾病的可能。此外,林郡儀也提及,「大家每次想要檢舉還自己錄音,可能環保局那邊還不一定會接受,然後我們錄起來品質可能也不是很好。」因此,3D聲景地圖的出現,能夠有效喚起民眾對噪音環境的關注。他更建議團隊可以嘗試與環保局等相關單位合作,作為取締噪音的證據,進而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質。
中研院研究紋藤壺 首證微塑膠增後代死亡率
新知
第1740期
中研院研究紋藤壺 首證微塑膠增後代死亡率
焦點
2020-12-16
【記者陳嘉怡綜合報導】流入海中的塑膠微粒易被海洋生物誤食,成為扼殺生態的罪魁禍首。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畢業生余倖霈及其指導教授、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代理主任陳國勤以潮間帶生物「紋藤壺」為研究對象,首度證實塑膠微粒會讓海洋生物後代的死亡率增加三倍,盼大眾重視塑膠微粒造成的生態浩劫。該研究論文已於12月刊登在國際期刊「環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過去,國際上針對塑膠微粒的海洋研究,主要著重於生命週期短、生活史簡單的橈足類浮游生物。本次研究則是首次針對擁有複雜生活史的海洋生物進行探討。余倖霈說明,紋藤壺的幼體為浮游動物,長大後成為附著在船底或石頭底下的成體,「因為需要經過變態的過程,所以研究時間及複雜程度都比較高。」他進一步表示,因紋藤壺分布廣、適應力強,為潮間帶主要生物,「牠的地位有點像是海洋界的小白鼠,適合作為海洋生物研究的觀察對象。」 生活在潮間帶的紋藤壺具適應力強、容易飼養等特性,因此研究團隊以紋藤壺為海洋生物的研究對象。 圖/陳國勤提供因此,余倖霈從紋藤壺幼生開始飼養到成體,並餵食不同大小及濃度的微塑膠(註)、使其交配產生下一代,以探究微塑膠對海洋生物造成的影響。研究發現,長期食入微塑膠對於紋藤壺個體雖未產生明顯影響,但其子代的死亡率卻較對照組增加三倍,此外,親代紋藤壺食入的微塑膠愈小、毒性愈強,子代幼生的死亡率也愈高。陳國勤指出,此研究明確證實微塑膠會對海洋生物產生跨世代的影響。註:微塑膠被廣泛稱為塑膠微粒,指直徑或長度小於五毫米的塊狀、細絲或球體的塑膠碎片。其來源可細分為塑膠原料、人造纖維,與大型塑膠製品分解後的小分子。 研究從紋藤壺的幼生開始飼養到成體,餵食不同大小及濃度的聚苯乙烯微塑膠,並讓其交配生產下一代。 圖/陳國勤提供根據聯合國環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 UNEP)統計,全球每年高達約800萬噸的塑膠廢棄物流入海洋。這些塑膠垃圾在海中受到陽光照射與海浪衝擊,分解成細小的微塑膠,容易被浮游動物等初級消費者誤食。余倖霈提及,微塑膠會沿著食物鏈傳遞,將毒素累積至中高階的攝食者。大量的塑膠微粒流入海裡,首當其衝的便是紋藤壺等過濾海水維生的生物。陳國勤指出,海洋的塑膠垃圾約99%屬於微塑膠,塑膠在海上的浮力和耐受度,可使其漂流幾十年。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研究員温珮珍指出,從一次性塑膠用品被吹進海中、未妥善掩埋的垃圾,到船上掉落的廢棄物等,林林總總的污染最終都會流進海洋。他認為,解決海洋塑膠問題的根本之道是落實生活減塑,「如果我們對於塑膠垃圾的控管沒有改變,到了2050 年,海洋中的塑膠垃圾總量可能會比魚類還多。」  隨著海洋汙染物越來越多,由塑膠製品裂解成的塑膠微粒,已經進入食物鏈,成為扼殺海洋生態的兇手。 圖/吳冠伶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