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即時】光復重建的另一場考驗 人力與物資分配成挑戰
校園
第1814期
【即時】光復重建的另一場考驗 人力與物資分配成挑戰
焦點
2025-10-03
【記者王翊丞、熊子萱花蓮報導】光復鄉在9月23日歷經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事件後,許多民眾紛紛響應社群號召前往當地救災。儘管志工的協助能有效補足人力缺口,不過連假時期大量的志工與物資湧入,卻也造成分配上的困難。「(人力資源)沒有統合起來做分配,或者沒有統計有哪些志工要前往,就會變成很多人是自發去的,變成人力太過集中或是分配不均。」志工小慶(化名)說道。 在志工抵達現場復原的前幾天,為優先處理花蓮縣府機構與主要幹道,便動用大量人力資源前往協助,國立光復高級商工職業學校(以下簡稱光復商工)卻面臨資源分配上的不足,僅能依靠零星的學生與留宿教師們,吃緊的人數對比廣大的校園,凸顯出運作上的無助。人力部分經由公開招募與教師社群媒體的傳遞,雖逐漸舒緩數量不足的窘境,但卻引發人員調度的問題。「目前現有的人力,包含國軍或是有些單位開始進駐校園。為了因應不同的狀況,零星志工人力就沒有辦法收這麼多。」光復商工老師陳建安認為人力調整上不僅要考慮到空間大小,還要評估清理的難易度,短期內無法同時兼顧團體與個人志工的需求。 為因應短時間內大量人力的進出,光復商工採取分區策略。「把大家的工作分成三大區,就是大型機具區、活動中心的接待區,還有校門口的接待區。」光復商工老師林芸平表示,活動中心的老師們負責安排物資與休息位置,並引導志工到校門口接待組做登記,再分配到各大樓協助鏟土或清洗,其餘機具,則交給校長與主任指揮官來做調度。透過適當的分工,整合好各地湧入的志工。 「現在中央協調官配合軍方來做指揮,志工從火車站來就分配好到各村落的需求,由軍方指揮官、村長及相關的人員來做分配,不會像之前這麼亂。」花蓮縣政府警察局派駐中央災害協調中心聯絡人顏東正表示,目前除了安排大量的國軍加入,在志工統合上也有更明確的分配,避免人流大量湧進卻沒有目標的情形。中央的投入促使各地區有效提升救災效率,不過光復鄉民代表蔡智輝仍點出其中的疑慮,「有些志工不知道怎麼做或能幫什麼,所以一直在市區裡走來走去,還找不到確切地點,因此浪費人力資源蠻可惜的。」由於志工從各地前往,各救災單位對人員的控制相對缺乏與不熟練,期望政府單位能持續改進目前的措施,將人力資源的使用最大化。 除了人力資源,因應志工與當地民眾增加,便當物資也成為待解決的問題。受災居民林詩玲提到:「現在光復鄉的商店都暫停營業,所以不只是受災戶,民眾也會需要使用到便當。」他表示,由於災後的道路狀況導致交通工具較難通行,造成各地便當分配不均,各方物資進駐便成為重要的管道。陳建安說明:「我們估計當天需要500個或是700個便當,但在足夠之後,各個單位還是會很熱心的提供給學校,導致重複發放跟浪費。」為解決在活動中心過剩的愛心便當,林芸平回應,除了請志工去分送給學校附近的居民,也加入發送物資的小蜜蜂、光復鄉的相關群組,將便當照片上傳,幫助有需要的人們。 連假過後,志工人數逐漸減少,在蜂擁前往光復鄉協助的背後,該如何平衡救災與資源調度仍是一大挑戰。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台北效力志工團創辦人房元凱說:「公益團體透過地方政府來做管理,中央也有統籌,國軍又受到中央來指揮,就會變成多頭馬車。」他認為從志工調度到報名,都沒有組織性的規劃,期望能建立災難管理平台,由政府編列志工、公益團體等服務機構,在災難發生當下便能快速調度人力。
台灣首辦桑搏東亞盃 人力資源待到位
影音
第1685期
台灣首辦桑搏東亞盃 人力資源待到位
2018-10-25
【記者蔡明衡、吳佩容台中採訪報導】韓國選手箝制台灣選手,以兩記抱摔制服,最後使出疼痛技,讓台灣選手拍地投降。「第一屆東亞盃桑搏錦標賽」在台中登場,吸引不少國高中生及大學生參加。但因桑搏屬於冷門運動,加上與柔道規則相似,參賽的多是柔道出身的選手。在參加比賽前,選手們並沒有接觸過正式的桑搏訓練。參賽選手詹育晴提到,自己初次參與桑搏賽事,「比賽過後覺得很有趣,會想繼續接觸。」除了選手對桑博了解不深,本屆主辦方也缺乏舉辦賽事的經驗,在流程和行政管控方面有不少疏失。例如比賽日程並沒有事先知會選手、司儀不熟悉外國選手名字、甚至報錯比賽贏家。參賽選手張顥喆說:「我覺得司儀報錯名字會影響到選手,(這場比賽)跟國外比賽有差吧!因為有別國家的選手來,(對台灣觀感)可能沒那麼好。」成人組教練翁有震則表示,當天到賽場才拿到時程表,頒獎時也拖到全部賽程結束才頒獎,「應該名單先出來的先頒獎,比較不會拖到時間。」此外,還有裁判不清楚競賽規則,導致比賽中曾有場外非醫護人士違規入場,裁判卻未加以阻止,或是選手穿錯鞋,裁判直到對手提醒才發現。「有些新的裁判對規則並不熟悉,如果明年要辦的話,我們會加強這些裁判的知識,我們會把整個技術小組帶來台灣,確保一切都比照國際規範。」國際桑搏總會(International SAMBO Federation, FIAS)亞洲首席技術代表瑟瑞斯・戈比(Suresh Gopi)說。這屆賽事雖然讓選手對桑搏產生興趣,但因目前桑搏在台灣還沒有專屬協會或相關科系,也缺乏教練跟裁判的專業人力。因此若要發展桑搏,除了舉辦大型賽事,未來仍須建立完善的培訓制度,讓選手能夠全心投入這項運動。https://youtu.be/e_5zsrBr9DU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