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體育
【社論】運動員的「振奮」該被限制嗎? 以黑豹旗冠軍戰全壘打看棒球場「潛規則」
2024-11-22
生活
夜拆天橋引眾怒 北市府主張改善交通安全
焦點
2024-11-22
校園
命名甄選日程延誤 南大更動流程引質疑
2024-11-22
新知
微型偵測分析患者生理數據 AI照護助居家善終
2024-11-22
校園
學生鑽漏洞未戴安全帽 中正嚴格取締成效有限
2024-11-22
新知
嘉大研發大豆飼料 成馬糞海膽復育新解方
2024-11-22
新知
農業廢棄物再利用 化身吸附劑淨化重金屬汙水
2024-11-22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753期
科技融合布袋戲 突破傳統技藝
2021-10-06
【記者吳姿芳新竹報導】戲偶曼妙地於台上舞動,展現千古風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聯展《後藝情時代》採用細胞分裂又融合的概念,藝術、設計與科技,為後疫情時代開創嶄新的格局,透過VR、AR、3D列印等不同新科技媒材,傳承本土技藝「布袋戲」,試圖翻新觀眾對布袋戲的記憶。 《後藝情時代》結合藝術、科技與設計,為後疫情時代開創更多可能性。 圖/吳姿芳攝由陽交大應藝所陳昱誠創作的《掌中傳奇 The Legend in the Palm》於第一展區「科技迭袋」展出,名稱起源於布袋戲的另一名稱「掌中戲」。他操控著掌上的遙控手把,戲偶便開始手舞足蹈,他說明,近幾年布袋戲逐漸沒落,因此希望透過遊戲手把操控戲偶,以娛樂的方式讓年輕人重新認識傳統技藝,並降低操偶的表演門檻。 《掌中傳奇》由電動骨架與遊戲手把組成,結合科技展現全新的表演型式。 圖/吳姿芳攝陳昱誠說明,他先以3D列印製作把手外殼與戲偶骨架,再搭配馬達,讓戲偶活靈活現地展現不同樣態。這項作品不再限制表演者於幕後操控戲偶,開放互動空間,為布袋戲帶來全新的表演形式,也為新科技注入人類相互交流的溫暖。另一個展品〈幕前幕後〉由秘子尉、羅曉愉等八位應藝所學生(註一)共同創作。作品分為「幕前」與「幕後」兩部份,「幕前」包含兩項展品〈不對稱〉與〈看見未見〉,「幕後」則透過影像曝光創作過程。團隊不僅前往國立故宮博物院取經,研究明朝畫作應用於戲偶服裝圖騰與場景設計,更利用3D建模製作戲偶本體。秘子尉說明,「每一件作品背後都有文化考據,希望透過影片讓觀眾看見研究的過程。」註一:團隊由羅曉愉、神雨丹、劉琳、王子依、顏瑋辰、李家慶、王秋玄、秘子尉組成。羅曉愉也補充,戲偶製作備受疫情影響,不僅增加布料運輸的難度,更須透過線上討論進行專案,雖然麻煩許多,但他認為這也是有趣之處,他說:「我從來沒有以這種形式參與專案。」,為後疫情時代開創藝術的另一種形式。陽交大資訊工程學系何彥寬說:「以前沒看過布袋戲,認為它已經脫離主流文化,但展覽提供我一個認識布袋戲的機會」,而歷史所王俊婷也說 :「以前布袋戲只在課本上出現過,看完展覽才發現原來台灣還有很多人在傳承下去。」 觀眾透過VR與AR,即能體驗操偶的樂趣,降低實際操偶的門檻。 圖/吳姿芳攝「科技迭袋」展場另有〈戲皮〉、〈西田社偶頭造型設計系統〉等作品,而其一創作者張慈恩為此下註解,他認為布袋戲具備文化脈絡,無論是角色或衣服,都有系統性,希望能保存並傳承這項精緻工藝,延續其價值。今年團隊也預計舉辦「迭袋」展覽,將為後疫情時代的布袋戲進行更完整的呈現。
藝文
影音
第1686期
東港盛事迎王祭 遊子返鄉投身文化傳承
2018-10-31
【記者謝承學、林宛賢、許芷瑄屏東採訪報導】震耳欲聾的鑼鼓聲、五顏六色的廟會涼傘,顯示出王爺出巡時的威嚴。三年一度的「東港迎王祭」,不僅是全國性的文化祭典,對於東港居民來說,更是當地的一大盛事。國立政治大學學生黃鈺倫表示,當地有句俗語說「過年可以不用回家,但迎王一定要回來」,由此可見迎王祭典對東港居民的重要性。以漁業起家的東港鎮,因靠海因素發展出王爺信仰。慶典中重要的「請王」儀式,象徵王爺自海上來,保佑東港居民未來三年的平安,也為迎王祭揭開序幕。七角頭埔仔角轎班林家弘提到,在東港漁村的環境裡,大家有各自的生活,卻沒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去努力,「東港迎王就是大家共同的目標。」然而,東港鎮長年人口外移,許多年輕人在外縣市求學工作。三年一度的迎王祭典便成了外地遊子返家的好時機。年輕學子除了會身體力行參與遶境,也會透過抬轎等廟會儀式報答王爺的保佑,並期望透過自身的力量,改變社會大眾對宮廟活動的刻板印象。國立台灣大學學生邱坤隆說:「我覺得就是多去參與,親自體驗過後你會發現其實這活動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透過年輕世代的實際參與,東港迎王祭變得更廣為人知。然而,隨著老一輩造船師傅的退休,製作王船的技藝也面臨傳承的挑戰,祭典的文化保存仍是一大問題。「木日水巷東港鎮社區藝術協會」教師蘇煌文認為,傳統文化要有年輕人參與,否則技術一旦失傳,將無法繼續傳承下去。他也希望,宮廟文化不只是宗教信仰,「在文化層面上,東港這塊土地的多元性,要讓人有不一樣的體驗。」迎王祭作為當地的文化根源,在傳承上除了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學習傳統工藝技術外,也能結合影像設計等等不同領域的專業,讓迎王祭呈現不一樣的風貌,使祭典古法能持續傳承下去。https://youtu.be/4T6LpboRrUg
藝文
專題
第1650期
傳統技藝遇困境 誰「掌」握布袋戲未來?
焦點
2017-04-28
【專題記者張寬逸、楊進傑、張碩、鄭雅方、黃慧文綜合報導】「回憶迷惘殺戮多,往事情仇待如何?絹寫黑詩無限恨,夙興夜寐枉徒勞。」這四句詩號,你知道是誰的開場白嗎?說起布袋戲,很多人會想到電視布袋戲中黃俊雄所創作的史豔文與藏鏡人,但傳統的角色你會想起誰?。傳統布袋戲在新媒體收視習慣衝擊下失去了觀眾,選擇轉型的霹靂布袋戲則因善用新媒體特點多角經營,獲利頗豐。傳統布袋戲團在時代的變化下該如何走出新方向,讓民眾繼續認識悠久的傳統技藝。 台北木偶劇團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表演,圖為「定海神針」中孫悟空尋找金箍棒的橋段。 圖/鄭雅方攝為收入煩惱 專業傳統戲團難生存操偶師認真的操縱著戲偶,掌中的俏皮角色-孫悟空靈動的跳躍,搭配上角色的獨特口白,台下觀眾彷彿進入了戲中的世界,聽著現場的傳統樂演奏,與主人公一起經歷了刺激的探險。這是台北木偶劇團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表演「定海神針」,配合著政府的「三大焦點計畫」,台北木偶劇團得以駐點表演兩個禮拜,讓所有觀光客看到這項技藝。只不過,台北木偶劇團團長林永志表示,這樣的機會不常有,平時劇團還是得為收入煩惱。霹靂布袋戲操偶組現場指導林奎協也指出,有些傳統布袋戲成員因為劇團收入無法支撐生活,甚至需要至飲料店打工補足開銷。傳統布袋戲產業目前面臨兩個困境:收入不穩定、缺少觀眾和平台。其中戲團收入不穩定是讓想學習的人卻步的最大因素。如今傳統布袋戲可以分為純商業場和文化場兩種。商業表演大多是廟宇酬神的野臺戲表演,卻由於戲班數量過多,同業惡性競爭的狀況不斷發生,昇平五洲園布袋戲團長林政興表示,來廟宇的民眾多半不會停留觀看布袋戲,「沒人看戲,就不會有人在意表演的品質。」台北木偶劇團團長林永志也坦言,以前的布袋戲還要依據角色行當分音(改變說唱腔調、方式),但現在的廟口野台戲口白都錄好了,操偶師只要拿起戲偶就是一齣表演。素質差的戲團不斷增加,有表演台、錄音帶和戲偶,一個人即可完成所有演出。相較於收費較高的專業戲班,多數廟宇會選擇便宜的,使原本傳統布袋戲「一口道盡千古事,十指弄成百萬兵」的特色,在商業表演中失落不少,廟口的布袋戲已漸漸成為形式上的需求,缺乏了傳統藝術的色彩。雖然以保存傳統為目的的劇團仍然存在,但他們做一場完整的演出,成本最少需要約新台幣兩萬元,相當於商業表演酬勞的兩倍,因此廟宇較少請這些傳統劇團。而他們就算到藝術中心表演,場地費、水電費等成本還是讓劇團入不敷出。從電視到手機影音收視的新技術快速發展,早期大家搬張椅子到巷口觀賞野台布袋戲的習慣早已消失,越來越少年輕人願意學習一項「看不到未來」的技藝。當技藝缺少了中生代的支撐,布袋戲的藝師年紀大多已經五六十歲,如此的斷層讓傳承更加困難。林永志指出,當年輕人想學習時,藝師卻老了,而老藝師不常演出,年輕人更沒有辦法學到精隨。他比喻,傳統技藝若只用「說」的傳承,就只會有「皮」沒有「骨」。唭哩岸布袋戲團團長莊研誼指出,目前布袋戲的觀眾不多,表演平台也少,整體環境僧多粥少。昇平五洲園團長林政興也表示,以前廟宇每逢農曆七月會請戲團對公墓演普渡戲,讓學徒有很多練習機會,不過這些機會也隨著習俗式微而一一消失。 昇平五洲園布袋戲團長林政興(中)邊操偶邊唸口白,堅持傳統的表演方法。 圖╱昇平五洲園布袋戲團提供 創新下不失傳統 霹靂布袋戲多角化經營與傳統布袋戲相比,影視金光布袋戲(以下簡稱影視布袋戲)則有著不一樣的光景,影視布袋戲是因應電視出現,經過一段時間改良過後的布袋戲,包括霹靂、金光、天宇、神魔等等都是影視布袋戲的一員。電視出現後的幾年間影視布袋戲蓬勃發展,以經營良好的霹靂布袋戲為例,民國50年代,自野臺戲起家的黃俊雄推出電視「雲州大儒俠」系列,並在台視創下收視率97%的佳績,可見觀看影視布袋戲成為了當時許多民眾最主要的娛樂方式。民國81年,「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大霹靂節目錄製有限公司」創立後,布袋戲進入錄影帶市場,並逐漸開始在有線電視頻道播出。為了在電視上演出的效果,影視布袋戲的戲偶也漸漸從傳統的30公分高,演變成如今的70~80公分高。並且,不同於傳統布袋戲的現場配樂,影視布袋戲以後期製作的方式加入音樂、特效,靠著華麗的燈光及鏡頭,讓觀眾穩定成長,甚至於民國100與104年分別推出兩部電影,積極開拓市場。去年霹靂布袋戲也與日本知名編劇虛淵玄合作推出「東離劍遊記」,引起熱烈回響。在日銷售的藍光光碟第一卷剛開始販售時,許多店家鋪的貨還一度賣光,需要補貨。不僅如此,他們持續出版漫畫、小說,舉辦交響音樂會,甚至結合資訊時代潮流,和遊戲公司合作,推出多款手機遊戲。儘管影視布袋戲發展順遂,卻難以幫助傳統發展,因為兩者有很大的差異。台北木偶劇團團長林永志表示,傳統布袋戲注重現場口白和配樂;影視布袋戲則強調聲光效果和鏡頭剪接。唭哩岸布袋戲團團長莊研誼也指出,傳統布袋戲是現場表演,沒有重來的機會,並且因媒介的不同,表演風格也有所差別,兩者就像「現場的舞台劇跟電視劇」。霹靂布袋戲操偶組現場指導林奎協也分析,傳統戲偶高度只有約30公分,影視布袋戲的戲偶則約70公分,為了製造效果還會吊鋼索、做眼部特寫、加電腦特效,很難與傳統做結合。另外,傳統布袋戲無論是接政府、學校邀約,或以廟會為場地的表演,要觀賞都得親自前往表演場地,客源拓展不易;影視布袋戲則是只要透過家中電視即可觀賞,想要舊戲重看也能在便利商店購買光碟收藏,與傳統相比較為方便。雖然傳統和影視布袋戲在技術操作和營利方式上有所不同,但林永志認為,不論是哪一方都須具備傳統底子。除此之外,新型的公司高層多由傳統藝師擔任,整體發展還是不會離傳統太遠。霹靂布袋戲的董事長黃強華在《經貿透視》的採訪中曾提到:「霹靂今日的創新將是台灣布袋戲明日的傳統。」對創新與傳統提出了新的想像。林奎協指出,影視布袋戲也是以前的布袋戲發展過來的,未來布袋戲發展可能更多元,他認為霹靂與日本合作之後,不但開發了新的動漫迷收視族群,用日語演布袋戲也突破了過去語言上的隔閡。 影視布袋戲偶身長約為70~80公分,且雕工較精細,而傳統戲偶身長約為30公分,操作相對容易。 製圖╱張寬逸 霹靂片場製作過程,工作人員結合攝影、燈光及電腦特效創作布袋戲。 圖╱取自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政府提供平台 盼改善傳統布袋戲環境為了鼓勵致力於推廣和傳習的劇團,政府近幾年也提供了補助案申請機會,但有戲團表示政府未有一個好的審核方式,且補助也常分配給較知名的戲團。對此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碩士黃菁霞在其碩士論文《小型布袋戲團經營策略之研究—以來來布袋戲劇團、雲林五洲小桃源劇團為例》中指出,政府應公開透明化的補助政策,並考量選用跨學界的專家學者以及有實務經驗的操作學者作為審核人員,另外,政府也應追蹤獲得補助的團體,在其公演時邀請學者專家前往觀賞,一方面施加壓力,一方面也可以提供意見給劇團,讓劇團有改進空間。除了政府補助之外,昇平五洲園布袋戲團長林政興表示,團內人才的精進也很重要,藝術表演要與時俱進,早期民情純樸,觀眾對布袋戲的內容要求不高,但現在專業人才增加,不論是舞台設計、燈光、編劇、操偶技巧及口白都有人專門研究,因此做傳統和影視的劇團都需要不斷進步,才不會被時代淘汰。以台北木偶劇團為例,他們每年會做一齣適合親子觀看的現代劇,以創新的方式向不同年齡層的觀眾推廣布袋戲。黃菁霞也提到,劇團可以透過異業結合拓展發展空間,與社區發展協會和學校社團合作,讓社區在地化、學校多元化。「要把這個環境改善了以後,想進來的人才會越來越多。」唭哩岸布袋戲團莊研誼認為應優先改善整個大環境。政府可以固定舉辦各布袋戲團共同表演的活動,增加觀眾的同時,也激起各布袋戲團的競爭心,進而產生良性循環。為了將這項技藝推廣至更廣大的群眾,莊研誼也盡可能找機會到校園演出,透過學校社團讓學生接觸布袋戲,期望讓更多人產生興趣,進而接觸、甚至投入這個產業。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吳明德也表示,未來學校若能固定開設欣賞課程或帶隊參訪的活動,才能讓布袋戲的發展更長遠。透過這個方式,可以從小培養孩子對傳統技藝的興趣,將來才會有越來越多人了解觀賞布袋戲的樂趣。 唭哩岸布袋戲團與立農國小合辦布袋戲研習營,在校園推廣傳統文化。 圖╱唭哩岸布袋戲團提供吳明德教授分析,影視布袋戲提高了布袋戲的能見度,政府應順勢推動傳統布袋戲的傳承。傳藝中心今年針對傳統技藝的推展、技藝人才的表演機會等問題,提出「三大焦點計畫」,透過提供舞台解決過去藝生畢業後缺乏表演機會的窘境。「讓他們有固定的收入就可以專心地繼續習藝,精進自己的技藝。」三大焦點計畫承辦人楊純純表示,讓藝生在傳藝中心表演,不僅能展示傳統技藝給民眾,也提供藝生就業機會,不需要另找副業維持生計,而無法專心在技藝的練習。對於並非國家指定藝師與藝生的民間劇團,傳藝中心也有所規劃。楊純純指出,目前民間劇團多由傳藝中心指定邀約演出,但若是三大焦點計畫持續下去,也不排除讓民間傳統劇團自行向傳藝中心提出計畫書,再從各劇團的計畫書進行篩選,讓表演更佳豐富,吸引更多人觀賞。政府提供平台和補助讓戲團競爭進而產生創新,戲團透過異業結合拓廣發展空間與民眾的知名度,如此一來,即使時代在變,傳統技藝仍能永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