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黃宗潔談動物倫理 望打破框架重現動物面貌
生活
第1757期
黃宗潔談動物倫理 望打破框架重現動物面貌
2021-11-17
【記者張珈爾綜合報導】13日文訊雜誌社舉辦「就算牠沒有臉──關於動物書寫與動物倫理的一些思考」講座,邀請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同時也是本月動物專題的客座主編黃宗潔主講,透過分享自身的經驗與觀察剖析動物倫理的內涵。 文訊雜誌社於13日舉辦「就算牠沒有臉──關於動物書寫與動物倫理的一些思考」講座。 圖/文訊雜誌社提供近年來,國內動物保育意識逐漸抬頭,隨著文訊雜誌社發行的「那些動物教我的事:動物、文學及其他」專題雜誌發行、國立臺灣文學館的「友直友諒友多毛─阿貓阿狗的文學史特展」展開,動物倫理與保育相關的議題益發受到關注,然而,動物倫理與保育在實踐上,仍有其面臨的困境與難題。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黃宗潔期望透過分享自身的經驗與觀察剖析動物倫理的內涵。 圖/張珈爾攝「人跟動物的關係以及對待動物的態度,取決於我們所拿捏的距離感。」黃宗潔解釋,在人的道德運作裡面,傾向很自然、很本能地把需要利用的動物,例如常被食用的豬、牛、雞等推離視野,以至於牠們失去身為生命的面貌,而產生的距離感也製造出對於不同動物的差別心,對此當天參與講座的東華華文文學系暨研究所學生鄭雯玲提到:「我對自己家的狗和外面流浪狗的愛是有等差的。」而這正是黃宗潔一再強調以「動物的臉」進行倫理思考的原因。「動物倫理在思考的,就是如何還原這些動物的臉。」黃宗潔指出,所謂的還原並不意味著大家都應該吃素,或是杜絕一切使用到動物的商品,而是重新度量距離感和差別心,意識到自己把動物推得多遠,面對自己對於不同動物在倫理實踐上的差別待遇,先覺察,才有在乎、回應的可能性。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黃宗潔期望可以透過研究與社會對話,藉由傳達自己的能量產生影響力。 圖/張珈爾攝動物倫理與保育的議題逐漸滲入大眾視野,但黃宗潔表示,很多相關的議題固然提過,但動物的處境以及社會對待動物議題的態度,卻依然轉換得很緩慢,他期望透過自己的研究與覺察喚起大眾對於生命的注意,而非落入二元對立的框架,對此,當天參與講座的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研究所學生林同學也說:「我也喜歡吃肉,就不太能接受有學者說的要保護動物就要改吃素這種二元對立的說法。」 許多關心動物倫理及保育議題的民眾參與當天講座,希望能從動物保育的二元對立困境中找到答案。 圖/張珈爾攝「如果做研究只是把它視為一個議題,沒有真實的投入,就只是一個熱潮。」黃宗潔期望可以透過研究與社會對話,藉由傳達自己的能量產生影響力,使得動物倫理可以脫離自身框架,被廣泛地視為生命教育的一環。
回歸山林的荊棘之路——法規枷鎖中的原民狩獵文化
專題
第1743期
回歸山林的荊棘之路——法規枷鎖中的原民狩獵文化
焦點
2021-03-18
【記者廖澄妤、張華真、陳品融、李加祈綜合報導】雲霧繚繞層層山巒,鄒族獵人鄭正重一身輕便裝束,隱沒在樹林間。自13歲那年開始跟著長輩上山打獵,至今已過了40多個年頭。  阿里山鄉鄒族來吉部落獵人鄭正重巡視完陷阱,帶著彎刀離開獵場。 圖/李加祈攝對於鄭正重而言,狩獵是再自然不過的日常,有時結束教會晚間活動,幾位教會弟兄會相約上山打獵。有時,他也和妻子陳美惠開著白色小貨車,到獵場走動走動,順便查看陷阱,一有所得,便帶回教會供大家享用,鄭正重說:「真正的獵人要懂得分享。」剛接觸狩獵三、四年的陳美惠則每每帶著登山的愉悅心情,同丈夫一起打獵。「我從以前就很嚮往女獵人的感覺,沒有說一定要打到獵,但有碰到就是一個chance(機會)。」他們總戲稱自己是「公路獵人」,開車上山的路途拿探照燈一照,若是在樹叢中看見閃閃發亮的「星星」,那就是飛鼠的眼睛;竹林被挖得亂七八糟,肯定有山豬出沒;山羊會走峭壁、猴子會破壞農作物、山羌在路上就能遇到。「動物走過的路線你要認得出來。」陳美惠說。有時什麼也沒碰上,就當去山上採採花草、散散心。「原住民為了適應環境,他就累積非常多土地、山林的知識跟技能,打獵就是不斷重新實踐這些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專案助理教授、同時也是鄒族族人的浦忠勇如此說道。多年來,山上歲月靜好,外頭卻風雲變色。民國104年,布農族人王光祿因以土造長槍獵捕野生保育動物山羊、山羌(註一),被依《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以下簡稱《槍砲條例》)及《野生動物保育法》(以下簡稱《野保法》)判刑三年六個月徒刑,併科罰金新台幣7萬元。四年前最高法院裁定停止審理,並首度向司法院大法官申請釋憲,原住民狩獵文化權爭議再次鬧得沸沸揚揚。註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108年1月9日公告修正「陸域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其中將山羌從原本的保育類動物調降為一般類動物。 3月9日王光祿持槍狩獵釋憲案於憲法法庭進行言詞辯論,王光祿與各部落族人於司法院前升起狼煙,舉行祭告。 圖/吳冠伶提供王光祿案掀起有關獵槍使用、生態保育與原住民傳統文化的討論。107年政府修訂《原住民族基本法》(以下簡稱《原基法》)第19條,保障原住民能在「傳統文化」、「祭儀」與「自用」的前提下獵捕野生動物。即使《原基法》保障原住民狩獵權,現行《槍砲條例》和《野保法》的多重限制,仍凸顯出最根本的難題:究竟該由「誰」來管理狩獵?原住民想要的狩獵文化權及自治權又是什麼模樣?<b>槍砲條例限用自製獵槍 原民狩獵安全受威脅「台灣原住民的制式獵槍(註二)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日本時代的獵槍,都比現在的槍要進步。」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裴家騏表示。72年《槍砲條例》制定前,原住民能以制式獵槍狩獵,不過,該法制定後,原先狩獵用的制式獵槍成為管制品。原住民受限於規範,只能徒手製造槍枝,然因其並無自製獵槍傳統,直到現在仍爭議叢生。 註二:制式槍砲指經各國合法武器工廠,為殺敵、獵物、攻擊、防禦或射擊運動等目的所生產、製造之各類槍砲。 嘉義縣阿里山鄉鄒族獵人陳美惠攜帶自製獵槍至獵場狩獵,她強調,槍口要朝上,且絕對不能對準人。 圖/陳品融攝排灣族獵人郭坤旺出身自屏東縣來義鄉,兒時即在家人的耳濡目染下接觸狩獵。從小到大聽聞不少膛炸、走火等意外,郭坤旺十分清楚自製獵槍的危險性,如今他打獵只用陷阱工具,「我們原住民的槍真的很不安全,準確度又不夠。我不放心,所以放棄拿自製獵槍。」浦忠勇也提到,自製獵槍沒有保險,自製子彈與火藥也都未精密計算過射程、測試是否會爆炸。獵人追趕獵物或意外跌倒時,極可能擦槍走火。槍枝事故頻傳,然而《槍砲條例》修法仍然卡關,浦忠勇質疑:「槍本身就不安全,然後你要用槍安全?」裴家騏也表示,目前原住民只能使用老舊、不安全的自製獵槍,盼能藉近期召開的全國原住民獵槍論壇匯集各方意見,為政府後續修法提供方向。<b>野保法忽略原民傳統 狩獵行為轉地下化101年,政府依《野保法》第21之1第2項訂定《原住民族基於傳統文化及祭儀需要獵捕宰殺利用野生動物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嚴格限制原住民申請狩獵的方式。辦法指出,原住民需於定期性獵捕活動20日前、非定期性獵捕活動五日前,向獵捕所在地鄉(鎮、市、區)公所申請,並交由主管機關核准。「它(申請表)不但要寫狩獵地點、時間、工具,還要事前寫我要打幾隻動物,這和許多原住民的狩獵慣習是違背的。」裴家騏如此說道,「獵到的動物是來自祖靈和山靈,你是被給的,不是去拿的。」鄭正重也分享,非定期性的狩獵有時需仰賴「夢占」。部落族人設好陷阱後,若是夢見被漂亮的女人纏住,百分之百有獵物上鉤。有次他夢見一個女人躺在他的大腿上,最後卻不知去向,隔天到山上巡視,果然沒有獵物,陷阱甚至還有被破壞的痕跡,「所以夢還是很準的。」原住民對於祖靈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狩獵與原住民的生活、宗教信仰緊緊相連,不符傳統慣習的規範,使多數狩獵行為走向地下化。裴家騏直言,原住民對《野保法》和《辦法》的接受度不高,連帶讓野生動物數量難以控管。法律保育野生動物的本意淪為紙上談兵,許多年過去後,原住民依然無法實踐狩獵文化權。<b>法律夾縫尋解方 狩獵自主管理計畫現曙光106年林務局開始試辦「原住民族狩獵自主管理計畫」(以下簡稱計畫),嘗試在法條的夾縫中找尋解方(註三)。政府委託學者協助部落進行動物監測,部落則可成立獵人協會、頒發獵人證,共同約束狩獵活動。目前全台已有11個部落群參與計畫。註三:計畫推行人之一、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張惠東說明,依《原住民族基本法》第19條規定,原住民可在「傳統文化」、「祭儀」及「自用」的條件下獵捕野生動物,然因過去無法確認自用狩獵如何影響野生資源,透過試辦計畫,「方能採納原住民族的傳統智慧以及尊重原住民的自主組織以及自主回報狩獵所得,兼採科學方法觀測動物數量的波動。」計畫將狩獵管理的部份權力交還給族人,「與其堅持一個管不了的制度,為什麼不下放權力,讓在地去治理?」計畫負責人之一、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張惠東説。裴家騏也認為,政府應將管理區域劃分為小單位,交由部落協助治理,更能落實台灣的自然資源管理。加入計畫最大的差異是狩獵申請制度的轉變。以屏東縣來義鄉為例,107年部落成立屏東縣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以下簡稱來義鄉狩獵協會),統一向林務局申請整年度的狩獵許可,獵人只要出示協會獵人證,即可依照慣習打獵。裴家騏指出,如今狩獵數量改以總量統計,種類則改用「山肉」通稱,「寫山肉的話祖靈就看不懂。」如此便能避免事前申請觸犯部落禁忌。目前來義鄉的七個村皆設有事後回報窗口,屏科大團隊也架設動物相機,監測獵場動物數量和種類。全台最早執行狩獵自主管理的嘉義縣阿里山鄉鄒族,更早在七、八年前便由學術界進行物種監測,建立一套狩獵物種資料庫。 屏東縣來義鄉獵人於山林間設置紅外線自動照相機,期盼藉監測器,掌握野生動物數量。  圖/陳俊霖提供郭坤旺在來義鄉狩獵協會成立之初即入會,「加入協會可以收到很多資訊、交流機會。」他肯定協會對內能凝聚獵人共識、訂定公約,對外能爭取權益。制式槍枝的使用權,正是目前向政府力爭的權利之一。來義鄉狩獵協會還能間接提供工作機會,今年舉辦的冬令營中,即由獵人擔任傳統文化課程講師。屏科大森林系保育人文吳幸如老師研究室研究助理、負責輔導協會的陳俊霖表示,冬令營不僅傳承狩獵知識,更能進一步推動原住民文化觀光。未來若協會接待遊客,又能再為獵人創造更多擔任導覽員的就業機會。 屏東縣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舉辦社區林業計畫成果展,獵人向學童分享生態保育成果。 圖/陳俊霖提供<b>獵人憂個資透明化 建立信任定計畫成敗目前來義鄉狩獵協會有300多位成員,但全鄉還有近一半的獵人不願加入。陳俊霖分析,這些人擔心入會後個資反而透明化,更容易被警察「找麻煩」。事實上,因合格的自製獵槍火力弱,狩獵成效差,多數獵人打獵時使用的是無照槍枝。「他們可能有三把槍,只有一把拿去給警察局檢驗。有時警察來家裡查,就拿出那把合格的槍枝給他們看,像護身符。」陳俊霖說道。部分人慮及申請協會的獵人證需提交個資,可能導致警察更容易追查到無照槍枝,因而卻步。即便是已入會的獵人,也不一定能完全放心打獵。郭坤旺解釋,獵人從警察局、林管處或協會接收到的資訊經常不同調,按其中一方的規則行事,卻可能被另一方找碴。「我是會員,但有時候還是很擔心,看到警察還是會怕怕的!」郭坤旺笑著調侃自己,某次他獵回山羌、山羊,下山時看到警察,竟刻意停下讓對方先過,以迴避不必要的麻煩,「其實我一直很納悶、猶豫,我今天是協會的獵人,為什麼要怕?」協會理應保障會員在全年度狩獵許可下依慣習打獵,如今卻因各單位溝通不完全而效果打折。協會成員也未必打從心底認同計畫的實行模式。鄭正重雖也加入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他卻認為狩獵自主管理計畫並非必要,因此極少參與協會會議,「我還是比較獨來獨往,因為我覺得獵人就是獵人啊,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狩獵方法。」浦忠勇認為,真正的狩獵自主管理,應不受政府、動保團體影響,當然更不必回報狩獵數量。 雖然是「自主」管理計畫,原住民狩獵的器具、區域和物種等仍受政府諸多限制。陳俊霖説:「原住民當然會覺得自由還不夠自由,想讓林管處再管少一點。」由計畫的實施現況可見,協會若要彙整意見、加深成員認同感,尚有一段路要走。<b>政府原民共商行政契約 多方合作盼重建狩獵秩序原住民與政府的衝突不時發生,即便實施自主管理計畫,獵人仍不滿部分規定。對此,張惠東點出其中一個原因:「法規的規定都是上對下。」於是他將重視雙向溝通的行政契約引入計畫中。行政契約由地方政府及部落代表以互相尊重、因地制宜為原則協商而成,具法律效力,可確立彼此的權利義務,並修補單向行政行為造成的漏洞。「我覺得行政契約有必要建立起來。」郭坤旺說道。他不反對政府治理原住民,但認為雙方必須妥善溝通、形成共識,而行政契約正有助於此。待自主管理計畫步上軌道後,部落與政府才能開始討論契約內容,阿里山鄉鄒族與來義鄉排灣族是少數進入此階段的部落群。然而,由於各方共識取得不易,部落從展開協商到正式簽約路途遙遙。「我們三方(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嘉義縣政府與嘉義林管處)總共坐下來討論了⋯⋯可能有三、四次耶,才把草案定稿。」裴家騏說道。阿里山鄉鄒族是現在唯一完成草案的部落群,雙方卻遲遲未能正式簽約。裴家騏表示,法律雖沒有禁止政府與獵人協會簽訂行政契約,但部分政府官員仍顧慮法律未明文授權,因此目前還在等待《野保法》或《辦法》修法納入行政契約。連自主管理計畫進展較快的阿里山鄉鄒族、來義鄉排灣族都還沒能簽訂行政契約,更遑論其他部落。浦忠勇指出,有些部落年輕人少,老一輩不見得能負荷籌組協會、頒發獵人證、申請狩獵等現代行政工作,因此較難實施自主管理。林務局保育組野生物保育科科長翁嘉駿強調,族人的意願、凝聚力是影響計畫成敗的關鍵,畢竟政府與學者只是從旁給予協助,部落才是主體。裴家騏則認為,輔導團隊能否因地制宜調整運作方式也十分重要,「不建議其他部落複製貼上鄒族的模式。」全台灣有超過700個原住民族部落,個個有其文化和歷史經驗,因此尋找合適的方法,才是實踐狩獵自主管理之道。計畫的推行並非一蹴可幾,重建傳統狩獵秩序也是條漫漫長路,但正如翁嘉駿所説,政府沒辦法強迫原住民如何做,「但我們可以坐下來談、找學者來幫忙,看看大家覺得怎麼樣比較好。」對於以山林為家的獵人來說,回歸靜好生活,或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山頂的霧漸漸散去,鄭正重從樹林間回到平地,這天,他一無所獲,臉上卻也未見半分沮喪神色。臨走前,他回望著樹林,時間彷彿靜止一般,或許他正期待著,族人的狩獵處境有朝一日能回到傳統的秩序,而他,能繼續像他所欽佩的祖父那輩獵人一般,在山林裡、樹叢間,繼續學習與大自然共生共存,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鄭正重望向雲霧瀰漫的山林獵場,描述祖父輩傳承下來「真正的」獵人精神是尊重生命、分享獵物。 圖/陳品融攝
毛小孩體能運動會 推廣動保觀念
生活
第1691期
毛小孩體能運動會 推廣動保觀念
2018-12-06
【記者蕭佳宜台北報導】爸媽們帶著「毛小孩」在草皮上奔跑、跳躍,穿越重重障礙。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日於總統府前南、北廣場,以動物保育為主題,舉辦「微笑動物日—2018 動物保護友善環境嘉年華」。其中,首度舉行的「毛孩體能運動會」邀請飼主與寵物一起參與犬類敏捷賽,讓主人與毛小孩同樂。 報名參加「毛孩體能運動會」的飼主帶著寵物穿過各項障礙,要在最短時間內抵達終點。 圖/蕭佳宜攝犬類敏捷賽是犬類競技運動的一種,由一系列的障礙物,例如:隧道、A型障礙、連續障礙(Weave Poles)等組成。寵物需在主人的引導下,依照正確順序通過障礙物,完成比賽。正式的競賽中,主人不得以牽繩、玩具或零食引導寵物。但為了讓更多民眾認識、參與敏捷賽,「毛孩體能運動會」以推廣賽的形式進行,並且開放主人於比賽過程利用牽繩引導寵物通過障礙物。比賽以競速為標準,在最短時限內、完整通過所有障礙物的參賽者,即可贏得冠軍。比賽中不少狗卻步、在跨欄前駐足不前。主人們只好「拚盡全力」呼喊寵物的名字,吸引他們跳過跨欄或穿越隧道。參賽者賴哲毅與他飼養的傑克羅素犬Asuka,以23秒的佳績奪冠。有別於其他參賽者,賴哲毅是唯一沒有使用牽繩引導寵物的選手。除了憑藉過去比賽經驗,他指出訓練寵物也需要技巧。賴哲毅進一步舉例,在訓練過程中,在寵物做對動作的同時,也要及時給予獎勵、並且稱呼牠的名字。此外,飼主應時常觀察寵物的狀態,如果發現牠們的身體或心情有異狀,便要停止練習。他認為,寵物和人一樣,應該要讓寵物保持在開心的狀態,而不是被迫受訓,牠們才能自在地奔跑。由於台灣缺乏較空曠、適合犬隻自由奔跑的場地,賴哲毅表示,平時會以自製障礙物進行訓練。「毛孩體能運動會」不僅讓狗在空曠的草地奔跑,也能促進飼主與寵物之間的互動。他更建議政府除了舉行年度的活動、比賽,平日也能以主題式的教學活動,主動提供民眾教育、養育寵物的資訊以及合適的活動場地。 報名參加「毛孩體能運動會」的飼主帶著寵物穿過各項障礙,要在最短時間內抵達終點。 圖/蕭佳宜攝「微笑動物日」以動物保育、友善環境為主題。除了比賽和闖關活動,也邀請各縣市動物保護處以及民間動保團體擺設攤位,提升民眾的動保觀念。甫畢業於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輔大愛狗社的成員連若均認為,「微笑動物日」聚集許多動保團體,也吸引許多民眾到場參與,對於動保議題的推廣有實質的幫助。 「微笑動物日」邀請許多民間動保團體擺設攤位,幫助現場參與民眾認識動物保育議題。 圖/蕭佳宜攝現場除了分享一般大眾認知的伴侶動物相關之養育知識,也有許多和野生動物、經濟動物有關的推廣攤位,包括鯨豚保育以及解放「蛋雞」。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的學生陳芃瑄認為,透過關注不同議題的各式團體,不僅讓民眾對陌生的領域有所認識,更可以提升動物及環境保育的觀念。 志工高舉著倡導動物保護議題的標語,並向現場民眾宣導正確觀念。 圖/蕭佳宜攝 許多民眾帶家中的「毛小孩」到現場參與活動、互相交流。 圖/蕭佳宜攝
浸大生護海豚 反思當局保育政策
國際
第1641期
浸大生護海豚 反思當局保育政策
2016-12-14
 【記者曾智怡綜合報導】香港浸會大學學生7日前往香港海洋公園發放印有「SAVE THE DOLPHINS」(保護海豚)字樣的傳單,不料入園前被警衛擋下,警衛聲稱傳單為違禁品,雙方僵持不下。最後在學生答應不攜帶傳單的前提下才准許入園,但數名警衛全程跟隨在旁,長達六小時之久。 學生與香港海洋公園警衛發生言語衝突,一度遭拒絕入園。圖/浸大學生譚展峰提供以譚展峰為首的浸大電影學院學生正進行動物囚禁相關的作業,發放傳單屬計畫的一部份。除了透過傳單宣傳理念,他們也將拍攝海豚保育紀錄片,希望記錄香港海洋公園圈養海豚的真相,讓大眾了解其對海豚的傷害,而非空有「亞洲地區海洋哺乳類動物研究龍頭」的美名,入園的目的之一便是蒐集紀錄片素材。從小便喜愛海豚的譚展峰表示,動物圈養問題在世界各地都陸續受到關注,但香港海洋公園卻始終視而不見,尤其年初園內最長壽的海豚「Jessie」逝世,海洋公園不斷強調她的長壽,「感覺好諷刺,因為這正代表她被囚困了40年。」一行人宣揚保育海豚卻受阻饒,他希望透過紀錄片讓海洋公園正視該議題。除了紀錄片與傳單,他們也將發送貼紙給市民,「希望他們可以貼着進海洋公園,把訴求告訴海洋公園。」香港位處亞熱帶,孕育豐富的海洋生物,據聯合國統計,是亞洲國家海鮮消耗量第二高的地區,但經濟發展所致的污染及過度捕撈都令海洋生態受嚴重破壞。香港動保團體「豚聚一家」(Dolphin Family)創辦人黃豪賢表示,宣導動保觀念時,最大的問題是缺乏資源,主題公園、商業公司等大型機構坐擁的資金遠比民間團體多,「你看到的廣告幾乎都受主流媒體操控,我們民間團體都比他們遜色。」導致宣揚保育觀念時遭到侷限。「真正的保育是要還原動物的棲息地,而不是讓五六百萬人持票去消費動物。」黃豪賢也表示,動物園、海洋公園常利用「保育」二字包裝,實則犧牲動物自由,甚至不斷進行人工繁殖。他希望所有圈養動物經過評估後能夠野放大自然,即便無法野放,也希望海洋公園的動物能留園終老,而非淪為展示、娛樂的工具。對香港市民來說,海洋公園是一家大小的出遊聖地,裝載無數快樂回憶,園區物種十分豐富,但也代表個別動物活動範圍小。雖然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Ocean Park Conservation Foundation, Hong Kong)致力促進野生保育工作、每年亦設有「海洋公園保育日」,但也不免讓人對物種的高度圈養感到憂心,動物保護的實踐有待考究。 印有「SAVE THE DOLPHINS」字樣的傳單,旨在宣傳海豚保育。圖/浸大學生譚展峰提供 學生發放傳單,過程都由同夥用攝影機記錄下來。圖/浸大學生譚展峰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