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屢遭校方漠視 北大翻牆社升彩虹旗傳訴求
校園
第1712期
屢遭校方漠視 北大翻牆社升彩虹旗傳訴求
2019-11-07
【記者陳子瑜綜合報導】刺耳喇叭聲交錯響徹,原是校慶開幕儀式的場合忽然被打斷,一群學生已從人群中衝向升旗台,將國旗降下,以彩虹旗取而代之。10月26日國立臺北大學校慶當天,發生學生為控訴校方規範校慶必須點名,降國旗、升彩虹旗的事件,引起廣大輿論。 10月26日國立臺北大學校慶當天,北大翻牆社成員在開幕儀式中突然衝向升旗台,撤下國旗並升上彩虹旗。 圖/北大翻牆社提供發起行動的北大翻牆社事後發文聲明,兩年前北大校方將校慶當週體育課全數調課到校慶當天,並強制要求點名,翻牆社已透過體制內手段爭取改革,卻遭校方漠視,故採取行動。翻牆社坦言,本次行動的主要目的就是激起輿論,讓過去較不關心公共議題的學生,開始關心校慶點名問題。升上彩虹旗則因當天正值同志大遊行,希望借用彩虹旗象徵多元的意象,表示學生應自行決定認同的價值觀。「已經走過蠻多方式。」翻牆社表示,兩年內他們曾與校方軟性溝通、試圖將意見推進校務會議,也曾與北大學務長張玉山對話,鼓勵校方以邀請明星、舉辦晚會等方式吸引學生參與。但張玉山表示,學生應為學校的集體榮譽出席,拒絕翻牆社的提議。而主管校慶出席一事的體育室,也從未真正將該案納入校務會議的議程中。北大秘書室主任秘書呂育誠反駁,體育課本為選修課程,且在選課前,各體育課的教學大綱中就已告知校慶當週將會調課、體育室網站也有公告,若不願意配合,可以選擇上其他學期的體育課,因此沒有必要排入校務會議討論。呂育誠表示,近幾年學生主動參與校慶的意願降低,才決定藉由調體育課吸引學生參與,但他補充,「如果學生校慶當天真的有事,也可以請假。」翻牆社也回應,在北大,體育課缺課不能超過三次,且請假視同缺課,學生幾乎沒有選擇。民國107年的校慶中,曾有部分學生發起行動,在貴賓席上舉標語、校慶進場時喊口號,以抗議校慶點名,但校方對此仍無回應。翻牆社表示,因校內各式行動都沒有得到回覆,才決定用較引人注目的方式,引起學生對事件的關注。 國立臺北大學翻牆社採取行動,升上旗幟。因校慶當天正值同志大遊行,掛上的是彩虹旗以及「北大翻牆社撐同志」旗。 圖/北大翻牆社提供部分輿論反彈本次行動。北大經濟學系學生羅若芳表示,行動除引起大眾對同志族群觀感不佳外,降下國旗也過於激進,「既然是對學校不滿,跟國旗應該沒有關係啊。」北大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學生、學生議員王家緯則認為,行動牽涉到中華民國國旗,事後多樣議題跟著發酵,模糊翻牆社行動焦點。而翻牆社未第一時間發表聲明,導致群眾討論無法聚焦。此外,王家緯也補充,翻牆社部分成員身兼學生議員身份,他認為翻牆社成員行動時,也應考量多重身分對學生、校方的看法與影響。羅若芳也直言,訴求若沒有得到大部分學生的認同,就是不理性的行為,而非爭取權利。北大歷史學系學生林冠旻表示支持行動,他認為翻牆社已窮盡體制內抗爭手段,「顯然學生的聲音並不會在體制內受到重視,更遑論參與決策。」王家緯了解訴求後也肯定翻牆社行動,「翻牆社讓長期受學生忽視的學權議題搬上檯面,使眾人開始願意思考、討論。」本次事件引起校內多方討論,翻牆社再次強調,「真正的爭議應回歸到,校方是否有權由上而下、強硬地決定學生應當接受何種集體認同感。」但翻牆社也表示,針對事件願意接受任何意見與指教,只盼促進校園對於議題的和平交流。
捍衛龍埔土地正義 北大生聲援反拆遷
校園
第1682期
捍衛龍埔土地正義 北大生聲援反拆遷
2018-10-03
【記者郭又華新北報導】「農地農用,守護家園!」國立台北大學翻牆社社員和三峽龍埔里反迫遷自救會,大聲控訴新北市政府強行通過徵收案,欲在新北市龍埔里私有土地興建捷運站。北大翻牆社與龍埔里居民9月29日一同上街拍攝社區紀錄片,期望民眾重視龍埔里的土地權益。「我們反對的是蠻橫的政府、不合理的公共建設與行之有年、殺人無數的土地掠奪政策。」身兼北大翻牆社社員與自救會秘書的王晨翔表示,受到過去板橋大觀社區自救會的紀錄片啟發,且土地徵收議題面向複雜,翻牆社因而想以拍攝龍埔里紀錄片的方式,呈現當地居民對土地的情感、抗爭歷史及與土地共存的經驗。他也希望能用更「軟」的方式,引起更多人共鳴並加入抗爭的行列。1980年代起,龍埔里曾四度被徵收土地,興建為農業改良場、國家教育研究院、台北大學特定區、北大聯外道路。2016年,新北市政府以麥仔園都市計畫案,欲再度徵收龍埔居民的私有地,並透過解編特別農業地(註一)、資訊不積極通知等政治手段,強勢推動行政程序。當時因市府行政程序未得內政部核准,計畫暫緩。如今,政府又規劃在農地中兩公里內興建三座捷運站,引起居民大力反對。註一:相對於一般農業地,特別農業地需要經過中央政府的批准等更加繁複的手段才能徵收。紀錄片訪談對象之一、自救會會長的劉秉峰,1995年就淪為龍埔里土地徵收受害者。他回想,他為了連年的抗爭無暇顧及工作和私人交際,「半個人生就被政府間接摧毀掉了。」至今抗爭尚未成功,劉秉峰擔心抗爭到最後,居民仍會是輸家。同為訪談對象的地主陳心婕則表示,希望政府能更負責,並和居民正面溝通。針對區段徵收的問題,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徐世榮點出,最近的社子島案、新北市八里台北港案,乃至於苗栗大埔案,都是政府不斷「掠奪」土地的例子。他呼籲,土地影響到人民的居住權與生存權,當政府不得不限制人民權益時,應當符合《憲法》第23條的要件(註2),不得「浮濫」的徵收土地。「土地跟人民的連結,遠遠不只是一坪多少錢而已。政府不能以為給了錢,就能把土地收走。」註2:憲法第23條所提為防止妨礙他人自由、避免緊急危難、維持社會秩序,或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面對政府及居民雙方不肯讓步的局面,翻牆社社員兼自救會秘書慕宇峰表示,未來會廣邀其他同學拍攝紀錄片與參訪社區,並尋求環境法律人協會、土地正義聯盟等外部協助,持續替居民爭取權益,直到政府聽進民意的一天。  翻牆社社員們探訪龍埔里地主,記錄他們的心聲與生命故事。 圖/郭又華攝 北大藉由開放同學參觀紀錄片拍攝與社區巡禮,期望讓更多人了解土地議題。 圖/郭又華攝 拍攝紀錄片時,當地的農民也十分樂意將自己與土地的感情分享給北大同學。 圖/郭又華攝 當地地主與翻牆社同學一同紀錄被徵收的土地,圖為捷運站預定地址。 圖/郭又華攝     
未修正都更爭議條款 學生反黑箱協商
校園
第1599期
未修正都更爭議條款 學生反黑箱協商
2015-05-28
台灣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號召民眾至立法院群賢樓,抗議《都市更新條例》修正草案未修正爭議條款。圖/曾勢喨攝【記者曾勢喨台北報導】台灣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25日號召百餘位學生與民眾至立法院群賢樓門口高呼口號,抗議中國國民黨與民主進步黨在未召開公聽會前,就進行了多次黨團協商,且在26日的協商後將《都市更新條例》修正草案送入立法院會議表決,讓學生與公民團體多年來推動大法官釋憲並促成修法的努力付諸東流。民國101年的文林苑都更爭議中,不同意戶王家住宅經法院判決遭強制拆除,自此學生團體發起如「文林苑守護小組」、「華光社區守護小組」、「南鐵地下化自救會」等反對政府強徵的社會運動,屢次以身體阻擋建商大型機具的強拆行動。在學生與公民團體的努力與多方奔走下,終於促成大法官會議做出《釋字第709號》解釋,宣告《都市更新條例》中部分條款違憲,必須在一年內修正。但本次修正草案中,法案仍保留大部分原始內容,未獲結構性調整,令從前多方奔走的學生大感失望。在現場參與抗議的台北大學翻牆社前社長、社會系學生許恩恩指出,促成修法是各方努力的結晶,但立法委員們卻急於在本會期結束前通過修正草案,不藉機改正爭議條款,「我們呼籲立院立即停止黨團協商,讓公眾加入討論!」黨團協商為不公開、沒有紀錄的會議,人民無法得知會議內容,更無法進而監督修正草案,從而拒絕國家的強徵以實踐居住正義。人民火大行動聯盟成員郭明珠痛批,行政院版修正草案中,高度爭議的條款如強制拆除完全沒有修正,如今經過黑箱黨團協商後就要進入二、三讀,令人完全無法接受。北大翻牆社社長、社會系學生葉瑾瑜則表示,現在不合理的都更從來不是為了人民,而是資本主義與國家聯手剝削人民的權益。由台灣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發起的「廢除都市更新條例爭議條款連署行動」獲得許多學生以及公民團體的支持,包括台北醫學大學義鬥社、北大翻牆社、東吳大學難容社以及淡海青年陣線等皆連署參加本次行動。北醫義鬥社社長、牙醫系學生游家葳表示,這次法案的修正大都只針對釋憲決議要求修正的內容,爭議條款卻大多被擱置,而只要這些與財團跟建商掛勾立法委員還在立院,人民的訴求就無法被聽見。北醫義鬥社、北大翻牆社、東吳難容社以及輔仁大學黑水溝社從今年3月開始不定期舉辦探討居住正義的聯合社課,並曾於4月12日實地走訪新北市三重區,了解當地居民因都更而被迫遷居的生命經驗。游家葳表示,走入當地,由社團從草根看都更議題與參加運動要求修法同等重要,都必須身體力行,未來也會帶領社團持續關注都更議題。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