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597期
台北文學獎新人輩出 〈潛水練習〉逃避家暴束縛
2015-05-14
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學生蕭鈞毅(右二)上台領獎,他以創作〈記得我〉拿下小說組首獎,第一次參加就獲得好成績。 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謝佳穎台北報導】「第17屆台北文學獎」9日在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舉行頒獎典禮。台灣大學外國語文系學生盧羿樺創作〈潛水練習〉,描寫主角藉不斷潛水,逃避現實生活的無奈,拿下散文組優等,成為本屆最年輕的得主。 文中,主角家庭破裂,父親因事業不順,常對家人施暴,母親默默承受暴力。主角多次躲進浴室、潛入浴桶,阻隔外界聲音,以此逃避家暴。評審鄭明娳認為,潛水需要長時間憋氣,無法自由呼吸,此行為也象徵家暴陰影束縛主角。 作品中寫到:「台北曾是湖泊,湖水流瀉而出後成為盆地,在這個雨夜,它又重新變為一座湖。我轉過頭去,看見父母在水裡困難而堅定的呼吸。」盧羿樺以「水」的意象串起主角的記憶,水除了代表有形的台北湖、主角與姐姐曾經遊玩的小溪,同時也是無形的都市生活壓力。盧羿樺表示,創作靈感來自新聞和大眾話題,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家暴和家道中落都是隨處可見的真實人生。 小說組首獎、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學生蕭鈞毅的作品〈記得我〉以第三人稱,描寫困頓家庭的心境。蕭君毅解釋,四個角色各有心靈傷口,但都靠間接手段,不斷吶喊「記得我!」希望他人看顧,藉此證明自己的存在。小文平時缺乏照顧,逃學後終於得到父母注意;寄養的表姊壓抑情緒,將想家的不滿發洩在小文身上,希望父母趕快帶自己回家;媽媽淑安因生病而格外需要被惦記;爸爸正益辛苦工作,期盼家人能成為他的依靠。 蕭鈞毅分享,他某天在台北市萬華區觀察一對姊妹,穿著有些邋遢的制服,一個在哭泣,一個感到不耐,蕭鈞毅揣測姊妹可能缺乏良好的照顧,突然有股衝動想寫出小人物的故事。於是以姊妹出發,虛構一個都市邊緣的家庭,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困境。他表示,這對姊妹很可能立刻就被路人忘記,但他想用小說寫下城市中人們不曾注意的角落。蕭鈞毅說:「歷史學家負責紀實,小說家的工作則是記錄情感。」 台北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生林若寧創作〈丈量台北〉,林若寧來自屏東,長期在台北獨自生活,常常不安,於是將在異鄉生活的經驗寫成詩。詩的開頭,林若寧將台北擬人,城市化為親人問起的一位遠方朋友。「陽臺外/整夜沒睡的襯衫微微/著涼,那身形像極了妳——最好的模樣」林若寧表示,此句傳達她印象中的台北,半夜總是濕冷,城裡的人們守著疲憊,熬夜工作。 林若寧表示,她去年擔任台北文學獎的頒獎典禮工作人員,看著台上作家閃閃發光,便下定決心投稿,今年有幸獲肯定,得到現代詩組評審獎。 評審、作家廖玉蕙表示,往年常有文壇老手來奪魁,但本屆不一樣,新手實力不容小覷,前輩並不一定有優勢,新生代的出現是一個非常棒的現象。
藝文
第1596期
清交共演病態 勇敢走出絕望
2015-05-07
「這是讓人睡覺的、這是抗憂鬱的、管內分泌的…」A、B、C為逃離現實,服用各種藥物。 圖╱林佳萱提供 【記者郭于珂新竹報導】精神病的父親、消極的女兒、偏執狂的警察共同譜出人逃避現實、滋生心魔的病態故事。交通大學戲劇社與清華大學戲劇社5日於清大人文社會學院小劇場上演《Dear God──我們都有病》,提醒觀眾縱使未能獲得神的救贖,仍應在絕望中找到生存的意義。 故事敘述逃進網路世界中的叛逆少女陳曉佩意外身亡,引發父親種種病態舉動。「陳先生,這已經是一年來的第80個陳曉佩了!」劇中,警察忍不住大罵父親。女兒死後,傷心欲絕的父親發瘋似地在臉書私訊與女兒同名的人,遭到大批「陳曉佩」的舉報。 演出父親失去理智,如神經病患者一般的精神狀態。 劇中穿插A、B、C三個被困在玻璃瓶中的超現實人物。飾演B的交大人文社會系學生魏嘉佑解釋,「我們是人類的意識,常躲在人的腦海裡感受他們的痛苦,所以想要逃出來。」三人衣著古怪、動作緩慢、不斷吞食安眠藥和鎮定劑等藥物,一直設法跳樓自殺,卻又猶豫不決。魏嘉佑表示,這段點出現代人的精神上存在很多疾病,卻都以吃藥安撫自己,不敢坦然面對問題。 父親後來取得女兒的遊戲帳號,以為操控女兒的虛擬角色,便能讓「女兒」活久一點。劇末,父親看見女兒以老奶奶的姿態出現在夢裡,女兒一句「因為你都不肯往前走,所以我都老了,你還在原地。」成功讓父親頓悟,終於對女兒的死釋懷。 此劇出自馮勃棣老師的台北文學獎首獎劇本,導演、交大資訊工程系學生賴芊含表示,會為劇本冠上「我們都有病」的副標,是因為「演員第一次讀劇本就發現每個角色都很有病。」她認為,人都在尋找救贖,但詢問「Dear God」時,神卻不會回應,人必須靠自己的能力,勇敢面對現實。
藝文
第1593期
核災陰霾入劇 三人演繹破碎家庭
2015-04-16
在空曠如廢墟的屋子裡,時芬時常似思考樣沈默的坐著。 圖/創劇團提供【記者丁敦蓉台北報導】「孩子不該被生下來,我不能有孩子。」女主角痛苦地獨白,道出核災後精神產生異變,擔心產下畸形兒的憂鬱。9日「創劇團」於牯嶺街小劇場首演《日常之歌》,取自第16屆台北文學獎舞台劇劇本首獎,從核災事變後倖存者的角度出發,詮釋一個破碎家庭的日常輓歌。舞台中央立著一棵枯黃老樹,樹梢懸掛數個泰迪熊及馬克杯,樹下簡單擺放兩張椅子。日常家庭場景下,飾演女主角時芬的辜泳妍與飾演媽媽的蔡櫻茹談論沈重的核災事故。劇中,身為核電廠員工的爸爸回到核電廠善後,歸來後卻得了怪病,身體開始脫皮,甚至出現灼傷痕跡,醫生從未解釋爸爸的病因,眾人也相信是癌症發病。「我不相信癌症到最後會整個人包到只剩下眼睛。」時芬語帶氣憤地說著,道出核災難民受輻射侵蝕,卻缺乏醫學證據,無法求償的心酸。「要不是那件事,你們早就結婚了」、「有嗎?我什麼時候說要結婚了?」時芬面臨結婚話題,總是慣性迴避。劇中不斷談論畸形兒的新聞,時芬亦對生育產生恐懼。描摹倖存者因核輻射,擔心產下畸形兒的心理陰影。劇中僅靠三位演員—時芬、母親以及男友,在同樣的場景中,不斷的對話,透露出事故倖存者不安的精神面貌。對談不時穿插冗長的沈默,或有意避開話題,重複文不對題的對話,暗示角色為了避開心中禁地,只能選擇無言以對。導演、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所學生湯京哲表示,此劇較具實驗性,將戲劇成分降到最低,不刻意堆疊高潮迭起的劇情,「因為日常或是真實生活中,並不會那麼的環環相扣。」他提到,此劇設定在「福島核災過後的台灣」,但也可視為任何大型災難後的情景,他特意刻畫社會大眾對生還者的排斥與抗拒,表達對倖存者的關懷。觀眾、北藝大戲劇系學生莊庭瑜表示,很喜歡此劇以寫實的方式呈現,古典劇的誇張手法,常讓人產生疏離感,但此劇用平淡的手法演出日常衝突,很能引起大眾共鳴,聯想到現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