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770期
等比例再現廢棄空間 《1:1》紙上轉譯褪色記憶
2022-11-02
廢棄廣播電塔影像印在隨處可見的A3紙上,連接成一長條,猶如天梯。作品〈Ladder A3〉沿對角線橫跨整個展場。 圖/何予攝【記者何予台北報導】「希望在被拆除、被遺忘之前,你至少再看它一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碩士生丘智偉舉辦個展《1:1》,在10月28日於臺藝大雕塑系實驗展場開幕,共展出兩系列作品,分別是以鄰近臺藝大的台北紙廠為創作對象的《Paper Factory》,以及結合攝影的空間裝置《Ladder》。 作品〈Paper Factory:A4〉以透片與燈管做成裝置,此次利用了空間中的排風口,空氣造成光線與透片的擾動。 圖/何予攝丘智偉以透片與燈管做成攝影裝置作品〈Paper Factory:A4〉,並在印有紙廠影像的透片中央,置入A4大小的空白。丘智偉認為,現實空間不斷在變動,但影像只能捕捉片斷,「留白、留出空缺,就會變成一個可以想像的空間。」放置在地面展出的作品〈Paper Factory〉,以1:1的比例將紙廠轉換為影像,再切分成4800份,從中挑選480張輸出成A4大小疊成一落,再將原先的4800張影像用投影機在紙面上快速輪播,回應持續變動的時空。丘智偉表示,過程中曾嘗試完整疊放4800張紙,但他認為高至大腿的紙堆,不夠符合紙廠即將消逝的狀態,「我想要讓他薄薄的、甚至被忽略。」他說。 放置在地面展出的作品〈Paper Factory〉,在紙堆上投影出紙廠影像,中間則快速輪播4800張照片。 圖/何予攝「我稱之為紀念碑,因為它去功能化了。它現在唯一的功能,就是勾起我小時候的回憶。」丘智偉將廢棄的廣播電塔影像放大至10多層樓高,印在隨處可見的A3紙上,連接成一長條,完成此次展出的新作〈Ladder A3〉。丘智偉談及自己與電塔的關係,是從兒時在父親車上收聽廣播開始,這個經驗養成他在通勤途中的聆聽習慣。然而,當他再次接觸到廣播電塔時,它竟已成為廢棄物,讓他感受到事物隨時間衰敗的衝擊。他選用有別於相紙或底片的影像載體,以隨意、輕薄的紙材傳達這些建築體不再被重視的處境,也呈現記憶容易被消耗、毀損的特性。 有別於一般藝術展場的觀看經驗,觀眾可以選擇繞過展品,也可以直接從作品上方跨越。 圖/何予攝在兩系列作品中,丘智偉玩轉影像呈現的尺度,為觀眾帶來不同的感官經驗。「這次展品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一樣的身體感。」現場觀眾吳宇軒表示,面對展場裡的巨幅展品和觀看一張照片的感受相當不同。臺藝大雕塑學系助理教授劉千瑋也說明,作品的尺度跟身體的感受是對應的,他說:「身體參與的方式很不一樣,好像真的踩進去某個場景裡。」「我轉化這麼多奇奇怪怪的形式,目的很簡單,希望他們再被看到一次。」丘智偉表示,他的創作對象就是一個即將消失的空間,總有一天,這些事物只能出現在其他地方,以其他的形式呈現。他更進一步說明,物件在遠離現場後,觀者的觀看體驗必然會不同,藝術家只能透過創作盡量還原空間之於個人的記憶與感受。 丘智偉將廣播電塔影像1:1放大,投影在牆面,作品〈Sky Ladder〉影像會不斷向上延伸。透過不同尺寸,塑造不同的身體感。 圖/何予攝
藝文
第1631期
多媒材刻困獸 反諷人性貪婪
2016-10-05
【記者周瑩慈台北報導】由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朝代畫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所首次合作舉辦的《彩雲間-2016雕塑計劃》,集結九位台藝大雕塑系所、一位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學生藝術家的作品,自本月1日至11月5日在朝代畫廊聯合展出。多元媒材製成、各具風格的作品,打破常人對雕塑的印象。台藝大雕塑系研究所學生林冠君,以黑、白大理石創作〈馬卡茸-您說的是〉,毛髮象徵鹿茸,加上黑色、抓住毛髮的手及白色張嘴哀嚎的鹿揶揄公眾人物的失態,諷刺坐擁權力卻成為困獸的情景,以動物角度指出人類的貪婪。有別於林冠君以動物角度看社會,台藝大雕塑系研究所學生林辰勳,利用玻璃纖維、獸角、鐵、金箔、金漆等媒材創作〈告白劇場-境遷的冠冕〉。林辰勳表示,自民國104年開始利用像鐵鏽與金箔這種具衝突性的材料,白色的獅首象徵稀有珍貴,人類殘肢上是金箔及金漆,舞台卻是生鏽的鐵,「我覺得動物為生存而殺戮,但人類有時只是為殺戮而殺戮。」理性的戲謔手法、劇場式的呈現試圖傳達「隨著環境改變,人面對生存考驗的多重面貌」。觀眾台藝大雕塑系學生林永家認為,若能將作品中的金手去掉,感覺能讓觀眾對作品有更多想法。林辰勳則表示,不排斥觀眾塑造自己的想像空間,「但我會有我自己的解讀方式,希望回到一個最純粹的原點讓觀者發想。」 林辰勳作品〈告白劇場-境遷的冠冕〉,以理性戲謔手法、劇場式的呈現探討人的生存意識。圖/周瑩慈攝策展人台藝大雕塑系副教授宋璽德表示,雕塑展的藝術家通常年紀較長,這次參展的藝術家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你乍看之下看不出來,但這些作品都表現出『年輕人的想法』,這就是他們對社會的觀看角度。」展場從外到內,作品由抽象到寫實。展場分為兩層,走入地下一樓最深處,站立著一位眼神直瞪前方、身上佈滿刺青、約180公分的全裸女體,這是台藝大雕塑系研究所學生洪瑞翔的作品〈刺紋畫〉。不同於其他藝術家的抽象展品,洪瑞翔喜歡且擅長塑造寫實的人體,然而作品也蘊含無形理念,「像作品身上具有強烈裝飾性的圖案,都是在暗喻人們對刺青的刻板印象。」 洪瑞翔作品〈刺紋畫〉,寫實手法呈現人體肌肉線條。圖/周瑩慈攝「雖然這個聯展規模不大,展場稍小導致作品數量少,但藝術家及作品都是精選。」觀眾台藝大雕塑系學生饒珊羽說。宋璽德則表示在本次展覽之前,每位藝術家已經先後舉辦兩個月的個展,未來也將繼續這個雕塑計劃。 展場一隅。圖/周瑩慈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