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社論】矯枉過正的苛刻 當橘色惡魔登陸我們如何看待本土學生?
校園
第1768期
【社論】矯枉過正的苛刻 當橘色惡魔登陸我們如何看待本土學生?
2022-10-18
每當時間來到中華民國國慶日,隨之而來的是各種炫彩奪目的慶祝活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國家主辦之雙十國慶大會。與往年相比,本次大會討論度似乎更勝一籌,而焦點則環繞於自日本遠渡重洋前來獻技的「日本京都橘高等學校吹奏樂部」(以下簡稱橘高校)。綽號「橘色惡魔」的橘高校,於國慶大會透過精采表現擄獲線上線下全場觀眾目光。表演結束後,不少民眾將比較眼神投射至同場演出且性質相似的北一女樂儀旗隊上,當話題尚在「希望國內學生參考他國」時,似無不妥之處,畢竟邀請訪客的用意本就是希望拓展國人眼界,達到「見賢思齊」的交流效果;然而,一旦言語變得鋒利,甚至上升至「批評學子不如他國」程度時,就顯得不合理且不必要了。首先,從「文化衝擊」角度看,橘高校在觀眾緣方面本就比北一女更具先天優勢。文化衝擊為人類學家奧柏格(Kalervo Oberg)所提出之概念,意指人們踏入異文化後出現之焦慮反應,僅憑定義面,似乎難與觀眾回應連結。然而,仔細檢視內容後,會發現概念其中有段時期稱「蜜月期」,表示人們在接觸異文化之初,會受其獨特性吸引,套用此論述,再將橘高校的表演看作異文化代表,一切都說得通了。本次橘高校現身國慶大會,不僅為其來台首秀,更是近年來國家首次邀請國外學生登上府前廣場;而北一女雖是五年來第二度列席國慶,但過去早在元旦升旗典禮等重大活動中,對國人而言並不陌生。再從內容面看,既便是外行人也能明顯感受到橘高校輕快活潑的組曲、誇張的肢體表現、長距離陣形變換所呈現之表演,與國人習以為常的儀樂隊形式截然不同。因此,在文化衝擊「蜜月期」概念下,與其說是實力,不如說橘高校初來乍到的新鮮感,讓他們比起已成「經典」的北一女更易受觀眾青睞。即使撇開風格因素,假設兩校之間真存在技術差異,以此責備學生也毫無意義。眾所周知,台日兩國在「上學時間」安排上南轅北轍,前者從早上八點一路延續至下午四點甚至更晚,且一週僅有一節社團活動課;後者則縮短上課時間,增加學生投入課外技藝時間,自然直接影響學生練習時數以及最終展現成果。在這樣的條件下,要求國內學生繳出同等表現似乎過於苛刻。最後,剖析北一女乃至其他學校列席國慶大會代表的意義後,也能發現於技術面吹毛求疵並不適當。相關單位邀請學生登台本意,定是希望透過學生獨有的熱情及朝氣感染全體國民,若為了追求完美而施加壓力,反而使得表演成為沉重包袱,有違初衷。何況大會尚有三軍樂儀隊及其他職業表演團隊參加,實在不需要讓學生承擔「專業」責任。與其用顯微鏡放大學生表現,不如關注那些微小卻令人倍感溫馨的角落,例如橘高校與台灣學生建立的情誼、日本學生以中文感謝台灣的畫面,這些才是中華民國國慶日應當呈現的正能量。
雙十賞國慶鳥 屏東鷹季現人潮
生活
第1709期
雙十賞國慶鳥 屏東鷹季現人潮
2019-10-17
【記者方小瑀屏東報導】「來了!來了!在那座山頂!」此起彼落的呼聲在「鷹迷」間響起,灰面鵟鷹如點點黑蚊般盤旋高空。於屏東縣滿州鄉舉辦的「2019琅嶠鷹季」活動於10日、11日舉行,現場由來自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以及國立屏東大學的大學生帶領民眾邊賞鷹邊動手玩創意,製作鷹形手藝。現場也有「屏東縣野鳥學會」等相關組織在場宣導候鳥知識,盼能加深民眾對候鳥生態保育的意識。 一隻巨大的人造灰面鵟鷹與其後的稻草捲為本活動的代表性裝置藝術。 圖/方小瑀攝本活動的主角:灰面鵟鷹,是固定在國慶日前後過境恆春半島的候鳥,所以有「國慶鳥」之稱。數鷹達人蔡乙榮表示,因屏東滿州地區擁有大面積未開發的森林,適合灰面鵟鷹等候鳥遮風避雨,提高南遷過程的存活率,因此成為賞鷹的絕佳地點。自古以來,滿州地區的居民將灰面鵟鷹視為「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因為以往經濟條件差、三餐難以溫飽,若捕獲鳥隻除了可以充當糧食還能賣不少錢,因此當地發展出將灰面鵟鷹視為吉祥物的文化。 導覽員向民眾認真的解說,身旁的小朋友頭戴鷹形頭套在一旁玩耍。 圖/方小瑀攝然而活動當天的灰面鵟鷹數量僅數百隻,與以往單日破萬隻的紀錄相差甚遠,讓民眾直呼好可惜。擔任解說志工的屏大學生洪琮景表示,今年因為日本有颱風過境,才讓灰面鵟鷹南遷的過程受影響。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解說教育課課長馬協群也解釋,每年通過的鷹群數量都是浮動且難以預測的。即使如此,現場民眾依舊沉浸於尋找飛鷹及參與現場活動。 民眾手持望遠鏡、攜帶專業拍攝裝備,仰頭捕捉灰面鵟鷹飛越滿州鄉上空的畫面。 圖/方小瑀攝遊客專注地聆聽導覽志工講解候鳥的生態,也有不少民眾闔家參與DIY製作鷹形藝術的活動。教導民眾手作的屏大學生謝偉微強調這個活動的意義甚大,「在教導民眾手作的過程中不但能累積自身經驗,也傳遞大自然的保育知識。」攤位現場有許多孩童雀躍地拿著自己的藝術成品在空中比劃,模擬灰面鵟鷹盤旋高空的景況。來到滿州賞鷹的文藻外語大學學生鄒昕妤說:「我覺得很酷,雖然太高看不清楚,但也是第一次看到一群老鷹!」 參與本活動的大學生志工正耐心教導民眾如何製作鷹形手作小物。 圖/方小瑀攝灰面鵟鷹雖為價值珍貴的鳥類,但滿洲地區仍有私獵灰面鵟鷹的問題。屏東縣野鳥學會常務理事吳正文表示現今獵捕個案已減少很多,「因生活水平提升,居民不須以獵鷹維生,且政府已將灰面鵟鷹列為保育類動物,取締獵捕行為。」吳正文坦言,政府仍須加強推動生態保育的宣導,並發展以鷹為特色的旅遊產業,帶動當地觀光。如此一來,滿州鄉居民將更願意積極投入護鷹行動,當地的候鳥生態才能永續發展。 灰面鵟鷹於屏東縣滿洲鄉上空過境,準備找尋停棲休息的最佳位置。 圖/方小瑀攝
青年雙十上凱道 音樂訴求台灣國慶
生活
第1632期
青年雙十上凱道 音樂訴求台灣國慶
2016-10-12
【記者洪婉恬台北報導】綿綿細雨飄在凱達格蘭大道上,「北鳥:歌唱革命」10日於「慶祝中華民國105年國慶」牌坊前,舉辦「這樣的國慶我不要」活動,以音樂訴求國慶日應擺脫中華民國的框架,讓台灣的多元文化保有獨特性。十幾位成員背對總統府一字排開,面前鋪著各式台獨與原住民族相關主張的旗幟,襯以吉他、橫笛、豎笛、口風琴等樂器的合奏,表演了〈海洋的國家〉、〈不要放棄〉、〈美麗島〉、〈舞女〉、〈勇敢的台灣人〉五首各具島嶼意義的歌曲,並穿插各團體簡短的演說,成為傳統國慶大典外一抹鮮明的色彩。「太陽花學運」催生了北鳥,不論是「割闌尾計畫」或香港的「雨傘革命」,都有他們的身影。5月20日總統就職大典,成員也於凱道唱出期望台灣主權獨立的心聲。本次藉著國慶大會,北鳥在臉書(Facebook)與「自由台灣黨×公投盟」、「原住民族青年陣線」等台獨團體共同發起活動,希望讓不同世代更理解他們訴求背後的歷史意義。北鳥成員、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學生蔡語彤擔任木箱鼓手,她提到,必須投入大多數時間在本科系,很少機會能修習其他領域的課程,「現在的教育非常死板,大學生就要在學校之外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學生賴其瑋擔綱活動的文宣設計,他也認為,北鳥的成員跨越18至30歲,因此能獲得各種人脈與經驗交流。國立東華大學社會學系學生林奐宇負責吹奏單簧管,他談到,徒步至凱道的途中,一名員警以北鳥「奇裝異服」為由執意盤查他們的私人物品,且不願告知盤查的法源依據與出示身分證件。林奐宇表示,對於警察不尊重言論跟集會結社自由,他感到很憤怒,「深深體會到台灣社會對於街頭運動的污名化。」也因此更堅定未來將繼續以音樂傳達理念。北鳥新聞聯絡人謝建民表示,明年國慶日也將持續進行街頭音樂快閃,希望可以用柔性的力量讓更多人看見「和諧在於了解」。現場觀眾、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學生巫彥輝則肯定北鳥用音樂表達訴求,「這樣能夠凝聚大家的共識是很好的方式。」 「北鳥:歌唱革命」的吉他手自彈自唱,表演〈勇敢的台灣人〉一曲。 圖/洪婉恬攝 「北鳥:歌唱革命」成員身披台獨旗幟,演奏著〈海洋的國家〉,表達台灣島嶼的美好。 圖/洪婉恬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