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英國大學放寬國際生門檻 高等教育品質面臨挑戰
國際
第1803期
英國大學放寬國際生門檻 高等教育品質面臨挑戰
焦點
2024-12-13
【記者張博媛報導】近年來英國大學學生結構改變,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報導,大學以高額學費收取能力低於水平的國際生,藉此填補學生數量以及近期大學頻傳的財務缺口。此舉導致教育環境水準下降,甚至使得學生懷疑自身文憑的價值。 英國脫歐後,原歐盟國的學生學費比照國際生收取,學費從一年9000英鎊(約台幣37萬元)上漲三倍以上,因此歐盟國學生數量減少,加上本地學生就讀碩士班數量銳減,大學將學生目標轉向海外。就讀蘭卡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學生黃光畯表示,英國在中國廣設留學展,特別招收中國學生,甚至有學生不用英文檢定、不用面試,只需要填一張表格即可入學。 就讀諾桑比亞大學(Northumbria University)的Ali(化名)說道:「雖然在我的學校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但我的確耳聞有學校收取不符資格的學生以填補財務問題。」他認為,保持高的教育標準對於保護學位品質以及反映學生真實表現至關重要。黃光畯表示,由於東西方教育文化差異,中國學生普遍不喜歡參與課堂討論,甚至會在課堂上使用人工智慧工具代替思考,電子信箱也會出現為中國學生提供的作業代寫服務,「大學時間太短,短到很多人根本無法適應這樣的文化衝擊。」黃光畯說。 一名愛丁堡大學(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學者K(化名)認為,學生結構改變是事實,相較以往多元的學生組成,現今課堂多為中國學生,甚至出現教授須改變授課方式以配合學生的情況。但K表示,新大學(New universities,註一)與羅素集團(The Russell Group,註二)大學出現的教育問題有所不同,他舉愛丁堡大學為例,中國學生有著高水準英文表現,卻對自己的科系缺乏興趣,導致學業表現不佳。K也補充,由於高額學費僅少數富有中國家庭可以負擔,使得來到英國讀書的國際學生都變成中國人,也會造成富者越富的情況,「學校應負起社會責任,例如提供獎學金給真正對學業具興趣的學生,平衡現階段教育環境狀況。」他說道。 註一:新大學指在1992年、因為約翰.梅傑(John Major)政府所頒布的《1992年持續進修及高等教育法》而獲授予大學地位的學院。 註二:羅素集團由二十四間英國的研究型大學組成,包含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等頂尖研究型大學。 Ali表示,若學校將獲益看得比教育品質更重,就會導致教育環境變差,也會讓學生質疑學歷價值。近年英國大學學生組成產生巨大改變,影響教育環境,校方應仔細省思以中國學生填補學生與財政缺口的做法背後的隱患,避免將雞蛋放在同個籃子,造成本地學生或他國國際生出走的情形。
川普欲重啟移民政策 簽證限制恐影響國際生就學
國際
第1802期
川普欲重啟移民政策 簽證限制恐影響國際生就學
2024-12-06
【記者張博媛報導】基於中南美洲問題以及中美關係惡化,川普在美國總統大選選舉期間表示,他將再次推出移民政策,限制簽證發放,此舉將可能導致國際學生難以獲得簽證,無法回到校園讀書。11月開始,美國許多學校呼籲學生在明年1月川普就任前儘速返國,以免影響後續學業。 根據華盛頓廣場報(Washington Square News)26日報導,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已寄信向可能被影響的學生表示,他們將時刻監督移民政策的變化,並且為國際學生提供更多資源,包括討論和一對一會議,以解決他們在美國工作和生活的擔憂。維思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也表示,川普的移民政策將破壞學生簽證的效用,校方已向持有F-1簽證(註一)的國際學生寄信,呼籲國際生在明年川普就任前返國,避免簽證失效。維思大學阿格斯報(The Wesleyan Argus)編輯史賓塞.蘭德斯(Spencer Landers)表示,國際生在美國教育結構佔有重要一角,他說:「維思大學生由近10%國際生組成,國際生影響日益擴大,我也相信美國大學擁有來自不同全球背景的人才會有許多好處。」 註一:F-1簽證為最普遍的學生簽證類型,給予長期留學生最多五年留在美國的時間。 德克薩斯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拉丁裔學生瓦萊麗.托雷斯(Valerie Torres)表示,川普的移民政策可能導致原本受益於DACA(註二)政策的美國公民遭到遣返。不僅如此,此政策甚至可能拆散移民家庭,導致學生無法獲得父母經濟援助,只能放棄學業。此外,托雷斯也提到,他的職業規劃涉及多國旅行,移民政策將使出入境變得困難重重。休士頓大學 (University of Houston)拉丁裔學生安娜.阿爾瓦雷斯(Ana Alvarez)則說道:「移民政策聽起來就像另一次的濕背行動(註三)。」阿爾瓦雷斯來自移民家庭,由於母親尚未取得永久居留證,他十分擔心自己的家庭將被迫分離。 註二:童年抵達者暫緩驅逐辦法(Deferred Action for Childhood Arrivals,簡稱DACA)是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在2012年6月推出的一項政策,容許若干在入境美國時尚未滿16歲的非法移民申請可續期的兩年暫緩遣返,以及他們申請工作許可。 註三:濕背行動(Operation Wetback)於1954年6月實施。行動採用了類似軍事行動的戰術將墨西哥移民(包括一些美國公民)驅逐出境,其中有數百萬合法進入美國的墨西哥人,一些人甚至已成為歸化公民或是本土居民。 「美國學費十分昂貴,供給本土學生的獎學金也仰賴國際生提供。」就讀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學生呂澤霆說道,他表示,川普像是個民粹主義者,講話時常出爾反爾,且執政黨考量經濟以及美國就業環境對高等人才的需求,不可能真正禁止國際生到美國讀書。然而,許多大學仍表示會關注移民政策的走向,並在川普上任前完善學校國際生政策,以確保因應政策的不確定性做出萬全準備。
澳洲留學政策存變數 國際生限額措施引熱議
國際
第1801期
澳洲留學政策存變數 國際生限額措施引熱議
2024-11-29
【記者張博媛報導】澳洲政府因應疫情後暴增的國際生數量導致國內房價上漲,在八月祭出2025年留學生政策,將國際生數量限制在27萬人內。然而此舉引發反對黨與教育學者反彈,18日開始,國會進行兩週最後辯論,屆時將確定明年國際生前往澳洲留學是否受限制。 根據澳洲教育部統計,今年八月國際生數量已來到近97萬人,教育部長傑森・祈雅(Jason Clare)表示,限制國際生數量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完善、公平的教育環境。然而澳洲八校聯盟(Group of Eight)執行長維琪・湯姆森(Vicki Thomson)認為,政府無法提供數據證明國際生與房價上漲有直接關係,且政府與大學間缺乏溝通,減少國際生數量還代表大學收入將大幅縮減。許多大學相繼做出回應,反對政府限制國際生人數。 墨爾本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以下簡稱墨大)媒體與公共政策領導人艾米莉亞・斯溫伯恩(Amelia Swinburn)表示,墨大學生組成內有45%是國際生,「國內學生受惠於國際生發展全球參與,多元文化環境更是利於所有學生建立不同觀點。」他說道。西雪梨大學(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以下簡稱西雪梨大)澳籍生Esther Kim認為,房價上漲與國際生沒有直接關係,且站在經濟考量,國際生為大學帶來許多經費,「此舉將扼殺那些真正想來澳洲學習的國際生。」他說。西雪梨大澳籍生C.I(化名)則持不同觀點,他認為,過多的國際生影響了房價與物價,他說道:「這是一個暫時控制現階段人口過量的做法,等待社會環境趨於穩定,應再逐步放寬限制,歡迎專業人才來澳洲。」 西雪梨大台籍生Karina Lee表示,為了減少國際生數量,大學學費都在調漲,他舉自己就讀的藝術治療學系為例,一年學費已上漲10萬台幣,但面對現在的澳洲教育環境,他說道:「限制國際生可能可以提升教育品質,以及減少簽證濫用。」許多學生皆表示,看過不少國際生來澳洲卻不會說英文,對待課業消極,或是靠學生簽證在當地非法打工。根據台灣教育部統計,截至2023年11月,澳洲作為台灣留學第二大國,Karina Lee認為,相比台灣的大學,在澳洲能學習更多實務經驗、鍛練英文能力,以及體驗不同生活與文化,但也有國際生面臨邊緣化現象,雪梨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ydney)學生彭瑋昕說道:「本地學生與國際生間好像有一條鴻溝,大部分時間大家都是分開相處。」澳洲雖然鼓勵國際生共同創造多元文化環境,但如何使不同族裔間融合,仍是一項挑戰。 除了執政黨澳洲工黨(Australian Labor Party)希望限縮國際生數量,其餘政黨皆認為,政府不應將國內社會問題的矛頭指向國際生,並期待透過縮減人數解決問題,而是應制定更完善的留學和移民政策。由於留學生政策遲遲無法定案,導致大學預算審議困難,且下學期的註冊時程迫在眉睫,大學呼籲政府多方考量再進行決策,讓各大學及受影響的學生們能儘早做出規劃。
法政府提高獎學金 盼國際生人數成長
國際
第1690期
法政府提高獎學金 盼國際生人數成長
2018-11-29
【記者黃郁期綜合報導】法國總理愛德華.菲力普(Édouard Philippe) 於19日宣布法國各大學為了吸引國際學生就讀,將會實施一系列的措施,包含大幅提升發放之獎學金以及改革歐盟外地區學生進入法國大學的學費,希望能在十年內讓留法國際學生人數成長兩倍以上。根據法國媒體《法蘭西24(France24)》報導,愛德華表示法國大學是世界上母語非英語學生的首要選擇,「然而近年在德國、俄國、加拿大及中國大學的崛起之下,前往法國留學的國際學生數量在2011年到2016年降低了8.5%。」除了各大學間競爭更激烈外,就讀法國圖爾大學(University of Tours)的阿提.德.蒙特耶(Astrid de Munter)說:「長期以來,法國政府似乎以語言隔閡為由而沒有積極招收國際學生。」他進而提到,這對於法國學生的學習十分不利,因為他們大多數缺乏認識不同文化人群的管道。本次政策改革方向中,非歐盟地區學生的學費上漲問題最引人關注。據《法蘭西24》報導,法國政府表示,歐盟地區外的學生目前就讀法國大學學士一年的學費為170歐元(約新台幣5933元),「從明年九月開始,一年的學費為2770歐元(約新台幣9萬6683元)。」不過即使學費成長16倍以上,法國政府仍須補助約2/3的學費,且與鄰近的荷蘭一年10000歐元(約新台幣34萬9039元)與英國一年1萬英鎊(約新台幣40萬3100元)的學費相比,法國的學費仍然較便宜。此外,國際學生如果在法國取得碩士學位,便能獲得居留簽證,進而在當地求職或創業。對於愛德華宣布的政策方向,法國伯根地大學(University of Burgundy)的發言人達西亞.普朗答(Daria Plantak)表示,可以增加發放的獎學金數量,這將幫助清寒家庭的學生,「它能讓學生們免於擔憂學費問題。」圖爾大學的辛蒂西亞.庫爾法西耶(Cynthia Courvoisier)認為此政策將讓法國本地學生有更多機會認識國際學生,增進英語技巧。國立政治大學歐洲語文學系法文組的楊聿蓁說:「雖然學費大幅上升,但碩士畢業後能取得當地居留簽證十分誘人。」但他同時也擔憂,若未來更多留學生前往法國念書,學生可能會更仰賴英文與各國的學生溝通,會降低學習法文的效益。 法國政府即將實行一系列的措施吸引國際學生就讀法國大學,圖為法國伯根地大學上課場景。 圖/達西亞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