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新知
完全雲端醫院模擬臨床診療 提高醫學生訓練效益
2024-11-08
新知
清大開發AI警務平台 助基層警察提升辦案效率
2024-11-08
藝文
徐暄涵跳脫傳統水墨框架 負面情緒成電繪創作養分
2024-11-08
新知
AI模型預測肺癌進展 助病患精準治療
2024-11-08
新知
台大創生成式資料庫模型 優化中小企業數據管理
2024-11-08
校園
【社論】如何避免轉型正義教育流於形式?
2024-11-08
國際
紐大學生要求擴大反歧視法 推動多元族群自主權
2024-11-08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生活
影音
第1695期
大觀社區拆遷爭議不斷 居民抗爭中生活
2019-01-03
【記者李冠杰、黃郁期、洪靖淳新北採訪報導】2018年12月30日的晚上,戚奶奶參加了社區舉辦的尾牙。活動現場裡,居民帶來各自拿手好菜,並聚首回顧抗爭一年來的辛苦歷程。政府在1966年將大觀社區登記為國有地,但在這之前,居民早已在此居住,彼此間相安無事數十年。直到2008年,政府開始要求居民歸還土地,而為了捍衛家園,大觀居民組成自救會展開抗爭,向多個政府單位陳情,可惜政府態度始終強硬,讓戚奶奶和居民被迫接受家園可能消失的命運。「如果這邊要搬,我要去哪?」戚奶奶接著笑說:「我去住大路邊,後來想想不對,應該住公園,因為那邊有廁所有水。」他樂觀表示,只要自己能吃、能走,即是好事。2016年法院宣布強制拆除大觀社區,此舉受到居民的強烈反彈,由於多數居民普遍年事已高,因此搬家和重新找房都成為一大難題。除了健康因素,經濟壓力也是住戶考量的重點之一,居民董信雄感歎,「我真的沒辦法承擔買房費用,所以沒有能力搬家。」面對可能會消失的家園,不少有能力的居民早已遷離。今日社區內冷清的巷道,從前其實是熱鬧的菜市場。戚奶奶回憶起年輕時的故事,她說:「我三十幾歲的時候在買菜,那時候為了怕撞到一個人,所以不小心跌倒,晚上吃飽洗完澡睡覺後,隔天早上竟然爬不起來。」在大觀社區裡,有許多跟戚奶奶一樣擁有不少故事的居民在此成長、生活,即便困難重重,他們仍不願放棄一直以來的家。在年末尾牙中,居民透過歌聲抒發心中的焦慮,也慰勞彼此一年來的辛苦。然而,面對隨時可能被拆遷的家園,居民們沒有悲觀的本錢,戚奶奶的樂觀背後,其實也隱含許多現實考量下不得不的妥協。https://youtu.be/brY50Jjrd94
生活
影音
第1631期
歡慶重陽家庭日 爺爺奶奶變裝踩街
2016-10-06
【記者陳詩妤 陳亭蓉 台北採訪報導】米奇、皮卡丘、櫻桃小丸子,爺爺奶奶和和全家大小裝扮成卡通人物,新奇亮麗的裝扮充滿活力,為了慶祝即將來到的重陽節,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舉辦家庭日活動,參與者帶著特殊裝扮 歡樂上街遊行,甚至還有高齡82歲的爺爺扮成小丑踩高蹺遊街。扮成小丑的邱樹嘉爺爺說:「我覺得退休後找一點興趣,才不會過著很孤單的生活!」即使裝扮成卡通人物,爺爺奶奶卻絲毫不扭捏,大方秀出自信,而這次的活動對參與的長輩們來說也是個難得的體驗。民眾游天從更興奮地分享:「好開心啊!」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新北服務處的陳奐宇主任受訪時說:「藉由重陽家庭日,他就會跟孩子說:『我今年報名了一個活動,一定要家庭才能參加。』我們想藉由這個活動號召長輩可以由家人陪伴一起出來,而不是讓這個重陽節默默領了重陽禮金就過了。」 家庭日活動至今已邁向第三年,主辦單位大力邀請銀髮團體參加,同時讓平常全心照顧長輩的人能放鬆心情。期待透過活動的熱鬧氣氛,不只吸引更多人注意,更能喚起大眾對家中長者的重視。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ufnymhjpBc
校園
第1601期
【社論】莫怪國中生消費長者 會考作文應改論說
2015-06-11
今年度國中教育會考寫作測驗題目為「捨不得」,於5日公布成績。報載閱卷召集人、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曾昭旭表示,出現次多的題材是不捨爺爺奶奶過世,但許多考生卻未能充分發揮題目,「反有消費爺爺奶奶之嫌。」但問題究竟是出在考生,還是考題? 撰寫「捨不得」這樣的抒情文需要相當的生命經驗與個人體悟。但當作文成為一種「考試」,14、15歲的國中生為求高分,自然得「選擇」較易抒發情感的題材。而且,會考作文並非撰寫「新聞稿」,其文章內容之真實性並非評分標準,更何況,閱卷者也無從判斷真偽。說考生「有消費爺爺奶奶之嫌」並不公平。 上位者該思考的是,如何不要讓考生「為賦新詞強說愁」。出論說文題目或許是更好的選擇,因為論說文注重縝密的邏輯思考與表達,可讓閱卷者清楚辨別考生作文能力,也能測驗學生知識累積與開展的程度。若文章觀點優劣和邏輯論說的強度成為評判標準,學生不必再背誦華麗的詞藻或作文公式,考試時也不必再「消費」任何事物。 如果「考試會領導教學」,那麼會考作文題目從抒情文改成論說文,將使學校課程更重視學生知識的累積、邏輯表達,以及自我觀點的確立,加強孩子的論述能力。如此一來,爺爺奶奶真的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了。
藝文
第1593期
李爰妤逐藝術夢 描摹祖孫矛盾情
2015-04-16
李爰妤與《你已與我同在》合影,她以模糊的筆法繪下奶奶的身影,人雖過世,但笑容卻永存。 圖/李爰妤提供【記者謝佳穎新竹報導】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系學生李爰妤出身於醫療背景的家庭,卻選擇了截然不同的藝術之路,縱使夢想屢屢遭奶奶反對,仍不停繪畫。奶奶去世後,李爰妤創作多幅以她為主題的作品,紀念與奶奶矛盾但緊密的關係。高三時,李爰妤開始接觸正統繪畫,天天去畫室練習,但奶奶每次都在她出門前酸言酸語:「你畫圖沒前途!」試圖阻止孫女的繪畫夢。那陣子李爰妤常常不回家,面對家人的反對,她只能選擇逃避。李爰妤提及,當考上藝設系,爸爸甚至不敢告訴奶奶,只簡單交代她就讀教育大學,未來要當老師。李爰妤對奶奶懷有尊敬而矛盾的感情。她說:「在我心中,奶奶是一位嚴肅又認真的傳統女性,終其一生為家奮鬥,不炙熱不張揚,卻穩穩地在我們心中發著微光。」雖然奶奶反對她從事藝術創作,但李爰妤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向她證明自己的能力。然而,奶奶於前年過世,這個願望已無法實現。作品〈記憶中的祢〉中,紅色的病床牽連著呼吸維持器和尿袋,床尾的女孩伸出雙手觸摸床中央的大月亮,一片光從床頭撒下,女孩的位置因月亮而形成陰影區。李爰妤說,奶奶過世於中秋節,所以用大月亮象徵奶奶,女孩則是自己。月亮的陰影代表奶奶反對她的夢想,但床前的一大片光明區,則代表奶奶撐起家庭的精神。《你已與我同在》系列,其中一幅作品是奶奶模糊的身影。李爰妤說,這系列用模糊的畫法表示一段漸漸褪色的記憶。她認為,許多人曾經參與自己的生命,縱使彼此的連結已不復存在,影響卻會延續下去。奶奶往生後,李爰妤仍常常夢見她的身影,一想到再無機會讓奶奶看見自己的作品,不禁為此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