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戲台冷暖誰人知 失去觀眾後的酬神戲
專題
第1743期
戲台冷暖誰人知 失去觀眾後的酬神戲
焦點
2021-03-18
彰化縣溪州鄉,每年正月17日前後可見整排布袋戲棚演出,這些布袋戲都是信眾聘請來還願,或是祈願神明能協助達成自己的願望。 圖/邱海鳴攝【專題記者詹和臻、陳卓希、邱海鳴、江俊緯綜合報導】三台畫押斑斕宮廷的戲棚,搭建在廟口前閃耀七色光彩,聲聲唸白中,人、仙、妖、獸爭豔鬥法。然而,戲偶眼中卻望不見觀眾,錄製的南、北管音樂盼不來掌聲喝采,手中的刀槍劍戟也似因劃不開夜色,無力地比劃著。「時代進步,大家都看電視、手機,哪有人要看布袋戲?」布袋戲團操偶師鍾育玲在六尺見方的後台獨自演出。布袋戲轟動大街的景象已不復見,曾需要七、八人分工才能演出,也因考量市場萎縮後的成本,錄音機取代樂隊,而操偶師人數不足,也讓本應在掌上大顯神通的戲偶,只能被隨意架在台上湊數。失去觀眾的野台戲,除了神明,沒人知道它曾經開場,又何時謝幕。 放置於後台繩索上的布袋戲偶,在沒有喧鬧與掌聲的環境下略顯孤寂。酬神戲的榮景不再,雖仍有劇團演出,但面對台下空蕩的光景,演出只剩象徵意義。 圖/邱海鳴攝<b>酬神方式增加 戲約少劇團受衝擊台灣的戲曲都跟宗教信仰有關,戲班演戲目的不為復興中華文化,是要酬謝神恩。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解釋,凡是神明誕辰和開宮紀念日等重大慶典,或是神明遶境、進香等重要宗教儀式,都會在廟裡做戲以示慎重,「所以我們一般來說,跟神明有關的,都稱為酬神戲。」台灣較常見的酬神戲班,分別為歌仔戲與布袋戲。而不論酬神戲種,演出正戲前都須以「扮仙戲」開場,扮仙分為三類:三仙戲、八仙戲及天官戲。戲台上,演員配戴鬍鬚、拄著拐杖演繹李鐵拐、呂洞賓等八仙,神明依序出場、相繼對拜,齊聚戲台後大開宴席,並向台下潑灑米酒、喜糖,詮釋神明賜福人類的過程。 歌仔戲演員的妝扮皆獨立完成。先用粉膏打底,再用粉餅按上厚厚底妝,勾勒黑色眼眶後,再畫上鮮明色彩的眼影,並抹上腮紅凸顯角色特徵,酬神前每個細節都不能馬虎。 圖/邱海鳴攝廟方主動聘請酬神戲之外,信徒願望達成後,也會請戲班演戲還願、酬謝神恩。「從下午演到晚上謝謝神明保佑,也祈求全家身體健康。」90歲信徒莊朝宗分享,他每年都會請戲班慶祝佛祖生日。於坪林崑山慈瑤宮擔任住持的詹文璋認為,過去信徒比較尊敬神明,許願時承諾會以歌仔戲這類大戲酬謝,再窮都會想辦法請戲班演出,「現在信徒的心態是,我為什麼要花大錢請歌仔戲?放電影就好了,反正一樣是酬神。」今昔對比,信徒酬謝神明的心意依舊,但是還願方式隨時間改變。操偶師鍾育玲無奈道出,與過去相比,酬神戲演出數量大約少三成。隨時代改變,廟宇活動從群體逐漸轉為個人參與,民眾合力出錢聘戲的情況也減少。士林神農宮總幹事簡有慶解釋,人們酬神心態改變,現在多變為簡便地捐香油錢、拜牲禮,不再堅持請戲班。酬神選擇性變多、人們心態轉移的情況,讓戲班大受打擊。<b>台下無「人」 酬神戲淪為形式「戲都沒有人在看。」新乾坤布袋戲團的操偶師陳怡貞感嘆說道。從聲音喧鬧的布袋戲棚內向外看,棚前不見觀眾,只有焚燒金紙時的裊裊炊煙相伴。現年60歲的陳怡貞接下家業已40餘年,他回想剛入行時的盛況,對比如今雖多數廟宇和信徒仍會在慶典、還願時請戲班演出,劇團卻面臨觀眾流失的窘境。 布袋戲台突兀地搭在產業道路上,而台下卻空無一人,只剩操偶師獨自擺弄著布袋戲偶。 圖/邱海鳴攝身為宜蘭人的林茂賢有感而發:「我那時候沒有遊樂場、電腦和電視,很多孩子跟我一樣,就是在廟口長大。」而服務社區10餘年的新店頂城里里長王明藤感嘆,社區參與人數日益稀少,扮仙戲甚至不到10人觀賞,「大家甘願在家裡看電視,也不要出來看戲。」傳統戲曲市場萎縮,也是導致看戲觀眾減少的因素。文史工作者許泰英便表示,有些廟宇改為播放扮仙影片,以省成本且順應觀眾偏好,「或有的廟是下午請布袋戲,晚上放電影、辦卡拉ok晚會。」詹文璋豪邁地說:「反正酒喝下去,台上在演什麼沒有人知道啦!」「不能說沒有人在看,有神在看啦!」操偶師陳怡貞笑說。他讓掌上戲偶耍出一手好刀的同時,也不忘訴說對布袋戲的堅持。即使無人觀戲,「但戲該做足多久就該做多久。」他也提到,自家布袋戲團皆使用木製戲偶,做工細,一尊要價5、6萬,他更自信地說:「你看隔壁那台,再看我的,你說誰的好。」陳怡貞展露對自家布袋戲的驕傲。<b>廟埕減少 劇團演出空間受壓縮「宮廟不再像以前擔負起多重的社會功能了。」林茂賢說明,早期地區發展多以「廟」為軸心向外延伸,廟宇兼具地方信仰、商業中心功能,也是孩子的娛樂及教育場所。投身研究宮廟文化的簡有慶指出,現代社會轉型後,廟宇只有純宗教信仰的功能。觀察民俗活動已15年的許泰英,以台北市中山區的保儀大夫祭典為例,早期當地只是農村,居民以收繳丁口錢來集資,並由土地公廟、居民中心,或是一般住宅輪流供奉保儀大夫。然而在都市都市發展過後,居民對群落漸漸失去認同感,這項祭祀文化便難以維持,於今年停辦。 媽祖繞境是新北市八里區的一大盛事,居民會齊心協力準備參拜物品、遶境演出等事宜。此節慶可維繫居民感情、凝聚社區認同,可見宗廟文化對八里區具有多種面向的意義。 圖/邱海鳴攝林茂賢指出「都市化」為重要影響因素。歌仔戲和布袋戲等傳統藝術與廟宇有密不可分的關聯,「但都市地區寸土寸金,很多廟沒有廟埕(註1),酬神戲就會不見。」註1:廟埕為廟宇前的空地,提供居民舉辦法會、酬神或辦桌等活動。多數劇團對演出空間縮減有感,鳳舞奇觀布袋戲團副團長陳正雄說明,都市中的廟宇較少演戲酬神,「戲台來了,廟就沒位置站人。」他表示,搭建戲台會影響信徒參拜動線,酬神戲觀眾被迫移往路邊或對街等剩餘空間,導致民眾觀看意願降低。<b>削價競爭品質降 部分劇團力求創新陳正雄說明,傳統觀念中,以人主演的歌仔戲是大戲,是多數人酬神的選擇,一天費用高達5至7萬元,因此部分廟宇習慣聘請戲班數量更多、戲酬更低的布袋戲團。但日益增加的新劇團,瓜分諸多老劇團的演出機會,也導致布袋戲團生存的困境。團數增加、劇團接案門檻降低,導致酬勞跟著下滑。「布袋戲只要買了道具就可以去接戲。」陳正雄無奈地說,民國70、80年代的錄音布袋戲,單日戲酬約7000元;直至今日,酬勞僅剩5000元或更少,「現在物資都漲價,但戲班的酬勞卻下滑。」他感嘆地說。 布袋戲排場不再像以往聲勢浩大、受大眾歡迎,現在的演出人員配置,多為一台車上僅一位操偶師,他得負責控制燈光、播放音帶等繁複工作。 圖/邱海鳴攝在削價競爭的市場,諸多劇團轉向投入文化場域。「劇團太大就需要太多成本,沒有企業贊助就沒有辦法。」小飛霞歌劇團團長黃月霞說。陳正雄也提出相同看法,雖然政府在民國70年代開始補助劇團演出文化場,「但售票演出其實很難經營,在這個時代,可能也只養得活一、兩團。」多數劇團仍依附於廟會生存。而現在另有劇團品質不一的狀況,陳正雄以錄音布袋戲為例,「如果戲班覺得已經可以騙吃騙喝的話,那就可以接劇團演出。」諸多已經歷三、四代傳承的劇團,無法因應時代變化而結束傳統戲曲生涯。不過,仍有劇團期望跳脫削價競爭的惡性循環,致力在演出中求新求變,以追上時代的變化。黃月霞表示,因應市場需求,劇團持續新編劇本,增加娛樂性質。他以日戲和夜戲為例,日戲著重扮仙、延續傳統形式,而夜戲則會穿插時下流行元素。 小飛霞歌劇團團長黃月霞指導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學生。傳統戲曲的市場逐漸式微,仍有諸多年輕人願意投入、延續傳承。 圖/邱海鳴攝黃月霞說明,當初著手寫劇本是因為戲曲皆大同小異,想與眾多劇團做出區隔。「不管什麼戲,只要能吸引觀眾就是好戲。」他認為,比起台下很多觀眾但中途走掉,還不如台下只有一個人但看到最後,這是現在所有經營傳統戲曲的劇團都該追求的目標。 小飛霞歌劇團致力發展廟口歌仔戲(俗稱野台戲),並新編歌仔戲劇本、結合現代元素,演出顛覆傳統型態,因而吸引到一批忠實觀眾。 圖/詹和臻攝<b>人口移入都市 居民認同感降低民國109年12月艋舺青山王遶境,沿途施放鞭炮、煙火,遭居民報案,批評噪音污染,引發社會討論:傳統習俗與現代社會價值如何維持平衡?林茂賢點出,民眾報案顯示對廟會文化不認同,「傳統社會就會認為這是我們村莊最熱鬧的一天。」許泰英則談到,城市高度發展後,人們不再被限於家鄉發展,對土地也難產生連結,早已遠離群落生活的人,自然難以理解廟會文化在連繫聚落情感上的傳統價值。 新北市八里區仍以宗教維繫居民感情,社區會連續多日、從早到晚進行廟會活動,可見宗廟文化在當今仍對部分社區具有重要意義。 圖/邱海鳴攝台中無極慈德宮主持人林金梅便提及,年輕世代對宗廟文化觀感偏負面,「現在年輕人對宮廟的印象,就是噪音呀、辦活動什麼的,太吵了,會引起團體械鬥,讓現在小孩子觀感不好。」自稱無神論者、國立臺北商業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生羅絜也認同此想法,他嫌棄地說:「我覺得廟會文化很俗,組成人員都是社會底層。」然而,並非所有年輕世代皆抱持負面想法,平時在木柵忠順廟擔任志工的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學生高靖哲,也有感於廟會文化成為社會亂象,但他強調,仍有諸多團體致力於維持傳統文化與價值,「我還是願意相信廟會活動不可取代的存在意義,能夠帶給社會在心靈層面上一定的力量。」宗教信仰是安定社會的重要力量,長輩求神拜佛只為求得信心與希望,林茂賢以大甲媽祖遶境為例:「不是吃飽太閒,你看這些阿公阿嬤去走九天都是為了別人,為了丈夫、孩子,沒有人是為了減肥。」世代認知差異造成人們對宗廟文化看法不一,「我們廟旁邊有年輕人無所事事,廟有慶典就會檢舉噪音汙染,」台中烏日寶興宮會計張秋香有苦難言,至今仍連連接到投訴,「甚至連掃廁所的水不小心流過去都會被檢舉。」簡有慶提到,演出酬神戲的戲班也受波及,「早期可以演到很晚,但現在有噪音防治的問題,酬神戲九點前就結束了。」林金梅則表示,曾聘請布袋戲班來酬謝神恩,但被投訴噪音汙染後,便不再請戲班酬神,宗廟活動皆改以靜態為主。<b>酬神戲觀眾流逝 戲班入文化場尋傳承都市化也許沒有降低人們的虔誠心,卻打散聚落連結,也產生多元的娛樂方式。當卡啦OK、放電影、辦桌成為酬神新熱門,鮮明眼影、高亢鑼鼓聲與甩動的繽紛衣袖不再是大眾寵兒,不願放棄內涵的劇團勢必要尋出新戲路吸引觀眾,又或是走進劇院、展演廳,純粹追求藝術表現。而酬神戲市場也將隨時間流逝走向凋零,就如操偶師鍾育玲所說:「我們家的孩子不接我的工作,他們覺得沒落啊,等我們老了、不能動了,就沒人接了。」 縱使台下觀眾減少,傳統戲曲演出者仍然敬業演出,如小飛霞歌劇團團長黃月霞所說,只要民間信仰還存在,酬神戲就還有生存空間。 圖/邱海鳴攝&nbsp;&nbsp;
遊走人間邊界 乩童的不凡人生
專題
第1698期
遊走人間邊界 乩童的不凡人生
2019-04-11
【專題記者李冠杰、洪靖淳、高海葳、張庭瑀、蔡明衡綜合報導】2017年電視劇《通靈少女》在台灣掀起熱潮,故事原型人物「索非亞」劉柏君,十五歲時成為靈媒,在廟宇一做就是十年,神鬼藉他的身體作為溝通橋樑。此外,他也是台灣首位棒球女主審,更在3月20日前往聯合國總部領取「國際奧會女性與體育獎」。靈媒、乩童同樣身為替鬼神傳達訊息的人,然而人們總對他們這種作為超自然世界中介者的職業有著迷思,認為這種「帶天命」的人就是要一輩子在廟裡工作,不能兼職,其實不然。由劉柏君的例子來看,除了在信仰發揮影響力,盡力為人、神、鬼服務外,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也努力扮演好自己想擔任的角色。神明的代理人 乩童為神為民不求回報 張志楨以及張煜立父子檔竭誠為神明服務,不時會提供附近民眾問事的服務,民眾只要有疑問就可以前去「問事」,讓神明的代言人可以為迷惘的信徒找到解答。 圖/張庭瑀攝位在淡水的金龍太子宮,不時會提供附近居民「問事」的服務,張志楨以及張煜立父子檔是這間宮廟的靈魂人物,他們為神明服務多年,始終保持著一顆虔誠的心。父親張志楨是淡水水源里里長,同時也是「濟公」的代言人,兒子張煜立則擔任「三太子」的代言人。宮廟裡,原本笑容可掬的里長伯坐在神像面前的板凳上,肅穆的氣氛油然而生。只見他大力地左右擺頭,過了良久沒有停止。突然間,里長伯從板凳上站起,大聲朝天吼叫,臉部表情變得猙獰,讓人心生敬畏。旁人急忙幫祂換上問事時需穿的衣服,遞上祂最喜愛的花生及米酒,扶祂坐上問事時的寶座——「釘椅」,上面雖遍佈尖銳的釘子,祂卻一派輕鬆地拿著法扇坐在上頭。此時的里長伯已不再是里長伯,而是神明「濟公」的代言人,也就是俗稱的「乩童」。 佈滿釘子的椅子——「釘椅」,常人坐上去會感到十分疼痛,然而在乩童臉上卻沒有感到一絲痛楚。神明降駕時,乩童會坐在上面進行問事,為民眾進行解答。 圖/張庭瑀攝嘉義的慧明社醒善堂內,老乩童緊閉雙眼,雙手持鸞筆(註1)上上下下激烈地來回敲打桌面,「叩叩」聲充斥整座廟宇,原先吵雜的人群瞬間肅然起敬。老乩童一次次將籤詩內容刻劃在神桌上頭,一旁的廟宇人員則將他比劃出的字大聲唸出,以便負責記錄的人一一寫下,再由專職人員向信徒解籤。老乩童徐德隆今年高齡91歲,為神明服務近六十年,32歲那年,他在高雄一間媽祖廟拜拜,偶然被媽祖選中成為乩童,而後成為關公代言人,目前仍不遺餘力在替神明服務。徐德隆不僅體格、氣色極好,走起路來更是抬頭挺胸,只能用健朗來形容。「我們這種被神明抓來當乩童的人,神明都會有很大的保佑。」他侃侃而談自已與神明的緣分,神情裡滿是感謝與自豪。(註1):又稱「乩筆」,是神明降駕時,藉乩童的手用來寫下自己言詞的器具。 嘉義慧明社醒善堂內,91歲老乩童徐德隆手持鸞筆,雙眼緊閉,代替神明為信徒解惑。 圖/高海葳攝是人不是神 穿梭在人神之間的乩童人生23歲的潘家齊於新北市金環太子會擔任太子爺的代言人已有六年的時間。因緣際會之下,潘家齊先後請了媽祖與太子爺神像到家中拜,當時他僅是抱持著熱愛信仰與虔誠的心祭拜,完全沒想過要成為乩童。他回想道:「當時打坐大概半年多的時候,我突然全身發熱,脖子被電到很震,後來就睡著了,我一醒來就看到我媽在哭。」潘家齊描述眼前的景象,媽媽顫抖地比著神桌,告訴他太子爺降駕,指定他的身體救助眾生,而當年潘家齊年僅16歲。 23歲的潘家齊長期為神明服務,問事時擔任太子爺的乩身,平時則於店內製作神明服裝、飾品。 圖/高海葳攝同樣將乩童視為使命,在高雄玉淵慈惠堂服務的張小雯起初對於成為乩童有些抗拒,「小時候爸媽不喜歡我去講別人的生死,畢竟他們看不到那些東西,他們覺得是小孩在講怪力亂神,因此常常罵我。」回憶起兒時點滴,現年25歲的張小雯仍記憶猶新。「只要到廟裡就會一直乾嘔、流淚,身體也會不由自主地晃動,就是會有那種感應到的感覺。」在一次三媽(註2)的託夢中,張小雯開始在玉淵慈惠堂服務,「夢中的三媽看似30歲出頭,臉上並非日常見到的烏黑雕像相貌,三媽身穿京劇服裝、臉上掛著微笑將我帶去漂亮的房子內。」張小雯形容當時的夢境,直到去年,張小雯才真正踏上乩童這條路,開始學習如何當一位稱職的乩童。(註2):媽祖又分為「大媽、二媽、三媽….」甚至有六媽,雖然稱謂不同但都是媽祖本人,最初媽祖廟建成時,通常媽祖的神像只有一尊,稱為大媽。隨著廟宇越來越大,媽祖的「工作」也越來越多。像是出巡時,如果把大媽的神像請去出巡,此時廟中便沒有媽祖神像,於是廟裡通常會再刻第二尊媽祖神像,讓大媽隨時在廟裡坐鎮,二媽就可以出巡或者作其它「工作」。隨著媽祖的「工作」越來越多,神像也越刻越多。第一尊刻的就叫大媽,第二尊刻的就叫二媽,第三尊刻的就叫三媽,以此類推。 在高雄玉淵慈惠堂擔任乩童的張小雯,除了幫民眾問事,濟世救人,平時的另一個身分是直播平台的直播主。 圖/洪靖淳攝除了為神服務,張小雯平時還擔任網路直播主,他坦言,「幫神明服務是義務,是沒有薪水的,因此三媽對我直播主的工作並沒有意見。」除了直播以外,張小雯偶爾也會出陣頭賺取生活費。他表示,有時候會跟三媽請假去直播,因此目前還稱得上兩者兼顧,「要踏入乩童這條路的前一刻,就必須問自己是否想好、準備好了,之後才不會感到後悔。」同是年輕人的張煜立則認為,助人雖能帶來成就感,但他卻還是很難在「乩生」以及「人生」之間找到平衡,「心中還是排斥,不是排斥當代言人,而是排斥得捨去一些玩樂時間。」雖然許多乩童的日常工作與廟宇文化差異甚大,但潘家齊卻將為神明服務視為興趣。他目前於「神明的店」製作神明衣服、飾品及各式宮廟慶典所需精品,休閒時間也常參與宗廟活動。對他而言,宮廟文化早成為他的日常,因此宗教外的生活對潘家齊而言相對變得陌生,「我上週一個人逛街,突然覺得逛街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要從這些空間(宮廟)跳出去做平常人做的事,突然覺得買衣服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乩童嘛係郎,嘸係神,嘛有破病、不舒適欸時(台語)。」徐德隆笑道,並非成為乩童後就可以保證未來一路順遂,非問事日也得靠自己籌生活費。雖然平時神明不會插手乩童的生活,但他表示,當有困難發生時,神明從不吝嗇給予幫助,遇到緊急事情時,神明甚至會直接以伏筆(註3)給予建議。「作乩童欸郎,攏就短命,但係神明就照顧我,厚我欸當活到這個年數。(台語)」徐德隆分享,在乩童這條路上從未濫用信徒對自己的信賴,也因此得到神明極大祝福,得以以91歲高齡,繼續服侍神明。(註3):神明降駕時藉乩童之手,用鸞筆紀錄神明所說之言。 老乩童徐德隆(圖左)與廖大乙(圖右)熱烈地分享所見所聞,對於信仰抱持虔誠的心,期許能為信徒帶來幫助。 圖/高海葳攝乩童不簡單 修煉成乩的心酸服侍神明的同時,他們經常在面對神蹟起初,潘家齊並未意識到乩童的重要性,他分享,曾有位朋友體質難孕,經過多次人工受孕才成功懷上孩子。當產期將至,朋友前來拜託太子爺保佑,不幸的是生產時,孩子雖平安出世,母親卻血流不止。太子爺即時叫醒睡夢中的潘家齊,吩咐他前往產房,為孕婦打手印(註4)。「我想說天啊我去產房打手印,醫生護士會不會覺得我有病?」但沒多久,血就奇蹟般地止住了。「那時我已經做乩身兩年,但是我第一次意識到我是真的在救人。」潘家齊認為,過去幫助人求財或是求事業等身外之物,沒有太多的成就感,但真正看見一個瀕死的人藉由手印好起來後,他才意識到自己的力量有多麼不可忽視。(註4):用手指比出一些宗教上的咒語。救「人」之外,潘家齊有時也需要面對「鬼」。約莫兩個月前,一名中邪的女生來到金環太子會求助。潘家齊回憶,當時女生的吼叫聲從一樓傳到四樓,像殭屍一般衝進大門,眼睛瞪得很大,眼裡盡是無助,眼淚一顆顆像珍珠般掉下來。「我知道裡面這個人還在,這女生還在裡面,但好像真的有很多無可奈何的事情,不知道怎麼辦。 」全場四十幾個信徒全部躲到遠處,只留下潘家齊與其他工作人員。「其實我很怕,但是我是現場最不能怕的那個,大家都知道我是乩童欸,鬼來了我還怕,那這邊怎麼辦。」後來媽祖發現這女生身上共跟了十三個鬼,為解決問題,便降駕藉潘家齊的乩身驅除怪戾之氣。要成為真正的乩童,繁瑣的規矩和無數的訓練是必經之路。除了不能嫖、賭、淫和碰酒外,也不太能食用牛羊。因為對有些神明的乩身來說,吃牛肉或羊肉會破壞修行,如道教中的「廣澤尊王」因在人間時以養羊維生,因此祭拜祂的乩童便不能吃羊。除了規矩外,「買斷關係」也是成為乩童的重要程序,「神明會向祖先三代買斷與乩身的關係,也就是告訴祖先說這個孩子以後是我的了,他的身體是我的了。」張小雯解釋。而神明為了測試乩童,也常給予考驗,像是張小雯為了完成閉關修練,必須連續四十九天以蔬果為食,晚上須在狹小的神桌下就寢不得外出,直到早上五點後才能離開廟堂。平日張小雯也須打坐,向神明學習如何問事和畫符。與張小雯的閉關過程相似,潘家齊在只有一張單人床和書桌的房間裡閉關。「那個空間大概兩坪大吧,但你像在一個宇宙。」他分享,在閉關期間,前七天三餐都要吃素,後四天更只能吃水果,到最後幾天僅能飲水。不僅飲食受限,生活起居也受到多方限制,潘家齊描述當時的情形,「閉關就是不能洗澡,上廁所跟犯人一樣用一個洞送出去,因為很餓所以也睡不著,而且他們(神明)會一直叫你起來上課,在裡面就是跟他們一直調頻率。」「我曾經有被關在廟裡受禁(註5)12天。」徐德隆回憶,受禁時奉神明指示一餐只能吃一小塊糕點。此外,受禁期間只能小便,不能大便,一旦沒有遵守規定就必須重新開始。徐德隆表示,受禁期間會從自己的主神開始降駕指導,接著由其他神明輪流附身共同教導,而自己就是一直伏筆出字,直到神明滿意。「這些(儀式)都是神明指示我要做的,為的就是要試煉我。」(註5):「受禁」就是閉關。首先要齋戒沐浴,閉關多在廟宇廂房,四周門窗緊閉,禁止與閒雜人等接觸,並用紅綢布遮光,一方面防人窺視,一方面防邪進入;內設神案晨夕焚香,地舖草蓆作床,要頭不見天、腳不踏地的修煉;另設有簡易的衛浴設備,平時大門深鎖,只留一洞或是開一小側門作為送食物茶水與交換盥洗衣物之用,通常以麵食和水果為主,絕無葷魚之物,只吃少許份量的食物,且食物漸漸減少,最後可能僅飲茶水,盡量避免大小便,並以通宵不眠為上法,在精神心智迷茫之間,練習神靈入體。「乩」不可失 時代變遷下不變的寄託「在我們小的時候,科技並不發達,大家遇到事情都一定會來求助神明。」民俗專家廖大乙分享,過去廟宇不只提供人們求神問事,功能甚至類似現代醫院。在醫療不發達的過去,就連感冒、發燒,甚至是跌打損傷,民眾都會趕到廟宇尋求幫助,而這些事項都屬於乩童的職責範疇。他解釋,神明附在乩童身上,除了幫助信眾消災解惑外,更希望藉著乩身教化人民、安定人心。 面對生活中的困難,信徒(圖中)會前來廟宇問事,乩童則手拿鸞筆,為信徒解惑。 圖/高海葳攝可惜的是,乩童對於現代人,似乎不再是正面、鼓舞人心的存在。種種負面新聞,扭曲了乩童在民眾心中的形象,也喪失對於乩童的信任。「現在的人有些做一做之後,就會開始偏離正確的道路,這點是我覺得乩童會發生的問題 。」廖大乙坦言,有些乩童在取得成功後開始驕傲自滿,接著受金錢誘惑,或被慾望吞噬,逐漸背離正道。甚至有不法之徒冒充乩童騙財騙色,引發社會反感,使得大家開始排斥乩童,某些廟宇更為了降低廟方名聲被破壞的風險,而不再有乩童。對此,關注台灣民俗學的學者溫宗翰解釋,乩童具有極強的公共性。傳統的乩童,從選乩身到後面的「坐禁」、「受訓」等儀式,都是在公共場所進行,讓民眾可以看見整個選乩過程,具有一定公信力。但現代個人主義興起,大家逐漸強調私有財產、生活空間,甚至是個人的精神價值,也驅使民間信仰趨向個人化,產生現今較為常見的「靈乩(註6)」。溫宗翰認為,這種改變雖增添更多能夠呈現台灣特色、文化脈絡的乩童,卻也造成現代乩童公信力降低。(註6):靈乩則是以靈為媒介,由於累世因緣而俱足了靈乩的慧根。與傳統乩童不同,靈乩多半自身通靈,被選擇過程不需廟方介入,公共性較低,強調的是個人與神明直接接觸。隨著現今社會風氣改變、乩童的公信力因種種緣故降低,他們漸漸淡出人們的生活圈,曾經興盛的文化,也因而慢慢走出大眾的視線。然而溫宗翰認為,乩童的文化並不會因時代變遷消失,它將以各種不同的形式留在社會。他進一步解釋,每個人生活中,必有一些人類無法處理的需求。這些需求不單是為解決生存問題或理解未知之事,更涉及基本價值觀和心靈能量的建構。乩童作為民眾與超自然世界的中介者,不只滿足人類對超自然世界的想像,同時也提供雙方連結的管道。「我覺得乩童這種文化是不可能消失的。」徐德隆有自信地說,他認為乩童文化對於地方極為重要,不會也不能消失。他分享,最近問事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前陣子才有一對年輕夫妻在問事過程中親眼見證神明顯靈。「只要體力能負荷,我就會繼續傳達神諭濟世。」徐德隆的眼神無比堅定,中氣十足地說著。 慧明社醒善堂內,信徒人來人往,彼此之間因宗教而變得關係緊密。  圖/高海葳攝乩童是神明與人們的溝通橋樑,他們不僅是為解決信眾問題而存在,在地方對於教化、安定民心的作用更是無可取代。如同溫宗翰所說:「乩童的存在使得民間信仰的特質得以被看見,信仰功能才能清楚地發揮。」然而,在幫助信徒解決問題之餘,多數乩童平時就和一般人無異,從事著宗教外的工作,領著和一般人相同的薪水,可在神明和信徒面前,他們卻扮演著無比重要的角色,肩負著雙倍的責任和義務。張煜立身為信徒們的寄託,他仍然篤定地說:「計劃當到神明叫我退休再退休吧,或哪天我過世的時候。」
傳承在地民俗信仰  明道首創媽祖文化學院
生活
第1659期
傳承在地民俗信仰  明道首創媽祖文化學院
2017-10-04
【記者謝佩如綜合報導】世界第一座「媽祖文化學院」9月27日於明道大學正式成立,成為國際第一所研究與推廣媽祖文化的大學。明道自西元2009年起加入「大甲媽祖國際文化節」的協辦單位,成為大甲媽祖繞境行程中唯一駐駕的大學,今年三月明道學生扮演九天玄女迎接媽祖,並紛紛鑽轎底慶祝繞境活動。&nbsp; 明道大學校方與媽祖聯合會理事,一同參與媽祖文化學院揭碑典禮。圖/明道大學秘書處提供。媽祖文化學院將開設十幾門課程,主要包含文化採訪報導、文化創意開發及企劃管理三大軸向,學生可依照興趣自由選修,修足規定的21學分即可得到媽祖文化學位認證。明道中國文學系教授、媽祖文化學院主任謝瑞隆說:「希望透過媽祖學院的設置,讓媽祖文化推廣更活潑年輕化。」同時,學院整合台灣學術文化力量,可望成為國際媽祖文化交流平台。&nbsp; 媽祖文化學院擺放一尊來自北斗奠安宮的軟身媽祖於系辦公室,為辦公室代表文物。圖/劉柏宏提供「台灣廟宇文化」為媽祖文化學位學程必修課,謝瑞隆表示,學生可透過台灣民間信仰及廟宇認識生活周遭的民俗文化,並了解神明典故與祭拜儀式。曾修習此課的中文系學生劉得權說:「老師以參加一場廟宇盛會為作業內容,能親自體驗台灣信仰文化,十分新鮮有趣。」而中國文學研究所學生劉柏宏對於生活中的祭典儀式充滿好奇,想透過課程探究其意義,也怕以後家中長輩不在,便無人接手祭拜事宜。此外,下學期將開設另一門必修課「跟著媽祖遊台灣」,透過全台各大媽祖廟認識當地歷史。賴威翔為明道餐旅管理學系學生,他認為透過學院開設相關課程,並由專業人士解說,可以更有效率地了解媽祖。他說:「隨著時間流逝,很多年輕人都漸漸不接觸媽祖文化了,說不定這會是不錯的傳承。」劉柏宏則表示台灣也有基督及天主學校,是對國外人文信仰的認同,所以媽祖學院也正是對台灣民間信仰的肯定,十分特別。然而,有學生對媽祖文化應為獨立領域或歸為民間文學抱持疑慮,並擔心實用性質不大,可能難以吸引學生。另外,學院也將籌辦媽祖動畫設計競賽、媽祖寒暑體驗營及發行媽祖學刊等,完成媽祖學位者會優先安排到台灣媽祖聯誼會宮廟,參與寒暑假實習服務,並提供實習費用或獎學金。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