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影像敘事實踐在地關懷 中大工作坊領學生走入田野
生活
第1797期
影像敘事實踐在地關懷 中大工作坊領學生走入田野
2024-10-25
【記者鄭孟佳報導】鹹澀的海風,攙雜漁港腥臊的氣味,輕輕推動「新瑞發十六號」在水面上搖晃,撫過船上每個屏氣凝神、聆聽漁夫訴說討海人故事的面孔。這是由桃園紀錄片工會和國立中央大學台灣電影研究中心於19日合作舉辦的「田野故事工作坊」,透過田野走讀與影像敘事教學,教導學員如何用影像呈現在地議題和人物訪談。 田野故事工作坊在19日至25日共安排五堂課程,邀請四位紀錄片導演擔任講師,每位講師的作品都與桃園在地議題相關,且經歷長期而深入的田野調查。工作坊負責人何睦芸指出,紀錄片是一種探討真實現象的創作表現,「影像創作是個認識或理解世界的途徑。」他補充說明,田野現場的走讀能引導學生打開觀察力,學習如何透過創作者的眼睛轉譯,再將內容呈現給社會大眾,是在一般課堂內很難學得的。 除了從紀錄片教授影像敘事技巧及經驗,於19日舉辦的走讀課更帶領學員至永安漁港,拜訪討海人楊門圈,實地探訪桃園在地的海洋客家文化。講師洪淳修表示,進入田野與人實際互動,能跳脫課堂的理論框架、建立更深入的觀察,「拍東西的人對世界是充滿好奇的。」他說道。他也認為,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獨特的表現手法,才能在海洋般廣闊的資訊中被閱聽人看見。來自中大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的陳婕云說:「我覺得它(走讀)給了我更真實的生命力。」透過課程走讀實際走入討海人的生活場域,踏上漁船、學習如何編織漁網,讓本來就積極關注桃園藝文活動或在地議題的陳婕云,對桃園有了更新的認識。 談起與中大的合作,何睦芸提出,中大因地理位置顯得與外界格外疏遠,因此想經由課程挖掘出中大學生跟桃園的在地連結,「有沒有機會透過學校的課程,更認識桃園這個地方?」他希望以工作坊課程引導同學觀察自己所處的環境。他也提到,民間對社會的關懷和紀錄片發展過程間具有強烈的關聯性,讓紀錄片更加適合作為課程主軸。他亦期許學員能透過工作坊,讓紀錄片對生活的關注在心中發酵,在吸收豐富的田野知識後,影像創作也能成為他們實踐在地關懷的方式之一。
從鏡頭回望家往事 劉耀鈞反思親子牽絆
藝文
第1789期
從鏡頭回望家往事 劉耀鈞反思親子牽絆
2024-07-02
【記者王華琳新北報導】「我不是要跟家庭和解,而是當我了解為什麼痛苦掙扎時,才會明白我為何這麼急迫地想尋求存在感。」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當代視覺文化與實踐碩博士班學生劉耀鈞於9日起,在臺藝大北側聚落38.07.08展間舉辦個展《再等我一下,快到家了》。他將自身的口頭禪化為展覽名稱,傳達自己與他人的距離感,並暗示一切的終點依舊是家庭。該展透過影像記錄藝術家的原生家庭,以及與家人之間的相處,探討自己、家人與創作三者間微妙的羈絆。 《直至休耕》的拍攝過程,讓劉耀鈞不僅重新審視與家人的關係,也發現家庭對他創作的影響。 圖/王華琳攝「藉這個契機再回歸家庭後,我重新意識到家人,對我來講其實很重要。」劉耀鈞說明,他年初所拍攝的紀錄片《直至休耕》,講述隨著阿公、阿婆年紀增長,自家農田終將面臨休耕的故事。在過程中,他慢慢意識到家庭對價值觀與行為的影響,再加上家人無法理解自身創作的隔閡,讓劉耀鈞選擇以第三方的「攝影師」身分重新回到家庭,分析並挖掘問題與起因,尋求被家人接受的歸屬感與身分認同。劉耀鈞偶然於老家櫥櫃中,翻出父母過去的結婚影片,發現了這段與自身相關,但他卻不存在於畫面的影像。作品〈關於過去的一場婚禮〉呈現傳統婚禮中,重視「儀式感」的繁複禮儀。「就像是攝影過程中的準備程序一樣,並非是浪費時間。」他認為繁瑣的婚禮儀式讓人更珍惜家庭價值,因此他透過此創作,試著思考家人在他心中的意義。劉耀鈞也保留原始影片中的粗糙與晃動感,「對我來說它的溫度在於複雜與儀式,但是為什麼會有溫度,可能是因為你從這個時代,遙望過去已經追不回來的記憶。」 劉耀鈞透過現今所習慣的觀看規格,呈現過去畫面,藉此探討影像的時代性。 圖/劉耀鈞提供在作品〈打板計畫〉中,劉耀鈞以電影的「打板」動作介入日常生活,從和阿婆看似文不對題的交流,到「擲筊」詢問神明是否該成為藝術家,最終卻獲得三個笑筊的結局。「這體現我與家人的互動,它好笑但是其實是一種無奈。」劉耀鈞說明,作品中看似荒誕奇妙的事情發展,其實暗示著個人與原生家庭之間的缺失感。期盼能獲得家人回應與理解的他,卻只能將渴望轉移至神明上,從中獲得回覆與認同。觀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陳俊宇認為,創作者通常在面對與自身相關的事件時,都會有所保留,「但他卻很誠實地去面對,以我對他的認識來說,他的誠實有時候也是某種不得已。」 作品〈打板計畫〉旁.地上放置了許多反面的筊,與一個正面的筊,呼應影像中的情景,也象徵不斷祈求的盼望。 圖/王華琳攝在〈Still landscape〉中,劉耀鈞將盲蛾停留在手上疤痕的影像,以模仿舊電影規格的形式呈現在燈箱上。他認為蛾會隨著光的方向前進,「就像我一直在追光,從城市的中心追逐到邊緣,但其實光源就是我對於攝影的迷惘。」雙頻道錄像作品〈A blind moth〉,右側是劉耀鈞在未找到攝影主題核心時所拍下的影像內容,如同日記一般記錄著當下的心態與生活。而左側則是相隔三年後臨摹過去氛圍所拍攝的影像,隨著時間與環境的變化,即便存在許多臨摹過去的部分,依然無法完全還原當下的氛圍與情緒。 劉耀鈞將影像以仿舊的形式作處理,他認為記憶看似模糊且破碎,但實際上卻能拼湊成一件完整的事物。 圖/劉耀鈞提供「原本很擔心變成我一直在談論自己家的事情,但後來發現家人間的溝通問題,其實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狀況。」劉耀鈞提到,他的藝術家朋友都能對家人不理解的情況產生共鳴,但他仍試圖將這份心得轉化成作品,讓更多人思考自身與家人的相處關係。觀眾梁煜培認為,劉耀鈞在製作〈A blind moth〉時不清楚自己的創作,家裡也不理解他的事情,「但你可以感受到內容非常真實,作品都有一個很強烈的特徵,他把自己的煩惱思考直白地揭露給大家。」 劉耀鈞將自身工作室搬入展場中,以塑膠布幕象徵工廠般的生產區域,並在展期間以「無人的展間」為題,拍攝紀錄片。 圖/劉耀鈞提供 劉耀鈞將過去所拍攝的影像,以記憶般瑣碎無序的方式進行播放,同時又以圓型框架聚焦作品,創造獨特的「失焦感」。 圖/王華琳攝 
模擬複製影像 胡馨方揭濾鏡世代現象
藝文
第1789期
模擬複製影像 胡馨方揭濾鏡世代現象
2024-07-02
【記者黎昕俞台北報導】牆上懸掛著一系列宛如複製品的畫作,其中卻隱藏著許多微妙差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胡馨方,於9日在北藝大南北畫廊舉辦個展《SAMPLE》,他藉由大小型態不同,但卻相似度高的作品,表達現代人拍照時常使用濾鏡,導致社群媒體上流竄著相似影音的現象。 胡馨方個展《SAMPLE》探討當今網路世代愛用濾鏡拍照的現象。展覽於9日在北藝大南北藝廊展出。 圖/黎昕俞攝走進展場,映入眼簾的是一整面以桃紅愛心為底,人物在前擺拍的畫作。本次個展中,胡馨方將所有畫作統稱為〈SAMPLE〉,他表示在瀏覽社群媒體時,自己時常被演算法推薦高相似度的影片,讓他審思模仿與複製的定義,「雖然都是不同的人,但在看完影片後卻覺得他們都是相同的人。」他刻意避開以版畫刻印出相同作品,反而利用噴槍徒手畫出相似的圖案,並讓人物的姿態有所不同,將複製與模仿的差異體現在作品中,他說:「我想強調每個人的外型雖然不同,但是本質和行為上其實都是一樣。」當以噴槍完成作品以後,胡馨方便用白膠製作出花紋,黏著在畫上,以回應個展主題,藉此模擬現代大眾愛好使用濾鏡的現象。同時,他在作品中繪出由下而上的打光方式, 讓它們具有光澤感,並將畫作置於同面牆,他說:「我想表現傳統舞台劇的視覺效果,彷彿觀眾在看畫中角色表演的狀態。」 為回應個展中的「複製性」,胡馨方在每件作品中上,黏著以樹脂製成的圖騰,模擬出「濾鏡」的感覺。 圖/黎昕俞攝談及將作品取名為〈SAMPLE〉的原因,胡馨方注意到現代人們喜歡在拍照時使用濾鏡,或是依照模板拍攝影片,導致大量如同樣本般的影音漫佈在網路上,他補充說:「它們只是恰好被大眾挑選、仿製而成,而我的作品就是其中一組數據樣本。」因此,胡馨方並未將作品個別取名,除了抹去每件作品的獨特性之外,同時也希望讓觀眾藉此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也是一種模仿。觀眾Hank(化名)表示認同藝術家的看法,「這些畫彷彿中古世紀的肖像家族畫,讓我覺得莫名的恐怖卻華麗。」 胡馨方特意不為作品人物畫上肌膚紋理等細節,藉此回應個展主題中的「複製性」。 圖/黎昕俞攝為呈現畫作中的複製性,胡馨方讓所有畫作以桃紅色的愛心為底,畫上不同姿勢的AI建模人像,「我刻意忽略人物的肌肉線條或是細微皮膚紋路,讓它看起來較平滑且具有膠感。」觀眾咪咪(化名)則認為藝術家使用的色彩,讓作品有種詭異的空洞感,當他代入自身感受時卻又會有隔閡的感覺。此外,胡馨方也特意讓人物去性別化,更不替它們畫上頭髮,「我想表達大眾愛用濾鏡的社會現象,純粹是我們這世代的產物,無優劣之分。」他補充道。
偽造物件玩轉觀看視角 《真的假的》以影像探景物虛實
藝文
第1788期
偽造物件玩轉觀看視角 《真的假的》以影像探景物虛實
2023-12-06
【記者張雅媜綜合報導】「真的、假的只取決於你用什麼角度去觀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鄭尹真於3日在北藝大南北藝廊舉辦個展《說個笑話,真的!假的?》。此次影像創作中,他利用拍攝角度與道具製造出幻視效果,引領觀眾改變觀看方式,並重新審視所見事物的真實性。 鄭尹真舉辦個展《說個笑話,真的!假的?》,3日於北藝大南北藝廊開展。 圖/鄭尹真提供走入展場,木製的紅色房屋模型映入眼簾,如同視力檢查時,驗光儀中常見的房屋圖像。鄭尹真在模型門上鑽孔,將影像作品在孔洞中放映,讓觀眾以窺看貓眼的方式觀看作品〈真的假的〉。當觀者眼睛靠近視窗,會先看見房屋座落於稻田間的遠景,再隨著鏡頭逐漸拉近,便能看見鄭尹真在房屋內擦拭窗戶玻璃的身影。 在作品〈真的假的〉中,鄭尹真於觀看視窗前打上聚光燈,引導觀眾視線。 圖/鄭尹真提供當作品〈真的假的〉影像畫面放大至窗框與貓眼視窗吻合時,則會產生鄭尹真正站在對面,擦拭著觀者眼前視窗的錯覺。他說:「希望透過不斷變化的視角,讓觀眾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看事物會有不同的解讀與感受。」觀眾Tammy(化名)表示此作品引起他與自身經驗相關的想像,「觀看時有正在檢查視力的既視感。」 鄭尹真將影像嵌在手掌大小的孔洞中,讓觀者以使用驗光儀測試視力的姿勢觀看作品〈真的假的〉。 圖/鄭尹真提供除了將虛擬圖像實體化,鄭尹真在展覽中更嘗試偽造實物,創造真假難辨的視覺效果。在作品〈等待的過程 — 美得像假的景象〉中,他以沐浴乳、壓克力顏料混合些許雜草偽造出鳥屎,並從汽車內部拍攝影像,呈現鳥屎一再滴落於擋風玻璃,再被雨刷抹開、拭淨的畫面。鄭尹真提到,鳥屎砸在擋風玻璃上對許多人而言是倒楣的事,但他卻覺得,凝視汙垢被反覆刷掉的過程相當浪漫,他說:「觀眾重新觀看這個畫面時,或許也能體會到我所感知的療癒感。」 鄭尹真將作品〈等待的過程 — 美得像假的景象〉直接投影在樓梯上,並擺放沙發,讓觀者以不同觀看角度欣賞作品。 圖/鄭尹真提供鄭尹真也在作品〈許願池〉中,展現出自身對日常現象的不同解讀。他將人們許願時映在水面上的倒影,幻化為困在水池中的魚,鄭尹真說:「就像人們被困於自身願望,在無盡的希冀中自溺的狀態。」因此,他指導演員模仿魚向上吸吮的動作,並在水面上架起一層透明玻璃,拍攝出擬魚化的人類被阻隔於水中,無法探頭呼吸的窘境。展出時,鄭尹真更將作品投影在自製水池中,讓觀者有親臨實境的感覺。 鄭尹真選擇將影像直接投射在水面上,營造演員在水中掙扎的實境感。 圖/鄭尹真提供鄭尹真試圖讓觀眾看見不同角度可能產生的視覺差異,進而引發觀者思考真實的意義,他說:「我製造虛假,想讓大家意識到,許多我們以為的真實其實都是虛假,重要的是你決定怎麼觀看。」觀眾水母王(化名)也認為,鄭尹真以影像或物件重設觀看視角的手法,讓他在觀展時不禁思考,「是否有鏡頭以外的力量,正影響我們對所見之物的認知。」
人工智慧標示視網膜血管 助醫師及早辨識眼部病變
新知
第1786期
人工智慧標示視網膜血管 助醫師及早辨識眼部病變
焦點
2023-11-22
【記者張雅媜綜合報導】視網膜上的微血管能透露出眼部病變的徵兆。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特聘教授陳錫釗研究團隊研發出「人工智慧辨識視網膜血管影像與重建方法」,以AI人工智慧協助眼科醫生判斷血管位置及狀態,榮獲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金牌。過往醫師欲取得視網膜血管造影,須先使用紅外線眼底照相機拍攝影像後,人工標誌出血管的位置、形狀,並加以判斷,此過程費時費力。陳錫釗說:「醫師檢視大量的影像內容,可能因眼睛疲勞而降低判斷準確度。」於是研究團隊開發辨識系統,利用AI人工智慧自動標示出血管型態、位置,減輕醫師治療負擔。雲科大視網膜血管影像重建系統選用目前最新的Sine型網域全卷積神經網路作為AI訓練模型,經測試,其訓練所需時間相較於傳統常見之U型模型短,且可達近97%的準確率。陳錫釗表示,U型模型的做法是透過將影像解析度分階段降低,以數個層次分析不同的影像元素;而Sine則是採取先增加、再降低解析度,透過雙向轉換並減少分析層次數量,以達到縮短訓練時間,並有高度準確率的效果。 Sine型網域全卷積神經網路模型訓練時,影像解析度會先向上增加、再向下減少,以增強學習效果。 圖/藍聖翔提供訓練AI模型需要投餵大量的影像資料。研究團隊因應醫療使用需求,故選用經專業醫師繪製並認證的血管影像,惟從國際公開資料庫取得的數據不足以應付訓練需求,故團隊需再將原有影像分割出5000筆以上的資料來訓練模型。團隊學生藍聖翔說明:「我們將圖像左右翻轉、上下顛倒或隨機旋轉後進行局部切割,以增加訓練資料量。」 以人工智慧辨識視網膜血管影像與重建方法產生之視網膜血管造影,由左至右為原影像、灰階影像、AI預測影像。 圖/藍聖翔提供完成訓練的系統可供一般電腦伺服器使用,讓醫療院所不需特意升級硬體,直接把眼底攝像照輸入電腦系統,便得到完成標記的血管造影。眼科醫師沈仁翔認為此技術可以先在內科或家醫科診所推廣,他說:「視網膜血管是大腦的延伸,若一般診所可透過此系統觀察出眼中風等疾病徵兆,可減少病患錯失醫治良機的狀況發生。」長庚醫院眼科部教授賴旗俊則表示,系統雖然對資料整理、降低勞力需求有幫助,但以目前的法律制度及AI的發展程度而言,醫師仍難以完全信任系統,他說道:「AI若判斷錯誤而導致誤診,醫師要為其負責,因此我們還是會比較傾向自己判斷。」
實驗影像映女性故事 《莎芙群像》盼掙脫社會束縛
藝文
第1783期
實驗影像映女性故事 《莎芙群像》盼掙脫社會束縛
2023-10-26
【記者邱昭華綜合報導】「大膽地共同創作激發我們的組織、創意的潛能。」哥倫比亞籍實驗電影導演畢七月(J Triangular)說。《莎芙群像:女性實驗影像創作基地》由畢七月及裝置藝術家陳安安擔任導師,帶領20多名女性學員,在六堂影像工作坊課程後,策畫成果並發表實驗影像作品。展覽以不同形狀的螢幕、人體翻印模型等媒介投影創作,讓成員自由發揮創意,傳達女性不受框架限制的理想。展覽22日在微風影城展出。 畢七月(前排左)、陳安安(前排中)與工作坊學員們的合照。這次工作坊從八月中旬開始,22日於微風影城發表成果。 圖/廖芷筠提供「我們的目標是培養一個女性社群,並在電影中建構嶄新的前衛女性主義。」畢七月作為女性主義者,期盼透過影像將更多女性故事呈現在螢幕上。此外,工作坊以集體創作的形式,也呼應今年《台灣國際女性影展》中「集體即力量」的理念。陳安安認為,無論是女性或性少數社群,都在父權社會下遭到噤聲,因此身為女性更應該練習為自身相關的社群倡議。他也觀察到,當學員們討論時,對彼此故事和受壓迫的經驗也能有所共鳴。在工作坊前期,成員們以「夢境」、「情慾」等關鍵字作為主題,互相分享經驗與想法,在認識彼此的同時慢慢打開自我,最後各自進行拍攝。到了創作後期,學員再重新擬訂新題目,並運用先前的影像素材,剪輯成實驗影像作品,透過不同學員拍攝的畫面,交織出各種創作的可能。「最重要的是拋開既有的想法。」陳安安解釋,或許素材拍攝者當下並未賦予畫面意義,但經過其他成員拼湊後,不但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能引起學員間的共感。作品〈沈默 Silence〉以面具作為影像的重要元素,像是劇中人物手拿面具遮住臉部,和牆壁上的手影互動,身體不時扭曲伸縮,或是戴著面具站在路上凝視前方。除了面具之外,影片中也呈現一位被粉色紗布罩住身體的女性,正試圖用手掙脫束縛。「面具和粉色紗布就像是社會給女性的拘束。」創作者之一的國立臺北大學會計學系學生廖芷筠表示,現今仍有許多國家的女性受到不公平待遇,這樣的框架籠罩女性多年,讓女性成為沈默的群體。 〈沈默 Silence〉中,一位女性跪在地上,在粉色紗布裡扭曲掙扎著,象徵社會給女性的框架。 圖/廖芷筠提供而另一件作品〈Flowing〉使用流動、重複的元素設計畫面,以分割畫面的手法,並讓四個一樣的影像同時放映,或是將泡泡飄上天空的影像疊合在一起。談及當初以泡泡作為主題的原因,影像創作者、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的李怡嫻說:「我不喜歡穿泳衣,覺得自己的身體不好看,透過泡泡去看身體,它會扭曲變形,感覺就像是自己與身體抽離。」身為女性的李怡嫻,認為社會經常灌輸「女生就是要瘦」的觀念,進而產生對身體的自我懷疑。 圖為〈Flowing〉在展場中的呈現,三個電視螢幕疊加在一起並同時播放,電視機上還有塑膠泡泡呼應主題。 圖/邱昭華攝圖為〈Flowing〉在展場中的呈現,三個電視螢幕疊加在一起並同時播放,電視機上還有塑膠泡泡呼應主題。 圖/邱昭華攝觀眾曾偉婷在觀賞完〈沈默 Silence〉後說道:「當中有一段粉紅色紗布蓋在女生身上,就好像一個束縛。」他認為這個畫面如同自身會遇到的狀況,一方面被社會價值觀綁住,一方面又想做自己。觀眾邱郁婷則說:「這些作品讓我想到約翰・伯格(John Peter Berger)在《觀看的方式》裡提到的『男人觀看、女人表現』,而展覽裡的作品都在努力地突破這個框架。」
浴場物件成素材 《你與我的幽微》再現日常細節
藝文
第1775期
浴場物件成素材 《你與我的幽微》再現日常細節
2022-12-14
【記者林玟君台北報導】「在夜晚的浴場裡,我們的感官會被放大,有些氣氛會變得很幽微。」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生侯文詠於5日到9日在南北畫廊二樓舉辦個人展覽《你與我的幽微》。他運用複合媒材、現成物與影像投影等方式再現浴場裡的物件,將自身在浴場裡體驗到的細微感知與氛圍,在展覽中放大與觀眾分享。「在洗澡的時候我可以靜下來,相對於客廳或陽台,浴場是一個更能讓我思考的地方。」侯文詠在展覽中的創作靈感是在浴場領悟到的,他認為,人的感官會在某些時刻裡被放大,會更容易感受到當下平時被忽略的細節。「像是我們會更仔細去聽水流動的聲音、去聞肥皂散發出來的香氣,這些經驗都蠻美妙的。」侯文詠解釋,他將自身與物件之間產生的氛圍、感知到的狀態呈現在展覽中,因此將展名取為《你(物件)與我的幽微》。在作品〈潔白〉中,侯文詠將肥皂融化後重新塑型為流理臺底部的磁磚,並加入水循環系統,配合不斷流動的水製造出泡沫,同時也散發香氣,重現他在沐浴時對水聲和氣味的觀察。另一件作品〈一向感性的你〉,侯文詠使用會隨著打光方向與觀看角度產生變化的半透鏡(註一)當做鏡子,並將少量的水放入裝有半透鏡的玻璃箱內,利用水氣蒸發凝結的特性模擬他走出浴室時看見的鏡子。侯文詠表示,當他在面對充滿霧氣的鏡子時,會聯想到一些感性的事物,「我覺得那些流下來的霧氣露珠會很像眼淚一樣。 」他說。註一:半透鏡是一種特殊的鏡子,可以透過一半光,而反射另一半光,具有玻璃的透,但也有鏡子的反射效果。 〈潔白〉中流理臺底部的磁磚為肥皂製作而成,肥皂磁磚在被水不斷地沖刷之下,會逐漸縮小並產生泡泡與香味。 圖/林玟君攝 〈一向感性的你〉展出因內置水箱而充滿霧氣的半透鏡,模擬出我們洗完澡看到的鏡子狀態。 圖/林玟君攝〈假裝什麼都不知道〉的靈感源自夜晚時路燈透入浴室所產生的光影,侯文詠用浴簾圍起一個如廁的空間並配合投影,在牆面上模擬出因路燈照射樹木而產生的樹葉影子,同時以壓花玻璃(註二)當作屏風,投射有人坐在馬桶上如廁的影像,製造出似真似假的氛圍,他說明,「壓花玻璃會讓後面的影像模糊,我想讓觀者在觀看時,會疑惑屏風後有人在上廁所,還是後面空空如也。」另外,他在屏風旁的地板上放置拖鞋與毛毯,讓觀者更加懷疑屏風後的情況,觀眾林小姐(化名)說:「他營造出那種若有似無感覺,會讓我想伸頭去看看裡面到底有什麼。」註二:壓花玻璃刻有花紋,具有透光不透視之功能,也可創造各種不同的模糊光移及陰影。 它有多種圖案可用於裝飾,在某些角度上也可阻隔視線。 〈假裝什麼都不知道〉以影像投影的手法,將人在上廁所的模樣投射在會讓人產生視覺模糊的壓花玻璃上,製造出是真是假的氛圍感。 圖/侯文詠提供北藝大美術學系碩士生洪珮薰在觀展後反思,「每位藝術家的思考方式都很不一樣,沒想到這麼日常的物件也可以被這樣轉換,這也是他對生活的詮釋。」林小姐則認為侯文詠對物件的觀察入微,當中更帶有情感,「我想我今晚踏進浴室時,應該會有不一樣的感覺。」他說。 一般在廁所裡會看到窗戶被貼著帶有圖案、花紋的防窺玻璃紙,侯文詠在〈這般輕盈〉中,以垃圾袋取代玻璃紙,並將其拼貼在窗戶上,透過外頭照射進來的光、吹來的風,再現浴場裡美妙的氛圍。 圖/侯文詠提供
監控系統結合視聽技術 遠端通報強化居家安全
新知
第1775期
監控系統結合視聽技術 遠端通報強化居家安全
2022-12-14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電競數位遊戲與動畫設計系學生遊三明、楊千鋒、昌家銳在指導老師蔡慧貞和陳建宏的帶領下,以「I CARE U 居家安全警示系統」參加第十三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榮獲銀牌。 圖/蔡慧貞提供【記者林玟君綜合報導】目前台灣市面上大多數的安全防護監測系統需要長時間的人力監測,一旦有人為疏忽便無法即時給予使用者協助。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電競數位遊戲與動畫設計系師生團隊研發「I CARE U 居家安全警示系統」,利用AI人工智慧技術,透過影像、語音辨識等功能,讓被動監視化為主動預防,給予使用者即時的應對處理。此系統榮獲第十三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銀牌。「假設今天有人從床上跌下來,那監看的人他去上個廁所回來,畫面根本沒有什麼變化,很難發現到有人跌到床下。」團隊指導老師蔡慧貞指出,一般的安全警示系統,常因人為疏忽而有漏看畫面的狀況發生,且若只裝設一台監視器,也會有視覺死角的問題。因此,團隊以AI取代人為監管畫面,透過影像辨識,將意外事件區分為輕、中、重等程度,並根據不同狀況做出個別的應對措施,團隊學生楊千鋒補充,「像是比較重度的事件,它就會主動去撥打119並馬上用簡訊通知意外發生者的家屬。」 「I CARE U 居家安全警示系統」以AI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技術為核心框架,透過影像識別、語音辨識,一旦偵測到意外事件的發生,便會即時發出訊號並通知親屬,化被動監視為主動預防。 圖/團隊成員提供此系統也利用語音辨識的功能,將人在發生意外所發出的聲音,納入區分事件輕重程度的考量,蔡慧貞說明,「人跌倒時有時會用喊的,不然就是發出『啊』等慘叫聲、跟我們正常講話是不一樣的。」另外,系統也配備手環等穿戴裝置感測人的體溫及震度,並將手環感應出的數據與系統傳回的聲音波紋做比對,媒合多重條件區分事件程度,藉此減少誤判的機率。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健康促進與銀髮保健系主任任曉晶建議,此系統若能在傳送警示通知時配有提醒音效,將可避免畫面雖出現警示通知卻仍有錯過的狀況發生。同時,他也肯定此系統能依照不同事件給予適當的主動警示功能,「不會只要有發生問題時就發警示,造成最後都不知道警示是真的還是假的。」  「I CARE U 居家安全警示系統」以AI人工智慧技術取代人為的方式監管畫面,透過影像辨識的功能,將意外事件區分為輕、中、重等程度,並能根據不同的狀況做出個別的應對措施。 圖/團隊成員提供考慮到室內沒有開燈的狀況,蔡慧貞希望未來能在系統監視鏡頭上裝置紅外線(註),讓系統即使在沒有光源的條件下,也能夠去辨識事件狀況。團隊指導老師陳建宏則期望,系統不只能提供給家中有年長者、孩童的人使用,也能裝設在健身房、飯店等公共場域,讓人們在安全上有更多保障,「在人很多的地方,可能無法注意到每一個安全細節,這項系統自動提醒的功能,將會是一個很好的發展。」註:紅外線肉眼不可見光的特性,適合在黑夜或是暗處為監視攝影機提供輔助照明,搭配監視攝影機其影像感測器對紅外線的感光能力,在缺乏可見光的情況下亦能獲取清晰明亮的圖像。
走入沒有人的樂園 影像結合訪談再現八仙事件
藝文
第1775期
走入沒有人的樂園 影像結合訪談再現八仙事件
2022-12-14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陳冠霖以藝術家陳順築的作品〈家族盒子〉為啟發,將攝影集、訪談輯、照片等物件放入木盒內。 圖/陳冠霖供【記者戴婧雯台北報導】「當我拿起相機,或許就無意識地被賦予使命,要把這個空間說明清楚。」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陳冠霖於8日至18日,在台北國際藝術村參加展覽「編輯部門—— 藝術家書籍展」,將以八仙水上樂園為主題的攝影集、訪談輯等物件放入兩個自製的木盒製成作品〈The Aftermath of PTSD.〉,藉由作品讓大眾了解八仙事件的全貌。「很多人認為我們拍廢墟是在消費受害者。」陳冠霖最初在YouTube上分享自己拍攝的八仙水上樂園廢墟影像,結果引起大眾關注,收穫褒貶不一的回饋。「那時我就覺得我是不是真的在做一件違背道德的事情。」他解釋,在思考如何回應時,他收到一些支持他繼續拍攝的聲音,甚至有人將自己留存的票根借給陳冠霖作為素材,「他們的聲音會不斷提醒我,八仙這個專題不只做給我看,也做給有關注的人看。」最終他決定持續記錄並製作〈The Aftermath of PTSD.〉,希望大家能夠正面看待這個曾經發生過憾事的空間。 讀者翻閱攝影集時,會依順序看到叢林、障礙物、樂園園區、台北港等,體驗到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陳冠霖一同進入和走出八仙水上樂園的感覺。 圖/陳冠霖供〈The Aftermath of PTSD.〉的攝影集以電影《囧男孩》(註一)的片段作為開場白,用第一人稱視角呈現影像內容,從叢林到樂園園區,再到臺北港,讓讀者在翻閱時可以跟著陳冠霖的步伐一同出入八仙水上樂園。他希望這本攝影集除了如實重現八仙水上樂園,也能讓讀者看見拍攝過程,,並以自己的理解方式認識這個地方。「我希望我的照片是有穿透力的,但沒有感受到也沒關係,它可以只是一個導覽的過程。」他說。除影像外,陳冠霖與八仙事件(註二)的當事人進行訪問,讓讀者可閱讀到當事人的實際感受,也可看到當事人如何處理自己的壓力創傷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他(當事人)覺得克服心魔,永遠比我們講完這件事情來得困難很多。」陳冠霖表示,他與事件受訪者都希望這份訪談輯可以讓更多人去勇敢面對自己內心的悲痛。註一:電影《囧男孩》曾到八仙水上樂園取景,陳冠霖認為畫面非常契合主題,且電影傳達理念:「大家都會缺乏勇氣去回憶和回應自己童年所經歷的憾事,但長大的時候你必須要重新再回頭去看」,也很貼合自己的理念,因此在作品〈The Aftermath of PTSD.〉中引用了這部電影。註二:位於八里的八仙水上樂園於2015年6月27日舉辦彩色粉末派對,過程發生時長40秒的火災,導致嚴重傷亡。 除拍攝影像外,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陳冠霖也採訪了八仙水上樂園粉塵派對事故的當事人,並製成訪問輯(右)。 圖/陳冠霖提供關於木盒裝置,陳冠霖表示靈感源自藝術家陳順築的系列作品《家族黑盒子》(註三),用複合媒材概念把攝影集、地圖和門票放入一個木盒,訪談輯和其餘照片則裝入另一個木盒。「我覺得木盒這個容器有點像書的家。」陳冠霖期望,讀者不只能從書獲得資訊,也能透過門票、地圖等物件更進一步了解八仙水上樂園。觀眾李羿璋對於多元媒材的運用有深刻印象,「我看到他有在嘗試納入很多物件或書,更完整地呈現八仙這個主題。」他說。曾和陳冠霖一同拍攝八仙水上樂園的羅祥庭說:「我在翻閱攝影集時的確有重回現場的感覺。」他也期待陳冠霖接下來會如何發展相關計畫。陳冠霖則希望自己能夠持續記錄,直到八仙水上樂園完全被拆除,沒有任何設施為止。註三:台灣藝術家陳順築於1992年發表系列作品《家族黑盒子》。陳順築將自己家族成員的照片裝入古董木箱內,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 木盒內,除了有攝影集和訪談輯以外,陳冠霖也放置了一些相關物件,例如八仙水上樂園的門票等。 圖/陳冠霖供
以光為家! 「森林影像」藉紀錄片述燈塔人使命
生活
第1773期
以光為家! 「森林影像」藉紀錄片述燈塔人使命
2022-12-01
【記者賴羿安台北報導】在螢幕上,高聳燈塔立於一片汪洋,曾為燈塔人的年長者緩緩地訴說過去守候燈塔的孤獨感受。「LIGHTHOME:以光為家—燈塔人的故事」由交通部航港局主辦,影像工作室「森林影像Forest Pictures」執行,自11月18日起於台北剝皮寮歷史街區展開為期十天的展覽,以紀錄片將燈塔人故事呈現於觀眾眼前。 展覽以十組燈塔人的故事為主軸,闡述燈塔人抱持的工作使命與其需面對的孤寂工作環境。 圖/森林影像Forest Pictures提供紀錄片拍攝團隊實地走訪東引島、烏坵嶼等17座燈塔,訪問已退休的燈塔人和其家人、同事,藉口述歷史影音紀錄,完成十部約15分鐘的影片。森林影像有限公司導演莊昇霖表示,相較於現代,燈塔人的工作在清代至二戰時期擁有更多地理限制,需長時間孤身在距離城鎮遙遠的海岸邊,時時刻刻注意燈塔照明,「在這麼艱辛的環境下,需要擁有對自己工作的信念以維持導航器的正常運作,光這一點就非常值得向他們致敬。」燈塔人需輪調工作地點,有時還要至離島、無人島堅守崗位,在影片中,三代皆為燈塔人的陳議星感慨地說:「沒辦法享受都會裡充足的生活,甚至和家人聚少離多,這個是燈塔人的痛。」許多燈塔人的家庭也隨著工作輪調而到處漂泊,父親為燈塔管理員,童年四處以燈塔為家的蔡國芳,在影片內分享燈塔在心中的意義,她說:「我爸爸就像那一盞燈,他指引著我們,有那盞燈的存在,就好像爸爸陪著我們。」柳茜文表示,她對於在影片中第三代守塔人的一位家人印象深刻,「他以候鳥中的留鳥比喻為自己的家庭,自然地在馬祖留下來並承接守燈塔的工作。我覺得燈塔其實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位子。」除了十部紀錄燈塔人的影片,展區也陳列燈塔知識介紹,以及用VR360度環景拍攝燈塔與周邊環境,讓民眾身歷其境,深入了解燈塔人生活。「我看了兩段燈塔守的故事,蠻容易從影片裡體會燈塔的歷史和演進。」觀展民眾蘇先知表示道。 展區設置VR,以360度環景讓民眾得以一窺燈塔人的工作環境以及生活日常。 圖/賴羿安攝未來交通部航港局將開設網頁分享十組紀錄片,並出版由燈塔人集結的口述歷史,莊昇霖則期許民眾以不同角度理解燈塔人職業,賦予燈塔不一樣的意義。「LIGHTHOME:以光為家—燈塔人的故事」透過影像紀錄燈塔人守候燈塔的使命與其對家人的情感,讓民眾一同體會燈塔人生活的辛酸與溫暖。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