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大學事】「填鴨教育教不了學術倫理!」 師生盼課程強化倫理思辨
校園
第1775期
【大學事】「填鴨教育教不了學術倫理!」 師生盼課程強化倫理思辨
2022-12-14
【記者吳冠緯綜合報導】近日論文抄襲風波不斷,引起各界對學術倫理教育(以下簡稱學倫教育)的質疑聲浪。目前國內有118所公私立大學將學術倫理課程列為必修,並由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統一課程內容。學生需透過線上閱讀文章與觀看動畫影片自主學習,經測驗合格後取得認證,才可獲得必修學分。然而,不少學生質疑課程學習方式與實際應用無法連結,亦有教授指出目前的學術倫理課程淪為填鴨式教育,過度簡化倫理應有的思辨過程。 教育部於2014年成立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其規劃的線上課程目前為國內118所公私立大學之必修課程。 圖/梁家柔提供輔仁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戴伯芬認為,線上修課與測驗模式雖能讓學習不受時空限制,卻無法讓教師確認學生的吸收成效,造成學習效果打折扣。「網路基本上都得到答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分子醫學與生物工程研究所學生蘇心婕指出,學倫教育作為研究生必修科目,其測驗題庫卻能透過網路輕易取得,令他質疑這項畢業門檻的重要性。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學生張景閔則表示,學倫教育測驗一天共有五次機會,且每次考題差異不大,通過此測驗對多數研究生而言相當容易。 在網路上搜尋學術倫理教育測驗時,其搜尋建議中便出現測驗與測驗解答。 圖/截自Google學術倫理旨在提升台灣高等教育的學術倫理知能與涵養,但戴伯芬認為,以填鴨式教育與簡單測驗檢視學習僅是應付行事。蘇心婕也表示,測驗中不少題目過於死板,難以實際應用於日常學術寫作中。「這就是國內教育過度簡化倫理思辨的結果。」戴伯芬評論道,他認為倫理是一種兩難的狀態,因此教學中應著重思辨,才有助學生在研究中能因應困境思考解決之道。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戴伯芬強調倫理教育不應該以填鴨式教育進行,他分享過去曾教授學術倫理教育課程,透過經典案例討論,以思辨之方式進行建立學生對倫理的概念。圖為示意圖。 圖/吳冠緯攝不少學生質疑,學倫教育不分系所通用的學習內容並不合適。對此,張景閔認為學術倫理應根據學門而定,而非所有學生使用共同的教材。他以法學領域和理工科目為例說明,前者注重文獻分析,後者則包含統計和質性研究等方法。由此可知,不同領域對於學倫教育的需求不同,因此張景閔認為目前的制度對研究生們效益不大。就讀理工學科的蘇心婕也認同研究過程存在學門差異,由於所屬領域較多為撰寫自身研究發現,較少進行文獻引注,因而相對較少遭逢相關倫理問題。 目前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所架設的學術倫理課程形式多元,包含漫畫、影音、圖表等方式,然對學生在學術倫理教育的具體幫助為何,仍待討論。 圖/截自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官網對於未來學倫教育的調整,戴伯芬、張景閔與蘇心婕都認為,將學倫教育規劃成一門課的模式缺乏必要性。「強制要求學生在畢業前要完成學術倫理線上認證,就是一件不倫理的事。」戴伯芬認為即便學生通過測驗,也難以斷定他是否已熟知學術倫理的概念。他建議應從大學課程中強化學生的倫理概念,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藉由個案分析引導學生思辨,讓學生將討論中遇到的倫理兩難帶入自身研究,並進一步思考如何取捨。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戴伯芬分享哈佛大學線上公開課程中的討論何謂正義,並認為此類引導學生思辨的課程內容應是教授倫理課程的理想模式。 圖/截自哈佛大學YouTube除了對教育內容的調整外,接受學倫教育的時間點與教師素質亦為重要關鍵。蘇心婕指出,多數台灣學生書寫心得時,常參考網路或書中內容,甚至有照抄的狀況,但教師常視而不見,導致學生從小對抄襲與引用的界線十分模糊。因此,他認為應從小建立倫理觀念,由根本改善,才有助於養成學生在學術倫理上的行為操守。戴伯芬也強調,倘若教師本身缺乏倫理概念導致上行下效,恐將使學術環境持續惡化,因此教師本身也應具備倫理概念,才能正確地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學術倫理觀念。
質疑政治正確  黑白影像引思辨
藝文
第1685期
質疑政治正確  黑白影像引思辨
2018-10-26
【記者王昱翔台北報導】錯落的光線下,黑白照片中的人們低頭凝視手機,無視周遭充滿政治符號的布景,彷彿置身場景之外。就讀國立台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的莊向峰和台大藝術史研究所的王怡婕,以作品《Political Correctness》表達資訊傳遞過度快速,使人錯亂。該作品入圍2018台北國際攝影節新銳獎學院組,20日起將於中正紀念堂一樓展出。「資訊就好像一道強光每天攻擊我們。」莊向峰解釋,《Political Correctness》中的手機光經由後製強化,以超乎現實的亮度直射照片中人物的視線,象徵現今手機的資訊傳遞過度快速,使得人們無力解讀資訊。莊向峰說明,在快速且簡單化的訊息轟炸下,人們省略思辨過程,時常形成單一立場的同溫層,進而淪為講求政治正確的一言堂。 莊向峰刻意以後製強化手機光效果,使其傳達資訊快速「攻擊」人們之意。 圖/莊向峰提供《Political Correctness》以黑白色調呈現,莊向峰表示希望降低色彩干擾,使畫面中的政治意象不過度直接傳達,留給觀眾停頓與思考的空間。他指出,不論是婚姻平權或國族認同議題,皆常因政治正確的氛圍,致使議題失去應有的思考與討論。「要叫老榮民接受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除了很難之外,還很殘忍。」莊向峰認為,傳統觀念改變需要時間,不應遭受過度偏激地對待。「藝術家和社會運動者最大的不同是,藝術家不站在第一線,他的框架要更廣一些,不要太預設立場。」莊向峰認為藝術家不應在作品中放入個人立場。因此,他將聖經和彩虹旗並陳拍攝,呈現婚姻平權議題的正反兩方,讓觀眾自行解讀。此外,展場刻意設置垂直牆面的立體展板,將同性與異性婚姻照片分別置於展板兩面,以凸顯議題的一體兩面與多樣的觀看角度。 作品中刻意將聖經、彩虹旗、保險套、指險套等不同立場的象徵物並陳,希望能夠使作品本身立場持平。 圖/莊向峰提供新銳獎策展人鄧博仁認為《Political Correctness》手法特別,展場布置、燈光皆表現專業。觀展民眾羅偉嘉表示,能從照片中聖經和保險套並陳的設計,感受到同一議題的立場反差。另一位民眾鄭美愛則坦承,雖然有注意到作品的安排,但不曉得其中意涵,她說:「一般看展的人不會想得到(作者理念),還是需要有人解釋。」 莊向峰在展場前,向民眾解釋照片中將各方立場並陳的細節。 圖/王昱翔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