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成大移動圖書館走進偏鄉 結合民俗技藝與閱讀教育
生活
第1802期
成大移動圖書館走進偏鄉 結合民俗技藝與閱讀教育
2024-12-06
【記者周依恩報導】豔陽下,一個個扯鈴隨著流行歌曲激昂的旋律騰躍而起,劃破天際。被小學生們熾熱眼神注視著的,是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Book一市」移動圖書館課程(以下稱「成大Book一市」)「七慣成習,藝起竹夢」組,11月30日在高雄市內門區溝坪國民小學所帶來的扯鈴表演。本次活動由成大不同系所學生共同設計,他們與行動書車一同抵達偏鄉小學,由主題書籍發想教案,結合扯鈴體驗活動,為當地小學注入創新活潑的能量。 「七慣成習,藝起竹夢」活動以《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以下稱《與成功有約》)一書為主題發想,將書中提出的七個日常習慣及思維,結合內門區在地的竹子產業,設計成故事、摺紙、繪畫等互動關卡,讓小孩體會七種成功習慣的意義。「把成功的七大好習慣教給小朋友,背後目的是希望能把『知識前移』。」成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學生張瑋芝說道,他認為大人們可以隨著年紀增長逐漸體會到與人互助、建立好習慣的道理,但若小朋友有機會提早接觸到這些概念,也許能轉化為成長的養分。 「成大Book一市」是成大圖書館開設的課程,教師陣容來自成大五大學院,帶領學生隨著行動書車進入南部各地區小學服務。學生根據各組選定的主題發想教案,再將相關的課外圖書資源帶到偏鄉,鼓勵小學生培養閱讀的習慣。「七慣成習,藝起竹夢」組的帶隊老師成大藝術研究所副教授馬薇茜強調與在地連結的重要性,「希望小朋友能夠知道自己故鄉有哪些資源。」他說道。他指出,扯鈴過去稱為「空竹」,作為傳統的童玩,是值得發展的民俗技藝,因此將內門地區豐富的竹子產業資源與扯鈴技藝連結,希望將扯鈴教學融入活動中,刺激大學生和小學生思考在地創生的可能性。 「設計教案時,會看到不同系所的同學面對問題有不同的解決方式。」負責該課程的成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長羅靜純說道,他認為,這堂課因為結合跨領域專業而有很多元的創意呈現。「我沒有想過會因為通識課程學到規劃活動所需要的系統化架構。」張瑋芝分享道,他因為與商管專業的同學合作,在設計活動、撰寫企劃書的過程中,從同學身上觀摩到如何包裝及行銷活動,也在領導及團隊溝通的方法上獲得很多啟發。成大全校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學生江守恆回想過去整學期的課程,與同學及老師的溝通過程如同在執行一個特殊的「專案」,這堂課讓他作為知識的傳遞者,自己也從身邊的人身上學到很多。 羅靜純表示,過去出車時只有成大圖書館藏資源,內容難免對小學生太過艱深,今年是首次串連公共圖書館區域資源中心的兒童圖書,以及三發教育基金會的書車,更貼近學童的興趣與需要。「也許相對於市區小孩,他們能夠接觸到的活動沒那麼多元。」張薇芝有感而發道。他在這次的互動中驚訝地發現偏鄉小孩有沈溺手機的狀況。「現在3C太氾濫了,這是讓他們接觸外界很好的機會。」溝坪國小教務主任郭富祥也說道,他肯定成大師生為溝坪國小學生營造了耳目一新的體驗,讓孩子有機會動一動、把書拿來翻看,因此他樂見成大師生繼續帶來活動與書籍,大大刺激孩子閱讀的興趣,也對外界有更多認識和理解。
《超智域》登場 勾勒與AI共生的未來
影音
第1795期
《超智域》登場 勾勒與AI共生的未來
2024-10-04
【記者李香霆、林偌甯、林芷彤桃園採訪報導】無人機在夜空自由翱翔,排列各種桃園代表圖樣,展現科技與人文攜手的美好光景。 2024桃園科技藝術節以「超智域:一場人與AI的競賽」為主題,運用沈浸式AR互動與生成式AI技術,引領民眾思考人與AI的關係。策展人羅禾淋說:「今年的主題其實是呼應,我們這陣子人工智慧興盛的這個年代。」他近一步說明,展覽要讓大眾思考人類不能只等人工智慧變得極度聰明的時候,才去思考人跟AI的關係。 藝術家潘保源的作品《換個姿勢》,在居家空間中放置自動化的躺椅、鍵盤等傢俱,模擬沒有身體的AI雖然可以進行人類的日常活動,卻無法用「身體」感受世界,展現AI對人類來說依舊是本質上的「他者」。潘保源表示,AI與人類在根本上的不同是沒有身體 ,如果我們跟不同宗教文化都會有理解上的困難,那何況說到我們人跟AI這種完全不一樣的存在。 作品《語意》由三部影像組成,左側螢幕中的舞者擺動身體,將動作的訊息編碼傳遞給右側的機器人,AI機器人則藉此模仿人類的一舉一動。中央的螢幕則紀錄著人與AI的親密對話。《語意》傳達如果人類過度依賴AI,可能面臨失去自主性的風險。藝術家黃姿婷希望藉此讓大家思考,AI技術對於人類的生活和存在方式會有什麼影響?在人類與AI越來越模糊的邊界之中,如何找尋出自我跟技術的平衡。 在科技快速發展下,AI不僅作為工具使用,也讓人們開始反思,人類獨有的思考與創造力是否不再特別。觀展民眾蘇逸安認為,網路世代充斥難以分辨虛實的資訊,已難以界定真假之分。當AI的共情能力逐漸趨近人類,人也逐漸滿足於AI的完美,那麼人類還剩下哪些競爭力?潘保源說道:「當AI變成一個邏輯運算跟處理速度都比我們還要強,但又同時可以模擬出和我們一樣的情緒,或者說我們跟他討論東西的時候,你發現他給你的反饋比你的同儕還要好,我可能沒辦法接受人類在這上面的瑕疵。」 展覽中的各類藝術作品,呈現AI在創造上的無限可能。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下,人們需要思考與AI間的連結與差異,才能探索與人工智慧和平共生的未來。
時裝秀融藍染技藝 義民祭以青年視角詮釋客家文化
生活
第1795期
時裝秀融藍染技藝 義民祭以青年視角詮釋客家文化
2024-10-04
【記者王保伶報導】113年新北市客家義民爺文化祭(以下簡稱新北義民祭)於9月28日至30日在新北市民廣場熱鬧登場,活動以「青年」為主軸,加入服裝秀、青創市集等項目,透過青年視角詮釋客家傳統文化,鼓勵年輕族群投入客家藝術創作。 服裝秀由與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以下簡稱新北客家事務局)合作的亞東科技大學材料織品服裝系織品服裝設計組負責,結合客家傳統藍染技藝和二手衣再設計,體現「愛物惜物」的客家精神。亞東科大織品服裝設計組副教授徐秋宜說:「我們藉由這樣的成果,表達『永續時尚』、『永續衣櫃』的議題和精神。」除了服裝秀外,會場另一邊的青創市集,提供青年展示創新產品的機會。其中宏國德霖科技大學販賣融合新式烹飪技巧和客家傳統食材的「新客家飲食」,如桔醬泡芙、古早味飲品等,翻玩懷舊味覺記憶,創造復古美食體驗。駐足攤位聽學生介紹產品的人潮眾多,非客家人的民眾宜婷(化名)表示,透過市集推廣客家飲食,更能讓人們認識客家文化。 身為客家子女,同時負責服裝秀設計和走秀的亞東科大織品服裝設計組學生Jessica(化名)提及,在設計服裝前特地研究過客家建築使用的圖案,希望藉由了解文化設計出新穎的服裝。她慎重地說:「理解一個文化後,再創作與其相關的作品,是對這個文化的尊重。」除了尊重文化外,德霖科大餐旅管理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鍾碧姮也不斷強調,年輕人承襲客家傳統時,應當以過往風俗為基礎,開創新的傳遞形式,讓未來世代願意了解與接受。「學生研發的桔醬泡芙,讓民眾能夠認識客家的美食特色。」鍾碧姮補充道。 「大部分人不會在生活中接觸到客家文化,便會漸漸遺忘它。」宜婷說道。在參與新北義民祭後,民眾更能體會到客家文化的傳承意義。而身為客家人的民眾善融(化名)也笑說:「看到年輕人不會把文化丟掉,能夠珍惜,是非常珍貴的事。」新北市客家局則表示,未來會繼續增加各領域年輕人參與客家事務的機會,利用他們的創意和專業,讓下一代不斷延續客家精神。
初踏長輩昔日上學山徑 木梓社區攜屏大師生再造地方
生活
第1784期
初踏長輩昔日上學山徑 木梓社區攜屏大師生再造地方
2023-11-01
【記者吳玟錡高雄報導】社團法人高雄市小鄉社造志業聯盟(以下簡稱小鄉社造)10月28日舉行「點亮木梓火把遊庄」,首度將1999年廢校的木梓國小納入遊庄路線。早期在地居民會將溪流的芒草曬乾,成捆製成火把點燃,靠著微弱的燭火燈光,越過黑暗蜿蜒的山間小路抵達學校。 「不是單純吃飯、慶生,而是一起參與地方的事。」陳昭宏感慨說道,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少這種機會。 圖/吳玟錡攝「點亮木梓火把遊庄」今年嘗試和國立屏東大學校內課程合作,參與人數突破六百多人,規模連年擴大。屏大社會發展學系(以下簡稱社發系)主任邱毓斌提到,「社區營造重點是自我培力,讓地方居民展現自己的力量。」社區引入大學資源讓大家一起成長學習,但最重要的是地方願意舉辦火把遊庄,自發性聯絡親友,他強調這次活動意義是「一個傳一個宣傳,一代接一代傳承」。 今年活動的火把使用長枝竹品種,這種竹子比較輕,將不織布捆成燈芯,用煤油吸附到不織布的原理點燃火把。 圖/吳玟錡攝一行人跟著居民舉火把從山上走下來,僑生陳聖蕾表示,「一望無際的火焰讓我非常震撼。」他從小在國外長大,雖然是台灣人卻不了解本土文化,每年只有暑假才能回台灣。因為在網路上看到過往的活動紀錄片,好奇心促使他主動聯繫屏大教授,才會回台一起參與活動籌備。他其實聽不懂閩南語,但居民仍耐心地向他解釋火把製作過程和由來,讓他很感動,也獲得寶貴回憶。社發系四年級學生曾恩齊分享此次協助籌備活動的難忘經驗,「長輩說他已經很久沒做傳統火把,但為了我們,還特地去找芒草捆起來給我們看。」他接過老一輩用傳統材料芒草做的火把,難掩興奮之情地補充道,「那是他們那一代的火把!」由社區長者帶領年輕學子參與地方文化活動,別具傳承意義。「真正走入木梓社區實作,能幫助我重新思考課堂教的理論。」曾恩齊是高雄茄萣人,透過屏大參與點亮木梓的活動,使他想將這個經驗帶回家鄉,他說:「茄萣區也是長輩居多,若沒有這些活動,長輩便很少出門,地方就缺少交流和凝聚力。」 地方媽媽表演團員曾馨儀補充,「這次有屏大的學生幫忙輕鬆很多,帶來年輕的活力,希望有天孩子也能回家參與活動籌備。」 圖/吳玟錡攝小鄉社造總幹事陳昭宏表示,舉辦的初衷是希望孩子能藉由參與活動、回來陪伴家人,一起體驗父母當年舉火把走下山的記憶,建構更深刻的地方認同感。活動尾聲,大家開心的繞著竹燭台圍成的台灣島嶼和火把圖案跳舞,「你看到的每一個竹燭台,都是屏大的孩子跟著我們一起砍下來製作完成。」陳昭宏開心地說:「這個活動讓社區孩子回鄉,同時把在地故事和製作火把的技藝透過大學生傳承下去。」
民俗技藝融合新意 赤崁萬神節弘揚傳統文化
生活
第1770期
民俗技藝融合新意 赤崁萬神節弘揚傳統文化
2022-11-02
【記者黃𦲽湄台南報導】鑼鼓聲咚咚作響,民眾紛紛湧上街道,滿心期待陣頭表演。第三屆以陣頭文化為主題的《赤嵌萬神節》於10月29日在台南全美戲院前的街道展開,今年打破先例舉辦萬神踩街遊行,並讓多個陣頭、表演藝術團體在玉皇上帝前演出。 今年首次舉辦萬神踩街遊行,各方陣頭、表演藝術團體一同共襄盛舉。 圖/黃𦲽湄攝今年《赤嵌萬神節》弘揚民俗技藝,並邀請民眾共襄盛舉。人們目光追隨著遊行隊伍身影,紛紛用手機紀錄眼前盛況。活動除了踩街遊行,還廣邀上百攤商家共同組成朋派市集,藝姿舞集團長郭玲娟說道,活動將傳統文化結合現代文創市集,吸引人們關注,民眾對台灣傳統宗教文化也能更深入探索與認識,重新檢視對台灣傳統宗教文化的負面觀感。 《赤嵌萬神節》現場人潮眾多,民眾紛紛用手機紀錄這一年一度的盛宴。 圖/黃𦲽湄攝畫有鮮豔色彩臉譜的家將們以靈巧腳步,相互配合形成多樣陣法,南臺灣第一團高蹺陣的表演者雙腳踩在木棍上,以熟練技巧維持平衡,完成精彩表演。米街人文會社召集人陳宏斌表示,過去主辦單位需付費邀請陣頭團隊表演,如今他們要求主動加入,「雖然進步的幅度很慢,但至少有看到效果。」《赤嵌萬神節》除了增加陣頭團隊的曝光度,也逐漸讓傳統文化被國際看見。 今年全台白龍庵出軍的是趙部振靈公駕前護衛「如性慈敬堂」八家將,他們的靈巧腳步和亮麗服裝吸引人們目光。 圖/黃𦲽湄攝陳宏斌提到,相較於西方文化,社會對於陣頭等傳統宗教活動的刻板印象深。廟會遶境後滿地的垃圾或是廟會糾紛等事件,都讓大眾對傳統宗教活動抱持負面看法,全台白龍庵如性慈敬堂面師柯煜杰表示:「(陣頭表演者須)把自己做好,跳不跳得好是其次,規矩要注意。」陣頭表演者唯有提升自身素質,才能讓民眾改觀。國立臺南大學體育學系杜易軒也以自身經驗分享,人們對於籃球這類西方運動接受度較高,反觀民俗體育較不受喜愛,「校內民俗隊練習經常會有鑼鼓聲,常常會被投訴太吵,民俗體育類的比賽相較於其他籃球等比賽來得少。」今年舉辦的《赤嵌萬神節》突破傳統,融入新意,民眾邱麗瓔分享道:「震樂堂的搖滾結合廟會習俗文化,再與嘉邑玄興社五營神將陣一起表演,巧妙地做連結,讓人驚奇。」陳宏斌也期待活動能吸引更多人的關注,將傳統文化推廣得更遠,他說:「未來希望可以一步一步將萬神節這樣的活動,從赤崁萬神節變成台灣萬神節。」 
轉型之路新解「馬」 台灣馬戲耍出新花樣
專題
第1764期
轉型之路新解「馬」 台灣馬戲耍出新花樣
2022-04-07
【專題記者吳姿芳、黃弈軒、單師樵綜合報導】《FOCASA 馬戲藝術節》活動現場,小丑戴著面具、穿著鮮豔多彩的服裝,踩著高蹺四處遊行,向觀眾熱情打招呼,互相擊掌拍照。而在紅白相間的巨大馬戲棚旁,小丑MimoFatguy(化名)頂著艷陽站在舞台中央,臉上塗有白、紅色顏料妝容,身穿西裝皮鞋,他利用誇大的肢體、豐富的面部表情,對觀眾耍把戲,換來一片鼓掌與笑聲。 踩高蹺的小丑於《FOCASA 馬戲藝術節》,身穿顏色鮮明服裝、戴上花俏面具,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圖/黃弈軒攝表演結束後,MimoFatguy步下舞台、轉變為嚴肅神情,與友人表示演出不符自己期望,隨後再獨自檢討表演哪個環節沒有控制好節奏。馬戲工作者多給予人樂觀、娛樂的形象,但在光鮮亮麗的外表背後,他們耗去光陰,暗自精煉技術與設計表演劇本,只為獲得觀眾的肯定和支持。台灣馬戲產業曾在民國60、70年代風靡一時,直到電影、電視等新興產業興起、奪去觀眾目光,馬戲產業逐漸沒落,現今專注於培育馬戲人才的機構只有復興劇藝實驗學校與國光劇藝實驗學校合併的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近幾年台灣馬戲產業再度活絡,與過去不同的是,比起專注於雜耍、特技等吸睛技術,馬戲工作團體試圖轉型,著重於「表演內容創作」,期望透過馬戲表演向觀眾傳遞一篇篇精采故事。然而,台灣馬戲工作者在翻轉固有形式的過程中面臨多重阻礙,轉型道路崎嶇又顛簸。匯聚多元領域人才 馬戲藝文分類難斷定馬戲表演過去多以動物為表演主角,像是獅子跳火圈、棕熊騎腳踏車,但隨著動保意識興起,國內早已明文禁止馬戲團使用動物演出,因此「人」成為馬戲聚光燈下的焦點。台灣現今馬戲工作者具備多元技藝,如人們熟知的踩高蹺、雜耍和走鋼索,另外像是劍玉、魔術、武術也都屬馬戲範疇。福爾摩沙馬戲團於民國100年成立,旨在創造多樣化的台灣馬戲藝術。團長林智偉召集舞蹈、魔術、武術等領域人才加入馬戲團。福爾摩沙馬戲團藝術總監李宗軒說明林智偉的創團理念,馬戲工作者過去多在戲劇、電影裡「跑龍套」,例如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畢業不是當替身,就是在表演裡「插花」,「他永遠不會是主角,故事的主題也不圍繞在他身上,所以智偉就覺得我們明明有一身技藝,也訓練很辛苦,為什麼不能被視為藝術家?」 馬戲工作者擅長高難度技術,過去常是戲劇、電影裡的配角,不被眾人關注。 圖/《FOCASA 馬戲藝術節》提供而李宗軒為前雲門舞集舞者,因緣際會下,他透過一次合作認識林智偉,發現馬戲包含多樣演出形式,符合他理想中的表演藝術,「我以前跳街舞、又對美術感興趣,我在想除了雲門之外的舞台,我還可以做些什麼事情?」因此他選擇加入福爾摩沙馬戲團,成為藝術總監創作、指導團內表演作品。即使台灣馬戲逐漸蓬勃發展,人才專業多元,從事人數比起其他類別的表演藝術團體,卻寥寥無幾。李宗軒描述,目前立案於文化部的舞團約200多個,馬戲工作團體則不到20個。他進一步說明馬戲工作者申請文化部年度藝文補助時遇到的瓶頸,「你看得到音樂類,而且還分現代、古典;戲劇也有親子、偶戲等等,但你找不到馬戲或是雜技,我們也是藝文團隊啊,請問我們要申請哪一項?」最後李宗軒只好申請與福爾摩沙馬戲團表演形式較貼近的舞蹈類別,但有限的經費撥給舞蹈團體就已非常困難,更遑論再分給馬戲表演團體。福爾摩沙馬戲團於四年前開始申請補助,李宗軒說:「就算申請到了,但數目還是微乎其微。」即使他們目前能夠取得文化部經費,李宗軒仍期望未來藝文補助新增「馬戲」項目,讓馬戲工作者更容易取得資源。國內教學異於創作方向 「馬戲棚計畫」解構舊思維台灣馬戲表演類型豐富,馬戲工作者需具有獨特的創作思維,才能在海量作品中脫穎而出。「我們觀察到大家比較著重在技藝上面,把某個項目練得非常好,但是對於馬戲『創作』,大家比較不知道該怎麼做。」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馬戲棚計畫承辦人黃琳惠道出台灣馬戲現階段面臨的難題,他舉例,台灣馬戲工作者大多出自戲曲學院,然而學校教授的課程偏重於技藝,缺乏有關作品創作思考的訓練。馬戲工作者林乘寬擅長雜耍,將塑膠環與霹靂舞融合地天衣無縫,他從國小五年級開始進入戲曲學院就讀,他認為台灣的馬戲教學方式過於僵化,「比如一個動作只能一直重複練,完全不用思考哪個動作會用到哪個細節的肌肉。」相較於國外教學模式強調個人優勢,台灣教學著重於技術,「在歐洲他們是挖掘每個馬戲演員的特色,但台灣像是在訓練一模一樣的特技機器人。」在台灣,除了學院體制,坊間也有許多馬戲相關課程,然而小丑MimoFatguy說:「我認為這樣的課程會製造出很多同樣的小丑,他們的妝、服裝、呈現的方式,基本上辨識度很低。」 小丑MimoFatguy(化名)認為,若自己與大多小丑一樣戴爆炸頭、穿上繽紛色彩服裝,娛樂小孩,將很快被表演圈淘汰。 圖/黃弈軒攝有鑑於此,「馬戲棚計畫」於民國109年啟動,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團隊期望改善馬戲創作領域,打造專屬於台灣的馬戲產業鏈。黃琳惠解釋,他期望學員在工作坊能靈活運用各領域的專業知識,突破原有的創作思維,例如學員楊世豪原為大環藝術家,透過馬戲棚計畫,他將卡夫卡的《變形記》融入作品中,拆解巨大鐵環後與身體結合,賦予表演新內涵。台灣觀眾求刺激 馬戲工作者陷技藝、創作兩難馬戲工作者嘗試跳脫創作框架之餘,國內外觀眾對於馬戲表演的偏好不一,導致表演者碰上另一層關卡。李宗軒認為,歐洲觀眾從小習於接觸各種藝術形式的馬戲表演,相較之下,台灣觀眾喜好高難度且刺激的技術演出。二十顆紅球垂直吊於木杯下,經過陽光的照射顯得更為耀眼,如同劍玉師小螺絲(化名)在IG自創的主題標籤(Hashtag)-「#每天都要熱血一點點」。他精湛的表演讓觀眾無法轉移視線,心甘情願將時間留給這位劍玉使者。與地心引力對抗,小螺絲深吸一口氣,將紅球同時往上拋,這二十抹紅與白以藍天為背景劃出一道道完美弧線,穩定地落於杯洞上。這時觀眾的歡呼聲環繞舞台,為小螺絲獻上支持與敬佩。 劍玉師小螺絲(化名)從高中開始學習劍玉,目前已累積至世界各地表演的經驗。 圖/黃弈軒攝現今小螺絲的表演總能獲得如雷掌聲,背後卻隱藏一段辛酸過去。「在國外他們已經很習慣看表演了,你在做很多不一樣招式的時候,他們會覺得我已經知道你劍玉很厲害了,然後咧?」小螺絲於民國106年至法國亞維儂藝術節表演,當時他的表演以火影忍者為主題,在台灣總讓人熱血沸騰,到了法國卻沒有觀眾願意駐足觀賞,因此他選擇放棄過往表演模式,將所有道具收回箱子,隨機抽取道具在街頭即興演出,而創造出現今表演的雛型。福爾摩沙馬戲團也觀察到國內外觀眾對於相同作品,抱有相異看法。團隊作品「一瞬之光」曾於法國及台灣演出,講述生活中充滿馬戲精神,舉凡轉筆與轉書皆能成為馬戲的技藝。其中有個畫面為演員按摩一塊肉,並用熨斗將它燙平,李宗軒發現兩國觀眾對相同表現手法的回饋十分兩極,他說:「(台灣)很多人在看他想要看的東西,他已經就是有一種,你不是就應該把熨斗丟起來360度轉三圈嗎?」相反地,法國人更習於從表演者的動作思考更多意義。形式單一限縮觀眾想像 表演者盼台灣馬戲多元推廣國內馬戲表演者為了迎合觀眾,往往在演出中營造歡樂氛圍,但李宗軒說:「福爾摩沙馬戲團的作品裡面也包含比較藝術性的,我們希望回歸初衷,讓大家把馬戲工作者當成藝術家在看待。」以其中一部作品《土地的歌》為例,他們使用許多客家、閩南民謠創作,探討台灣光復至今的重大歷史事件,並結合歌曲呈現。在其中一個橋段演員扮成「紅葉棒球隊」隊員表演馬戲項目,觀眾能在演出中聽到名曲〈我的未來不是夢〉。李宗軒表示,福爾摩沙馬戲團期望觀眾體會到馬戲不只是娛樂演出,還能融入在地文化元素。台灣馬戲表演者、活動策劃人陳星合認為,國內的馬戲演出形式因發展時間不長,而少有變化,「眼前的榜樣還沒有很多,所以後面的人不太能想像,他們想參加的時候,還是只能看到商業演出、街頭表演,或是像FOCA這樣的大團。」他提到,新一代馬戲工作者往往因先前沒有見識過多元表演形式而害怕嘗試,國內馬戲藝術趨向單一。因此,他透過策劃活動或是進修工作坊,讓大家看見馬戲的多元性。此外,福爾摩沙馬戲團也努力參與藝術節,李宗軒說:「我們與臺北藝術節合作,那時候我們製作了三部曲的跨界作品,跟戲劇導演、菲律賓的視覺藝術家,再邀請德國的表演舞者,這些作品都跟大家對於馬戲既有的印象不一樣。」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系主任張京嵐提議台灣可借鏡歐洲,「當地的馬戲藝術中心,跟高中、劇院做連結,他會派老師到高中教學,讓學生有興趣考進學校。」他認為這是整個國家文化教育體制發展的不同。而張京嵐也期望國內未來能成立馬戲藝術中心,除了是一間學校,也是一個馬戲推廣基地,「然後未來從基礎的深根教育、演員的發展,到場館演出的使用都能多給關注。」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的入學年齡最小為國小五年級,給予學生身體柔軟度與力量訓練。 圖/吳姿芳攝另外,台灣因較少推廣藝術欣賞教育,而衍生馬戲觀眾人數不足的問題。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張芳睿認為,其實在各種藝術層面,國內缺乏的不是師資、場地,而是缺少觀眾。「當觀眾不夠的時候,表演者與場次再多、再豐富,沒有人來看也沒辦法。」因此,即便戲曲學院學生未來大多想成為藝術表演者,張芳睿反而想往馬戲藝術推廣的行政工作發展。他說:「很多藝術家的藝術構想、計畫或是身體都非常的優秀,但是他們在統籌或是推廣上面不足,沒有辦法把他們自己的東西行銷出去,讓人家看到。」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於排練場努力練習,辛勤的過程體現馬戲精神。 圖/吳姿芳攝「我覺得我在馬戲、特技上有一定的天賦,也滿努力,有慢慢被看見,所以我當然希望繼續表演!」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學生廖恩沛說道。國內馬戲表演者與推廣者正努力推進台灣馬戲藝術產業,希望將出色的作品呈現給觀眾。雖然現今國內觀眾對馬戲的認識尚有不足,表演者置身文化部歸類的藝文類型外,所幸許多馬戲工作者藉由舉辦工作坊以及參與藝術節,強力推廣馬戲的多元形式,除了讓馬戲人才與日俱增,也期望帶領台灣馬戲藝術蒸蒸日上。
藉藝術改變社會 北藝大生以繪本留存排灣文化
第1762期
藉藝術改變社會 北藝大生以繪本留存排灣文化
2022-01-03
【記者黃弈軒綜合報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社會實踐中心於25日在北藝大未來.傳統實驗基地 The FuturePast Lab舉辦2021北藝大藝術社會實踐成果交流會,邀請校內師生分享地方社區及公共議題執行計畫成果,講述如何透過藝術達到社會實踐。其中一項獲得教育部USR補助的計畫〈Hi-Five Plus: 從北投平埔族群到屏東原住民的國際藝術對話〉(以下簡稱屏東原民藝術計畫)中,北藝大學生透過繪本轉譯排灣族織布文化,期望以此保存當地傳統技藝。「藝術社會實踐不是在強調藝術自身,而是讓藝術跨領域並連結至人權、民族等社會議題,轉向到社會當中與地方居民共同生活。」北藝大校長陳愷璜於開場致詞時剖析藝術社會實踐的意涵,他解釋,藝術是社會實踐過程的積極手段,而非目的。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社會實踐中心於25日舉辦2021北藝大藝術社會實踐成果交流會,會中由北藝大校長陳愷璜致詞開場,講述藝術社會實踐意義與各計畫執行概況。 圖/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社會實踐中心提供屏東原民藝術計畫由北藝大文創產業國際藝術碩士學位學程教授張懿文擔任計畫主持人,並藉由張懿文及北藝大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教授江明親開設的〈文化資產的保存實踐與詮釋轉化〉課程,讓學生發想藝術材料,保存人間國寶許春美授予他們的排灣族織布技藝。 《Hi-Five Plus: 從北投平埔族群到屏東原住民的國際藝術對話》結合課程,帶學生走訪至屏東古樓部落認識排灣族文化。圖為學生學習排灣族傳統織布技藝。 圖/楊雅鈞提供北藝大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生楊雅鈞於交流會中分享,與組員田野調查時看見許春美對於文化傳承的堅持,加上自己與組員具美術專業,因此選擇創作〈跟著Vuvu來織布〉繪本向7至9歲孩童推廣排灣族傳統文化,啟發排灣族小孩認識自身族群背景。他們轉譯許春美教授給他們的排灣族織布技藝,於繪本中畫出排灣族傳統石板屋、整經架(註ㄧ)及各織布紋路,並講述排灣族小女孩偶然聽見傳統整經歌(註二),找尋自身文化認同的過程。楊雅鈞指出,繪本的「圖像化」特性得以讓各年齡層輕鬆理解排灣族的傳統文化,而繪本成品最終也將回饋給當地社區及傳統藝師。註一:整經是排灣族傳統織布的步驟之一,需先構想紋路、圖樣的編排。註二:排灣族傳統古謠,為記憶布線順序的整經口訣。 北藝大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生楊雅鈞以繪本做為藝術媒介,將排灣族傳統織布技藝的歷史意涵視覺化,讓孩童能輕鬆認識排灣族傳統文化。 圖/楊雅鈞提供 北藝大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生楊雅鈞坦言,製作童書繪本的過程並不簡單,「因為繪本是要給小朋友閱讀,東西要轉化的非常簡單,但又不能失去原始脈絡,我們在文字整理上花了蠻久時間。」 圖/楊雅鈞提供除了以藝術創作保存地方社區的文化資產外,北藝大戲劇學系學生洪暐翔則是希望將藝術連結至現今社會,利用戲劇專業演繹當代社會議題,達到教育意義,「藝術跟人之間的距離是可以很近的,我們會思考如何讓觀眾更了解我們的作品意涵,並引發他們的共鳴,進而讓藝術改變社會。」〈文化資產的保存實踐與詮釋轉化〉課程已結束,「他覺得很感動。」張懿文分享許春美在課堂成果會上對學生作品給予的正面回饋,並提及未來將持續深耕屏東原民藝術計畫,與當地居民保持互動。陳愷璜也回應,各藝術社會實踐計畫目前雖已有具體成果,但仍值得繼續被投入,使大眾認識不同社區、議題的多元面貌,「這些計畫並不會因為一個年度而終止,它們總是可以開啟更多值得探索、實踐的細節。」他說道。
科技融合布袋戲 突破傳統技藝
藝文
第1753期
科技融合布袋戲 突破傳統技藝
2021-10-06
【記者吳姿芳新竹報導】戲偶曼妙地於台上舞動,展現千古風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聯展《後藝情時代》採用細胞分裂又融合的概念,藝術、設計與科技,為後疫情時代開創嶄新的格局,透過VR、AR、3D列印等不同新科技媒材,傳承本土技藝「布袋戲」,試圖翻新觀眾對布袋戲的記憶。 《後藝情時代》結合藝術、科技與設計,為後疫情時代開創更多可能性。 圖/吳姿芳攝由陽交大應藝所陳昱誠創作的《掌中傳奇 The Legend in the Palm》於第一展區「科技迭袋」展出,名稱起源於布袋戲的另一名稱「掌中戲」。他操控著掌上的遙控手把,戲偶便開始手舞足蹈,他說明,近幾年布袋戲逐漸沒落,因此希望透過遊戲手把操控戲偶,以娛樂的方式讓年輕人重新認識傳統技藝,並降低操偶的表演門檻。  《掌中傳奇》由電動骨架與遊戲手把組成,結合科技展現全新的表演型式。 圖/吳姿芳攝陳昱誠說明,他先以3D列印製作把手外殼與戲偶骨架,再搭配馬達,讓戲偶活靈活現地展現不同樣態。這項作品不再限制表演者於幕後操控戲偶,開放互動空間,為布袋戲帶來全新的表演形式,也為新科技注入人類相互交流的溫暖。另一個展品〈幕前幕後〉由秘子尉、羅曉愉等八位應藝所學生(註一)共同創作。作品分為「幕前」與「幕後」兩部份,「幕前」包含兩項展品〈不對稱〉與〈看見未見〉,「幕後」則透過影像曝光創作過程。團隊不僅前往國立故宮博物院取經,研究明朝畫作應用於戲偶服裝圖騰與場景設計,更利用3D建模製作戲偶本體。秘子尉說明,「每一件作品背後都有文化考據,希望透過影片讓觀眾看見研究的過程。」註一:團隊由羅曉愉、神雨丹、劉琳、王子依、顏瑋辰、李家慶、王秋玄、秘子尉組成。羅曉愉也補充,戲偶製作備受疫情影響,不僅增加布料運輸的難度,更須透過線上討論進行專案,雖然麻煩許多,但他認為這也是有趣之處,他說:「我從來沒有以這種形式參與專案。」,為後疫情時代開創藝術的另一種形式。陽交大資訊工程學系何彥寬說:「以前沒看過布袋戲,認為它已經脫離主流文化,但展覽提供我一個認識布袋戲的機會」,而歷史所王俊婷也說 :「以前布袋戲只在課本上出現過,看完展覽才發現原來台灣還有很多人在傳承下去。」 觀眾透過VR與AR,即能體驗操偶的樂趣,降低實際操偶的門檻。 圖/吳姿芳攝「科技迭袋」展場另有〈戲皮〉、〈西田社偶頭造型設計系統〉等作品,而其一創作者張慈恩為此下註解,他認為布袋戲具備文化脈絡,無論是角色或衣服,都有系統性,希望能保存並傳承這項精緻工藝,延續其價值。今年團隊也預計舉辦「迭袋」展覽,將為後疫情時代的布袋戲進行更完整的呈現。
【大學人】 肩負文化傳承使命 北市大舞出醒獅技藝之美
體育
第1738期
【大學人】 肩負文化傳承使命 北市大舞出醒獅技藝之美
2020-12-03
【記者王崴漢嘉義報導】舞獅表演開始,獅頭手與獅尾手在鑼鼓聲的伴奏下舞出獅子的各種神態,至劇情高潮處,獅子躍上長板凳,歷經「咬青」、「吐青」等動作後完成「採青」(註1)。臺北市立大學(以下簡稱北市大)龍獅運動組在11月29日於109學年度全國各級學校民俗體育競賽醒獅項目,以「橋底青」帶來精采演出,這群青年從小接觸龍獅文化,升上大學後持續鑽研龍獅技藝,延續傳統藝術價值。註1:採青為醒獅中最常見的表演方式,「青」為生菜,採青有生財(生菜)之義,過程獅子展現各種技巧,再經由試探、食青、吐青等動作完成採青。 臺北市立大學龍獅運動組以「橋底青」作為表演主題,躍上板凳,經食青、吐青等動作完成「採青」。 圖/王崴漢攝 舞獅表演中包括演奏鼓、鑼、鈸等樂器,透過鼓聲的強弱與節奏刻劃獅子各種情緒。 圖/王崴漢攝獅子必須在樁上做出迴旋、騰躍等特技,展現威武形象。北市大龍獅運動組成立於民國96年,招收龍獅專長人才,並以醒獅為重點項目。其中最具特色的訓練莫過於「跳樁」,獅頭手與獅尾手攜手併肩,考驗彼此默契;獅子在樁上大步跳躍,若一方表演中稍有遲疑或過於急躁,極可能發生失誤。隊員高佑宗分享合作關鍵,必須了解對方性格與習性,藉此縮短磨合期,「就像交朋友一樣,這沒有什麼太大的技術。」跳樁訓練驚險萬分,表演過程每刻都不能馬虎,否則便可能跌傷,對學生來說是一大挑戰。談及心路歷程,隊員楊鎧謙分享,身為獅尾手,與獅頭手在一次樁上飛躍的動作中意外踢到樁盤,小腿因此縫了三針。面對高風險的跳樁動作,他並不畏懼反而持續鍛鍊,「撞到不是件壞事,是一個要過得去的坎,過得去就可以跳得好了。」 臺北市立大學龍獅運動組平時主練醒獅,一旁也有隊員正練習舞龍項目。 圖/王崴漢攝北市大龍獅運動組平時主練醒獅,同時透過不同賽事經驗培養其他項目專長。團隊曾於1月代表台灣參加「鱷魚恤世界香港夜光龍醒獅錦標賽 2020」,分別以夜光龍及醒獅項目出賽,同時也是首度征戰國際舞台。隊長劉彥佑指出,有別於平時熟悉的醒獅,夜光龍表演以紫光燈照射龍皮發亮,並無其他燈源,對於龍獅運動組而言是全新嘗試;他也透露,夜光龍看重舞龍的速度與力度,更考驗選手反應能力。北市大鼓勵學生透過賽事接觸其他項目,這不僅提升選手競爭力,高佑宗提到,他們也從中認識這些項目的歷史由來及發展,深入了解背後意涵,進一步以表演參與這項文化,「我覺得這是一件蠻榮譽的事情。」 種種原因導致龍獅運動發展受阻,包括社會對龍獅運動懷有刻版印象、未來出路受限、器材昂貴等等。 圖/王崴漢攝社會大眾普遍對龍獅運動懷有刻板印象,楊鎧謙談到,許多家長將龍獅文化與抽菸、吃檳榔連結,認為玩龍獅將逐步讓孩童走向偏路。龍獅運動學子們享受舞台,並從中建立自我價值,這一路並非一帆風順。楊鎧謙的家中長輩曾無法理解為何他不專心打武術,認為玩龍獅無益於未來發展,楊鎧謙從國中開始向父母證明自己,拍攝表演影片、拿出參賽成績,在不斷對話下才逐漸抹除家長對龍獅運動的負面想法。對於外界眼光,隊員田彥庭抱有不同想法,選擇不多加理會,「我們練這個(龍獅運動)就是一個運動員,就是練自己喜歡的東西,跟其他運動沒什麼差別。」這群青年投入龍獅運動,不單是對其感興趣,更視作人生目標。楊鎧謙曾習武術、高佑宗則在高中擔任汽車噴漆選手,由於對表演抱有熱情,他們以龍獅運動為志向。「把自己的興趣當作工作是件很開心的事,我相信不管對誰都一樣。」高佑宗補充,龍獅文化不會僅侷限於廟會活動,將這項民俗技藝帶進劇場也是一種推廣方式。 龍獅運動組隊員多從小接觸龍獅文化,如今以運動員身分延續對龍獅技藝的興趣。 圖/王崴漢攝「它(龍獅運動)算是我生命中的一部份吧。」田彥庭從小在廟口長大,如今以運動員身分延續對龍獅技藝的興趣。不只是他,龍獅運動組學生與龍獅文化密不可分,對於個人生涯規劃,不少隊員也預計擔任教練、裁判或成為表演者,在未來盼以不同形式傳承傳統龍獅技藝精神。
使出渾身解「樹」 攀樹選手展露全能技藝
生活
第1738期
使出渾身解「樹」 攀樹選手展露全能技藝
2020-12-03
【記者廖澄妤台南報導】15公尺高的樹冠間,選手隔著護目鏡仔細觀察周圍,隨後拉扯繩索、奮力一蹬,敏捷地跳到另一截枝幹。「社團法人台灣都市林健康美化協會」11月28、29日舉辦「2020台灣攀樹國際錦標賽」,23位好手齊聚一堂,活用林業工作所需技術,攻克枝上行走、投擲枝條等各項關卡,獲獎者可代表台灣參加「國際攀樹錦標賽(International Tree Climbing Championship, ITCC)」。國際樹藝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rboriculture, ISA)模擬攀樹工作設計競賽,推廣安全的攀樹方式,提高大眾對此技藝的認同。利用繩索攀樹是修剪、調查樹木所需的技術,由於機動性高,可於吊車無法進入之處派上用場,例如取下卡在深山高樹上的飛行傘或空拍機。攀樹競賽中,選手需通過上攀、工作攀爬、速度攀爬、空中救援及投擲比賽五個項目,再依各項目分數加總排名。參賽者於樹枝上行走,或利用繩索盪過一根根枝幹,抵達定點後再使用手鋸、長枝剪或徒手敲響鈴鐺,速度、平衡感、協調性缺一不可。賽事主席邱彥彰說:「幾乎你想得到的能力,攀樹都用上了。」 攀樹競賽不只講究速度,選手利用繩索穿梭樹冠在樹冠間,平衡感、協調性、反應力缺一不可。 圖/姜齊濠提供這次競賽項目中,空中救援較困難。賽前裁判將假人吊在樹上,模擬攀爬者受傷情境。選手一進入賽場,需立即評估現場狀況,大聲唸出救援計畫,並請附近的人協助急救。呼救同時,參賽者還得迅速投擲、固定繩索,敏捷上攀至傷者所在位置,再將其安全帶返地面,六分鐘內需完成救援。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研究生羅浩桓未在時限內救援成功,他比較之前參賽經驗,認為這次假人放置得較高、遠,難度提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研究生林鼎睿則表示,攀樹考驗創意,他會參考前輩作法,再思考自己的救援方式,「每個人的救援計畫都不一樣,這是救援這個項目很好玩也很迷人的地方。」 選手進行空中救援時,需於六分鐘內評估現場狀況、制定計畫,迅速將樹上假人安全帶返地面。 圖/顏漢昇提供除了要求技術熟練,由於攀樹競賽於高處進行,具一定風險,因此更講究選手的安全意識。林鼎睿進行空中救援時忘記戴上護目鏡,挑戰工作攀爬時護目鏡又意外被推開,增加眼睛被繩索、枝條打傷的風險。因安全疏失,林鼎睿被扣了兩次分數,「算是這次很重要的經驗。」他補充說明,攀樹十分重視安全,各項配備都有其專業功能。例如頭盔可掛耳罩,使用鏈鋸時噪音才不會傷到耳朵,吊帶則更具支撐力且舒適,以配合長時間的樹木工作需求。攀樹在台灣不如國外普遍,許多民眾認為這項技術十分危險,或可能危害樹木,導致選手不易找尋練習場地。羅浩桓舉例,公園管理處可能因擔心意外,不願開放攀樹。即便大眾認識不深,對愛好者而言,攀樹不僅可以親自大自然,更能獨享樹上美景。談及攀樹迷人之處,國立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學生周季平笑道:「不太需要跟別人Social(社交)吧!在樹上可以很放鬆。」羅浩桓則享受努力爬上樹冠的感覺,「樹下的事都與你無關了,只有你跟樹。可以跟樹說說話,或什麼都不用說,倚靠在樹上,感受樹的紋路跟風吹來時的擺動。」 攀樹競賽提供同好交流平台。攀樹在台灣屬於少眾運動,許多參賽者互相認識,比賽時還會給予彼此建議,感情融洽。 圖/姜齊濠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