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明道大學農業展寓教於樂 力推智能農業與永續發展
生活
第1767期
明道大學農業展寓教於樂 力推智能農業與永續發展
2022-10-05
【記者賴羿安綜合報導】民眾興奮地操控儀器,跟著導覽員駕駛無人機,模擬農夫噴灑肥料。2022中臺灣農業行銷暨園藝資材博覽會自9月24日開始,於2日落幕,其中由明道大學規劃的智慧及循環農業展吸引大量人潮,展內豐富的體驗區從無人機駕駛、曳引機VR體驗到親手種植蘑菇應有盡有,致力將智能、永續的農業概念傳遞民眾。 明道大學智慧暨精緻農業學系規劃智慧及循環農業展,帶領民眾認識現代的農業技術和資源如何永續利用。 圖/羅惠萍提供展區除了推廣各項農業機器、智慧農業外,門口高達新台幣600萬價值的曳引機也吸引現場許多父母與小孩一同拍照。展內詳細介紹綠色蕈菇產業鏈、農膜回收與灌溉系統等,透過綠色生產和循環經濟,將資源發揮最大效益。展覽也設置體驗區,例如鍬形蟲飼養箱和農膜回收製成的科學黏土親子區。 展區內,明道大學學生指導觀展民眾駕駛無人機,模擬農夫噴灑肥料。 圖/賴羿安攝明道大學智慧暨精緻農業學系副主任羅惠萍表示道:「大家應該要翻轉農業的思維了,農業其實可以很輕鬆;不但能夠達到最大的經濟效應,也能實踐永續的理念。」以農膜回收為例,便是巧妙地將大量廢棄塑膠轉變為日常用品。觀展民眾朱原顗認為農膜的處理方式是長期存在的問題,發展出一套解決辦法是很好的事情,「有幾個同學和學弟妹也有在種田的,就可以進行運用。」 農膜回收可製作成黏土,科學黏土親子區邀請民眾體驗塑形黏土造型的樂趣。 圖/賴羿安攝明道大學智慧暨精緻農業學系為彰化唯一農業科系,場區內處處可見該系學生為民眾細心講解農業知識、提供操作協助。二年級學生許順勝説:「來這邊才發現到有些民眾平常沒有接觸農業,他們對於這個展覽十分生疏,想讓他們更知道農業的部分。」他在導覽時也加深對於農業知識的了解,學到如何與觀眾互動,例如碰到人潮過多、無人機設備不足的情況下必須靈活地應對民眾。 綠色蕈菇產業鏈展區向民眾展示不同生長時期的蕈菇,民眾完成一旁的種植蘑菇體驗後,可將其攜帶回家。 圖/賴羿安攝此次展覽旨在推廣農業科技與食農教育,將學生從課堂所學的農業知識融合進展覽裡,讓民眾藉由體驗更加了解食物的來源與種植過程。觀展民眾陳虹吟説:「展覽讓小朋友知道現代農耕的相關知識,這都是他們平常不會接觸的。」民眾簡單君帶著女兒參與體驗,她認為活動十分有趣,透過種植蘑菇體驗,讓小朋友觀察並了解蘑菇的生長。 智慧及循環農業展向民眾介紹食物的生長環境以及農作物所需的灌溉系統。 圖/羅惠萍提供智慧及循環農業展將農業知識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帶入民眾生活,讓觀展民眾更加了解現代農業的技術與永續發展趨勢。羅惠萍期許智慧暨精緻農業學系能持續以教育帶領青年推廣農業,讓下一代投入農業發展,實踐產業的傳承。
誘集系統投其所好 以氣味燈光捕多種害蟲
新知
第1715期
誘集系統投其所好 以氣味燈光捕多種害蟲
2019-11-28
【記者吳曼嘉綜合報導】為降低農業蟲害,農人使用黏蟲紙或捕蟲燈,但這些設備通常只能各自捕集一種害蟲。明道大學精緻農業學系助理教授呂曉鈴、景觀與環境設計學系教授張源修帶領該校學生研發「綠能智慧型蟲害誘集系統」,僅靠一台裝置即可捕捉不同種類的害蟲,解決其啃食農作物的困擾,在「2019第十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獲得金牌。 「綠能智慧型蟲害誘集系統」內部結構圖,「氣味誘集區」及燈座為本裝置最大特色,可吸引不同種類之害蟲。 圖/呂曉鈴提供此裝置善用害蟲的趨光性,透過更改LED燈的顏色或替換不同波長的燈源,以吸引特定有害的蟲類。團隊成員、明道精農系學生同洵說:「像是屬於倉儲害蟲的擬穀盜蟲,對390奈米的波長較為敏感,便可針對它的特性進行光源的更換。」除此之外,還可在裝置內放置果汁、費洛蒙製劑,藉氣味吸引害蟲,呂曉鈴以東方果實蠅舉例,牠喜好食用芭樂,因此便可以在「氣味誘集區」加入芭樂汁,以利捕捉。 「綠能智慧型蟲害誘集系統」的高度約50公分,便於人員攜帶,其上的吊繩也方便吊於高處使用。 圖/呂曉鈴提供綠能智慧型蟲害誘集系統的內部並裝有風扇,呂曉鈴提到,害蟲受燈光或氣味吸引靠近裝置,卻可能只在周圍徘徊,藉由風扇的吸力,才可確實將其引入裝置。同洵說明,一旦害蟲飛進裝置內的網子中,會被下面放置的肥皂水淹死,而肥皂水不像農藥會對環境造成巨大傷害。此裝置雖可吸引多樣性的害蟲,卻不會因此影響物種多樣性,因其是依據使用者的防治需求,設定特定燈光和味道,不同的設定會吸引不同蟲類。市面上現有防治害蟲策略的共同點為,只能針對特定一種害蟲進行捕集,呂曉鈴認為非常不方便。他說:「希望可以一機多用,把所有誘集的方式全部集結於一身。」故找來學生一同研發綠能智慧型蟲害誘集系統,配合使用者需求可以調整裝置內燈光、氣味,以誘集多種害蟲。 「綠能智慧型蟲害誘集系統」研發團隊合影,由左至右為張源修、同洵、呂雯惠、吳欣宜及呂曉鈴。 圖/張源修提供目前此裝置已做出模型,但還未經測試,因此未來規劃將其放到田間測試,確保它可以達到團隊預期的捕蟲效果。曾就讀國立嘉義大學植物醫學系的何昆陽對此裝置構想表示肯定,但他強調,還是要對應不同作物的害蟲進行試驗,確保該裝置在田間能真正發揮效果,促使農民信服此裝置能勝過現成防治方法,同時願意負擔其價格,如此方能有效推廣。
西螺大橋踩街 串古今中外歷史記憶
生活
第1709期
西螺大橋踩街 串古今中外歷史記憶
2019-10-16
【記者傅有萱雲林報導】響亮的鼓聲及鞭炮聲為踩街活動揭開序幕,參與的成員們各個身穿特色服飾,面對鏡頭毫不羞澀,大方地擺出原先排練好的姿勢,並大聲呼喊著:「我愛台灣!我愛西螺!」由雲林縣西螺鎮公所主辦的「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於12日正式開幕。適逢西螺大橋通車66週年,主辦單位特別加入「國際踩街嘉年華」,並在橋上設計歷史回顧攝影展,希望能喚起在地民眾對西螺大橋的情感,也吸引觀光客一同感受在地文化特色。 繽紛的鞭炮及響亮的鼓聲為活動拉開序幕,此次的開幕典禮有別於以往在舞台上舉行,首次移到西螺大橋前方開場。 圖/傅有萱攝 主辦單位將平時專門給車輛通過西螺大橋封住,讓民眾可以走上橋,感受這座已有66年歷史的建設。 圖/葉世賢提供西螺大橋全長1939公尺,橫跨雲林及彰化兩縣,有「遠東第一大橋」的美譽。民國80年初,政府開始推動西螺大橋轉型為觀光大橋,並於87年由在地的螺陽文教基金會舉辦首屆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成功吸引不少人前往參加,此後這個節日就成為西螺鎮的年度重大節日。雲林縣西螺鎮立幼兒園園長廖周全就表示,自己從小在西螺長大,學生時期的他,經常在下課的空檔跑到橋下打水漂,「每次看到這座橋就會想到小時候的日子,它就像陪著我長大一樣。」 西螺大橋陪伴雲林及彰化居民走過一甲子,讓許多民眾對這座橋有著深厚的情感。 圖/傅有萱攝 主辦單位在西螺大橋擺上此次活動相關的裝置藝術,吸引民眾前往拍照。 圖/傅有萱攝本次踩街嘉年華加入了「國際」元素,有參與隊伍穿上日本和服及美國牛仔造型服飾,象徵著西螺大橋建造時的歷史(註)。其中更有來自泰國、印尼及馬來西亞交換學生參與踩街遊行,他們揮舞中華民國與自己家鄉的國旗、戴上色彩鮮豔的花圈,與民眾熱情擁抱,現場氣氛十分活絡。參與此次踩街遊行的明道大學泰國交換生宋麗華也提到,自己剛來到西螺的第一天,便被紅色的西螺大橋吸引,「當我走在這座充滿故事文化的大橋上時,有種說不出的感動,就好像見證了它的歷史一樣。」註:西螺大橋於日治時期開始興建,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政府暫停工程,後來由美援協助完成建造。故西螺大橋邊有著美國、日本、中華民國國旗,象徵大橋由三國共同建造完成。 來自明道大學的各國交換學生們手舉國旗,熱情活潑地向一旁民眾揮手。 圖/傅有萱攝 此次參與踩街的隊伍,除了日本和服及美國牛仔裝扮外,還有來自媽媽們組成的森巴舞團。 圖/傅有萱攝 紅色的西螺大橋十分吸睛,一旁還有插著中華民國、日本及美國的國旗,象徵大橋由三國共同建造。 圖/傅有萱攝除了各式表演活動,現場也設有西螺大橋的歷史回顧攝影展,讓民眾在橋上漫步時,能夠欣賞西螺大橋從過去到現在的風貌。西螺鎮公所民政課里幹事王明正表示,西螺大橋乘載了許多當地居民的情感,是一個令西螺人驕傲的建設,「我們把橋封起來,放上很多它過去的照片,讓民眾可以上去走走看看,就好像在說它的故事一樣,讓它永遠不會被忘記。」 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為此地年度重大節日,活動從白天持續到晚上,讓夜晚的西螺鎮熱鬧無比。 圖/王明正提供西螺大橋如今已經陪伴雲林及彰化居民走過一甲子,紅色的大橋成為在地著名的打卡景點,但同時也因為觀光人潮的湧進,讓不少人質疑西螺在地民生會受到影響及破壞。對此王明正表示,政府單位未來將持續投入文化保育行動,希望這裡的文化被更多人看見的同時,不會被外界給干擾、破壞,「提升西螺能見度,同時讓在地特色永續發展,是我們持續在努力抓的平衡。」
西螺大橋踩街 串古今中外歷史記憶
生活
第1709期
西螺大橋踩街 串古今中外歷史記憶
2019-10-16
【記者傅有萱雲林報導】響亮的鼓聲及鞭炮聲為踩街活動揭開序幕,參與的成員們各個身穿特色服飾,面對鏡頭毫不羞澀,大方地擺出原先排練好的姿勢,並大聲呼喊著:「我愛台灣!我愛西螺!」由雲林縣西螺鎮公所主辦的「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於12日正式開幕。適逢西螺大橋通車66週年,主辦單位特別加入「國際踩街嘉年華」,並在橋上設計歷史回顧攝影展,希望能喚起在地民眾對西螺大橋的情感,也吸引觀光客一同感受在地文化特色。 繽紛的鞭炮及響亮的鼓聲為活動拉開序幕,此次的開幕典禮有別於以往在舞台上舉行,首次移到西螺大橋前方開場。 圖/傅有萱攝 主辦單位將平時專門給車輛通過西螺大橋封住,讓民眾可以走上橋,感受這座已有66年歷史的建設。 圖/葉世賢提供西螺大橋全長1939公尺,橫跨雲林及彰化兩縣,有「遠東第一大橋」的美譽。民國80年初,政府開始推動西螺大橋轉型為觀光大橋,並於87年由在地的螺陽文教基金會舉辦首屆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成功吸引不少人前往參加,此後這個節日就成為西螺鎮的年度重大節日。雲林縣西螺鎮立幼兒園園長廖周全就表示,自己從小在西螺長大,學生時期的他,經常在下課的空檔跑到橋下打水漂,「每次看到這座橋就會想到小時候的日子,它就像陪著我長大一樣。」 西螺大橋陪伴雲林及彰化居民走過一甲子,讓許多民眾對這座橋有著深厚的情感。 圖/傅有萱攝 主辦單位在西螺大橋擺上此次活動相關的裝置藝術,吸引民眾前往拍照。 圖/傅有萱攝本次踩街嘉年華加入了「國際」元素,有參與隊伍穿上日本和服及美國牛仔造型服飾,象徵著西螺大橋建造時的歷史(註)。其中更有來自泰國、印尼及馬來西亞交換學生參與踩街遊行,他們揮舞中華民國與自己家鄉的國旗、戴上色彩鮮豔的花圈,與民眾熱情擁抱,現場氣氛十分活絡。參與此次踩街遊行的明道大學泰國交換生宋麗華也提到,自己剛來到西螺的第一天,便被紅色的西螺大橋吸引,「當我走在這座充滿故事文化的大橋上時,有種說不出的感動,就好像見證了它的歷史一樣。」註:西螺大橋於日治時期開始興建,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政府暫停工程,後來由美援協助完成建造。故西螺大橋邊有著美國、日本、中華民國國旗,象徵大橋由三國共同建造完成。 來自明道大學的各國交換學生們手舉國旗,熱情活潑地向一旁民眾揮手。 圖/傅有萱攝 此次參與踩街的隊伍,除了日本和服及美國牛仔裝扮外,還有來自媽媽們組成的森巴舞團。 圖/傅有萱攝 紅色的西螺大橋十分吸睛,一旁還有插著中華民國、日本及美國的國旗,象徵大橋由三國共同建造。 圖/傅有萱攝除了各式表演活動,現場也設有西螺大橋的歷史回顧攝影展,讓民眾在橋上漫步時,能夠欣賞西螺大橋從過去到現在的風貌。西螺鎮公所民政課里幹事王明正表示,西螺大橋乘載了許多當地居民的情感,是一個令西螺人驕傲的建設,「我們把橋封起來,放上很多它過去的照片,讓民眾可以上去走走看看,就好像在說它的故事一樣,讓它永遠不會被忘記。」 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為此地年度重大節日,活動從白天持續到晚上,讓夜晚的西螺鎮熱鬧無比。 圖/王明正提供西螺大橋如今已經陪伴雲林及彰化居民走過一甲子,紅色的大橋成為在地著名的打卡景點,但同時也因為觀光人潮的湧進,讓不少人質疑西螺在地民生會受到影響及破壞。對此王明正表示,政府單位未來將持續投入文化保育行動,希望這裡的文化被更多人看見的同時,不會被外界給干擾、破壞,「提升西螺能見度,同時讓在地特色永續發展,是我們持續在努力抓的平衡。」
傳承在地民俗信仰  明道首創媽祖文化學院
生活
第1659期
傳承在地民俗信仰  明道首創媽祖文化學院
2017-10-04
【記者謝佩如綜合報導】世界第一座「媽祖文化學院」9月27日於明道大學正式成立,成為國際第一所研究與推廣媽祖文化的大學。明道自西元2009年起加入「大甲媽祖國際文化節」的協辦單位,成為大甲媽祖繞境行程中唯一駐駕的大學,今年三月明道學生扮演九天玄女迎接媽祖,並紛紛鑽轎底慶祝繞境活動。  明道大學校方與媽祖聯合會理事,一同參與媽祖文化學院揭碑典禮。圖/明道大學秘書處提供。媽祖文化學院將開設十幾門課程,主要包含文化採訪報導、文化創意開發及企劃管理三大軸向,學生可依照興趣自由選修,修足規定的21學分即可得到媽祖文化學位認證。明道中國文學系教授、媽祖文化學院主任謝瑞隆說:「希望透過媽祖學院的設置,讓媽祖文化推廣更活潑年輕化。」同時,學院整合台灣學術文化力量,可望成為國際媽祖文化交流平台。  媽祖文化學院擺放一尊來自北斗奠安宮的軟身媽祖於系辦公室,為辦公室代表文物。圖/劉柏宏提供「台灣廟宇文化」為媽祖文化學位學程必修課,謝瑞隆表示,學生可透過台灣民間信仰及廟宇認識生活周遭的民俗文化,並了解神明典故與祭拜儀式。曾修習此課的中文系學生劉得權說:「老師以參加一場廟宇盛會為作業內容,能親自體驗台灣信仰文化,十分新鮮有趣。」而中國文學研究所學生劉柏宏對於生活中的祭典儀式充滿好奇,想透過課程探究其意義,也怕以後家中長輩不在,便無人接手祭拜事宜。此外,下學期將開設另一門必修課「跟著媽祖遊台灣」,透過全台各大媽祖廟認識當地歷史。賴威翔為明道餐旅管理學系學生,他認為透過學院開設相關課程,並由專業人士解說,可以更有效率地了解媽祖。他說:「隨著時間流逝,很多年輕人都漸漸不接觸媽祖文化了,說不定這會是不錯的傳承。」劉柏宏則表示台灣也有基督及天主學校,是對國外人文信仰的認同,所以媽祖學院也正是對台灣民間信仰的肯定,十分特別。然而,有學生對媽祖文化應為獨立領域或歸為民間文學抱持疑慮,並擔心實用性質不大,可能難以吸引學生。另外,學院也將籌辦媽祖動畫設計競賽、媽祖寒暑體驗營及發行媽祖學刊等,完成媽祖學位者會優先安排到台灣媽祖聯誼會宮廟,參與寒暑假實習服務,並提供實習費用或獎學金。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