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關鍵三分球 健行科大四分之差復仇國體
體育
第1690期
關鍵三分球 健行科大四分之差復仇國體
2018-11-28
【記者蔡明衡台北報導】面對國立體育大學籃球隊隊長楊盛硯的對位防守,健行科技大學球員林冠均接獲傳球後,毫不猶豫直接拔起,砍進關鍵三分球,終止對方一波10:0攻勢。107年UBA大專籃球聯賽公開男一級25日於醒吾科技大學開打,展開為期八天的預賽賽程。上屆亞軍健行科大在預賽第一天強碰冠軍國體,經過四節激戰後,健行科大以69:65,四分之差氣走衛冕軍國體,復仇成功。 健行科大球員陳范伯彥在賽前熱身,展現自己的爆發力,大秀單臂反手爆扣。 圖/蔡明衡攝 健行科技大學中鋒石博恩,在賽前練習秀一手大車輪灌籃,引起全場歡呼。 圖/蔡明衡攝兩隊曾在今年3月初的UBA冠軍賽交手,當時由國體勝出,粉碎健行科大二連霸夢想。本屆預賽第一場兩隊互有領先,上半場結束健行科大僅一分領先。第四節開始,健行科大率先拉出一波12:0小高潮,但國體靠著團隊出色發揮,回敬10:0攻勢咬住比分。國體在決勝期,靠著陳維倫、楊盛硯連三記三分彈將比分縮小至一分差,無奈讀秒階段,大一中鋒林正面臨包夾傳出關鍵失誤,加上李家慷兩罰落空,葬送比賽勝利。 國立體育大學202公分大一中鋒林正,面對防守背框單打轉身小勾射拋投出手。 圖/蔡明衡攝健行科大今年招募去年在HBL(高級中等學校籃球聯賽)拿下亞軍的陳范柏彥、高承恩及谷毛唯嘉三名能仁家商球員,對手國體則有來自冠軍松山高中的202公分長人林正和去年松山隊長莊家誠。陳范柏彥賽後表示,自己沒有特別想要在這場比賽中復仇,只想好好表現自己。他也分享,跟同隊三年的好友們一起加入健行科大,對球場上的配合幫助很大。他說:「有阿毛(谷毛唯嘉)在場,就會覺得比較熟悉。」 健行科大大一球員陳范伯彥與高承恩在賽場上展現在能仁家商共同拼戰三年的默契。 圖/蔡明衡攝 許多大一新生從HBL的一線球星,到踏入UBA賽場成為菜鳥,面臨心理、身體上的挑戰。林正表示,來到大學後練球時間減少,也沒有人一直盯著自己,更多的是自主練習。陳范柏彥則談到,第一場比賽後,感受到更多的身體碰撞,所有隊伍的防守強度、經驗相較HBL也提升不少。「在高中時我的身體素質可以讓我能裡能外,打得算輕鬆。可是到大學後身材跟我類似的球員不少,打起來沒那麼容易。」他期望未來這年,能幫助球隊贏下冠軍,也把自己在去年HBL賽場失去的冠軍拿回來。  
竹藝融當代馬戲 劇團訴社會議題
藝文
第1641期
竹藝融當代馬戲 劇團訴社會議題
2016-12-14
舞者奮力攀爬而出,背景投影「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其上的布條寫「正視歷史,還我正義」。圖/圓劇團提供【記者李奇芸台北報導】低鳴的男聲迴盪在劇場,書生翻開歷史的扉頁,如同穿越時光般,日治時期社運、人文的黑白照片映入眼簾。《如果你還在》由「圓劇團」創作,10日在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內湖校區中正堂上演。連結歷史脈絡,以當代馬戲結合竹子工藝,闡述人民面對社會的態度,道出對世界的深沉吶喊。表演者挑起竹竿後,分別穿上白色馬褂與西裝,開啟兩個時代的對話。白球在扁擔上來回滾動,或被拋出、跳躍於兩位舞者的雙手、肩膀,透過舞者間默契的傳遞,保持扁擔平衡,表達社運中眾人「團結」的意象。民國77年,原住民為爭取土地權走上街頭,是第一次的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為表達原住民遭文化摧殘的痛苦,舞台上的竹簾投影出當時其從南部徒步到台北抗議的過程。舞者從一旁緩慢地爬出,神情凝重地表達當時抗議者心中的痛苦、辛酸。「現在原住民的自覺類似日治時代蔣渭水領導的民族文化啟蒙、議會請願運動所激發的台彎民族意識。」導演、舞者林正宗認為,這正是作品連結兩個不同時代的關聯,透過歷史讓人們更能看清當下。 「還我土地運動」投影結束後,表演者將竹簾放倒,舞者痛苦在地上掙扎。圖/圓劇團提供劇中一幕舞者隱匿於竹簾後,展現空中皮條特技,透過穿過簾幕的微光,能夠看見舞者的肢體及影子的光影流動。竹簾前投影的則是華光社區土地拆遷的影像,一台台怪手剷平百姓的家園,一切瞬間化為烏有,「那是種很痛苦的情緒表現,十幾年的家園刹那就不見了,抗議也徒勞無功。」舞者、台戲民俗技藝學系學生盧慶晟說道。華光社區位於國立中正紀念堂東側,89年時即被政府劃定為都市更新地區,歷經居民多年抗議,仍舊在102年被強制拆除。當時參與聲援抗議的五位學生、居民也被以妨害公務的罪名被起訴判刑,引申為後來的「華光五人案」。 舞者在竹簾後展示皮條特技,透過竹簾透出的光影能看見舞者的肢體動作。圖/圓劇團提供劇末,多顆橙黃的發光球體在黑幕中左右擺動,象徵時光不斷流轉,也如同人民勇於發聲的精神化作盞盞明燈,喚醒所有生存在社會下的大眾。「社會運動有不同的發聲方式,不一定要上街頭抗議。」舞者、台戲民俗技藝學系學生葉時廷認為,以當代馬戲的特技表演加入原創性的元素去敘事,也是另一種關注社會的方式。日治時期是社會運動的開始,受到文化啟蒙的台灣人開始爭取權利。儘管時空不同,到了現代,人民對社會的展望卻有類似的方向。觀眾許洳翡表示,舞者利用白繩綑綁自我、吊掛,搭配竹簾投影摧殘家園的畫面,以馬戲方式帶出沉重議題的省思。觀眾黃鈺婷則表示,以竹子、馬戲手法呈現表演讓人耳目一新,劇中許多符號也需要觀眾用心思考才能了解。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