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文大視天氣調整候車點 學生盼公告更及時
2024-11-15
校園
服務中心搬遷惹議 中興住宿生控權益受損
2024-11-15
國際
美大學校園推投票政策 盼提升青年政治參與度
焦點
2024-11-15
國際
馬大服儀指南多次惹議 學生呼籲校方修改穿衣規定
2024-11-15
國際
伊朗女大生脫衣抗議 頭巾令再引衝突
2024-11-15
校園
中教大成立邵族知識研究中心 推全民理解原民文化
焦點
2024-11-15
影音
秋鬥遭警方舉牌警告 再掀《集遊法》爭議
2024-11-1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784期
文墨交織詮釋古典藝術 蔡長煌以詩畫致敬溥心畬
焦點
2023-11-01
【記者張雅媜台北報導】皎潔月色下,白雪覆蓋千山萬壑,純淨潔白的天地,映出白鹿冰清玉潔的心志。今年正逢書畫一代宗師溥心畬逝世一甲子,異雲書屋於10月28日舉辦《仰西山——致敬溥心畬展》,邀請四位當代藝術家共同策展,致敬溥心畬在臺灣書畫領域的成就。其中,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生蔡長煌,承襲溥心畬「想要學畫,得先讀書,而後習字,畫是末後所自能」之精神,將其水墨創作融入豐富國學學識,以自身對古典藝術的詮釋,表達對溥心畬的景仰。 蔡長煌以水墨畫及詩詞創作致敬溥心畬,作品10月28日起在異雲書屋展出。 圖/張雅媜攝在作品〈七猿圖〉中,由於蔡長煌與溥心畬同屬猴,又謹記溥心畬在《寒玉堂論畫》中提到「古人以猿鶴為君子」,因此他選擇以猿猴作為主角,除了象徵君子,也隱喻為北斗七星。他提到,道教星命觀念中,星斗與人的命數息息相關,而北斗實有九顆星,其中左輔右弼隱而不顯,民間傳言若能從夜空中找出這兩顆星,則能長壽。因此,蔡長煌將九隻猿猴以斗杓的形狀排列,並隱藏其中兩隻,「希望觀者閱讀畫作時能像數北斗七星一樣,數出第八隻、第九隻,就能得到庇佑。」 溥心畬曾提到一幅好的畫作要有題詩,因此蔡長煌都會在畫旁用書法寫上一段詩詞。 圖/張雅媜攝除了致敬溥心畬,蔡長煌也嘗試將現代文學融入於古典藝術中。袖珍長卷作品〈我與我〉命名自辛棄疾〈賀新郎・用前韻再賦〉中一句「我與我,周旋久」,表達出凝視自身的心境與感受。蔡長煌在一次與朋友交談過程中,受周夢蝶〈孤獨國〉啟發,認為詩首兩句「昨夜,我又夢見我,赤裸裸地趺坐在負雪的山峰上」與自身心境相似,故以此詩意作畫。《典藏・古美術》總編輯藍玉琦說:「以現代詩結合古典山水畫,是一種巧妙且有趣的安排。」 蔡長煌對照〈孤獨國〉詩中情景與氛圍,以自己對詩意的詮釋,繪出袖珍長卷〈我與我〉。 圖/張雅媜攝〈我與我〉以溥心畬著名畫作〈江山積雪圖〉為構圖基礎,引入莊周夢蝶典故,畫出蔡長煌將自己化身白鹿、與自我對話的夢境。他拿掉原畫中樓閣元素,改加入一點紅花在畫作邊緣,形塑出渺無人煙,寂靜而有一絲生機的意境。他選擇白鹿作自己的化身,則是取自佛教中的古典意涵。他表示,「趺坐」有佛教禪意,九色鹿在敦煌壁畫中是白色的,白色蘊含著無限生機,而動物不著衣裝,亦能展現出一種赤裸而真誠的感覺。而畫中白鹿佇於山間,也展現佛教「獨坐大雄峰」,以己為至尊的心境。 莊周夢蝶的典故中,莊子在夢裡幻化為蝴蝶遨遊天際。蔡長煌取其情境,將自己化作白鹿,昂首在山澗中。 圖/張雅媜攝蔡長煌也以回文詩作品〈冬〉與周夢蝶〈孤獨國〉對話,他說:「就像我和周夢蝶共賞相同雪景,他用現代的語法、我用古典詩作,抒發各自的所思所感。」他以溥心畬常用的寫作手法,將文字排列成圈,呈現回文詩迴環復沓的特色。觀者若以順時鐘閱讀,能見由天至地、由鹿至人的景物變化;以逆時鐘方向觀賞,則是透過近鄉情怯的旅人視角,在逐漸開闊的視野中,感受從孤獨到自覺獨有光潔性情的情感昇華。蔡長煌說:「像是讀者隨著自己的步伐,一字、一字被引領,進入詩的不同情境。」 蔡長煌喜愛明月高潔的形象,因此在作品〈冬〉,效仿溥心畬將文字成圈排列,形似圓扇、也似一輪明月,以呼應其詩意。 圖/張雅媜攝「這個世代有很多細膩的東西容易被忽略,希望它們可以被展現出來。」蔡長煌認為書法是從心裡發出的聲音,如同心中流瀉出的線條,而詩、畫也是這樣的藝術。收藏家楊思勝曾以「平生同日起,百世共時遊」稱頌蔡長煌與溥心畬穿越時空的精神交會。保利香港現當代藝術部門總監林亞偉也對其作品給予肯定,「他借鑒溥老,也將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
藝文
第1755期
敦煌壁畫融精品商標 蕭博駿諷當代盲目崇拜
2021-10-27
【記者吳姿芳台北報導】知名精品品牌的銀色墜飾勾勒出蝴蝶輪廓,飛舞於敦煌壁畫的山水圖像之間。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班美術創作理論組學生蕭博駿發表《幻象極境系列》,將時尚物件融進水墨畫中,反思現代人崇尚精品的文化現象,系列作品於22日起在2021 ART TAIPEI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展出。佛家將美好空間稱為「極境」,而《幻象極境系列》靈感發想自受佛教影響的敦煌石窟壁畫,作品〈幻象極境系列2〉中,壁畫的飛馬圖像由時尚精品商標代替,藉此諷刺現代人的極樂轉為崇拜時尚精品,觀眾林承磊說:「奔騰的馬呈現動態感,衝擊的作品力量極為特殊。」 〈幻象極境系列2〉構圖概念為佛陀三尊,以古代經典圖像結合時尚品牌標誌,諷刺當代崇尚精品的文化現象。 圖/吳姿芳攝15隻蝴蝶於作品〈幻象極境系列3 花好月圓〉中的天空飛舞,「15」代表圓滿與祥和,而「初一十五」也為月圓之時,蕭博駿說明,藉此傳達現代人崇尚精品,認為進行高額消費就能滿足自己,「看懂的人就知道,裡面有吊墜與耳環,用來批評現在的消費文化。」現場觀眾林宜潾說:「因為我很喜歡溯溪,這幅畫讓我想到之前在山上看到的漂亮蝴蝶。」 〈花好月圓〉畫作中15隻花蝴蝶翩翩起舞,蝴蝶圖樣包含吊墜與耳環等時尚配件,代表時尚精品主義。 圖/吳姿芳攝敦煌壁畫大多以山水畫的形式呈現,蕭博駿說明,他希望能加入當代趣味的元素,與傳統畫作區隔,因此他將時尚品牌商標置入蓮花圖像中,諷刺人利用消費滿足虛榮心,他也補充,他將畫面設計得很華麗,藉此表達現代人對物質崇拜勝過對精神的追求。蕭博駿說明,他創作《幻象極境系列》時使用敦煌壁畫技法「盛上」,利用半浮雕效果呈現凹凸變化,產生光影,他也將紅寶石、藍寶石磨成粉狀作畫,再貼上銅箔與彩虹箔堆疊出層次。蕭博駿表示,相較過去作品,《幻象極境系列》於用色、技巧方面皆有突破,過去僅用黑色當作背景顏色,現在能藉由不同礦物堆疊,使得用色及畫面更加豐富。 觀眾屏氣凝神,駐足欣賞《幻象極境系列》,細膩咀嚼畫作隱含的寓意,並與個人經驗連結,產生共鳴感。 圖/吳姿芳攝過去,水墨畫常被認為只是用墨汁於宣紙上作畫,然而蕭博駿將現代時尚元素入畫,再使用古代繪製敦煌壁畫的手法,試圖連結古今共鳴,期待作品能與觀眾對話,以開放的方式交流藝術。蕭博駿從古作中創新出《幻象極境系列》,他也期望未來能繼續從其他傳統作品發想,結合時下議題,暈染出當代水墨的新風貌。
藝文
第1670期
融創意於經典 水墨畫再發展
2017-12-20
【記者廖翊庭台北報導】由心動藝術空間與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合作的《首屆心晴藝術選-新式水墨》學生聯展,於16日開幕。九位台藝大書畫系學生以當代的觀看方式重新詮釋水墨意象,在創作中加入富有實驗性且創新的技法與媒材,表達內在的美感意識。不同於以往黑白相間的山水風景,一幅幅湛藍色、彩色和金色與墨色相互交錯的水墨畫作展示在純白展間,絢麗之間仍能看見傳統水墨藝術原有的優雅與美感。聯展作品除了單純在畫紙上創作,有的還結合窗框、黏土等複合媒材作為畫框;有的則使用堆高顏色的技法形成起伏的肌理、配合光線投射讓畫作呈現閃耀立體感等,各種創意展示新世代水墨面貌。一幅壯闊山水畫染上了海洋的湛藍和森林的蓊鬱。《覓境》創作者、台藝大書畫系碩士生李羿慧說明,透過膠彩的特殊技法營造出內心的理想仙境,把夢幻、耀眼的色彩融於畫面中,再以傳統的筆墨皴擦筆法整理出層次分明的石壁、山涯。他以純粹、平易近人的構圖搭配繁複的繪畫手法塑造出大自然無法取代的美麗,「圖中想傳達尋覓未知卻又燦爛的秘境。」他表示,不同於繁雜吵鬧的生活環境,最單純自然的世界才讓人怡然自得。 《覓境》以膠彩技法營造理想中的仙境,風格上既保有傳統水墨皴法技法卻又不失實驗性。 圖/廖翊庭攝同為台藝大書畫系碩士生的劉默霖,其作品《回歸》以中國傳統吉祥物「龜」作為題材,《無眠夜》則是兩隻相依偎的「犀牛」,運用黑白兩色,以最原始的風貌將畫作呈現在觀者眼前。他表示,烏龜象徵長壽,充分展現生命的傳承與延續,創作者嘗試「以物擬人、以人擬物」的手法來切題,運用傳統技法融入西畫元素,表現現代水墨的設計感。畫中的犀牛臨摹細膩,遠看又像是高聳的山崗,不失傳統水墨印象。他的系列作品以末日重生為核心概念,結合內心感悟與環保議題,旨在提醒人們珍惜地球資源、延續生命的重要性。 《無眠夜》近看是兩隻相依偎的犀牛,遠觀則似高聳的山崗,細膩臨摹中不失傳統水墨印象。 圖/廖翊庭攝觀眾、台藝大書畫系碩士生徐嘉霠認為《首屆心晴藝術選-新式水墨》給予新一代年輕藝術家很好的空間和舞台,也讓更多人能看見這些用心創作而成的作品。細細觀賞每幅作品能看見不同藝術家對於「水墨」的獨特見解與詮釋,令人印象深刻。策展人、台藝大書畫系系主任李宗仁提到,藝術講究個性化、差異化及辨識度,新式水墨應是當代客觀審美的轉化、創新和經典的融合。他表示,此次聯展便是透過展出年輕藝術家的特色畫作,跳脫傳統框架,探索水墨畫「再發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