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地酒盃推廣食材永續 創意調酒融合地方特色
生活
第1803期
地酒盃推廣食材永續 創意調酒融合地方特色
2024-12-13
【記者陳樂怡台北報導】首屆台灣地酒市集「原鄉山海派對 Chill嗨嗨」於7日至8日在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舉行。其中8日舉辦的「2024地酒盃全國永續綠餐創意飲調與餐服競賽」(以下稱地酒盃創意飲調賽),將在地農產品融入調酒中,展現永續食材理念與創意的結合。 地酒盃創意飲調賽以「綠色餐飲、生態永續」為創意飲調主題,吸引百名參賽者參與。比賽限制參賽者以地瓜酒作為調酒基酒,並鼓勵以國產有機蔬果作為調酒元素,藉此推動「友善環境」與「本土生產」的永續概念。「我們希望永續不是硬邦邦 ,而是可以帶到日常裡,而比賽運用了蠻多天然的農作物,這是一個蠻好的事情。 」主辦方龍華科技大學助理教授何鈺櫻說道。他表示,部分民眾對在地酒的認識有限,認為國外進口酒才適用於調酒,但其實台灣產出的酒同樣也能調出好喝的風味。 「 調酒通常都是用煙燻醃漬了的食物和不太健康的糖漿, 我們沒有想到新鮮的也可以做這麼好喝!」參賽者龍華科技大學生蔡佳妤驚呼道。他分享,在為比賽尋找適用食材時,嘗試了許多如甘蔗糖漿、台灣柳丁和通天草等應季蔬果,讓他深刻體會到了在地作物用於調酒的可能性,顛覆了他對傳統調酒原料的既有印象。另一名參賽者,就讀宏國德霖科技大學的蕭瑜萱則提到,自己在賽中把台中產出的米自製成米漿,呈現出「地瓜稀飯」主題的調酒。他表示,使用當地種植的米調酒不僅發揮了永續理念,更希望結合日常飲食展現地方文化。「我覺得永續就是要用台灣的農業種植品去做。」他分享道。 談及未來如何深入推動永續發展,主辦方將持續鼓勵民眾了解台灣自產農產品,讓永續融入日常生活。何鈺櫻說:「其實台灣以農利物為主,所以還是希望大家能回歸到最純樸的生活方式,讓地方故事和地方特色結合起來。」他強調,這樣的努力不僅能保護當地農業資源,也能讓更多人了解並珍惜台灣本土特色,進一步提升永續發展的價值。
皇后大學安裝減碳設施 學生疑建設成本過高
國際
第1801期
皇后大學安裝減碳設施 學生疑建設成本過高
2024-11-29
【記者吳恒儀報導】據《環球新聞》(Global News)報導,加拿大京士頓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於23、24日動工重整校內的尼克森體育場(Nixon Field)草皮,改安裝碳封存草坪。皇后大學成為北美第一所安裝碳封存草坪的高等教育機構,實踐了該校於 2016 年制定的氣候行動計劃。 翻修碳封存草坪計畫是尼克森體育場振興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與人工草皮公司FieldTurf 和加拿大矽灰石公司合作,採用增強岩石風化(Enhanced rock weathering, ERW)技術翻新草坪。ERW技術會將碳(C)轉化為碳酸氫鹽(HCO3-),封存在土壤中,減少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據《金斯頓新聞》(Kingstonist News)的報導,尼克森體育場位於皇后大學校園中心,為學生活動使用的主要場地。皇后大學體育與康樂組執行總監琳達・梅爾尼克(Linda Melnick)表示,尼克森體育場的碳封存草坪將成為北美首創,專案於明年春季完成後,預計每年封存的二氧化碳相當於165棵樹苗或 11.7 英畝的森林在十年內的碳轉化量。 皇后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的Cohen(化名)樂見校方朝減碳議題邁進、為永續發展作出實質行動,但也提出校方應對專案成本公開透明。Cohen坦言:「 這個專案的成本將決定我對這個專案的看法。」Cohen認為,若校方能提供翻新草坪的成本資料,將有助於學生更清楚地評估成本與效益的平衡。他表示,作為皇后大學學生,希望校方做永續決策時能夠做出最具有效益的選擇,不應盲目追求成為「北美首創的碳封存草坪」。 加拿大溫莎大學(University of Windsor)電影與媒體藝術研究所的國際學生張筱蕾認同永續專案的初衷,但對專案執行中可能會帶來的環境污染抱持擔憂。張筱蕾認為,除了金錢成本,校方也應考慮專案存在的未知成本,包括草坪翻修工程對環境的影響以及ERW技術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污染等。校方應避免政策只是貼著環保的標籤,如同中國發展環保電動車,但電池的後續處理就成為環境負擔。「如果碳封存草坪要付出的環境代價巨大,儘管有這樣的環保效益,我也很難舉雙手贊成。」張筱蕾說道。 皇后大學安裝碳封存草坪的理念獲得學生肯定,但也牽發學生對翻修的金錢與環境成本的疑慮。張筱蕾表示,希望校方除了對校園設施改革,也能夠兼顧環保教育的責任。他期盼,大學作為教育機構,應提升學生與民眾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將永續理念融入日常行為,才能更有效地改善環境。
林肯大學辦氣候行動節 盼民眾攜手投入環保
國際
第1801期
林肯大學辦氣候行動節 盼民眾攜手投入環保
2024-11-29
【記者鄭孟佳報導】英國林肯大學(University of Lincoln)於18日至23日舉辦「氣候行動節(Climate Action Festival)」,透過藝術展覽、森林走讀、碳足跡計算、舊衣捐贈、播放環保主題電影、全市社區垃圾分類等為期一周的活動,提升眾人對氣候議題的認知。活動主辦人艾力克斯.福斯利伍德(Alex Foxley-Wood)表示,今年的氣候行動節首次讓學生自行籌辦活動,吸引了超過300名參與者。 林肯大學永續發展團隊莉比.約翰(Libby John)表示,氣候行動節提供相當多元的方式,讓人們參與氣候與永續議題,「從藝術到科學、垃圾清理、衣物交換、園藝和自然攝影等都有,我們還邀請了當地社區的組織一同參加。」他說道。永續發展團隊透過讓民眾親自投入環保活動,對議題產生更深刻的了解。於氣候行動節中舉辦野生動物攝影工作坊的麥可.提格(Michael Teague)指出:「我看到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教職員以及一般民眾一起互動、參與,且在討論氣候危機時分享彼此獨特的想法與觀點。」他的工作坊讓參與者能實地練習,並在林肯大學的布雷福德池(Brayford Pool)校區捕捉美麗的鳥類照片。 提格分享了氣候行動節期間,他認為最喜愛、也最奇妙的環節——攝影工作坊的尾聲,一隻美麗的翠鳥突然停在眾人面前,讓大家得以捕捉他的倩影。他表示,許多參與者以前從未見過翠鳥,「當像翠鳥出現這般不在計畫中卻充滿魔力的時刻發生時,它會加深人們與周圍環境的聯繫。」提格說道。他相信,若能讓更多人目睹生態與環境之美,進而因此受到啟發,就更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採取具體行動,或是對環境做出有意義的改變。主辦人福斯利伍德補充,已有許多社區團體和在地企業表達未來參與活動的意願、討論彼此在永續行動上的合作;學生則希望能舉辦更多同儕間的交流。 「我的夢想是,20年後全世界的孩子能在學校學到人類如何攜手合作,應對氣候變遷、拯救了地球,為未來世代保住了家園!」約翰說。他強調,環境危機是真實存在且迫在眉睫的議題,此次氣候行動節以積極正向的方式應對,便是希望大家能受到激勵,從而做出實際行動。「這(環境永續)關乎每個人的未來,永續影響著生活的每一個層面。」福斯利伍德說。他說明,從食物供給到天氣、能源、職業發展,乃至野生動物,一切都與永續息息相關。氣候行動節以低成本的方式舉行,讓來自各式各樣背景的人都能接觸氣候行動,藉由教育及分享對自然的熱情,期盼創造一個不再過度消費、彼此關愛並珍視自然的世界。
從二手屋走到緬甸街 社區團隊盼提升青年在地關懷
生活
第1800期
從二手屋走到緬甸街 社區團隊盼提升青年在地關懷
2024-11-22
【記者王保伶報導】「地方志iplace」17日舉辦「青年縣外參訪共學PART2 萬華大水溝二手屋 x 鳴個喇叭緬甸街」(以下簡稱青年縣外參訪共學)活動,藉由參訪青創團隊與觀摩社區共好的實例,讓學員深入體驗環境永續與跨文化交流,並了解如何在生活中實踐與參與。 學員們從環境永續與多元文化參與兩個面相進行探索。來到位於南機場舊市場巷弄內的「大水溝二手屋」,店長張貴智介紹二手屋成立初衷與服務內容,並引導學員體驗一日店長,親自開箱善心人士送來的二手物包裹,學習將各式二手物資分類並估價。就讀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的陳宇柔表示,過去不曾以業者角度思考如何為商品定價,因此對估價環節印象深刻。張貴智提及,希望藉由參訪及體驗,讓參與者了解如何經營二手店,並能將二手物交易的概念帶回家鄉,促使這種模式在各地發展。 活動帶領學員們參訪中和區華新街(又稱緬甸街)的在地文化團隊「鳴個喇叭!緬甸街」,透過團隊的介紹與品嚐緬甸奶茶與道地甜點,認識緬甸飲食文化以及生活習慣。參與活動民眾盧宣蓉分享,參訪使他更認識緬甸華僑,「像是他們為什麼會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來到台灣,食物如何受殖民文化和周邊國家的影響,以及食物名字的由來。」他補充道。除靜態美食體驗外,活動更涵蓋動態走讀。學員跟隨對緬甸街瞭若指掌的「鳴個喇叭!緬甸街」團隊成員楊萬利在街道中穿梭,聽著他一一介紹街上店家,如許多緬甸人祭拜的私人佛堂、號稱成年男性社交場所的奶茶專賣店,以及各式特色小吃等。陳宇柔談及,許多人初次造訪時,會因不理解東南亞文化而產生既定的刻板印象,「但藉由當地人帶領走入地方,能夠打破我們之間的隔閡。」他說道。 「我們想要導入社會目前關注的事件,以及實務的案例。」地方志iplace負責人賴志政說道。他舉例,從台灣推動的2050淨零排放計畫,以及全台新住民人口比例增加等,都反映出環境永續與多元文化的重要性,因此選擇參訪致力於促進環保與文化交流的組織,回應社會趨勢。「大水溝二手屋」以二手物回收與販售推行環保,同時也協助弱勢培力,為單親婦女、街友提供縫紉、電器修復等工作機會;「鳴個喇叭!緬甸街」透過出版刊物、緬甸飲食體驗、街區導覽等多元形式推廣緬甸文化,希望成為連接台灣與緬甸社區的橋樑。兩者皆是成熟的社區共好案例,「我們希望讓青年從案例中學習,思考針對不同議題可以採取的社會行動。」賴志政解釋道。 盧宣蓉認為青年了解社會議題很重要,「在社會上會遇到各種不同的人,若缺乏媒介去了解彼此的差異,容易對未知的事情產生恐懼。」他說道。賴志政也解釋,地方志iplace不斷推動青年投入社區參與、了解社會議題的培力課程,讓他們跳脫在學校課堂中所學,認識自己的家鄉與土地。但他並不要求所有參與者都投入社會關懷與行動中,他說:「或許他們未來大學畢業、就業,或是想回饋家鄉時,能從以前認識的事情獲得途徑,做出實際行動。」他強調活動意義在啟發參與者對社會議題的關注,希望未來他們能有機會付諸實際行動。
「J-path」計畫推淨零轉型 邀青年實踐永續新概念
生活
第1799期
「J-path」計畫推淨零轉型 邀青年實踐永續新概念
2024-11-15
【記者周依恩宜蘭報導】宜蘭縣環保局「J-Path宜路有你『淨好生活,零的日常』宜蘭淨零公正轉型系列活動」(以下稱「J-Path」計畫)於9日至10日舉行「『淨零・競零』社會創新挑戰GO!」活動,邀請青年認識宜蘭在地的永續實踐者,透過參訪看見推行永續發展需要面對的挑戰,並將經驗帶至日常生活中,反思個人行動的可能。 活動與宜蘭在地的創新永續實踐者合作,如使用在地食材的餐廳、深耕地方創生或環境教育的單位等,並讓參與者組隊自主探索。參訪過程中,參與者需和參訪單位互動並完成專訪,同時自行發想出能實踐的永續公益行動,最終在成果發表會上與他組交流分享。參與者阿勇(化名) 讚許道:「有實際經驗的人講解與帶領是差很多的,不會只是看過去,而不知道背後故事。」他認為,活動提供了對話和深入理解永續議題的機會,讓他不只看到案例的表面,而是能聽見行動背後的思考與經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學系碩士生,同時有修教育學程的王巧貞也表示,在與宜蘭縣立岳明國民中小學校長黃建榮的對談中,對該校「樂觀小帆手」鼓勵學生勇敢實作的海洋教育理念印象深刻,突破以往侷限在教室裡的教學模式,給予他對永續與教育結合的新想像。 談及淨零的公正轉型,「J-Path」計畫承辦湯翊羚解釋道:「推行淨零的過程會衝擊到一些人,因此公正轉型是希望找出可能受影響的利害關係人,思考各方可以有哪些應對方式。」他補充,政府推廣公正轉型,期望促進社會溝通,盡可能避免因為淨零而造成新的不平等。然而公正轉型對公眾而言還太過陌生。宜蘭目前雖已有許多在永續議題發展成熟的案例,但多數業者仍不熟悉淨零如何與公正轉型連結。「J-Path」計畫的專案執行羅育如指出:「他們對環境已經夠有意識了,只是下一步漸漸會需要面對公正轉型的問題。」例如太陽能、風電、水電等綠能發展,勢必會對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與既有農業生態造成衝擊。阿勇也觀察到海洋保育轉型的兩難,他反思,「真正需要面對和溝通的群體,可能因為他們正屬於權益受損的一方,或可能淨零本身與他們的生計衝突。」阿勇說。因為看見永續目標與漁民生計之間的利益衝突,他認為展開對話雖然重要,卻深具挑戰。 臺北醫學大學學士後護理學系學生黃築亭表示,自己過去對永續的概念只停留在攜帶環保杯,參訪後有所體悟,他說道:「非籠飼的雞過得比較健康和開心,所生出的蛋也對我們身體比較好,這是個正向的循環。」他表示在理解價格背後反映的價值後,將來更願意消費支持這些小農。「淨零其實是一種從社會、文化到經濟的變動。但在台灣,人們往往以為淨零只是政府的事。」「J-Path」計畫主持人王穎達說道。他強調,淨零公正轉型應該是整個社會的運動,而此計畫聚焦於青年,希望對淨零公正轉型的概念能從認知到認同,進而展開行動。羅育如也期許,希望在推動​​青年了解永續實踐的同時,也透過青年將公正轉型概念帶入社區,促進社區在淨零減碳之餘,有意識的思考轉型所需要面對的議題。
跨校團隊創可動式太陽能板 智慧調光促農電共生
新知
第1798期
跨校團隊創可動式太陽能板 智慧調光促農電共生
2024-11-08
【記者林沂葳報導】隨著能源需求增加,發電設施逐漸延伸至農田,壓縮到農作物的生長空間。為了解決農電共生的問題,中原大學與臺北市立大學的團隊在中原工業與系統工程學系教授余燕薇的帶領下,攜手研發「WeGrow太陽能板」,透過分配日照的方式,研發可動式太陽能板,並在113年度氣候變遷系列競賽中獲得金獎。 「WeGrow太陽能板」運用了植物跟太陽能板的特性,經過團隊調查,當中午時段氣溫升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會減少至原本的20%至30%左右,此時太陽能板發揮效率最好。於是團隊研發一款在中午時段旋轉展開進行發電的太陽能板。不同於一般的太陽能板,此作品可以自動展開跟收合,需要接收陽光時展開,其餘時段把太陽能板收合,讓植物適時進行光合作用。中原工業系大三學生鄭仁愷補充道:「這個作品的實體設計是從雨傘獲得靈感。」 談及研發動機,鄭仁愷回憶起一次家庭旅遊,「我們發現某個原本是農地的地方,現在都變成太陽能板。」於是他開始思考在太陽能板底下農作物該如何生長。團隊為此參考溫室的農作物,「經過調查發現,溫室內多是中低到中高日照農作物,不需要整天的日照,那是不是可以提供部分時段的光線,給太陽能板發電?」鄭仁愷說,於是團隊決定根據植物光照的時間配置來研發作品。 為了光電發展,許多農地因改建成太陽能板需求地而無法耕種。2024年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於《大自然雜誌》發表的文章指出,農業部和經濟部2023年的資料顯示,預計規劃光電開發的農地將近7000公頃。「我不希望有假種田真種電,如果只是在一塊農地上面種電,無法永續利用土地。」余燕薇補充,作品結合自動開合的設計,期盼解決農電共生的爭地問題。 「作品還可以運用在漁電共生上,當太陽能板設置在魚塭時,分配日照的開合設計讓魚適時照到陽光,避免皮膚病。」鄭仁愷補充。針對作品的概念,國立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學士班助理教授楊智元說:「安裝太陽光電需要大量的面積,此作品有回應到土地複合式運用的想法,幫助節省空間。」但他認為,作品需要具備農業知識的人士參與,才能根據不同農作物的生長特質做出調整。
綠藻結合空氣清淨機 有效降低室內二氧化碳
新知
第1796期
綠藻結合空氣清淨機 有效降低室內二氧化碳
2024-10-18
【記者李香霆報導】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正在衝擊地球生態環境,我國因此訂立2050淨零排放碳中和目標。為呼應全球趨勢,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博士班的賴弘翌,在求學期間開發「綠藻淨氣機」,將綠藻與二氧化碳間具有高轉換率的特性結合空氣清淨機,平衡室內空氣中氧氣與二氧化碳的濃度,並以此榮獲2023年U-Start創新創業計畫的績優團隊。 人體在高濃度二氧化碳的環境中,不僅會導致頭暈疲勞、注意力下降,長時間暴露甚至可能造成意識模糊等永久性傷害。目前市面上的全熱交換機透過交換室內外空氣以降低室內二氧化碳濃度,但是安裝時必須配合建築和裝潢,建置成本高昂。賴弘翌為此研發綠藻淨氣機,除了免安裝且機動性高的優勢外,也藉由綠藻減碳,為環境注入新鮮氧氣。 綠藻淨氣機是目前唯一能夠分解二氧化碳的空氣清淨機,利用馬達過濾空氣,之後送入受24小時光照的綠藻缸,透過光合作用的原理,吸收二氧化碳並釋放氧氣。賴弘翌從數據談起綠藻與二氧化碳間的高轉換率:「平常我們在一個空間裡面,如果二氧化碳達800ppm就會有點不舒服,綠藻養得好的話,每秒大概可以吸收200ppm的二氧化碳。」 今年八月,綠藻淨氣機進駐於新北市青年局青職基地。然而,綠藻養殖不易導致產品無法發揮最大減碳效用,同樣數量的綠藻在不同空間中也需要不同的光照和空氣量。「我們發現它如果到不同的空間,養殖的狀況可能會需要微調。」賴弘翌與團隊對此隨即在十月初以物聯網的概念,從機器裡的感測器即時監控綠藻的生長狀況,打造自動化調整光照與藻缸空氣量的追蹤系統,進行智慧養殖。 談及未來發展,賴弘翌認為,相對於透過植樹造林,綠藻減碳目前仍是一個新穎的概念,所以尚未被廣泛應用至日常生活中。國立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教授張嘉修則抱持正面態度說:「像圖書館這種需要快速降低二氧化碳濃度的場合,很適合用這個設備。」賴弘翌也分享,現階段僅是將綠藻應用在淨氣機上,但期望未來能結合自身的建築專業,打造與生態和諧共存的綠色建築。
聚光燈後的永續困境 藝術產業如何邁向綠色轉型?
專題
第1792期
聚光燈後的永續困境 藝術產業如何邁向綠色轉型?
2024-04-11
【專題記者何予、賴羿安、林詩祐、蔡愷恆綜合報導】閉展後,人潮散去。藝廊實習生小怡(化名)打開工作人員才能進入的儲藏室,看見那堆由保麗龍、泡綿紙、塑膠袋與難以拆解的混合素材組成,隱隱反射展覽燈光線的一座銀白小山,數量多到足以佔滿六到八人電梯的空間。如同光與暗,觀眾的注意力容易聚焦於光線下的藝術品,難以看見背後的創作、包裝、運輸、佈展過程,以及可能造成的碳排放與廢棄物。藝術產業並非如外界所想像的環保,台灣藝術永續聯盟表示,以舉辦2020年的台北雙年展為例,總計排放32.5公噸的二氧化碳,相當於消耗2公頃的森林。隨著時代演變,國內外藝術家不只在題材上關注環境永續,更以廢棄物作為創作媒材。然而,依然難以避免包裝消耗品、一次性裝飾及塑膠垃圾,藝術產業該如何實踐永續? 協同策展人蔡明君與策展人陳泓易、藝術家陳宣誠在《後植民計畫》展覽作品《懸亭》,正是利用前一檔作品媒材與當地舊窗戶廢材設計而成。 圖/取自後植民計畫粉專藝術品包材難重複使用 替代策略減少廢棄物數量現已有許多藝術家透過再生材料當作素材,但在將作品運輸到展場的過程中,還是需要以各式柔軟材料包著作品,保護藝術家的心血免受傷害。若是較小型的國內活動,有些藝術家傾向以手邊的二手素材自行包裝並運送到現場。至於大型藝術博覽會,則多委託專業運輸公司負責,尤其國際長程運輸的作品損壞風險高,因此保護程序更謹慎,材料也更複雜。鶴軒藝術藝廊創辦人陳鶴舉例,日本運輸公司會以報紙、氣泡布、保麗龍將紙箱的空間填滿至實心,確保藝術品在運送過程不會損壞。面對大量廢棄包材,許多材料大多僅供一次性使用,像是容易變形的氣泡布,或是具有特殊尺寸的保麗龍,藝術家和場館就算想重複使用也不太可行。非畫廊副總經理徐孝貴無奈解釋,「儘管有環保與永續念頭,但在藝廊,氣泡布等材料頂多重複使用一兩次就會淘汰。」小怡也有類似的觀察。他提到,木乃伊式的綑綁包覆方式,容易在拆除膠帶時破裂,而失去原先的保護效果,不堪再次使用。在有限成本下,藝術家各自發展永續的替代策略。長期關注藝術永續議題的策展人蔡明君分享,在展覽《院》中,他不搭任何展牆、台座等一次性木作結構,減少產生額外廢棄物。陳鶴為了重複使用運輸作品時的包材,僅將膠帶貼於氣泡布封口處,以避免拆卸造成的大面積破損。曾任教於虎尾科技大學的退休教授,同時是該校藝術中心的指導老師林俊男則選擇用舊棉被替代氣泡布。如果展覽中不得已使用木板、塑膠類製品等一次性耗材,他也會於結束後提供給需要的學生、街坊鄰居索取。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生鄭尹真談及,每檔展覽結束後,校園內的垃圾場都會堆滿木料,成為一座廢棄山丘。 圖/鄭尹真提供盼建立交流平台與資料庫 共尋藝術永續解方部分個人藝術家、工作室已具備藝術永續概念,並開始在能力範圍內實踐。然而,視覺藝術聯盟(以下簡稱視盟)國際交流專案經理范宇晴表示,經過台灣藝術永續聯盟全台調查後發現,面對席捲而來的全球趨勢,「大家還是在單打獨鬥。」雖有不少藝術工作者正在默默實踐永續,但因缺乏交流,導致迴響力道不足。「這是因為缺乏了揭露訊息的平台。」范宇晴說明,台灣藝術永續聯盟成立於2022年,由視覺藝術聯盟、表演藝術聯盟和畫廊協會等民間組織組成。聯盟不只推動及監督政策,也希望提供平台,讓藝術永續的實踐方法和知識集結、流通。文化部表示,未來將建立「藝術永續資料庫」,讓業內人士能觀摩藝術永續範例,累積知能及實作經驗,形成正向的循環與風氣。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同時任教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的李根政更進一步點出,「目前欠缺產業內部由下而上的討論。」不只要官方推動,也需要產業內不同從業人員間自發性的對話、交流,才不會淪於形式。李根政認為,近年來可看見台灣與國際接軌的企圖,不過大型國際展覽最大的問題是交通產生的碳排放,策略多著重在減碳,不見得適合台灣普遍為中小規模的藝術場館。范宇晴也表示,視盟不希望總是透過國外的案例去了解永續議題,台灣應該試著找出自己的途徑,因此向文化部提案,在全台250間藝術機構展開訪談調查,包含個人工作室、非營利組織和美術館等。 《畫廊ESG手冊》及《視覺藝術綠色展覽指引》由台灣藝術永續聯盟策劃、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執行,調查國內外作法,在材料選擇、能源和運輸等方面提供可行作法,目標是引導產業自發行動。 圖/何予完善跨域溝通 共謀藝術產業減碳解方藝術作品的生命週期會經過製作、運輸、展出和廢棄,需要從業人員發揮各自專業,在各階段參與環保與減碳。也因每一檔展覽的規模和呈現方式差異大,蔡明君認為,若要進一步擬定永續實踐方法,可由環境工程師提供一對一諮詢,協助計算碳排並給予減碳建議。臺北市立美術館2020雙年展「儲回大地的藝術」計畫,藉由估算展覽產生的碳足跡,號召藝術產業反思自身造成的碳排放。該展選擇以種樹達到碳中和,雖然事前已徵詢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現升級為行政院農業部林業試驗所),卻因不了解台灣的林業經營,以及生態保育目標缺乏共識等因素,引發爭議嚴重的「大崙尾砍伐事件」(註一)。蔡明君感嘆,「困難的是如何有效推廣環境永續,而不是讓本意良善的計畫,變成製造破壞的計畫。」李根政呼籲,跨領域的對話除了需要徵詢專業工作者,也需與社會運動人士交流。註一:大崙尾砍伐事件源自政府未與民間環保團體釐清「台北公有林」定位,且對於復育的樹種意見歧異,砍伐面積約10公頃的林地,衍生成「為了種樹而砍樹」的爭議。藝術永續若要有效實踐,跨領域的積極交流必不可少。文化部推動藝文產業2050淨零碳排轉型趨勢,精確計算藝文產業的碳排總量,同樣需要環保相關專家等協助。台灣藝術永續聯盟正在著手調查當前缺乏的碳排數據,並就目前已知數據製作碳排計算器,開放不同機構申請,讓藝術產業工作者記錄自己的碳排總量,了解不同季度和年度變化。除了碳排量計算,廢棄物減量也是永續的重要課題,材料開發或許就是長期解方。徐孝貴表示,希望未來有便宜且可植生物分解的素材可供選擇。由於目前台灣還沒有可替代氣泡紙的環保包材,林俊男也期待政府能夠投資開發可分解包裝。台灣藝術永續聯盟目前正致力於永續材料的研究,並參考國外的綠色藝術實驗聯盟 (Green Art Lab Alliance, GALA)的未來媒材銀行(Future Materials Bank),期望推廣無毒及可分解的環保媒材。 國外的案例如Hexcel Pack公司以100%回收且可生物分解的紙張作為包裝材料,取代常見的一次性塑料氣泡布。 圖/截自Hexcel Pack官網經費不足成藝術永續阻力 政府提供企業投資誘因預算考量是藝術永續難以普及的一大原因。林俊男無奈坦言,藝術中心的預算過少,難以負擔外國開發之環保運輸器材,導致無法完全落實藝術環保。舉例來說,目前光是租借一只大型烏龜箱(註二)就必須花費6000歐元(約台幣20萬), 一般單位根本無力負擔。不只校園,商業畫廊更以營利為主要考量。徐孝貴也表示,「觀念大家都有,問題是在現實環境中找不到支持的資源。」資源有限,若在成本上沒有更經濟的替代方法,大家還是傾向舊有選項。註二:烏龜箱為藝術品包裝運輸時,能夠重複使用的包裝箱,可取代需不斷訂製的木箱。 台灣藝文產業市場規模較小,大多仰賴政府資源。文化內容策進院(以下簡稱文策院)推動「ESG for Culture專案」,鼓勵藝術家實行環保永續觀念,吸引企業投資,以提升企業ESG形象及產業競爭力。文策院持續協同專業顧問機構,向藝文業者溝通企業關注的ESG議題,以訂定執行方向。文化部則啟動「淨零排放—文化產業減碳科研輔導計畫」,補助藝文團體及相關機構投入ESG及藝術永續議題研究與行動,並在2022年時,與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和臺灣證券交易所協調,於《112年度公司治理評鑑指標》的「推動永續發展」中新增評鑑指標,鼓勵上市上櫃公司透過贊助、投資、採購等行動,將資源挹注文化藝術產業。除此之外,范宇晴也期望,文化部能推出永續標章評鑑制度,制定具公信力的計算標準並獎勵企業。一方面讓大眾在觀展之餘,了解藝術永續觀念;另一方面,則讓企業基於ESG考量,更願意支持有永續意識的場館及藝術家。綠色浪潮無可迴避 盼藝術永續向民間扎根環境文明已是當代人類無可迴避的課題,蔡明君提醒,藝術在社會中作為教育與推廣的角色,透過產業自身的永續實踐與改變,或許也能讓觀眾一同在乎環境永續。正因藝術的特徵是不斷探索人性,不斷提問,身為藝術創作者無可避免需要看見問題,不能否定舉辦一場展覽所帶來的浪費與環境損害。「藝術需要誠實。」李根政相信,比起外界監督,這將是個人內在需面臨的叩問。現在文化部的長期目標是讓永續、減量、低碳、節能等概念,逐步成為藝文產業的「標準配備」,進而改變需求與供給端。李根政觀察,「台灣的藝術永續討論還是停留在論壇或是研討會。」他期待未來藝術永續,能夠向民間扎根,不只從國外的案例汲取經驗,也能找尋到屬於台灣的那條路。 非畫廊副總經理徐孝貴表示,目前雖然有針對藝術永續的研討會,然而尚未有實際的細則與共識,未來還有一段路要走。 圖/林詩祐攝
廢氣再利用! 元智以「TiFe基合金」純化氫氣自生電
新知
第1787期
廢氣再利用! 元智以「TiFe基合金」純化氫氣自生電
2023-11-30
【記者黎昕俞綜合報導】由於氫的分子結構不含碳,因此在未來減碳的趨勢下,氫能源受到廣泛關注。由元智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副教授沈家傑帶領學生謝睿宇、曹珺傑及孫嘉宇,研發出「TiFe基氫氣純化發電組」,可在廢棄氣體中純化出氫氣,進而在燃料電池裡與氧氣反應產生電,榮獲2023台灣能「永續能源創意實作競賽」大專綠能創新組金牌。 元智大學機械系師生團隊,研發「TiFe基氫氣純化發電組」,榮獲2023台灣能「永續能源創意實作競賽」大專綠能創新組金牌。 圖/團隊提供在台灣半導體或電子業,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含有雜質的餘氫。若將當中的廢氣去除,純化後的氫氣便可以循環再利用。因此,研究團隊自製儲氫合金TiFeNi,利用獨有的儲氫能力,將其置入「TiFe基氫氣純化發電組」,讓分離過後的氫氣可以重複使用,並與氧氣反應產生電。經實驗測試,該技術在廢氣中含有50%以上的氫氣時,能夠將其純化至可利用的濃度。 照片右方為「TiFe基氫氣純化發電組」燃料電池主體,將純化後的氫氣注入其中,與氧氣反應可以產生電。 圖/團隊提供由於氫氣與合金進行化學反應時,會放出大量熱能並分解成氫原子。就讀元智大學機械系謝睿宇將純化過程形容為跳棋遊戲,「當氫氣碰到合金表面的空隙時,會像跳棋般進入空隙裡面,接著滲入到更深層的部分,那金屬就會把它卡住,讓氫原子不容易跑出來。」接著,團隊對合金加熱產生分解反應,「氫氣在吸收能量後,可以擺脫合金的束縛,重新跑出來結合成氫分子。」元智大學機械系曹珺傑補充道。 研究團隊自製儲氫合金TiFeNi,可以將氫氣從工業廢氣中分離出來,並且再利用。 圖/團隊提供有別於市面上的儲氫技術需要存放在高壓鋼瓶,團隊使用的儲氫合金TiFeNi因壓力要求較低,不易有破損而大量放出氣體的危險,在使用上的安全性相當足夠。而且,相較起其他儲氫合金材料,因原物料價格高昂故成本居高不下,儲氫合金TiFeNi可大幅降低純化氫氣的成本。惟團隊坦言儲氫合金TiFeNi相較起來使用耐性更低,面對儲氫合金在純化過程中,雜質氣體會隨時間在合金表面聚集,造成阻擋氫氣無法進入其內部的問題。另外,如何讓每次純化氫氣的數量比以往更多,也是團隊目前研究發展目標之一。南臺科技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暨研究所副教授蘇順發補充,可以嘗試進行氫氣與其他多種氣體的分離,例如透過化石燃料所產生的氫氣等。他建議道:「除了TiFeNi合金外,可以嘗試其他組合,例如將少數鐵置換成錳、鉻等金屬,試試其純化條件與效率。」 
港中大可降解包材減污染 盼取代商業塑膠
新知
第1787期
港中大可降解包材減污染 盼取代商業塑膠
2023-11-30
【記者黎昕俞綜合報導】市面上塑膠袋因成分無法自然分解,回收費用不僅昂貴,也易產生微塑膠污染毒害下一代。由香港中文大學(以下簡稱港中大)化學系教授魏濤帶領學生鍾曉嵐、張家敏及蔣卓倫,研發新的包裝材料,不僅能像塑膠袋延展性高,更能在自然環境下降解。 團隊研發的包裝材料盼未來可以結合各領域專家,使其可以廣泛應用,逐漸取代塑膠。 圖/團隊提供塑膠袋因輕便、不易破的特性,在日常生活中廣泛得到應用。但是其成分只能在難以實現的高溫條件下分解,故長期積累之下,塑膠垃圾已對地球產生不可忽視的傷害。有鑑於此,團隊利用細菌纖維素製造新的包裝材料「BC基薄膜」,盼取代商業塑膠,減少垃圾污染。細菌纖維素是由木麴菌與酵母菌共同生長而成。透過在培養器皿裡加入醣類,使微生物能夠發酵形成纖維素。就讀港中大化學系博士班的鍾曉嵐補充道:「纖維素會被細菌排在菌體外部,形成結晶度很高的生物膜。」團隊將其風乾後,形成抗水、耐油的「BC基薄膜」。團隊也加入大豆分離蛋白,利用其良好的成膜特性及延展性,讓薄膜延伸效果提高。此外,團隊更加入海藻酸鈉,有效阻隔水蒸氣及氧氣,以延緩食材氧化的時間。因過程中皆使用合法的食品添加劑,故誤食也不會傷害人體。 團隊加入食品添加劑與菌種一起反應,讓生成的膜延伸效果不僅提高,也能阻隔水蒸氣及氧氣。 圖/團隊提供目前作品仍處於利用物理方法,在不改變分子結構的狀況下,透過加入其他材料達到改善性能的目標,因此防油、抗水的能力有限。魏濤表示接下來會持續尋找其他方法,「增強防腐的功效,並讓細菌成膜及厚度成長更加迅速。」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教授鄭光成也提醒,因為包裝材料會直接與食材接觸到,故也需要考量食材釋放或滲出等測試,同時後續的回收細項也須符合法規。臺大化學工程學系教授劉懷勝則說明,此作品兼具食品安全及永續概念的優點相當不錯,然而如何降低生產成本也是重點之一。他建議可以應用在醫療領域上,例如人工敷料等需抗油、防水的較高單價商品,或許可以提高進入市場機會。為此,魏濤亦盼未來能加入其他領域專家的協助,讓食品包裝膜的生產速度更穩定、迅速,以及生產流線專業化,藉此達成取代傳統塑膠的目標。 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系教授魏濤帶領學生鍾曉嵐、張家敏及蔣卓倫,以細菌纖維素製成包裝材料,延展性高且能在自然環境下降解。 圖/團隊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