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生活
專題
第1673期
環保產品真環保?消費者生活習慣才是關鍵
2018-03-28
【專題記者王若穎、徐湘芸、羅文妤綜合報導】今年年初政府限用塑膠袋新制上路,更計劃於明年限用塑膠吸管。限塑政策頻頻,加上民眾環保意識逐年高漲,各式環保餐具、環保吸管在市場如雨後春筍冒出。但有民眾質疑製造環保產品過程反耗費更多資源。「使用環保產品」等於「環保」嗎?該如何重新思考「做環保」的隱藏成本,找出更適合自己的環保生活? <b>你是否購買多餘的環保產品? 保險業務經理陳建文八點半準時上班,有時一天工作八小時,約四分之三的時間會在外面跑業務,忙碌生活使他三餐依賴外食。但即便在外用餐,陳建文通常會自備環保筷,「一開始真的是環保,後來用久了也覺得免洗竹筷真的太噁了。」他表示,環保筷是從大學開始養成的習慣,已經11年了。 陳建文也購買過三副玻璃環保吸管組合,一副包含粗細吸管各一、一根刷子與一個收納的麻布袋。陳建文不喝有珍珠的飲料,所以只用細吸管。但三根細吸管卻只用一次,不是弄丟,就是朋友好心收拾時當作垃圾丟棄。 使用環保產品真的環保嗎?從陳建文的例子來看,環保筷的使用行為相對環保,但「買環保吸管」這件事,卻意外產生不必要的浪費:三根粗吸管、三根刷子及三個麻布袋。 根據綠色和平與臺灣清淨海洋行動聯盟(TOCA)發表的海洋廢棄物統計數據顯示 ,吸管是臺灣海洋廢棄物種類中的前十名,而TOCA在民國104年光是兩個月的淨灘活動就撿到近1萬2000支吸管,相當於5座101大樓高度。 環保署民國106年推出「一次性塑膠的減用時程表」。限塑在即,購買各式環保產品的風潮也愈盛行,但環保產品的能源消耗是否為多餘的負擔,引發熱議。 如今市面上流通著不同材質的環保吸管,不過部分民眾反彈,認為製造出多餘的吸管,將消耗更多能源,反而成了一種浪費。導致環保吸管不環保的主因,不是因產品本身,而是周邊「不需要的」附加產品,以及使用者的使用方式。「多餘、過度的購買行為」或許才是造成環保產品不環保的主因。 「其實說真的環保吸管真的環保嗎?也不一定吧。」任職於飲料店的高志勳認為,如果不常用,那再環保的吸管也只是浪費,反而要多消耗資源去製作另一項產品。他表示,店內有些客人會不使用吸管,直接喝。 「當初是看了很多相關的網路文章,才買了環保吸管。」陳建文說在沒有環保吸管前,即使想喝杯飲料,通常也不拿吸管、直接就口,或是選擇寶特瓶裝的飲品。 <b>環保產品未被計算的隱藏成本 市面上流通著不同材質的環保吸管,然而,此舉也引起部分民眾反彈,有人認為製造這些多餘的吸管,額外消耗更多能源,反而成了一種浪費。環保產品不是導致浪費的主因,「多餘、過度」的購買行為,才是造成環境負擔的關鍵。當購買行為生效,單純計算產品材質、製程,已不足以討論環保;提高循環使用率、減少一次性消耗,才是討論環保產品造成的外部性時,更需要被重視的隱藏成本。 環保吸管品牌〈QC館〉為讓每個消費者擇其所需,研發、販售多種材質和款式的環保吸管。 圖/羅文妤攝 首當其衝的隱藏成本,是單一產品的耐用程度。不耐用的產品,會重複耗損製造的能源、資源,在商業考量的生產線上,數字規模更是相當可觀;不耐用的環保產品,有時甚至比一次性用品浪費更多資源,加倍消耗更多環境成本,造成更沈重的負擔。 但對部分商人而言,在商業考量下必須維持商品一定的使用年限,使商品的耐用度越差越好。原因始於商人多以利潤為優先考量,而提高獲利除了降低製造成本外,產品耐用度差,更可使消費者提高購買頻率,增加收入。因此,材質再環保的商品,在耐用度有限的情況下仍是一種浪費,選購環保產品時,不能單看製造面是否環保,更必須審視其耐用度,才能真正減少它變成垃圾的機會。 除耐用度外,「原料再回收率」也是討論「環保產品造成的環境成本」時亟需重視的。環保吸管品牌〈QC館〉創辦人朱學傑解釋道:「金屬是一定可以被重複利用的材料,一般垃圾處理時,會以重量區分,重量較重的金屬會被回收。」他表示,這些金屬回收後會變回原料,能夠製成常見的欄杆或其他工業品。金屬材質相較於塑膠,前者可被回收再利用的機率更高。 面對質疑聲浪,朱學傑回覆:「不用吸管當然更好呀!」做環保是相對的,不使用吸管固然比使用環保吸管更環保,但在消費者的需要不會消失的情境下,使用耐用的環保吸管又比大量使用、丟棄一次性吸管來得環保。因此絕對不是一昧選購貼有「環保」標籤的產品,而是依自己所需選購適當的商品進行使用,才能達到環保產品的價值。 我們實際詢問四家使用環保吸管的咖啡廳後,發現店家原先使用塑膠吸管的垃圾量十分可觀,為了環保並減少垃圾量,才換成環保吸管。更換後多數顧客都給出正面的回應,且以店家長期使用的成本來計算,環保吸管比一次性拋棄的塑膠吸管更加便宜。 <b><b>環保如浮雲 生活習慣影響大 「雖然知道要環保,但就是沒有那個習慣。」保險業務專員呂易嫺說,生活周遭很容易接收到「要環保」的訊息,例如媒體廣泛報導從海龜鼻孔拔出塑膠吸管的新聞、政府今年推的限塑政策,甚至身邊朋友也出現團購環保袋、環保餐具的行為。 不過呂易嫺表示,對業務員而言,整天要在外奔波,通常不會隨身攜帶環保餐具,也不方便清洗餐具。「當你看到身邊的人還是在用免洗筷,就會覺得用也沒什麼差。」她表示,工作環境成為她做環保很大的阻力。 「這件事離我太遠了,就是缺乏一個迫切的動機去做環保。」呂易嫺認為,政府剛推行資源回收時,社會大眾一開始也不習慣分類,直到近幾年才慢慢改善,「這些習慣要靠時間慢慢養成。」 在木柵市場擺攤10年的李華偉表示,近幾年大家較注意環保,會盡量節省塑膠袋使用。他認為相較自備環保袋的不便利,習慣才是讓限塑困難重重的主因。「會自備塑膠袋或環保袋的,通常都是年輕人。」他指出,老一輩還是會習慣使用塑膠袋,「甚至有時會再多拿幾個回家。」 傳統市場塑膠袋使用量大,顧客通常手提著層層的塑膠袋,購買各式蔬果肉類。 圖/徐湘芸攝 社會上呼籲環保的聲音從沒少過,然而實際行動的人佔整體社會的比例少之又少。畢竟面對遙遙無期的預測,我們總無法感受它的切膚之痛。但若換角度思考,從不違背個人利益的角度出發,讓環保成為一種附加價值,或許能找到新的解方。 <b>個人利益當前 環保成附加價值天橋下一角 自備餐盒的清潔隊員 建國高架橋下,晚班的清潔隊員曹先生(化名)一來便先戴上手套,與同仁合力把分類好的瓶瓶罐罐、大型紙箱搬上可承載17頓重的巡收車。負責駕駛的同事帶著剛煮開的泡麵,腳踩車子一蹬,鑽入駕駛座,稀哩呼嚕吞下麵後,準備把垃圾載往木柵焚化爐。 大部分的清潔隊員整理完剩下的垃圾,就約去附近的自助餐吃飯。相反地,曹先生拿出沈甸甸的保鮮盒、鐵湯匙,吃起在家做好的咖哩飯。「要愛護地球!」 曹先生半開玩笑地說自備便當的原因,不過主要考量是自己做的食物比較新鮮、乾淨。 對曹先生來說,清潔工的生活再累再忙,也不能忽視飲食上的健康。倘若時間不允許,才會掏錢購買外食。 小資省錢 警察隊員的必備品 「我們出外勤時會有便當,但通常不會有餐具。」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婦幼警察隊員陳惠慈表示,去年台北市政府禁用一次性餐具後,同事在局裡都會準備一副碗筷,外出時也會隨身攜帶環保筷。 此外,由於店家今年起不主動提供塑膠袋,陳惠慈養成帶環保飲料杯提袋的習慣,「雖然袋子只要一塊錢,但累積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花費。」她提到,如果政府未來限制塑膠吸管的使用,會考慮購買環保吸管。 環保筷是陳惠慈出勤的必備品,自從北市政府限塑後,她現在出門也會帶環保飲料杯提袋。 圖/羅文妤攝 粉塵噪音到垃圾 帶飯的單親爸爸 清晨六點,台北市環保局清潔隊員在站點集合,負責機動組的李超羣開始一天的工作。因為家住深坑,光騎車來一趟就要四十分鐘,所以中午他都自備便當。 李超羣提到,以前他在工地工作不比現在,沒有電鍋,也沒有置物櫃,所以無法帶便當,甚至有時站著吃五分鐘午餐就草草解決。工人吃完後的木盒便當、竹筷湯匙全丟到一個袋子,不會做分類。現在清潔隊的休息站點有電鍋、冰箱、飲水機,也有置物的空間,早上十一點下班後,可以休息到下午一點半,時間變得寬裕許多。 「外面隨便吃都要八、九十塊,太貴了。」對於帶兩個孩子的單親爸爸來說,伙食開銷能省則省,李超羣每天早上四點起床,幫兩個孩子弄早餐、準備便當。他說,其他同事羨慕他可以帶便當,「因為自己弄也比較健康嘛!」 過去基於工地場域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李超羣無法帶飯上工。對他來說,自備便當雖比起外食更經濟實惠、健康,卻仍須考慮工作場所的基本環境條件。 李超羣每天四點起床,幫兩個孩子弄早餐、準備便當。從深坑騎車抵達清潔隊站點後,開始一天的工作。 圖/王若穎攝 綜上可知,大眾使用環保品,有時或許不是出於對環境生態的意識,而是綜合安全、健康、金錢與場域等方面的因素,審慎考量後做出的行為;而這些因素在個人利益與成本的權衡下,剛好符合並促成了環保。 <b>適合每個人的環保 才是真環保<b> 如同呂易嫺與李華偉所說可知,人們對環保的認知,有時不足以改變使用習慣。此時透過外加誘因,如多餘的金錢支出、健康考量或場域因素,使民眾以自身利益與需求去衡量併作出時,進而達到它本身的目的:保護環境。 雖非每家飲料店皆有提供自備環保杯折扣,但對已養成習慣的消費者而言,金錢成本已非做環保的主要考量。 圖/羅文妤攝 以部分商店提供自備環保杯的折扣為例,當消費者認為這項誘因大過於攜帶環保杯的外部成本,就會願意自備環保杯去購買飲品,間接地改變了自身的購物習慣。 今年起實施的限塑政策,在手搖飲料店須付費才得以獲得塑膠提袋,讓金錢成本影響、改善消費者直覺性索取塑膠袋的習慣,而是審慎思考自己的需要再下決定。「通常狀況允許的話,大家會直接拿著走。」飲料店店員高志勳也提到,近年索取塑膠袋的顧客已經越來越少,今年又因限塑政策,大家更不會另外花錢去買,少了一半以上塑膠袋用量。 「麻煩」不一定是長期使用一次性產品的藉口,只是習慣的養成仍需其他拉力作為誘因。除改善習慣外,為落實環保而購買環保產品時,消費品更需考慮其耐用度與回收率作為隱藏成本。 每個人的生活價值觀都不同,適合每個人的「環保生活」也非單一面貌。由此可知,環保並不是二分法,不是用與不用環保產品就是對與錯,更需考量在不同情境、文化背景、生活習慣的差異,並發展出因應對策,才能使環保從遙不可及的高空訴求回歸我們的生活周邊。
新知
第1632期
響應「減廢」 環保吸管掀團購熱
2016-10-13
【記者秦慈襄台北報導】「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統計數據顯示,民國103年台灣垃圾量高達736萬9439噸,平均每人每月生產約26公斤垃圾,相當於一位八歲孩童的體重。如此龐大的垃圾量促使人們展開行動,102年即有業者開發環保吸管節省塑膠使用量,近日探索頻道(Discovery Channel)主持人羅伯・格林菲爾德(Rob Greenfield)甚至背著垃圾走上街頭,呼籲「減廢」議題。為因應環保議題、實行垃圾減量,近日在大學生間興起團購環保吸管的風潮。開發商陳怡潔說:「102年剛開始做銷售的時候,一個月大概只售出100至300支。」經過三年的努力,漸漸喚醒大眾對環保議題的重視,業績大幅成長,旺季時甚至可賣出3000支。環保吸管可清洗,以此替代拋棄式吸管,有效減少塑膠製品用量。另外,環保吸管多以不鏽鋼或玻璃製成,除了可以長久保存、不易損毀,更能排除飲用熱飲時吸食塑化劑的隱憂。 環保吸管不論粗細,皆為核准的不鏽鋼製,不易損毀、可重複清洗使用,對塑膠製品的減量有很大幫助。圖/陳怡潔提供「我在網路上看到一部海龜吃到塑膠吸管的影片,從此開始有垃圾減量、實踐環保的想法,」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言學系學生傅怡璇9日在臉書(Facebook)團購社團上,號召同學們購買環保吸管,「我在飲料店打工,看到塑膠吸管用量很大、很浪費,所以上網團購環保吸管,希望身邊朋友也能用環保吸管。」放眼國外,格林菲爾德自9月26日起實行為期30天的驚人計畫,成功引起話題。他把自己一個月以來製造的13.6公斤垃圾全部背在身上「遊街示眾」,以此呼籲民眾「減廢」。「我從2011年開始,就藉由紀錄片、書籍密切關注垃圾減量議題,」格林菲爾德的舉動吸引路人上前合影、分享至網路上。 格林菲爾德背著垃圾在路上行走時,吸引人們上前合影。圖/格林菲爾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