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校園
第1788期
中大重申田徑場禁打球 學生望改善空間不足問題
焦點
2023-12-07
國立中央大學體育室在11月22日發布公告,禁止田徑場進行各項球類活動。 圖/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學生蘇柏誠提供【記者杜以璇綜合報導】國立中央大學體育室11月22日發布公告,除教學及校隊練習外,田徑場禁止進行各項球類活動。該公告因敘述不清引起學生討論,校方在1日進行補充說明,公告所指的教學為壘球擲遠課程,而校隊則專指田徑隊,兩者皆為田徑場主要運動項目。中大學生會則呼籲,校方應針對校內球類運動場地不足的根本問題,提出配套措施,而非單以禁令作為解決辦法。 球類路徑難以掌控與預測,容易影響跑道使用者。為保護使用者安全,校方因而訂定禁令。 圖/中大田徑隊員徐秉祥提供中大田徑場除了田徑運動外,在中間草皮區域也有如籃球、排球等球類項目進行練習,但球類路徑難以掌控與預測,容易影響跑道使用者。為保護使用者安全,校方因而訂定禁令。中大田徑隊員徐秉祥便曾因有球滾至跑道上而打斷練習的經驗,「跑步的時候很難注意到四周狀況,萬一有球飛過來很容易踩到,或是學生過來撿球也可能造成雙方互撞的情形發生。」多數學生雖能理解校方發布公告之用意,但仍認為其內容過於簡略,對於內文中所提及開放的使用對象也有疑慮。中大法文系學生蘇柏誠發表其看法:「我認為該禁令並不完整,應該要有更詳盡的配套措施以及宣傳。」中大學生會長陳政傑認為,校方訂定該禁令的出發點是為田徑項目使用者著想,但同時卻也犧牲了部分學生的權益,「校方在發布公告前沒有和學生討論過,受影響的學生在短時間內難以找到替代的場地練習。」他也點出校內球類項目運動者面臨最大的挑戰,便是缺乏合適且足夠的場地。 排球系隊會在田徑場進行暖身與練習,其根本原因來自於校內排球場地的不足。 圖/中大大氣科學系徐秉祥提供在場地不足的狀況中,排球系隊所受影響最為嚴重。除了校隊及課程能在室內球場進行練習外,其餘系隊和一般學生只能使用戶外球場。中大排球系隊成員英蒲(化名)指出,系排在校內能使用的場地只有三面,然而因使用者眾多,球場常供不應求,「我認為該禁令的設置目的是好的,但中大的球場比起其他學校已經少很多了,加上現在限制田徑場的使用,我們球隊真的找不到地方練習。」針對校內球類運動場地不足的狀況,陳政傑表示過去曾和體育室提出此問題,「校方希望由學生自行協調與分配場地,但在場地原本就不足的情形下很難達成。」期望校方能從根本解決問題。中大體育室1日針對該禁令進行補充說明,本學期系排在田徑場練習的範圍逐漸擴大,在只有夜間照明的環境中,若球滾動至跑道上可能造成跑者受傷,因此為了維護使用者安全而張貼該公告。此外,根據《國立中央大學運動場地借用及管理細則》中,便已明文規定除經許可外,禁止進行任何球類及其它危害他人安全之活動。而對於校內球類場地不足的問題,體育室在公告表示,會盡可能爭取資源平均劃分現有的室外球場比例,但公告中也提到,在短期內完成有一定的難度。 在只有夜間照明的環境中,若球滾動至跑道上很可能會造成跑者受傷。 圖/中大法文系學生蘇柏誠提供
校園
第1776期
中國醫重發展醫院用地 忽視學生活動空間惹議
2022-12-21
【記者彭嘉輝綜合報導】中國醫藥大學水湳校區於2020年正式啟用,至今仍有許多建設尚未興建,學生活動空間長期面臨不足。近期,中國醫英才校區也因校內空間閒置,導致部分場地淪為堆放雜物的倉庫,因此,中國醫學生會19日針對荒廢空間活化發文,表明正積極爭取學生活動空間。預計明年於水湳校區建成的多功能體育館,受到許多學生關注,至今卻仍未招標廠商,工程進度嚴重落後。目前校內以臨時運動空間、桌球室與健身房作為學生運動場地。中國醫藥學系陳芷琪說明自身為校隊女排,若沒有室內場館,在戶外訓練會提高運動風險,「冬天冷的半死,夏天曬到中暑也沒辦法。」此外,校方承諾臨時運動空間至少將保存五年,但五年後水湳校區原定工程開始施做,則會拆除該空間。中國醫護理學系學生許宸瑋則擔心,臨時運動空間拆除後,若多功能體育館仍未完工,將導致學生失去原有運動空間。中國醫其他校區則發生學生空間遭校方剝奪的情況。英才校區互助大樓地下一樓原先為學生餐廳,受到疫情影響店家陸續關閉,學餐因此荒廢,成為堆放雜物的周轉空間。然而,目前校方預計將該場地改建為醫院行政辦公室,等同將原先屬於學校的用地改建為醫院用地。中國醫學生議會副議長李政翰說明,學生一直期盼能把這塊地活化成休息或社團空間,但校方未聽取學生聲音,反而私下與醫院協議。他也補充:「並沒有從任何會議紀錄、校院空間委員會得到相關資訊,只是單方面由校方告知。」英才校區改建為醫院用地並非先例,校方過往同樣曾對學生採取先斬後奏,拆除原先為教學大樓的安康大樓,並改建為醫療大樓使用,造成學生失去大量可運用空間。陳芷琪表示安康大樓多為通識課使用,拆除後上課地點多數移到水湳校區。但安康大樓除了課程用途外,還有設計停車場供學生停放。中國醫學生會會長黃祺善說明,安康一樓原先設有學生機車停車場共600格,大樓拆除後,校方將鄰近安康大樓的球場某區塊改建成停車場,車位數僅230格,低於原先二分之一,壓縮本就不足的學生活動空間。針對停車格縮減造成的影響,黃祺善解釋,英才校區位在市中心且鄰近附設醫院,原先一位難求的停車位經縮減後,停車將更困難。對於學生學習及活動空間現行狀況,李政翰認為校方當初讓各社團選擇在哪一個校區,顯示空間並未嚴重不足,但也已趨近飽和。李政翰說道:「英才校區擁有圖書館、自習室、社團活動空間、學生活動空間,教室、實驗室,現階段學生設備應該算充足。」但他也擔心,未來英才校區新增生物醫學工程學系以及醫療資訊學系後,空間壓縮的情況可能更雪上加霜。黃祺善則呼籲,學生才是校園主體,期盼校方多聽取學生意見,而非單方面與醫院協議,以保障學生權益。
校園
第1609期
台大人文大樓拍板通過 未解決學生空間不足問題
焦點
2015-11-30
台大人文大樓一案通過之後,學生舉標語大合照。 圖/張斐昕提供【記者黃婕台北報導】台北市都市計畫審議委員會、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29日聯席審議台灣大學人文大樓興建案,校長及200多名師生到場關注,最後「有條件修正」後通過,要求校方提報告案,修改量體與設計。人文大樓興建案無法完全解決文學院學生空間不足的問題,台大外國語文學系教授張小虹對安全問題仍存疑慮。為了解決文學院長期以來使用空間不足、院內資源分散等問題,西元2006年台大校友施崇棠捐款新台幣5.4億元給文學院蓋人文大樓。支持和反對兩方對於舊建築的歷史文化保護、自然的天際線景觀、學生使用校園的權益等議題,均提出見解論辯。台大人文大樓大事紀。 製表/黃婕 今年4月學生舉辦的「人文大樓開幕祭」,邀請反對方一起來對話。 圖/張斐昕提供人文大樓安全 張小虹仍有疑慮 長期關切人文大樓議題的張小虹表示,原本訴求設計風格、量體高度還有歷史自然景觀的改善,至今鮮少得到回應;只有量體從九層樓下修至六層樓。根據目前的設計,擁有大量藏書的文學院教師研究室位在挑空四層的北側,有安全上的疑慮。張小虹質疑建築物的乘載量問題,也擔憂逃難時會造成阻礙。校方表示,目前人文大樓的設計案已經過結構技師的認可,未來仍會將此案的結構事項送交外審,相信台灣的建築工程可以處理這個問題。「其實人文大樓從提案到現在,經過了多方反覆放大的檢視。」台大文學院學生會長張斐昕表示,人文大樓的安全問題,因為校友和社會的大量關注,反而經過了嚴密的審核。雖然沒有人可以百分之百保證安全,但是相關的疑慮,應該由政府法規來規範、保障。人文大樓興建與水源校區建築安全應脫鉤為了興建新的人文大樓,台大於2010年拆除兩棟洞洞館,讓人類系和哲學系學生移到水源校區上課,卻發生建築物內部崩塌問題。「危樓不能變成人文大樓的推土機。」張小虹認為,雖然學生緊迫需要替代的上課空間,但是目前水源校區的危樓問題,不能拿來當作催建人文大樓的原因。大樓興建最少也需要三五年的時間,學生的安全問題卻要馬上解決,兩件事無法混為一談。張斐昕表示,會繼續關注水源校區的危樓問題,目前已和學校達成協議,會定期修繕,保障學生的安全。校方表示,已投入很多經費整修,將來會繼續跟人類系和哲學系兩系合作,一起關注建物狀況,也期待人文大樓盡快落成,讓兩系搬入。台大水源系館天花板掉落。 圖/張斐昕提供人文大樓無法真正解決文院學生空間不足的問題「不是人文大樓蓋完才會有受教權。」文學院長期缺乏資源,學生認為興建人文大樓能增加可用空間,張小虹點出,就算人文大樓落成,大部分的空間是教師和研究生的研究室,大學生真正能使用的空間也不多。「人文大樓建案的通過,不只是增加學生的活動空間,更是文學院團結起來、爭取資源的一個里程碑。」張斐昕回應,雖然在努力發聲之後,人文大樓整棟建築還是只有一層樓提供給大學部學生使用,但如果不踏出這一步,文學院學生的權益永遠都不會被重視。張斐昕也表示,文學院學生將會繼續爭取自身的空間權益,積極和校方要求「第二基地」當作文學院的預備使用空間。台大文學院院長陳弱水回應,短期之內,台大校總區不會有空地可以拿來作建築用途,比較可行的方案是改建和整修原來已經在使用的建物。紀錄興建過程 作為教育與反思素材「台大校長展現的是親民,卻喪失了歷史視野跟文化責任。」張小虹在台大人文大樓一案通過之後,語重心長的表示。台大校長楊泮池尊重文學院1600名學生的連署意見,表態支持人文大樓,同時答應會針對量體問題改善,但是一旦通過之後,就沒有任何法定程序可以管制人文大樓的後續興建計畫。「抗爭的重點不是輸贏,重點是教育跟反思。」張小虹指出,就算人文大樓都已經蓋好了,仍不會停止反對。她計畫寫書紀錄長達八年的抗爭過程,建立校園空間歷史檔案,告知下一代應有的文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