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影音
中藥產業人才缺 衛福部修法引爭議
2024-11-28
體育
【社論】運動員的「振奮」該被限制嗎? 以黑豹旗冠軍戰全壘打看棒球場「潛規則」
2024-11-22
生活
夜拆天橋引眾怒 北市府主張改善交通安全
焦點
2024-11-22
校園
命名甄選日程延誤 南大更動流程引質疑
2024-11-22
新知
微型偵測分析患者生理數據 AI照護助居家善終
2024-11-22
校園
學生鑽漏洞未戴安全帽 中正嚴格取締成效有限
2024-11-22
新知
嘉大研發大豆飼料 成馬糞海膽復育新解方
2024-11-22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790期
《窒。游》中求自由 許菟芸揭社會枷鎖下的渴望
2023-12-20
【記者王華琳高雄報導】「外在的束縛與對自己的期許,就像繩索捆綁著我們,其實不是那麼難解開,而是自己不願輕易地放過自己。」就讀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的碩士生許菟芸,於9日起在重返空間舉辦創作個展《窒。游 Freedom》。該展以傳統工筆畫結合金屬箔創作,表達社會規範束縛下,人們如何在苟延殘喘中渴望自由,並保留內心深處的初衷。 許菟芸將自身對於社會壓迫的心緒,投射於畫作中,詮釋人在窒息的環境中仍對自由抱持渴望。 圖/王華琳攝許菟芸認為受禮教影響的社會,正蠶食著大眾的信念,「背負他人的期許,對抗著自己內心的矛盾與自卑,以至於失去了靈魂。」他利用工筆畫層層堆疊暈染,在細膩且緩慢的作畫過程中,除了讓許菟芸沉靜心靈,也能將複雜的心緒傾注於畫作。此次展出的作品分為人像與海蛞蝓兩系列,對他而言,人像系列是紀錄並展示自己最脆弱的一面,如同對傷口進行清創。此外,他也以海蛞蝓樸實無憂的形象作為發想,象徵人們對於自由的嚮往。 在〈必經之路〉中,儘管海蛞蝓的路途艱難且步伐緩慢,但身邊仍有夥伴偕行努力,堅信總有一天能夠到達自由的彼端。 圖/王華琳攝「對於祝福下的壓力,你不能撇除其中的善意,但它卻也是讓人感到困擾的一種壓迫。」許菟芸表示,社會或家庭總以關心的角度,賦予個人許多期盼與要求,使人沉溺其中而無力逃脫。在作品〈凝眸〉中,帶有祈福意味的狐狸張子被繩索纏繞,一旁的人物則以不自然且空洞的姿態呈現畫中,象徵社會期許所帶來的痛苦與無力感。在背景部分,他透過「燒箔」的方式,創造不同色澤與紋理的視覺體驗,營造現實被繩索割裂所產生的不均衡感。 許菟芸將金屬箔以「燒箔」的形式處理,使畫作背景在不同光線角度下,呈現不一樣的風貌,凸顯壓迫之下對於自身的無助感。 圖/王華琳攝「『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我也還在學習跟過去的自己和解。」作品〈一口深井〉中,許菟芸探討童年的重要性與影響,畫中的泰迪玩偶、潮濕苔蘚氣味與腳下柔軟的泥土,是他童年記憶的載體,而身後的藤蔓與柵欄則隱含著禁錮內心的傷害。許菟芸刻意讓畫面呈現清冷氛圍,象徵人們不曾在意甚至不願想起的回憶,其實都默默地影響著行為與思想。 許菟芸認為,童年記憶似乎會伴隨一生,並影響著一言一行,他期望能與童年的自己和解,走出自己的路。 圖/王華琳攝作品〈汪〉與〈汪汪〉中,海蛞蝓隨著蜿蜒的水流朝著「自由」邁進,過程中遇見能彼此相互學習與陪伴的小狗。許菟芸說明,有時人們會覺得面前的困難無法跨越,「但不知不覺間會發現,曾經困難的部分已經過去,或是我們已擁有足夠能力去面對。」在兩幅畫作中海蛞蝓與小狗在前行時,尺寸大小也隨之改變,而兩者間如何共同成長,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的解讀與投射。重返空間主理人陳邦恩說:「許菟芸將海蛞蝓作為象徵性的符號,在傳統的媒材上,將衝突的元素和諧地融入畫中,也許未來這一個符號還會持續發展。」 許菟芸透過不斷往前行的水流,表達即使遭遇阻擋且路途蜿蜒,人們依舊要堅持朝向自由,終將會到達象徵自由的大海。 圖/王華琳攝許菟芸利用傳統工筆畫融合金屬箔創作,在傳承技法的同時,展現了水墨的包容性。對此,指導教授南大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主任陳建發說:「此次的創作類似於都市水墨,將都市環境衍生出的社會心理層面,以水墨形式呈現。」他認為,許菟芸的作品隱含著他想表達的內容與想法,觀者可以在過程中體會並連結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