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800期
顏鼎紘以長鏡頭貼近現實 呈日常生活荒謬情節
2024-11-22
【記者林沂葳台北報導】冷冽色調貫穿畫面,角色化身無情的複讀機,敘述各自的生活境遇。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學生顏鼎紘創作劇情片《更好的日子》,以四顆定鏡長鏡頭拍攝不同故事,描述人類命運裡的各種荒謬現象,於17日在政大傳播學院劇場首映。 影片中的四段故事以日常生活為背景,呈現人類在平凡場景中的荒誕處境,例如一對情侶沉浸在愛情中,絲毫不關切周遭發生的事,「感受到荒謬是件隨時隨地會發生的事情。」顏鼎紘表示,難過、開心等情感都是最直觀的感受,不需要過多解釋或思考,荒謬也可以視作一種原初且直接的情感。而為了呈現荒謬的狀態,顏鼎紘刻意安排非片中主角的演員站在黑暗的角落,無聲無息的融入畫面,「荒謬的現象不是不存在,只是沒有被發現。」他說,作為觀者只要慢下來觀察,就可以注意到這些荒謬的現象。 《更好的日子》主要以聲音變化、演員間對話去傳遞情感。以首段故事而言,劇組刻意使用輕快的撥弦聲,與老人丟棄女兒後的懊悔形成對比,「當我們要表達一個最真摯的情感時,聲音是最容易吸引觀眾注意的。」顏鼎紘補充道。第二段故事裡敘述著一對情侶在荒郊野外約會,完全沉浸在彼此的世界中,沒有察覺身後一對兄弟中有人即將死亡的悲劇,為了更細膩描述兄弟的死亡,顏鼎紘則讓演員以吶喊去表達悲傷。 此外,顏鼎紘也會利用物品作為荒謬的符號,例如第三段故事中,丈夫坐在床邊抱怨工作,妻子卻一心只想抽丈夫手上的菸,顏鼎紘說:「可以把菸視作丈夫與妻子對話的唯一橋樑。」他表示,當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媒介僅剩物品時,便可表現出相處的荒謬。顏鼎紘也著重安排各個元素的位置,在第四段故事裡,為了金錢而參加面試的演員們視線始終直視前方,而非望向片中的導演,「因為他們的目的並非是演繹出導演想要找到的愛情,而是在乎金錢。」顏鼎紘補充,只有當真正看到了錢,演員才會將目光轉向導演。 為呈現荒謬在日常生活中的狀態,顏鼎紘使用定鏡長鏡頭拍攝,使其更貼近現實,「當一顆鏡頭的時間被拉長時,觀眾必須主動觀看電影想要敘述的事物。」他補充道。而如何讓觀眾的注意力停留於畫面,顏鼎紘表示會透過增加臺詞或演員動作讓畫面變得更加豐富。觀眾Wayne(化名)說:「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三段故事裡,演員從房間後長廊走出的鏡頭,除了聚焦夫妻間的衝突,後面的黑影更增添了不安的氛圍。」 「《更好的日子》靠著固定的符號及規律,讓觀眾吸收導演想傳達的概念。」觀眾小陳(化名)說。影片中的演員們都保持著相同的妝容與語氣,「對我來說,重點在敘述事件,而不在人身上。」顏鼎紘補充,這種手法讓故事中的荒謬得以更鮮明的呈現,讓觀眾感受到日常生活最真實的荒誕。
藝文
第1798期
陳玠佑在日常中《偷著樂》 以荒謬視角繪出生活經驗
2024-11-08
【記者林偌甯基隆報導】提取日常經驗中荒誕、有趣片段集結而成的驚喜箱,將生活中的微苦滋味幻化為幽微的喜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陳玠佑舉辦個展《偷著樂》,透過油彩畫以荒謬視角重譯生活經驗,搖晃觀者對日常元素的既定印象。展覽於10月18日起在基隆元山・美學|城市美術館展出。 《偷著樂》展示陳玠佑繪出在生活中發現有趣或矛盾的事件,以細膩生動的筆觸變造人體輪廓,並多次疊加色彩創造富層次感的視覺效果,讓觀者在看展過程中,能層層揭開有如驚喜箱般的巧思。此外,陳玠佑也思考觀者、藝術家和畫布的距離,「觀者不會直接接觸到藝術家,作畫的人通常躲在畫布背後。」陳玠佑希望消弭觀者對藝術遙不可及的印象,刺激民眾貼近作品的意願。 作品〈造風〉中,兩位主角裸著上身各據一側,像孩童吹著水泡泡般,不疾不徐吹出一股股龍捲風。有別於大眾對風輕盈、不受拘束的印象,陳玠佑以灰色調繪製背景,強調風的穩定,並讓人物位置呈現二分構圖,與現實中多變的風產生強烈對比,凸顯題材與真實間的荒謬差異。 為了吸引觀眾走近圖畫,陳玠佑在作品〈紅〉中,將大面積的傘面繪在人物之前,並描製、拉伸人物五官。他掌握人們好奇遮蔽物真實面貌的心理,若隱若現的表現手法有助觀者提起求知慾,引領人們投射自身情感,想像傘面下的樣貌和人物間的關係、行為。雖然畫作背景建構在令人煩躁的雨天,但陳玠佑運用鮮艷的色彩減少人們被雨滴壟罩的負面情緒,他說:「紅色能打破雨天的陰鬱,讓觀者在低能量的情境中被逗樂。」 走入展場的角落,一位蜷縮的男子悄然入目。陳玠佑透過作品〈卡〉捕捉繪圖時無從下手的迷惘,他說:「繪畫實踐前,往往需要草圖或一系列的準備,但轉向面對空白畫布時,總有停頓或卡在某個瞬間的時刻。」他在創作時薄塗顏料,以便繪出理想畫面,呼應因斷裂感的猶豫卻又不得不繼續創作的情況。他進一步解釋以層疊技法揉合油彩較輕薄的質地,能引誘觀者靠近畫作,產生端詳其中細節的慾望。 「作者呈現每個人真實的情緒,不是那種對外展現的陽光、正向。」觀眾Ofelia(化名)分享展覽陰鬱的氛圍與自身壓力共鳴,他補充畫中人物的滑稽舉動讓他想湊近觀察,甚至和他們對話。觀眾高寶琴則關注作品中表現的自由感,他說:「很療癒人心,可以讓自己平靜。」對此,陳玠佑表示希望觀眾領會作品核心概念,其他留白可以自行延伸暢想。
藝文
第1695期
舞出生命荒謬 《無盡天空》演繹鬱症掙扎
2019-01-02
【記者林宛賢高雄報導】舞者拿著京劇中常見的道具「翎子」隨著音樂緩慢而優雅地搖擺起舞,手中的翎子如同畫筆在空中揮舞,然而隨著音樂加速,翎子越發失控,轉而控制舞者狂暴地舞動。翃舞製作Hung Dance於去年12月28日至29日在高雄市立文化中心至善廳演出舞蹈作品《無盡天空》。《無盡天空》探討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於作品中融入憂鬱症等精神疾病親友的感受,表達人如何面對並對抗生命中的荒謬、限制與衝突。藝術總監、編舞家賴翃中表示,因為身邊就有憂鬱、躁鬱症的朋友,所以能理解身心不受控制的狀態,「希望可以透過這作品去觸動到更多人可以關心他們。」作品中特別運用了大量媒材如藤桿、翎子、燈籠和繩索等拼貼組合,使肢體律動與媒材、理念三者間的結合成為作品特點。 舞者(楊雅晴、鄭伊涵、黃翔)藉由京劇中常見代表情緒延伸的翎子,表現精神疾病患者對自身疾病的焦慮及抵抗。 圖/Luk Huang提供在劇中,賴翃中使用京劇中代表情緒延伸的媒材「翎子」。最初舞者手拿著翎子,像在書寫般隨著音樂翩然起舞,而後音樂加快,舞者也越加狂亂地揮舞著翎子。最後,由翎子完全掌控舞者舞動的方向及速度,直至翎子由舞者手中飛出。舞者、甫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碩士的鄭伊涵表示,演出最困難的部分,便是控制翎子搖擺的方向及速度,「很多動作沒有掌握好的話,畫面會看起來很像、很凌亂。」她補充。除了象徵書寫,翎子也象徵殺人的利器,「羽毛(翎子)象徵夢想、畫筆,但又可以說你的夢想和書寫出來的文字可以破壞一個人的內心。」賴翃中解釋。為呈現出精神疾病患者內心中的混沌世界,賴翃中將舞蹈結合藤桿,利用其能彎能直的材質特性,表達精神疾病患者內心的焦慮。舞者杵著藤桿緩慢地出場,隨著舞蹈進行,象徵支撐、承載的藤桿卻又成為了束縛,限制住舞者的自由。無論舞者如何踏步、移動,藤桿還是如影隨形地跟著舞者不放。「看起來是固態,但又是柔軟的,就像人情上有一定的彈性和寬容。」賴翃中解釋。 舞者楊雅晴被困在由藤桿所組成的牢籠裡,象徵可以支撐卻又柔軟的藤桿也能是囚禁的束縛。 圖/Luk Huang提供在掙脫藤桿的牢籠後,舞者又與藤桿拉鋸,也詮釋精神疾病患者內心不斷翻騰、拉扯的糾結。而舞者、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的楊雅晴解釋,演出時整張臉被布蓋住,象徵人的五官知覺被屏蔽,找不到方向。《無盡天空》中利用象徵著希望、光明的燈籠,同時成為束縛般的圍牆罩住舞者的視線。一開始隱形的繩子套住舞者們,由後方另一舞者拉著隱形繩索牽引著其餘舞者們如動物在地上向前爬行,代表著患者內心欲掙脫的野獸。後半段,繩子完整的形體才出現,舞者頭套著繩索,象徵著精神疾病患者欲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最後,繩子成為了患者的逃生繩索,燈籠也驅走了患者心中的黑暗,帶來光明與希望。賴翃中說明:「從天上掉下來的繩子,原本可以來結束生命,但也可以帶來救贖。」同是舞蹈創作者的觀眾張雅婷說:「我覺得編舞者在處理有關憂鬱這件事相當細緻。」他說明,自己年輕時也曾有過類似的精神疾病困擾,他也認為現代人多少都有憂鬱症,因此如何與精神疾病共存很重要。觀眾唐如珮則表示非常喜歡表演中舞者欲自殺使用的繩子,到最後卻變成救命繩索的設計。 舞者們跪坐於地板上,雙手抱頭或是掙扎扭曲,詮釋出精神疾病患者內心的焦慮、不安與拉扯。 圖/Luk Huang提供 許多雙手由舞者黃翔的後方延伸出,利用肢體、舞蹈動作詮釋憂鬱、躁鬱等精神疾病患者內心的掙扎。 圖/Luk Huang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