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穿越60年追尋剝皮寮故事 北市大生打造解謎App
生活
第1785期
穿越60年追尋剝皮寮故事 北市大生打造解謎App
2023-11-15
【記者丁盈瑄台北報導】臺北市立大學舞蹈學系、音樂學系、都會產業經營與行銷學系(以下簡稱都經系)攜手打造一款歷史解謎App,並於11日在第五屆「城西生活節」中亮相。北市大是首間為剝皮寮設計遊戲App的大學,都經系教授劉松達表示,他希望App能讓每位民眾緩下腳步,深入挖掘剝皮寮豐富的歷史故事。雙主修北市大都經系與視覺藝術學系的活動負責人周芳伃說明,App裡的劇情是由都經系編寫,主要是講述一位在剝皮寮長大的藝術家,向記者娓娓道來他的童年回憶。民眾需用App聆聽故事,除了跟隨劇情裡的對白外,也要觀察剝皮寮街區的舞蹈學系學生演出,並在數個展覽空間裡一步、一步地找出遊戲解答。 民眾必須戴著耳機,跟著App的指示進行。除了沉浸在音樂系帶來的聽覺饗宴,也能觀賞舞蹈系的精采演出。 圖/丁盈瑄攝北市大舞蹈學系翁妤婷說:「我好像遊戲裡的NPC(註)!」舞蹈學系的學生們在茶室前化身成遊戲角色,慢動作扮演昔日的萬華居民,呈現品茶、嗑瓜子、拿起竹扇等。同樣是舞者的樓庭榛化身茶室婦女,搭配收音機放出的音樂,在戲院前的廣場展現曼妙舞姿,他說:「沒想到我可以在古蹟裡演出。」這是他第一次踏入剝皮寮,先前為準備這場活動而去田野調查,讓他更認識以前婦女們的生活型態。註:非玩家角色(Non-Player Character, NPC)在虛擬遊戲的世界中,通常指的是由遊戲程式控制而不是由玩家操作的角色。這些角色通常用來提供故事情節、任務、或是與玩家互動。 舞蹈系學生扮演遊戲裡的角色,在過去剝皮寮上的秀英茶室前,特別放慢速度呈現品茶的動作。 圖/丁盈瑄攝另一個展間是歷史悠久的日祥旅社,App會先顯示日祥旅社的老舊照片,參與者便按照提示尋找這棟建築的所在位址。走進空間,民眾能見到舞蹈學系同學扮演的旅客或服務人員,而他們需進入旅社的每個房間,了解過去旅客在日祥旅社下榻的生活模樣,並尋找陳設道具上的通關密語,像是草蓆、茶几櫃、麵粉袋等。民眾蘇敬堯分享,他在解謎時花了很多心力在找通關密語,甚至一開始找不到日祥旅社在哪裡。 民眾在臨近萬華車站的日祥旅社的狹窄房間裡,按照App的提示,填上用藍色蠟筆畫出的通關密語。 圖/丁盈瑄攝「有民眾好奇地問我,為什麼剝皮寮的紅磚牆上會有塗鴉呢?」周芳伃回應,參與者能透過這款遊戲發現建築上的細節,更認識剝皮寮的歷史。這次的沉浸式遊戲融合音樂、舞蹈、戲劇、行銷、設計的力量,試圖觸及更多年輕人。前來參觀的蘇敬堯看完學生在紅磚牆前扮演主角童年嬉戲的樣子後,他笑笑地說:「我自己就很想下去跟那些角色們玩1、2、3木頭人。」 塗鴉在剝皮寮被歸為歷史建築前就存在,因此不能擅自抹去紅磚牆上的事物,而舞蹈系學生在紅磚牆前飾演主角的童年。 圖/丁盈瑄攝「這次與北市大合作的沉浸式解謎遊戲比官網的語音導覽更有記憶點。」剝皮寮歷史街區的營運副理葉劉宏文指出,由於剝皮寮的展覽空間不得從事營利行為,因此尋找高品質且願意長期合作的合作夥伴相對困難。周芳伃則希望剝皮寮能成為台北市的藝文瑰寶,也期望都經系未來可以在博愛或天母校區附近的社區中繼續發揮專長,留下更多的城市故事。
特展重塑往日萬華 盼喚起在地艋舺記憶
生活
第1761期
特展重塑往日萬華 盼喚起在地艋舺記憶
2021-12-22
【記者黃亭茹綜合報導】古色古香的紅磚色建築,陽光透過窗戶灑進室內空間,咖啡色木質地與和煦的光線交織。自7日起,由剝皮寮歷史街區主辦,臺北市萬華社區大學教師林守茱帶領「生活的故事公仔班」團隊,於剝皮寮歷史街區土炭市展間168號舉辦《艋舺時光縮影》特展。團隊以彩色黏土的方式,形塑出一個個「尪仔」,重現艋舺在地的文化、特色與生活方式。 《艋舺時光縮影特展》自7日至明年的1月29日在剝皮寮歷史街區展出,此為其馬路旁展間的入口。 圖/黃亭茹攝位於馬路旁的展間中,觀者近身欣賞玻璃櫃中擬真的「迷你艋舺小人國」,當走過林守茱與黃文鈴的作品〈華西街夜市藝陣文化〉時,民眾不時發出讚嘆聲,該作品重現已有50年歷史的華西街觀光夜市。觀眾黃湘釧興奮地提到,雖作品是靜物,卻能感到現場熱絡氛圍,充滿臺灣漢文化的意象。 此為林守茱與黃文鈴的作品〈華西街夜市藝陣文化〉,呈現華西街觀光夜市過去充滿特色的藝陣文化。 圖/黃亭茹攝談起艋舺由盛轉衰的歷史,擔任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秘書長且是艋舺文史導覽員的施景耀感慨地說:「清朝時代,因為械鬥、產業轉移以及排外的風氣等因素,加速艋舺的沒落。」他接著提到,自日治時代後,艋舺已屬於舊城區,人們漸漸往東區發展,產業也愈來愈少,艋舺因此成為民生區域而非商業區。「我最喜歡的是胡椒餅的模型,那家是從小吃到大的店家,回憶直接湧上心頭。」觀眾吳庭儀感性地說道。林守茱的作品〈手工現作麵糰裡的香味-艋舺胡椒餅〉,重拾艋舺人對在地小吃的記憶,呈現胡椒餅於艋舺美食的重要性。另一作品〈來趣迺菜市仔,東三水街市場〉則呈現了過去傳統菜市場的興盛,在超商速食文化當的現代向觀眾展示傳統菜市場的迷人之處。 此為林守茱創作的〈手工現作麵糰裡的香味-艋舺胡椒餅〉作品,透過重塑胡椒餅攤位的模樣,喚起居民的回憶。 圖/黃亭茹攝艋舺在台灣開發初期扮演重要角色,過去曾與安平、鹿港併稱「一府二鹿三艋舺」。「艋舺是台北的起源它見證了台灣歷史的發展縮影。」施景耀自豪地說道,再者,雖然當今艋舺已被稱為「台北的鄉下」,不過當地獨特的濃厚人情味是其他地區所缺乏的。然而,黃湘釧感慨地表示,今非昔比,作品中的人口結構多由小孩、青年或家庭所組成,不過現在的艋舺環境大多只有長者、遊客或街友。此次特展由萬華社區大學發起,展現由社區推動文化的力量,「透過公民『由下而上』的行動,而非公部門由上而下提供資源。」施景耀說道,期望藉由活動讓身在艋舺的居民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強調,社區力量較能貼近在地的聲音,且能使艋舺人對於自身歷史背景能有深入的了解,促使他們更願意投入文化保存的行動。 此為林守茱創作的〈來趣迺菜市仔,東三水街市場〉,重現傳統菜市場的人情味與文化特色。 圖/黃亭茹攝 
「越緣」人團圓 南萬華成新住民歸屬
生活
第1730期
「越緣」人團圓 南萬華成新住民歸屬
2020-10-01
【記者黑立安台北報導】「xin chào。」一位又一位身穿紅色長袍的女性走上舞台,拿著麥克風,害羞地對台下的觀眾們說。「xin chào」是越南文「你好」的意思,而他們身上穿的,是越南的國服「奧黛」(Áo dài)。這是位於台北市萬華區的青年社區,9月27日台灣社區實踐協會舉辦「南萬華越南生活節親子園遊會暨中秋晚會」,與民眾一起共度中秋節。 越南新住民們穿上越南的傳統服飾「奧黛」,介紹給現場參與民眾。 圖/黑立安攝越南的中秋節同時是兒童節,因此台灣社區實踐協會選在中秋節前夕舉辦親子園遊會,邀請台灣民眾一同歡慶。雖然活動當天下著雨,卻仍有許多民眾撐傘共襄盛舉。攤位上販賣新住民製作的越南美食,像是炸春捲、香茅茶等。現場民眾也可以手作越南傳統燈籠,先以竹筷架出立體的星形,再用玻璃紙、彩條裝飾。身穿越南國服「奧黛」的新住民媽媽們提著燈籠在社區內遊行,並走上舞台展示越南傳統服飾。越南新住民範氏明開心地說:「我在台灣十幾年第一次有這樣的活動,感覺很溫暖,像回到越南一樣。」 越南生活節現場架設攤位,教導小朋友用竹筷製作越南的傳統燈籠。 圖/黑立安攝台灣社區實踐協會舉辦南萬華越南生活節系列活動,從9月開始至12月,透過座談會、體驗活動讓更多人認識越南文化,親子園遊會則是系列活動高潮。台灣社區實踐協會社工員沈曜逸提到,他大學時因課程到南萬華服務,發現此處是台北相對貧困的地區,引發他繼續待在青年社區服務的想法。協會成立後先設立兒少據點,陪伴兒少過程中,逐漸認識他們的家人,才發現許多家庭由越南新住民組成。這些新移民跟協會志工分享,他們在台灣大多數的時間都為家庭奉獻,鮮少有自己的生活,希望能透過這次的活動認識其他新住民。因此台灣社區實踐協會期望能將南萬華打造成「新南鄉」,提供越南新住民彼此交流的機會,增加他們的歸屬感。 越南生活節推出的萬華周邊9家越南美食地圖,讓新住民彼此交流。 圖/黑立安攝活動邀請新住民二代(以下簡稱新二代)分享成長經歷,新二代、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學生劉千萍說明,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曾因為台灣人嘲弄東南亞文化,而不認同母親的背景,直到大學才開始接觸越南文化。近期移民署通過修法草案,將下修新住民發展基金的新住民委員人數,影響新住民參與公共事務的權益,讓劉千萍意識到新住民的權益迫切地需要被保障。劉千萍也提到,台灣大學生對新住民議題較難產生共鳴,但是新二代面臨權益受損的困境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希望大家可以多關注新住民權益,維護台灣的多元文化價值。 萬華親子館正教導在攤位小朋友玩越南的傳統骰子遊戲「魚蝦蟹」。 圖/黑立安攝
街頭設糧倉 「人生百味」籲打破分享門檻
生活
第1611期
街頭設糧倉 「人生百味」籲打破分享門檻
焦點
2015-12-07
民眾將多餘食材放入共享糧倉「菜櫥仔」,讓所有人免費拿取,傳達「分享沒有門檻」的概念。 圖/張方慈攝【記者張方慈台北報導】「如果城市的各個角落都有一個糧倉,人們可以自由交換食物,只有分享,執行金錢交易外的其他可能,你想不想試試看?」「人生百味」團隊與「哪有即興」劇團合作,11月28日於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舉辦「百味即興:帶著食物來看戲」,民眾攜帶一份家裡多餘的食材即可入場。欣賞劇團之餘,分享食物拉近人與人的距離,並將多餘食材放入設置在萬華心願景工作坊二樓的共享糧倉「菜櫥仔」,傳達「分享沒有門檻」的理念。「人生百味」由三位青年在西元2014年成立,發起每月一次的石頭湯計畫,借群眾力量募集食材及志工,製作料理帶到街頭與街友分享,計畫持續超過一年半。近期團隊發起「點亮街頭的一百個糧倉」,計畫於全台100個地點設置糧倉,供民眾皆自由放置或拿取食材,不限定經濟弱勢者,降低分享門檻。「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朱冠蓁回憶,三一八學運時,朋友目睹街友向物資站拿取食物被拒。她感覺到,社運場域中物資充足,過剩的食物卻無法流動到真正有需要的人身上,何況是整個社會?三位朋友決定從自己開始做點什麼,打破資源不流動的狀態。過去石頭湯計畫主要以街友或鄰里為對象,這次活動則是強調不限特定族群,所有人皆可參與。朱冠蓁表示,日前麥當勞曾舉辦「國際早餐日」,每間店提供100份免費早餐,台灣有人發起「不拿早餐,留給真正有需要的人」。當時的她身為剛上台北打拼的22k魯蛇,感覺到自己是需要的,但卻因為怕被別人認為沒有愛心而不敢拿取。她也有朋友家裡擁有清寒證明,可以拿著證明到學生餐廳免費用餐,但朋友卻覺得這樣的證明是一件非常羞恥的事。她認為,分享與拿取應該要不設門檻,鼓勵大家不只不要害怕給予,也不要害怕拿取。朱冠蓁也提到,現代生活強調大量購買,不僅造成過剩及浪費的問題,一般單身者在這樣的觀念下是被霸凌的,如果只想購買小量,則必須付出高額的代價。當日參與活動的民眾Ora Gao表示,他身為一位母親,平常煮菜、買東西經常有剩餘、丟棄食物的狀況,透過分享食物活動,能讓食物在腐敗前給有需要的人。她表示,糧倉計畫與德國「街頭公共冰箱」概念相似,但許多人卻認為實驗放在台灣不會成功,因為台灣人往往喜歡貪小便宜,她好奇主辦單位在執行計畫時是否會面臨類似狀況。對此,朱冠蓁回應,團隊設置免費糧倉的目的,便是希望藉此證明工業化後的生產量是非常充足的,人不需要靠不斷囤積才能確保自己的生存。朱冠蓁表示,未來團隊希望能有一個實體空間,成立開放式廚房、共食餐桌,甚至能分享圖書。 「哪有即興」劇團合作邀請觀眾參與戲劇演出,現場氣氛熱絡。 圖/張方慈攝
振興萬華起手式    社區青年辦艋舺老街藝術節
藝文
第1609期
振興萬華起手式 社區青年辦艋舺老街藝術節
焦點
2015-11-29
艋舺老街藝術節在貴陽街登場。 圖/洪與成攝【記者洪與成台北採訪報導】「台北市好管家街區振興協會籌備處」主辦的「艋舺老街藝術節」,14、15日在貴陽街熱鬧登場,邀請民眾體驗畫燈籠、煮糖等傳統技藝,重現艋舺舊時風華。在地店家、關注社區議題與弱勢居民的在地團體一同擺攤,展現在地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社區對多元成員的支持。「好管家」由一群萬華當地青年組成。去年街坊聚會時,眾人得知有鄰居打算辦活動卻遇到困難,於是同心協力在一周內完成活動,也成功吸引許多民眾到場。這讓他們意識到自己能多為萬華做點事,「好管家」因而漸漸成形。五年前回到萬華繼承父親涼粉攤的好管家成員辜凱鈴說,許多人對萬華的印象都是負面的,但這裡其實是個很有文化底蘊的地方,有許多老故事,也有許多傳統產業仍堅守崗位。因此他們持續舉辦各種結合當地特色的活動,並發行萬華地方誌「台北小船仔」,訴說當地的故事,讓大家感受萬華的人情味。本次老街藝術節選在有「台北第一街」之稱的貴陽街舉辦,並邀請當地傳統業者擺攤,希望吸引更多對傳統文化有興趣的民眾一同來關心如何振興萬華。辜凱鈴說,有些在地產業面臨無人繼承的危機,希望能把他們的資料完整保存,如果有人願意繼承,大家可以一起討論如何協助接手,甚至尋求政府支持。除了傳統產業,也邀請多個關心在地議題的社團分享理念。致力於協助萬華弱勢居民的臺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在攤位前擺放各種精巧的木工作品、明信片、貼紙,以及志工親手做的拼圖,供民眾賞玩。協會專案人員謝宜潔表示,他們希望不同的族群能一起工作並彼此學習,達到人際間的交流,讓生活遇到困境的朋友找到精神支柱。現場所有商品都是志工一同努力的成果,販售所得的一半會作為經濟弱勢成員的收入,希望能改善他們的生活,並落實「在地經濟」的理念。謝宜潔也提到,參加老街藝術節的過程中,團隊成員討論如何規劃攤位內容,從分工到完成,每個人都積極參與,團隊的向心力也在無形之中凝聚起來。辜凱鈴表示,這次的老街藝術節是第一次有政府經費協助的活動,台北市文化局長倪重華與社會局長許立民都到場參加,並表示願意協助當地發展。他們會集合眾人意見,確認需要的協助形式。但如果最後公部門無法幫忙,民間也能自己行動。辜凱鈴說,活動其實只是振興當地的手段,未來會透過網路傳遞更多在地故事,凝聚年輕人對家鄉的認同。好管家也只是媒介,應由當地居民一起努力,構築自己理想中的萬華。民眾體驗古早味煮糖過程。 圖/洪與成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