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706期
集剩餘材料創作 北藝大生使藝術品重生
2019-09-26
【記者劉書妤台北報導】沾滿顏料的帆布、木板和幾幅油畫拼湊而成,看起來像個奇異的舞台。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學生李秉璈、林芃、黃泓栩和陳冠霖組成「泥濘派」團隊,收集校內各系的藝術剩餘材料,打造新作品〈泥濘派2.0〉,22日起於人文廣場草皮上展出。 多種藝術剩餘媒材匯聚成的〈泥濘派2.0〉靜靜地座落於草皮上。 圖/劉書妤攝泥濘派一詞出自日本攝影師森山大道的書,李秉璈解釋,最初沒有多想便選為團名,而隨著團隊共同創作的日子愈長,愈覺得這名字與團隊正進行的事密切關聯。李秉璈認為,「泥濘」代表混亂翻攪且未定義的狀態,「派」字視覺上則代表一種聚合。團隊將多種媒材擺放在一起,以看似雜亂的擺放方式匯聚四人的美感經驗。 四位美術系大四的學生因專題課而認識,進而組成「泥濘派」團隊共同創作。 圖/泥濘派團隊提供「『藝術剩餘』這件事對我們來說很真實深刻。」李秉璈提到,身為美術系的學生,每天都看見各種作品堆積在系館,因此讓團隊萌生以藝術剩餘材料創作的念頭,並公開向各系募集廢棄的媒材。團隊今年二月主動撿拾物品創作〈泥濘派1.0〉,接著將其結合成一台車的模樣作為過渡期,〈泥濘派2.0〉則於暑假開始向校內系所徵求藝術剩餘材料。作品主體由木板堆疊出多變的造型,三角錐、路燈和車輪等完全不同領域的元素組合,意外地有種衝突的美感,既震撼又吸睛。黃泓栩談到,他預設部分觀眾為美術系的學生,也就是原作品的作者,來見證那些廢棄的藝術品歷經死亡,並在此作品中再生。 油畫、水管、車輪等奇異的組合,看似雜亂卻另有一番美感。 圖/劉書妤攝陳冠霖分析,多數人對創作帶有特定的價值觀,當觀者產生「這算是藝術品嗎?」的疑惑時,便受定義藝術的刻板框架所侷限。有些創作者被要求打造精緻的藝術作品,讓他們開始思考,究竟一件作品的好壞與否應單由外表定義,還是應與其訴諸的理念相關。而林芃則說:「可能破敗的東西也是好看的。」泥濘派團隊希望打破民眾對藝術的看法,給觀者帶來不一樣的美學體驗。參觀民眾、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資訊工程系學生陳冠頴也認為,〈泥濘派2.0〉跳脫一般藝術品的模樣,乍看作品像大型廢棄物,須細心觀賞才能體會其特別之處。〈泥濘派2.0〉展現藝術的可能性,讓藝術殘餘物再次被觀看或審視,也使藝術工作者省思創作這麼多作品有沒有意義。指導老師、北藝大美術學院助理教授涂維政說:「這體現出現在學生藝術家的一種處境和焦慮,另一方面也反思藝術創作的無用論。」學生藝術家在求學階段會生產許多作品,但最後可能化為垃圾。此外,涂維政也坦言學校是教學為主的單位,缺乏足夠儲藏作品的空間,每年高額的清運費用也成為系上棘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