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大學人】背負網壇期盼 曾俊欣轉大人迎戰國際
體育
第1742期
【大學人】背負網壇期盼 曾俊欣轉大人迎戰國際
2020-12-31
【記者吳嘉倪新北報導】流暢的腳步及揮拍使得網球在場上飛躍、彈跳,不管是正、反拍還是截擊,都難不倒眼前霸氣十足的球員,但下場後他其實是個靦腆的男孩——來自臺北市立大學的曾俊欣。19歲已轉戰職業網球員的他,民國109年9月開始征戰ITF(International Tennis Federation)未來賽取得亞軍,並在ATP(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s)挑戰賽中闖進16強。 西元2018年,臺北市立大學曾俊欣繼法國網球公開賽之後於溫布頓網球公開賽再度奪冠,成為台灣首位擁有兩座大滿貫賽單打冠軍的球員。 圖/曾俊欣提供西元2018年,曾俊欣在法國網球公開賽及溫布頓網球公開賽(以下簡稱溫網)青少年組男子單打奪冠,是史上首位稱霸溫網青少年單打的台灣選手,也是國內第一位擁有兩座大滿貫單打冠軍的球員,並於該年度被封為「青少年年終球王」。曾俊欣回憶起與網球初遇的情景,父親曾育德帶著年僅四歲的他到網球俱樂部,「那時候大人打過來的球我會跑去撿,然後就用球拍打給他們。」由於網球的入門門檻較高,當時曾育德也對曾俊欣的天賦感到訝異,「怎麼才剛開始打就可以碰得到球。」於是五歲開始,曾俊欣踏上網球之路。曾育德也為兒子取得教練證,從此以教練的身分陪伴曾俊欣四處征戰。 臺北市立大學曾俊欣和父親曾育德拿著同樣的球拍,而這支球拍也是他在大滿貫賽及拿坡里世界大學運動會奪冠時所持的球拍。 圖/吳嘉倪攝「等一下,停久一點再打。」練習時,一發現曾俊欣姿勢不到位,曾育德便會上前提醒。對於父親與教練的雙重身分,曾俊欣雖笑說沒什麼差別,但曾育德對此則「很有感」,自己必須在兩個角色間取得平衡,站在教練的立場要更有耐心,給予選手多次的指導與包容的空間,但若做為父親則會較心急,「那時候我會告訴自己,要客觀的去看這件事,不是一次就可以做好。」青少年時期初露鋒芒的曾俊欣,生日8月8日與「草地之王」羅傑.費德勒(Roger Federer)正好相隔20年同天,兩人也都在17歲時於溫網青少年男單奪冠。不過,曾俊欣最喜愛的網球選手不是費德勒,而是現今亞洲一哥、來自日本的錦織圭,曾俊欣分享,錦織圭底線攻擊的打法與自身相當接近,因此值得學習。他最喜歡的網球場地也並非草地,而是紅土。許多選手認為紅土場地太滑,但曾俊欣笑著說:「紅土就是要滑啊!滑來滑去打球會比較有力。」對紅土球場的喜愛不言而喻。 臺北市立大學曾俊欣在網球場上的優勢是底線攻擊和接發球,練習時,他的眼神緊盯來球,站穩腳步,流暢地揮拍。 圖/吳嘉倪攝無可諱言地,青少年與職業最大的差別依舊是比賽強度。107年轉職業初期,曾俊欣三度在ITF未來賽奪冠,但隔年卻遭逢輸多贏少的困境,直到7月份在2019年拿坡里世界大學運動會摘金後重建信心,隨後布拉格挑戰賽他也勇闖決賽。目前曾俊欣參加的賽事以ITF未來賽和更高層級的ATP挑戰賽為主,兩種賽事必須「調配」參與,爭取喘息空間。「別人都在比賽,如果你不打,那就是不進則退。」表情沉著冷靜,但曾俊欣的內心燃燒著網球戰鬥魂。為了不讓排名因疫情停擺甚至退後,他從9月到11月奔走於西歐各國及美洲征戰。曾俊欣在德國與葡萄牙的兩次ITF未來賽中,皆敗給同一名選手,他直呼可惜,但也找出心態調整的方向,「其實很多場比賽都是有機會贏的,但關鍵時刻我都打得太保守。」曾育德勉勵曾俊欣勇敢嘗試、多多冒險,改變保守心態,主動進攻。 臺北市立大學曾俊欣家在樂華夜市擺攤賣糖葫蘆,因此他又被稱為「夜市球王」。每到假日,「阿德糖葫蘆」總是生意興隆,母親蔡仲涵熱情的招呼客人。 圖/吳嘉倪攝曾俊欣熱愛比賽,但在面對輸球時,他又總能很快地擺脫沮喪的情緒。或許是因為這樣強大的心理素質與抗壓性,讓他能在青少年時期發光發熱,並持續堅定地走在職業網球路上。「我很喜歡挑戰。」臉上掛著靦腆但自信笑容的曾俊欣說。客廳裡,曾育德一邊摺著糖葫蘆的紙盒,一邊說:「小時候他(曾俊欣)很愛幫忙摺這個,長大後就不想摺了,但是如果要他跟弟弟比賽,他就搶著做。」今年曾俊欣也有新的挑戰──彈鋼琴,培養打球以外的休閒娛樂。 臺北市立大學曾俊欣拿出溫布頓網球公開賽青少年組男子單打冠軍的銀色獎盃,後頭的架上也擺滿輝煌戰果的記錄。 圖/吳嘉倪攝17歲就成名,書房的架上擺滿各式各樣的獎盃與獎牌,曾俊欣背負著台灣網壇的期待。不過,他不因光環而感到壓力,相反的,他說:「很多人幫助、關注我,應該算是給我更大的動力吧,會想讓自己變得更好。」曾俊欣目前世界排名約在第280位,29日他也再度離開台灣,先前往西班牙訓練,再到突尼西亞、南非等地參加各項賽事,為自己累積積分,「目標是年底前排名到100。」沒有華麗的措辭,只有曾俊欣專注而堅定的眼神。
「划力」前進 父母、青年同舟渡成年
生活
第1734期
「划力」前進 父母、青年同舟渡成年
焦點
2020-10-29
【記者駱芷萱台中報導】湖面上漂浮著一艘艘小船,穿著黃色上衣、披著紅巾的青年划動船槳,載著父母愜意地漂遊。台中市政府民政局及北區區公所於24日舉辦109年度祈福成年禮活動「划力飛Young.如鷹飛翔」,首度繞行台中公園日月湖湖心亭展開「划力的挑戰」,使約150位、年紀介於16到20歲的青年經歷嶄新的成年禮體驗。 年輕學子們加冠披巾,接受了長輩們的祝福之後,正式完成了成年禮。 圖/駱芷萱攝成年禮中,最受矚目地是划船活動「航向未來」。父母與加冠披巾的子女們紛紛穿上救生衣乘船,挑戰划行日月湖一圈。「航向未來」考驗青年的力氣、控制方向的技巧,還需克服划船這項陌生運動。 親子們在日月湖中划船,此活動希望可以增進長輩與青年們彼此之間的交流。 圖/駱芷萱攝親子在船隻上默契地輪替划槳;或是各拿一隻槳,協力分工前進。雙方放下手機面對面地交流,讓台中市北區區長柯宏黛滿意地說:「找回最初家庭的感覺」。活動中有家庭迅速上手,也有親子間驚慌失措的互動。其中一位母親害怕地抓住船身,叫喚兒子返程,兒子卻持續划行、安慰母親,暗示自己長大了,可以放心交給他掌舵。國立勤益科技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學生蔡秉傑偕同父母參加成年禮,他表示,成年是年齡和心態上的轉變,「在做每一件事都要深思熟慮、問心無愧。」這是他第一次在日月湖中划船,他認為控制方向最困難,但也是趣味所在。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學生趙奕菱則在順利遊湖後分享道,「划船很好玩,但握漿的時候不要太用力,你看我的手都破皮了!」他載著母親划船,母親則替他拍照留念。趙奕菱的媽媽李雲蘭透露,今年的成年禮跟往年相比更有意義,「以往只有加冠就結束了,划船是第一次,讓我們母女共同完成一件事情。」此外,今年在成年禮第一階段增設「傳家安心」橋段,讓父母與孩子互贈祝福卡,以增進親子之間的互動交流。「謝謝爸爸媽媽讓我夏天有冷氣吹,冬天有大衣穿。」司儀唸出趙奕菱寫給父母的祝福語時全場哄笑,卻也有不少家庭流下感動的淚水,場面溫馨動人。而後進入加冠披巾環節,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幼兒保育科學生林芷儀說:「加冠的時候真的很有儀式感,讓我感覺像是踏進了另一個階段。」最後的划船活動,則為整場成年禮畫上完美的句點。 親子們在日月湖中划船,此活動希望可以增進長輩與青年們彼此之間的交流。 圖/駱芷萱攝柯宏黛提及,兒女「轉大人」後也要回頭感恩父母,進而貢獻社會。面對成長過程中的種種挑戰,他也鼓勵說:「年輕人用另一種喜悅的心理去面對困難,讓自己充滿活力是很重要的。」希望透過划船成年禮培養青年正向的人生觀。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