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競技項目結合傳統文化 文山首屆原民運展部落精神
生活
第1799期
競技項目結合傳統文化 文山首屆原民運展部落精神
2024-11-15
【記者陳樂怡台北報導】「矮殺~出力!」一群在文山區求學的原住民大學生,奮力的為體育場上的夥伴加油打氣。「矮殺~出力!」首屆文山區跨校聯合運動會在9日開幕,由東南科技大學與世新大學攜手八所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舉辦,邀請原住民大學生參與,期許能加深原民生之間的情誼,並體驗彼此的原住民族文化。 不同於一般競技運動會,「矮殺~出力!」的競賽項目皆與原住民生活息息相關,如「撒網捕魚」、「負重接力」、「拔河比賽」、「頂上功夫」、「鋸木」等,結合部落中捕魚、搬運糧食與鋸木取火等活動,傳達部落傳統生活的獨特風格與技能,同時也運用原住民常見主食——地瓜作為主要競賽用具。「頂上功夫」接力賽中,原民生需將地瓜頂在頭上奔跑接力,與團隊完成接力賽;而在「撒網捕魚」比賽,融合了沿海部落捕魚撒網的文化特色,讓參賽者利用重力將魚網撒向地瓜,再小心收網進行捕撈。來自布農族的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學生林成浩分享首次撒網的體驗,「我們部落都是上山打獵,沒有捕魚,我覺得撒網很新鮮!」他說道。阿美族的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學生賴李仕翔也表示「撒網捕魚」遊戲讓他倍感親切,讓他回想到小時候家人在海上捕魚的情景。 場邊歡呼聲此起彼落,同學們一同為隊員打氣,展現出原住民的團隊精神,而這也是主辦方籌辦運動會的初衷與期許。「他們來北部念書,身旁的同學不一定是族人,希望這個活動可以讓他們不要那麼孤單。」世新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行政助理賴濰心說道。他也提及,往年文山區的原資中心都以老師交流為主,鮮少會有專為學生舉辦的聯誼性活動,希望藉由運動會的舉辦,讓原民生加深自我認同感,並鼓勵他們能認識其他族群的文化,「知道說我是原住民,不用在台北隱藏自己。」他說。 來自泰雅族的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學生林希宥坦言,長期訓練的警專生活較為封閉,透過參與運動會認識許多新朋友,能接觸不一樣的族群文化也讓他驚喜不已。比賽過程讓他回想起部落團結一致的精神,特別是在拔河比賽中,彼此不分敵我、互相吶喊打氣。而賴李仕翔也形容道:「 一摸到繩子,就感覺我們是一個團隊,有團結的感覺 。」 對於文山區原資中心的未來規劃,賴濰心表示,現階段主要專注於讓原民生建立自我認同感,並讓他們有更多和原住民同儕交流的機會。他也希望未來能讓更多學校參與聯誼性活動,如歌舞比賽、運動會等,把原民生聚集一起,建立他們的歸屬感。 賴李仕翔也期待未來能參加更多原資中心舉辦的聯誼活動,他說道:「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能讓各校同學認識彼此,也想再去認識其他族群的文化。」他期盼透過這些活動的舉辦,保留與發揚原住民文化,讓更多原民生能夠傳承並提升自我認同感。
政大原民週辦校園走讀 部落族人領學生認識野菜
生活
第1797期
政大原民週辦校園走讀 部落族人領學生認識野菜
2024-10-25
【記者黃伊晨台北報導】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以下簡稱原資中心)配合原住民族文化週主題「出走」,於19日舉辦「走進植物的世界:野菜知識與部落文化學習」工作坊,邀請來自阿美族溪洲部落的張月妹擔任講師,帶領同學探索校園內的野菜植物,邊走邊吃品嚐野菜美味外,經由講師生活經歷分享,認識阿美族的野菜和文化故事。 政大憑藉自然環境優勢,滋養豐富的野菜植物,張月妹形容這裡彷彿他的後山菜園,平日會來採摘野菜回家烹煮,「我們阿美族,大部分都是川燙一下,加鹽巴揉一揉,儲存成一袋一袋的隨時都可以吃。」野菜對於張月妹而言是部落生活的一部分,走讀校園時對澤蘭、野薑花、山蘇、肉桂、蘆葦等食用植物知識皆信手捻來。政大財政系學生吳羿誠分享道:「講師從樹上摘下的肉桂葉在經過搓揉後,竟然就直接散發出肉桂的香氣。」自己是首次接觸到加工前的食用植物,令他印象深刻。 活動當天有許多非原住民族同學參與,談及漢人學生認識原住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張月妹說:「上帝給予我們的大自然,為什麼只有原住民懂得善用這些自然資源呢?分享給漢族朋友不是更好嗎?」希望把採摘野菜、自然健康的生活態度分享給同學。來自苗栗賽夏族的政大民族系學生Henwen認為,透過此類活動大家能認識到路邊平常較少留心的植物,其實也可以做成美食或草藥,讓漢人同學看見原住民族的智慧。他也分享自己在部落中較常吃到過貓、山蘇等蕨類植物,活動使他接觸更多樣化的野菜,也對阿美族文化有更多認識。 原資中心老師江孟展表示,希望透過走讀活動,讓同學更深入認識自己的生活環境,並走進平常不會走訪的場域,留意平常不會注意到的植物。張月妹也提到:「現在還不是野菜最茂盛的季節,政大還有很多野菜可以認識。」期待有機會再帶同學尋訪。原資中心希望以「出走」的理念鼓勵同學踏出舒適圈,不僅舉辦走讀,也計畫在未來開辦民族植物的祭典、禁忌、農法相關活動,期望以政大的自然資源優勢,開展更多校園民族植物課程。
北科原研社延續部落文化 田調中追尋自我認同
生活
第1795期
北科原研社延續部落文化 田調中追尋自我認同
2024-10-04
【記者張博媛台北報導】「集結循環的生活,找尋被掩蓋的文化。」國立臺北科技大學Aliyan原住民文化研究社(以下簡稱Aliyan)於9月16日至28日舉辦《循·幬輯》展覽,將前往台東大鳥部落田野調查的傳統技藝與精神集結,以Aliyan的視角重現部落文化,向大眾傳遞被時間掩埋的記憶。 展覽分成四個展區,第一展區〈汗水編織的韻律〉重現部落的耕獵及信仰,融入許多讓觀眾互動的巧思,像是Aliyan便還原狩獵場景,社員導覽時也為觀眾展現狩獵前的「點酒」儀式(註),並設計觀眾反饋環節。策展人Koza分享,這是受到族人對於狩獵精神的啟發,「切一塊肉放回山林,我們取用,但不全拿。」這象徵著對自然的感激,也是對大地的回饋,因此設計出以「山羌耳朵」造型的紙條,讓觀眾留下心得,以此傳遞原住民狩獵背後的精神。策展團隊成員之一的Kim li’在展覽最後一日回顧觀眾留下的文字,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田調時認識的林小姐(化名),雖然並非原住民,但熱愛原住民文化,並且學習排灣族語。林小姐來到展覽觀展,並在「耳朵」上以族語寫下長長回饋,令Kim li’備受感動。 註:打獵前,族人點酒,告知山神、動物神、祖靈,祈求能有獵獲且一路平安。 第三展區〈青年們的說 Ari maqacuvucuvung〉,以紀錄片展現部落青年對文化的詮釋,如何在傳統及現代中取得平衡,延續部落文化。在此展區中不僅聽部落青年說,也是聽在台北的觀眾們怎麼說。Aliyan擺放篝火,重現族人圍火的樣貌,鼓勵觀眾交流彼此的生命故事。導覽結束後,社長Udus鼓勵觀眾坐在篝火旁聊聊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鄭百里分享道:「長大後祭祖,爸爸提到我們是『番仔』,才知道自己的原住民身份。」後來他參與族人舉辦的活動,逐漸拾起原住民身份認同。 Koza並非原住民,舉辦展覽除了是對文化的熱愛、部落的回饋,也是一種對自我認同的追尋。Koza分享自己加入Aliyan,並且策劃展覽的原因,「能藉由認識不同領域的文化,學會表達自己。」在認識原住民文化的同時,他也學會認識自己,並找到自己對跨領域文化的喜愛。前來觀展的大鳥部落族人Puljaljuyan分享道,「我在長大後才在朋友的介紹下回到部落,我認為回去就是一種認同。」一直在台北生長的他,對於社團能對部落文化有如此完整的詮釋感到動容,在看見他們的努力後,自己也想要更頻繁聯繫部落,傳承自己的語言與文化。
台東音樂創作坊成果展 數位科技融原民回憶
生活
第1787期
台東音樂創作坊成果展 數位科技融原民回憶
2023-11-29
【記者吳玟錡綜合報導】台東縣政府首度舉辦「金曲聚落音樂會」,結合2023台東原住民音樂人特展(以下簡稱原民音樂特展)和三門音樂創作坊課程成果展示,於26日在台東縣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聚落熱鬧登場,讓民眾在觀展同時能聽到不同形式的原住民音樂現場演出。 13個影像播放機,佇立在台東地圖形狀的底部,影片沒有華麗的運鏡和剪輯手法,以定格在部落道路、海邊的日常畫面呈現。 圖/吳玟錡攝現場空間分為室內外,戶外廣場先展示三門課程的成果影片,呈現學生體驗原住民音樂,重新分解傳統樂器音色,和師長討論數位技術改編樂曲的過程。室內則分為兩層樓的展間,原民音樂特展策展人Andy(本名林盈禕)說明:「音樂本身就是沒有侷限的,展覽的初衷希望透過不同音樂媒介推廣原住民文化。」 鄭又銓提到「大家都知道原住民在音樂上的成就,但從來沒有人去盤點。」他很開心有個活動,能匯集展出不同年代的原住民金曲。 圖/吳玟錡攝二樓則是互動黑膠館,完整保留從過往到現代近千首的原住民歌曲,讓民眾體驗購買黑膠唱片的時「挑選」的過程,結合互動裝置,可以生成線上數位歌單帶回家聽。這個活動能接觸到不同年代的原住民歌曲,民眾鄭又銓說:「原住民跟漢人的文化界線在現代越來越模糊,所以我想藉由音樂了解過去部落的歷史脈絡。」擔任黑膠館的青年導覽員洪培斌描述:「許多居民在展間聽到家鄉部落民謠勾起生活回憶,忍不住手舞足蹈。」如同Andy提到的策展理念,「台東原住民音樂很重要的特點之一是這片土地。」原住民以前沒有文字,但以傳唱保留文化,對原住民來說,音樂如同血液,連結與身體、土地的情感。 謝宗翰描述課堂中年紀較大的長輩,雖然對數位科技、電腦操作不熟悉,仍很認真努力的學習,創作出特色歌曲。 圖/吳玟錡攝活動的其中一門音樂課程——原住民傳統樂器採集創作坊,其成果展演是用數位音樂取樣結合阿美族傳統樂器「竹鐘」的音色。中國科技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副教授謝宗翰舉例:「有位學生使用筆電不小心按到錄音,他就把錄到的話一直反覆播放,搭配竹鐘敲打聲響的細微變化。」兩者形成一種簡潔特殊的音樂節奏感。輔仁大學音樂學系的王晟維是布農族,這次擔任創作坊助教,他補充,「原住民音樂的元素分為語言和樂器。」而他是都市原住民,比較少接觸到族語,「許多部落的歌曲是老一輩口耳相傳,沒有特別被記錄或記載。」但他認為透過原住民流行歌能更快速學習族語。 民眾表達最喜歡的展區是黑膠互動館,讓年輕人體驗沒經歷過的黑膠唱片時代,用現代的科技方法重新去連結。 圖/吳玟錡攝王晟維表示自己參加後深受啟發,未來想透過系上所學的專業電腦軟體技術,將部落歌曲數位化,重新編曲創作。金曲聚落音樂會讓更多人認識台東的原住民音樂故事,也讓離開家鄉的原住民後代了解部落的文化底蘊,新舊更迭為部落譜出新的樂章。
臺大生集結聲援馬遠部落 籲校方道歉正視返還訴求
校園
第1785期
臺大生集結聲援馬遠部落 籲校方道歉正視返還訴求
焦點
2023-11-18
【記者張愷文綜合報導】「臺大生檢討,世界才會好;臺大搞戒嚴,返還勿拖延;臺灣大學沒誠意,族群平等要正義!」學生在國立臺灣大學正門口高喊口號,手舉抗議布條,為花蓮馬遠部落布農族人發聲。臺大學生會昨(17日)下午舉行記者會,批評校方15日對馬遠部落遺骨返還陳情之不適當應對,盼透過學生自主行動,呼籲校方重視言論自由和族群平等。臺大原聲帶社代表langui ispalidav希望校方能儘速公開道歉,並提出馬遠部落遺骨的具體返還細項。同時,他也呼籲校方重新檢討原住民族學術研究倫理的正當性。臺大文學院學生會長朱育賢指出,臺大長期欠缺人文關懷意識,期盼校方透過「全民原教」、「原住民族知識體系課程」以及「族群平等相關措施」推動多元文化相互理解,喚起臺大師生的人文關懷素養。參與15日陳情的原住民族青年陣線成員Savungaz Valincinan 接獲學生聯合聲援消息後,表示內心深受感動,尤其當得知眾多非原住民學生願意理解事情脈絡並響應支持。他說:「作為少數,族人遇到的不公義,不只是由族人去面對就能改善的,需要更多人去理解。」Savungaz也讚許學生勇於捍衛校園民主和言論自由,相信這會是一個良好的開始,並期許族人的聲音能被更多人聽見,捍衛他們應有的權益。針對臺大校方15日採取的行動,臺大原聲帶社長Katting Adaw Langasan激動譴責,認為此舉不僅阻斷校方和原住民溝通的橋樑,更影響師生進出校園和言論自由的權益。他憤怒地說:「將族人拒於門外,斷絕了校方與族人過往建立的關係,也看不出校方一絲積極和誠懇。」臺大學生會學權部長簡愉珊則斥責校方重現威權,並舉出其它處理方式,「可以選擇帶到會議室好好談,可以請成群團體在駐警隊陪同下繞校,這些都比關閉校門、動用警力妥當。」馬遠部落族人15日至臺大陳情,盼校方直面歷史,誠懇道歉並設置基金會償還約14.9億之賠償金。面對族人的訴求,校方動員警力、拉起校門,將族人拒於門外。校方事後雖於新聞稿表示有意願歸還馬遠部落之遺骨,但針對族人要求的賠償事務,以「受限於校務基金管理辦法」為由,拒絕另設基金會。
拔尖計畫納部落耆老教學 師生盼完善制度永續族語
校園
第1784期
拔尖計畫納部落耆老教學 師生盼完善制度永續族語
焦點
2023-11-02
《112學年度原住民族語言師資拔尖計畫》核定九族共53組師徒,期待弭平現今的族語斷層危機。圖為台東縣土坂部落為排灣族部落。 圖/cemelesay lja paculilj提供【記者林詩祐綜合報導】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以下簡稱原民會)10月24日核定《112學年度原住民族語言師資拔尖計畫》,透過一對一師徒制,並首次引入部落耆老作為教師,期待各校在既有的原住民族語師培教育資源上,培育更多族語專業人才。然而針對計畫細節與原住民族語教師的資格,卻引來正反論述。2017年台灣通過《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使原住民族語教師專職化,然而師資不足與年齡斷層,讓原族民族語的推廣受到限制。原民會推動《112學年度原住民族語言師資拔尖計畫》(以下簡稱拔尖計畫),主要針對五所重點大學,分別為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臺東大學、臺北市立大學和國立屏東大學,致力將入選學生重點栽培,並在四年內培育100名具教師證之正式族語師資,以改善目前族語師資多採用教學支援人員的現況。環境是學習語言重要的要素之一,政大民族學系二年級學生cemelesay lja paculilj表示,同學們程度不一,難以有效練習對話,「身邊很少有人能夠一起交流族語,即使是同學,大家的族語能力也很有限。」此外,他提到大學目前的教材都是屬於教導文法類型的書籍,無法有效提升口說訓練。因此,他期待藉拔尖計畫中與部落耆老的一對一教學,並進入部落自然習得生活化族語。 政大民族學系二年級學生cemelesay lja paculilj認為都市原住民可能對於部落沒有認同感,導致學習族語意願不高。 圖/cemelesay lja paculilj提供政大負責拔尖計畫的民族學系副教授王雅萍指出,部落耆老教學的設計,同時達到搶救族語的目標,教學對話的過程,學生不只理解部落文化,也深入認識到部落的傳統知識體系,得以將即將失傳的部落文化寫入書籍,永續流傳後世。然而,仍有學生提出此計畫待改善處。清大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學生Mumu Panay表示,拔尖計畫的學習時數對學生課業負擔重。參與學生除需顧及本科專業外,每週還要與配對的原住民族語老師上二到三次課。東大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學生Rolla Moggi也說,上課時間與進部落學習的時間相衝,因此學生為了完成課程,可能延後畢業。對於拔尖計畫長時間的學習時數,王雅萍則認為,精通語言需要不斷地刺激,因此透過每週不間斷地學習,才能夠讓族語有顯著的進步。除了拔尖計畫本身的問題外,Mumu Panay認為師資的缺乏、學生學習態度以及社會的期待都是影響族語學習的因素,進而牽動整個計畫的推行。Rolla Moggi則認為目前政府訂定成為族語教師的門檻太高,應降低考試難度,讓學生不會畏懼學習族語,同時培養更多族語老師。他也呼籲,面對原住民族語推廣與傳承,政府應更注意原住民族群對自身身份認同與施行的可能性,適時調整內容,才能將族語永續的存於台灣。 《112學年度原住民族語言師資拔尖計畫》讓參與學生進入部落,學習族語與文化。圖為臺東縣土坂部落青年自行成立的歌謠傳唱小團體。 圖/cemelesay lja paculilj提供
部落青年積極返鄉 接下土坂五年祭傳承使命
生活
第1783期
部落青年積極返鄉 接下土坂五年祭傳承使命
2023-10-25
【記者蔡愷恆台東報導】台東縣達仁鄉土坂部落在21日舉辦排灣族五年祭(maljeveq)的未成年神靈刺球儀式,替25日的主祭揭幕。這次五年祭中前期籌備、拋福球和持竿活動的參與者約有一半是青年,國立成功大學學生kuljelje saljingusan感嘆,「如果我不回來參加文化,或者是去多認識族人的話,我們這個文化以後可能就沒有頭目了。」五年祭為排灣族迎接祖靈與神靈探訪的儀式,期望祖靈保佑部落與家人平安。土坂部落舉辦五年祭已經有百年歷史,即便經歷過日治時期的宗教控制、西方宗教傳入,還有國民政府的華語教育,讓祭典中講述的族語逐漸消逝,五年祭卻從未取消或間斷過。祭典中的福球會由祭司拋起,再讓各家代表用祭竿刺中。排灣族相信,刺中福球後會替部落與家庭帶來好運。 福球拋起的瞬間,持竿者眼神專注看著福球位置,期望能用祭竿的尖端勾到象徵好運的藤球。 圖/蔡愷恆攝 福球各自有不同含義,如第一顆vayaq代表族人平安;第二顆vetjan期盼能使家族興盛、物產豐收等;第三顆tjagaraus是排灣族的創世祖,刺中將會獲得才智與智慧。 圖/蔡愷恆攝這次五年祭的準備過程中,部落先搭起竹建的祭台,再將竹子銜接成祭竿。青年在籌備時感受到部落內的信任氛圍和凝聚力。去年才從屏東嫁到土坂部落的黃欣怡坦言,雖然與丈夫同樣是排灣族,不過成長環境十分漢化,因此這是他首次參與五年祭。他在旁觀察籌備過程也舉例分享,長輩會示範一次如何將祭竿燒直,讓年輕人用手觸摸並感受竹竿的溫度,再交棒給年輕人,也會在旁協助、指導。黃欣怡燦笑,「我超喜歡那種感覺,就是放手去做,也等於是信任年輕人。」 部落中男性成員齊力將頭目家族以及女巫的祭竿插入祭台裡,搬運與舉起祭竿多由青年負責,長輩則在旁觀察以及適時指導。 圖/蔡愷恆攝祭典進行時,所有部落居民皆聚集在環繞祭台的石階上。先由女巫請祖靈回到部落,氣氛莊嚴且肅靜,隨後女巫會把福球交給年輕的男性勇士進行拋球。坐在石階上的小學生瞪大眼專注看著勇士丟起福球,而一旁的耆老們則唱著各家的祭歌,替自己的子孫祈禱。當時其中一位躑球者拋出的福球歷經數次刺球失敗,場內的耆老便大聲喊話,鼓勵所有勇士,「要對自己有信心哪!」 頭目在拋球者不斷失敗時,積極給予祭場內成員鼓勵與耐心,並在旁陪伴等待福球被刺中。 圖/蔡愷恆攝現年70歲的前頭目古明哲(tjegayan a saljingusan)感動地表示,「年輕人願意犧牲時間,且前輩願意做team的那個leader。我覺得大家都有光榮感啦!」擔任族語老師的包光輝(kuljelje patjaljinuk)更舉自己的姪子為例,「他為了準備五年祭,直接向公司申請一個月的公假!」包光輝也觀察到,與過往相比,年輕人回鄉創業或學習傳統文化的比例增加,而祭典前的假日則會全部回到部落。 持竿勇士正等待福球拋起的瞬間,挪移沈重的祭竿,冀盼頂部的尖刺能戳中福球。由於該活動十分仰賴腰力,因此多為年輕族群坐在祭台上持竿。 圖/蔡愷恆攝社團財團法人臺東縣Ladan文化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gagu lja tjaluqavai笑著點頭,接下來文化傳承要交給年輕人,他說:「這些青年在部落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他們把新的觀點帶進來,想辦法柔和地接近社會的思維邏輯方式。」kuljelje saljingusan身為青年的一員,他則不希望改變五年祭的傳統,或是增加其他新的元素,「這是對祖靈的禮貌,就好好地把文化傳承下去。」
法律保護傘外的丹大林道:一條崎嶇難行的共管之路
專題
第1765期
法律保護傘外的丹大林道:一條崎嶇難行的共管之路
2022-04-28
山巒層疊,濁水溪一如往昔穿流其間,一旁的丹大林區在這數十載間卻已添上幾筆故事。 圖/陳楷霖攝【專題記者顏婕儒、李昀璇、陳楷霖、許如鎧綜合報導】2月17日,一名機車騎士墜谷身亡,這是丹大林道全面開放二輪機車通行後最嚴重的事故。位處南投縣信義鄉的丹大林道,由曾經盛極一時的振昌木業開發,全長約68公里,自濁水溪直通當地布農族聖地「七彩湖」,號稱台灣最長林道。時過境遷,木業的鼎盛光景湮沒於時代洪流,殘存的丹大林道成為布農族人尋根謁祖的通道。而後又歷經風災的摧殘,如今林道入口「孫海橋」徒留橋墩,一旁距離河面不過咫尺的臨時鋼便橋,則成為進入丹大林道的唯一通道。隨著山林觀念的解放,人們踏入過往封禁的山林。然而,丹大林道卻在這樣的開放氛圍下陷入進退維艱的泥濘。1月24日,因沒有管理法源的支持,林務局南投林區管理處宣布二輪車進出丹大林道無從管制。消息傳出,大量越野車騎士立即湧入林道挑戰險峻山路,七彩湖畔也出現紮營現象,種種行為對這片土地造成超出其負荷的破壞。當地部落族人於是聚集丹大工作站齊聲抗議,指控政府未與部落充分溝通即逕行決策。不久之後,騎士墜谷的意外不斷傳出,最終更發生死亡事件,丹大林道因此再度封閉。從木業林道至越野跑道,丹大林道似乎總躲不過多舛的命運。比起修路封閉的權宜之計,訂定長期的規範才能真正弭平發生於此的諸多不幸。然而懸掛孫海橋旁的抗議布條,隱隱映照著丹大議題的種種瓶頸,潛藏於崎嶇的林道之下,似乎又是另一段荊棘重重的坎坷路。法律的羽翼,究竟何時才能庇蔭這片千瘡百孔的布農領域?陰錯陽差釀弊端 丹大林道的是與非 僅容一至二人可以步行通過的臨時鋼便橋,只有在濁水溪枯水期才能搭建通過,是現今進入丹大林道的唯一通道。 圖/陳楷霖攝民國108年10月21日,行政院長蘇貞昌參與「向山致敬」記者會,宣布國家山林解禁政策,推動山林開放,林務局也因應政策盤點全台81處林道(註一),赫然發現原屬振昌木業的丹大林道並未被編列其中。追溯其緣由,自93年7月間敏督利颱風造成孫海橋流失後,林務局便宣布將丹大林道改為步道,因此不再屬林務局管轄。「丹大林道」因名稱關係,過往遊客都謹遵《林道管制執行要點》規範,除公務需求外,多年來僅准許當地布農族人騎乘機車進入,以滿足祭祀需求,其餘人士則透過步行方式進入此領域。然而,若要從入口「合流坪」開始步行,一路到達知名景點七彩湖或百岳之一的「六順山」,單程5、60公里的路途來回約需四、五日,這對許多山友而言並非易事。於是當地部分族人便利用這條「山路」對原民機車的特許權,組成機車協作團隊(以下簡稱機車協作),推出收費新台幣上萬元的「機車接駁往返服務」。這樣長期遊走於灰色地帶的商業行為引發部分山友不滿,同時造成外界騎士們的反彈,認為族人佔地為王,藉特許權牟奪暴利,長年以來爭議不斷。為解決丹大林道「無法可管」的現況,2020年南投林管處推出《七彩湖野生動物保護區保育計畫草案》,希望藉由管制七彩湖,進而控管其通道「丹大林道」,並達成總量管制的目的。然而,此計畫立意雖然良好,歷經兩年的討論卻未有共識,這項「彷彿若有光」的提案,又為何至今仍無法開花結果?註一:此處林道係指林務局管轄之全台81條林道,以《林道管制執行要點》為管理辦法。層層規矩保山林 原民權益誰來護?目前國內用以保護自然環境的資源治理機關包含《文化資產法》之自然保留區、《森林法》自然保護區及《野生動物保育法》動物保護區等等。在過往,管理單位更傾向強制且封閉的經營方式,因此多以限制嚴謹、摒除外力介入的自然保留區為主要手段。而近來林務政策改變,政府傾向和當地居民共同管理並以觀光為主要目的對外開放部分土地,因此本次丹大林道個案,公部門選擇以設立較為彈性、具經營空間之動物保護區為目標,希望顛覆過往由上而下的管理風格,讓族人也能提出經營建議並共同參與,建立「由下而上」的參與式保護區。透過設立保護區,公部門得以將傳統領域劃分為核心、緩衝、永續利用利用三個區域,並分區制定嚴格程度不一之規定。在丹大林道議題中,若依照南投林管處規劃設立「七彩湖野生動物保護區」,可將入口處劃為永續利用區、在對外開放同時適度管制入內車輛,進而保護內部生態;並於環境負載力較低的區域設立核心區,特殊情況下才供人進入。 根據《原住民族地區資源共同管理辦法》第六條及《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及22條,公部門若要在傳統領域設置保護區等資源治理機關,必須與當地部落建立共管制度,且族人得以分享相關利益。南投縣信義鄉公所農業觀光課課長全皓翔也說明,設立保護區能為部落帶來就業機會,「像是林道的維護、做步道、舊部落石板屋的修建等等......設立保護區後工作機會比原本更多。」即使保護區的設立看似有利無害,卻仍存在疑慮。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盧道杰認為,設立保護區並和部落共同管理為近年演變出的作法,因此較少先例可供參考。此外,當地居民對內部分區範圍也抱持疑問,「他們(指草案)用的野生保護區劃太大了,馬路的左右邊全都劃,我們的舊遺跡也劃,劃的時候也沒跟我們講。」族人幸尚慈說道。 另一方面,雖然保護區的設立可提供族人工作機會,但數量是否足夠、族人是否願意接受工作內容也仍待商榷。政府參與管理後,將對原存在當地的工作型態造成影響,首當其衝的便是機車協作。在法律上,不具接駁執照的機車協作屬「非法接客」,政府介入經營後勢必不允許其存在,即便這部分有機會透過修法以「白牌合法化」等方式解決,但兼職機車協作的幸尚慈卻在表達贊成的同時透露出對公部門的負面觀感,「為甚麼不要去推這東西(指白牌合法化)?而一直是用那種汙衊、打壓說我們是違法的?林務局也沒有跟我們談這些啊!」這句話反映的不只是幸尚慈個人看法,更是群體之間隨著時代衍生出的斷層。 保護區的設立雖立意良善,但由於涉及當地原住民的傳統領域、生計等多重層面,因此容易引發部分民眾不滿。 圖/李昀璇攝族人與林務局間存歷史包袱 多層次溝通成關鍵「部落族人總覺得我們都是一直被壓迫然後被限制,所以他們對這個部分還沒有加以了解的時候,先決上就是會有那種拒絕的心。」曾任南投縣信義鄉鄉長以及立法委員的全文盛提及。基於過往的經驗,原住民族與林務局兩者之間存在著鴻溝,且「野生動物保護區」一詞的使用,就更容易造成「只保護動物、不保護當地文化遺跡」的負面觀感。南投縣信義鄉公所民政課課長王國慶表示,其實近年來因為林務政策的改變,族人與林務局的關係相較過往和緩許多,但因為「是否開放二輪進入丹大林道」的問題,又將兩者拉回對立面。全皓翔更指出,「林務局說他們在去年十二月就有跟地方做協調說一月要做開放,但是我根本沒看到,是看他們的新聞稿才有寫。」現今因台電整修道路封閉,日後依舊會再次開放,對此全皓翔也強調,林務局在與族人的溝通上需要更積極與全面。林務局曾對設立保護區一事召開公聽會,各部落也曾舉辦部落會議討論相關事宜,不過曾任達瑪巒部落(註二)會議主席的松光輝表示,時常只有與自身相關的族人才會參與。王國慶也推估,目前贊成保護區的族人其實較多,但因為影響到部分人生計,反對聲勢才比較浩大。「比較極端他們表達就會比較激烈,也會比較明顯,會比較聽得到,那比較願意能夠配合的人反而就不敢講話。」他補充說明。達瑪巒部落也曾組成七人小組,協助草擬管理辦法,然而松光輝解釋,過去布農族是以「姓氏」為社群單位,直至日治時期為了方便管理,才形成部落的概念。因此,若以部落為單位劃設傳統領域,彼此之間將難以取得共識。再加上與七彩湖相關區域其實不只有南投和花蓮的12個部落,還有因距離較遠而未能被列入其中的南投明德、豐丘等部落,也都在當地有祖籍地。對此,王國慶建議,「還是要有一個公開的平台,可能四個部落,甚至是全鄉只要有祖籍地在那邊的一個平台去處理(丹大議題)。」對於雙方不信任的現狀,全文盛說:「政府在看問題的時候不能從表象去思考。」他建議政府應考量原民本身的文化,並且不一定要以保護區的名稱管制,族人接受度就會提高。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官大偉也強調,「對於歷史的揭發才是真正能夠重新去和解的關鍵。」在溝通時不能只使用國語,不同語言或是文化可能在翻譯上有所誤差,必須要進行多層次的溝通。他更認為透過讓族人參與資源管理系統,是一次解決雙方矛盾的機會。註二:丹大地區布農族所在部落包括,南投人和、地利、雙龍、潭南部落,以及花蓮摩里莎卡、魯巴斯、馬里巴西、馬太鞍、大加汗、固努安、大馬園、東光部落。 林務局南投林區管理處表示,機車協作等勞務服務屬雙方合意之民事契約,林管處無權干涉。 圖/陳楷霖攝通往丹大林道的下一步? 專家、立委籲建利益共享機制部落共管制度的建立有賴族人間的積極溝通,官大偉指出,若要營造健全的內部對話空間,需提供全體族人共同參與的誘因,因此制定合理的分配原則,讓每個人都享有利益便成為首要之務。位處新竹縣尖石鄉的泰雅族部落——司馬庫斯,即施行著一套完善的觀光利益共享機制。民國84年,擁有珍貴神木群的司馬庫斯,隨著聯外道路開通,吸引大批旅客湧入。雖然部落的觀光收益急遽提升,族人間的情感卻因內部的惡性競爭而疏離,同時, 政府宣告欲在當地設立國家公園,也引發族人的激烈反彈。為因應內外衝擊的局面,部落內部展開一系列的積極協商,六年後,司馬庫斯成功建立共營制度,一路施行至今,成為國內部落共營的最佳典範。回首二十年前的司馬庫斯,對比如今的丹大林道,兩地除了傳統領域同屬觀光熱點,部落內部也同樣面臨保護區域設立的爭議。對此,官大偉認為,除了參考利益共享制度的設立,也須同時考量文化和語言的傳承。「青少年對於他們生活所在的環境森林,都有持續的認識,就變成一代一代的力量。」他指出,司馬庫斯透過帶領青少年進入山林巡守,並在教育體制中進行語言傳承,同樣有助於參與式管理的運行。丹大林道發生墜谷事件後,山地原住民立委伍麗華立即前往當地,與部落族人和林務局討論因應對策。針對保護區設立與否,伍麗華雖認同法律可形成保護傘,但他也強調政府應與族人慢慢建立信賴。曾擔任屏東縣原民處處長的他,任內即成功輔導大武部落設立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不僅穩固部落的觀光收益,也維護傳統領域的生態環境。位處屏東縣霧台鄉的大武部落,隨著哈尤溪的七彩岩壁帶來觀光人潮,遊客私自闖入與環境破壞等問題接踵浮現,在原民處、觀光局與部落的努力下,當地成功劃設景觀區,以進行數量管制,並全面禁止外人私闖劃設領域或私下帶團行為,遊客若想進入秘境,需提前預約並由當地導覽員引領入內。遠望他鄉的成功案例,再回看丹大林道關係部落,當地的立法路程仍因無法取得共識而受阻。「丹大林道到底想要做什麼?」伍麗華建議部落應先釐清發展方向,決議後再建立共享機制,讓無法參與其中的族人也能受惠,藉此提高參與度並達到共識。針對政府方,他則認為地方機關應積極與部落溝通,並長時間陪伴族人,才能化解原住民對政府的不信任感。 對於丹大議題的錯綜複雜,前達瑪巒部落會議主席松光輝直言此事件,從過去的歷史到現在都是環環相扣的。 圖/許如鎧攝即使過去壓迫的風氣不再,山林開放的觀念亦日漸興盛,官民間溝通的欠缺、過往歷史的壓迫、未能順時隨俗的法規等問題,仍舊堆疊出丹大議題停滯不前的現況。「現在要達到那個目標是不容易的,因為除了族人能接受以外,還要受到大眾的接受才可以。」松光輝直言。這片已經滿載傷痕的土地,亟需政府與族人間積極的協調,更需要社會大眾的正視,才可能再次映現它的盎然生機與布農文化。然而,這段跌宕的長路將耗時多久?又將去往何方?至今都依然是個未知數。盡頭的光,究竟何時才能照拂丹大林道?
文化歸「原」主——《原創條例》為什麼難落實?
專題
第1749期
文化歸「原」主——《原創條例》為什麼難落實?
2021-05-20
【專題記者林昕璿、吳冠伶、陳嘉怡、徐嘉璟綜合報導】身著原住民族傳統服飾的舞者手牽手圍成圓圈,配合嘹亮歌聲,以及強而有力的抬腿、彎腰動作,在「南島民族論壇」上演出阿美族奇美部落的Pawali(勇士舞)。然而,這場看似充滿生命力、宣揚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的表演,竟意外掀起一場風波。民國107年8月1日,原住民族日,由原住民族委員會委外經營的舞團竟未經奇美部落同意,擅自穿著部落傳統服飾,並錯誤展演屬於勇士階級Ciopihay(註一)的Pawali。奇美部落族人憤而提告,成為《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以下簡稱《原創條例》)通過後第一起侵權官司。註一:Ciopihay為奇美部落年齡階級中約18至20歲的年輕男性,擔負最繁重的工作,也是訓練要求最嚴格的階級。 位於花蓮縣瑞穗鄉的奇美部落為阿美族文化發源地,早期因封閉的地理環境,交通不便,少受外來干擾,因此保有阿美族傳統的年齡階級制度。 圖/奇美部落族人鄭志貴提供《原創條例》護原民文化成果 奇美部落Pawali仍遭侵權為保護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原創條例》明訂原住民族的傳統服飾、歌曲、民俗技藝等,具有文化意涵的標的物,可申請傳統智慧創作專用權(以下簡稱傳智權)。若他人想借用原住民族文化成果,必須經過該族群或部落授權。然而,《原創條例》96年通過,卻遲未啟動相關保護措施,待8年後《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實施辦法》公布,傳智權申請制度才正式上路。原民會經濟發展處傳統智慧財產科專員施忠禮指出,《原創條例》為台灣獨創,無法借鏡國外相關法律,加上社會大眾對原住民族文化的認知較為不足,導致條例上路至今仍顛簸難行。對原住民族來說,每項傳統文化表現都蘊含祖靈智慧,具特殊含義或禁忌。奇美部落傳統智慧專用權發言人蔡富榮指出,Pawali 只能由較年長的男性領唱、Ciopihay階級負責跳舞,且只適合在莊嚴的歲時祭儀中表演。但過去外界多次未取得部落同意,逕行公開表演Pawali,「沒有理解奇美部落的文化脈絡,還誤導、扭曲我們的舞。」為避免自身文化再遭誤用,奇美部落向原民會申請傳智權,並於107年4月通過審查。「原本想說有了傳智權後,我們可以放心一點,沒想到4月通過以後,8月就出問題了(指南島民族論壇事件)。」蔡富榮說。蔡富榮強調,傳智權申請書已特別載明禁忌事項,若未按照部落傳統,可能會冒犯祖靈,甚至招致災禍。但令族人不解的是,原民會身為《原創條例》的主管機關,為何還擅自展演已通過審查的標的物?「我覺得這個文化的詮釋權或是主體性,不是我們(奇美部落),是原民會耶。」蔡富榮無奈表示,原民會宣稱演出Pawali是為了推廣原住民族文化,屬於公益的合理使用範圍,其實已曲解《原創條例》的立法精神。「原創條例一開始就不是保護個人利益,而是將原住民族本來有的權利還給他們。」奇美部落委任律師蔣昕佑解釋,《原創條例》雖採借著作權概念訂定傳智專用權,但兩者立法精神不同。《著作權法》為了調和私人與公共利益,設有合理使用條款,在適當情況下可限縮創作者權益。但《原創條例》是為了將過往不平衡的權力關係扳回正軌,保障原住民族使用自身文化的權利,矯正過去文化遭外人擅自挪用的情形。兩年過去,奇美Pawali一案進展緩慢,針對是否將舞團所屬公司列為被告、依據何項法條請求權利等問題,因無前例可循,遲遲未有定論。蔡富榮坦言,「法官和律師都還在摸索,我相信原民會也是一樣,因為這是原創條例的第一案。」對奇美部落而言,爭取文化主體性,仍是一條漫漫長路。<b>尊重部落談授權 麒麟啤酒「罐」入原民文化元素「(原創條例)並不是限制大眾使用原住民族文化元素,而是希望尊重原住民族的文化表達,你要使用任何一個元素之前,要取得原住民族或者是部落的授權,而且要正確使用。」施忠禮說。109年11月,台灣麒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取得授權,在啤酒瓶身印刷阿美族馬太鞍部落與噶瑪蘭族傳統服飾、排灣族佳平部落祖靈柱圖紋等,推出「Bar原民傳智設計罐」,成為傳智權首件大型商用案例。 台灣麒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推出「Bar原民傳智設計罐」,在東部區域限量販售。 圖/余松翰提供談及與部落的合作過程,負責Bar原民傳智設計罐的廣告總監陳宏明表示,從初步向原民會說明計畫構想,到與部落洽談,共歷時三個月。設計團隊曾與族人反覆討論,避免錯誤呈現授權標的物。以阿美族馬太鞍部落的男性傳統服飾五片流蘇裙為例,裙子固定由紅、白、藍三種顏色組成,且不論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觀看,顏色的排列順序都相同。另外,排灣族佳平部落則特別向設計團隊強調,金祿勒家族祖靈柱上的雕紋為六根手指,而非一般人認知的五根。「原住民族其實佔(全台)人口不到2%,他們的力量很少,所以必須靠大家的力量去支持。」陳宏明期望Bar原民傳智設計罐成為標竿,向大眾示範傳智權授權的正確流程,並推廣台灣原住民族深厚的文化內涵。他表示,公司給付的授權金能幫助部落協會運作,啤酒瓶身的設計圖檔則可回饋當地,作為文化傳承與教育用途。<b>不被承認的Lalu:文化形式難界定 傳智權申請受阻然而,並非所有原住民族文化都能像奇美、馬太鞍、佳平部落,以及噶瑪蘭族一樣,順利取得傳智權的保護。南投縣魚池鄉,Lalu(拉魯島)獨自坐落於湛藍的日月潭中央,顯得格外靜謐、神聖。根據邵族傳說,獵人先祖為了追逐一頭肥碩的白鹿,隨之抵達日月潭。後來,白鹿幻化成美女,與獵人在夢中約定遷居於此。對邵族來說,Lalu意義非凡,是最高祖靈的居住地,更是邵族信仰的核心。「沒有Lalu的話,我們哪來的詞彙叫Mulalu(祭祀)?哪來的祖靈籃的名字叫Ulalaluan?」邵族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高榮輝(Hudun Lhkatanamarutaw)說。如此重要的文化,卻未獲應有的尊重。日月潭涵碧樓酒店於91年逕自將「Lalu」一詞註冊為英文商標,原應守護邵族的Lalu,卻被挪用成商業象徵,令族人感到被冒犯。「我們再不保護文化的話,就會被濫用。」高榮輝憤慨地說。因此,《原創條例》實施後,邵族便於105年為Lalu申請傳智權。 「Lalu的命運很坎坷,每個政權對這個島名稱都不一樣。」高榮輝無奈地說。邵族聖地Lalu,日治時期被命名為玉島,漢人則稱珠仔山,二戰後國民政府又改為光華島,有「光耀中華」之意,直至民國89年才正名為拉魯島(Lalu)。 圖/高榮輝提供這條抗爭路,邵族走得十分艱辛。原民會最終以Lalu僅是地名為由,駁回「Lalu/拉魯——邵族最高祖靈聖地」申請案,邵族人因而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提出行政訴訟。邵族文化發展協會總幹事陳姳曄指出,Lalu是邵族的文化精髓,體現於多篇傳說之中,「你輸了,就變成是國家認可說這個東西(Lalu)不屬於你。」對此,施忠禮解釋,在申請傳智權時,部落除了要說明文化標的物是部落獨有、於世代間長久流傳,也須以客觀方式證實標的物的存在,如影像、樂譜等。「智慧創作不是只有一個概念,它不是一個祖先留下來的想法而已。」他表示,原民會要求邵族補足申請要件,以證明Lalu不單是一個名詞,而是可以展現的創作成果,並非否定「Lalu/拉魯——邵族最高祖靈聖地」申請案。事實上,根據《原創條例》第3條(註二),除了音樂、舞蹈等創作類型,原住民族也可依「其他文化成果之表達」申請專用權。《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實施辦法》起草人、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黃居正解釋,《原創條例》留有模糊地帶,是為了涵蓋未被明列的標的物種類,如建築、口傳故事等。他補充,即便是文化概念,也可能附著在各種具體的形式上,延展成不同文化內容。註二:本條例所稱智慧創作,指原住民族傳統之宗教祭儀、音樂、舞蹈、歌曲、雕塑、編織、圖案、服飾、民俗技藝或其他文化成果之表達。然而,目前通過傳統智慧創作的案例,多半屬於明定的標的物種類。當原民會與原住民族雙方對標的物的想像和歸類有所差異,《原創條例》第3條所界定的彈性空間,便難有具體成效,也導致Lalu案產生爭議。邵族人口不到千人,因居住在觀光勝地日月潭,傳統領域不斷流失,文化傳承問題迫在眉睫。「我們都開玩笑說,原創條例是留給子孫的田。」陳姳曄認為,若《原創條例》無法守住Lalu,他們將失去唯一可傳給子孫的文化寶藏。109年12月,法院認定Lalu是可用語言、宗教呈現的文化概念,且原民會未依法召開正式審議會,因此判決將「Lalu/拉魯——邵族最高祖靈聖地」申請案退回審議程序。邵族人至今還在等待,期盼《原創條例》能向Lalu打開保護傘。<b>申請成本高、大眾認識少 《原創條例》仍待推廣除了Lalu以外,邵族目前已成功替白鹿傳說、邵織紋等六項標的物申請傳智權。陳姳曄指出,《原創條例》出現後,錯誤使用邵族文化的情況逐漸減少。但整體而言,原住民族申請傳智權的數量依然不高,目前僅有79案通過審議,連在原住民族人口中排行第三的泰雅族都未提出申請,顯示傳智權仍有待推廣。傳智權申請率低的關鍵,在於高昂的成本。部落申請前須對標的物進行田野調查,並召開多次會議,以確認族人對文化標的物的理解一致。黃居正指出,部落將傳智權申請書送進原民會後,平均需等上29個月才能得知審議結果,「是一個成本非常高的權利保護機制。」黃居正認為,即使《原創條例》已向原住民族跨出友善的第一步,試圖防止文化挪用,「但它(原創條例)不該是唯一的工具。」傳智權的推廣,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蔡富榮則提及,台灣社會雖號稱多元,但對次文化仍有很大的排他性。除了政策面需再加強,也應讓更多人了解傳智權的基本概念,在使用原住民族文化元素時,能夠多一分謹慎。「對我們來講,我們要的只是一個尊重。」蔡富榮說。 108年取得傳智權保障的邵織紋,為邵族傳統文化重要表徵。今年1月,在日月潭力麗溫德姆溫泉酒店上樑典禮上,邵族傳統創作保護共同基金管理委員會與力麗集團簽訂授權契約,同意該酒店使用邵織紋圖樣,成為傳智權商業授權的典範之一。 圖/邵族文化發展協會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