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校園連儂牆延燒 在台陸生籲理性溝通
校園
第1710期
校園連儂牆延燒 在台陸生籲理性溝通
焦點
2019-10-24
【記者支琬清台北報導】自香港展開「反送中運動」至今,全台有多達49間大專院校於校內設立連儂牆以聲援香港,但也因學生政治立場不同,校內頻傳衝突,包含中國遊客撕毀國立台灣大學校內的連儂牆,及中國文化大學、義守大學中國學生(以下簡稱陸生)和香港學生(以下簡稱港生)間的肢體碰撞等。近日,國立政治大學校內出現「反連儂牆」,文宣內容疑似為陸生撰寫並張貼,提倡理性溝通、聲援合格執法的香港警察等。此文宣在僅不到一週內收到其他學生的積極回應,文宣和紙條布滿三面牆,形成全新的討論空間。 學生在新「反連儂牆」的下方以金屬油漆筆作畫,並擺上警察執法時會使用的器具,希望更多人能關注香港警察執法失當的問題。 圖/支琬清攝連儂牆,又稱藍儂牆,最早出現於西元1980年代捷克共和國(簡稱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修道院廣場,因學生在牆上塗寫披頭四樂隊的歌詞以及約翰.藍儂風格繪圖得名。內容多為當時捷克群眾對共產政府體制的不滿,後衍生為表達青年抗爭的象徵性符號。 國立政治大學原先連儂牆設立於綜合大樓,近日疑似為中國學生所張貼的新「反連儂牆」,內容為支持香港警察合理執法、要求理性溝通。 圖/支琬清攝「連儂牆原本的意義不是支援香港,而是大家都可以自由發表言論的地方。」政大新聞學系學生黃彥晨認為,連儂牆並非只為香港反送中運動服務,而是象徵言論自由的精神。對於全台大專院校紛紛設立連儂牆,陸生小越(化名)讚賞台灣學生關注中國香港情勢的態度,他指出一個能提供多元意見和思想的平台,對於長期處於一言堂環境的陸生來說是難能可貴的機會。 字條上相較於舊連儂牆,出現許多不同立場的聲音,無論是表達自己看法或是回應他人立場,牆上呈現更多元的意見。 圖/支琬清攝曾參與社會運動的政大社會學系學生丁鈞佑,對連儂牆則有另一種看法。他認為,言論張貼是對一個公共空間的佔領和展示,連儂牆雖歡迎不同意見的張貼,但實際上不同意見出現時,容易被主流意見的文宣「包圍」。丁鈞佑也提到,聲援香港反送中的連儂牆是號召支持及抗爭的手段,而非與他人「意見交流」或「達成共識」的平台,陸生的想法並不容易被主流意見的學生們看見。因此當出現疑似陸生張貼並撰寫的文宣時,丁鈞佑抱持正面態度,他說:「我們可以開始討論香港人的暴力抗爭是否合理等實質議題上進行辯論,而非停留在『你怎麼可以撕我東西』的層次上跳針或鬼打牆。」陸生S(化名)也說:「不論民主牆、連儂牆,一面『牆』的政治立場難免是有偏向的,因此不能保證所有言論都有自由,而且在上面得到充分的聲張。」但他也進一步表達自己的政治立場,S認為,發表「支持獨裁政府限制言論自由」的言論不應屬於言論自由保障的範疇。 不少意見以詼諧戲謔的方式呈現,將原先張貼紙張包圍,並放上「新中國言論改革示範區」標題。 圖/支琬清攝提到因連儂牆校園內產生的各種衝突,陸生S很無奈,表示並非所有陸生都如台灣媒體的報導,擁有強烈的「愛國情懷」、有破壞言論牆的行為,有不少陸生同樣追求普世的自由及和平價值,期望學生能互相理解。香港學生燕霧彈(化名)認為攻擊及破壞行為是阻止他人表達意見的行為,希望不同意見的學生能面對面交流,他說:「港生與陸生之間一直有一條無形的線,但如果知道對方想法差不多,也可以當朋友。」 反連儂牆的出現引起學生關注,不同意見的學生也張貼文宣與字條,以匿名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政治立場或理念。 圖/支琬清攝政大法律學系學生、學生會會長柯嘉偉指出,與反送中立場不同的學生自行張貼文宣,而非使用暴力衝突是政大學生展現另一種對話的高度。政大秘書處主任秘書張其恆表示,學校尊重合法表達意見的自由,也期望學生能營造理性討論及溝通的學習環境。而無論是來自中國、香港或是台灣的學生,皆期待不同立場的學生能彼此溝通及互相了解,不因他人立場與自己不同而暴力相向,理性溝通才能達成真正的言論自由。政大野火陣線社長、同樣就讀法律學系的林冠甫表示,希望台灣學生能多傾聽來自不同背景的意見,「因為民主不是只有一種聲音。」 政大野火陣線的社長與社員對「反連儂牆」抱持正向樂觀的態度,認為不同意見的學生也能理性表達自己的意見。 圖/支琬清攝
不滿二二八傳單遭撕除 政大野火要求校方道歉
校園
第1616期
不滿二二八傳單遭撕除 政大野火要求校方道歉
焦點
2016-03-10
政大野火陣線社長楊子賢(持大聲公者)批評政大校方遲不道歉,有違教育工作者格調。 圖/洪與成攝【記者洪與成台北報導】政治大學異議性社團「政大野火陣線」4日在政大中正圖書館前召開記者會,約百位學生手舉印有二二八受難者生平的小型傳單,以及由受難者群像拼成的蔣介石照片等道具,要求政大校方針對2月26日,主任教官張惠玲與駐警隊隊員撕毀野火張貼的二二八受難者生平傳單、侵害言論自由等事道歉。2月26日,野火為紀念二二八事件,在中正圖書館的蔣介石銅像張貼印有二二八受難者生平的傳單,遭駐警隊隊員撕除,雙方發生衝突。野火隨後轉往風雨走廊布告欄張貼傳單,遭張惠玲逕行撕下,並與野火成員爭執。不久駐警隊隊員現身,質疑野火社長、政治系學生楊子賢非政大學生,要求其出示學生證,否則逐出校園,並對楊子賢大聲咆哮。衝突過程被路過學生錄影並上傳網路。由於風雨走廊佈告欄屬學生事務處課外活動組管理,教官與駐警隊撕除社團海報行為逾權引起爭議,野火發起連署要求校方道歉,獲近900人支持。然而事發七日以來,政大校方從未公開致歉,楊子賢更表示,校方還透過私相授受的方式,表示願意提供野火專屬布告欄,但要求野火撤下衝突過程的影片。楊子賢批評,如此行為並非教育工作者該有的格調。法律系副教授陳志輝、政大台史所所長李福鐘、民主進步黨不分區立委蔡培慧等人也現身支持。李福鐘、陳志輝等人認為主任教官與駐警隊行為明顯過當。陳志輝說,三一八學運期間,政大校方面對不同言論,展現高度包容態度,值得肯定,但這次衝突凸顯政大校園言論自由的倒退。蔡培慧則指出,校方對此事默不作聲,是行政威權的表現。 政大副學務長蔡炎龍(持大聲公者)回應學生訴求, 圖/洪與成攝政大副學務長蔡炎龍出面回應學生訴求,並承認張惠玲撕海報是錯誤舉動。他說,張惠玲到政大服務僅五個月,不熟悉學校規定,才與學生發生衝突。但蔡炎龍僅代表學務處回應,學生問及校長周行一與其他處室立場時,蔡炎龍無法回答。由於得不到進一步回應,野火宣布結束記者會。會後,野火發表聲明重申訴求,呼籲政大校方提出轉型正義時間表,撤除蔣介石銅像等威權象徵,並邀請關心此議題的師生持續監督校方,讓校園轉型正義得以落實。楊子賢表示會向曾提供協助的NGO請益,盼延續議題熱度。
政大校歌爭議延燒 文化盃14系舉標抗議5系罷唱
校園
第1612期
政大校歌爭議延燒 文化盃14系舉標抗議5系罷唱
焦點
2015-12-11
政治系學生在舞台放置三角錐,繫上黃色封鎖線,並從口袋拿出口罩,替身旁同學戴上。 圖/鄭晏欣攝【記者鄭晏欣台北報導】在台上放置三角錐和黃色封鎖線,政治大學政治系學生戴上畫有叉叉的口罩,在校歌旋律中沉默。政大第49屆文化盃合唱比賽於5日舉行,14個科系舉標語抗議校方腰斬創作校歌〈領航〉入賽,其中5系更罷唱指定曲〈政大校歌〉。中國文學系寧願放棄獎盃也要罷唱,表達對校方處理程序的不滿。1974年〈政大校歌〉成為文化盃唯一指定曲。近年因歌詞過時、含黨國思想屢受批評。5月學生會發起創作校歌比賽,票選出〈領航〉並於文化盃總召會議決議納為指定曲。事後校方以程序不合規定、新校歌傳唱度不足、未和校友師長討論等理由,否決此案。此舉引發多系罷唱〈政大校歌〉以示抗議。政大野火陣線發起「廢除舊校歌」全校連署活動,也在11月校務會議中提案。會中決議付委討論,野火陣線社長楊子賢表示,付委曠日廢時,敷衍學生,他們深感遺憾。學生會於比賽當天舉辦記者會,要求學校重視此世代對於政大精神的詮釋,並指出會議程序疏失,校方也須負責,而非全由學生承擔。最先於10月24日提出罷唱的政治系總召劉芝嘉表示,罷唱是為了抗議會議的程序不正義,比賽時特別使用三角錐、封鎖線和口罩象徵舊校歌和舊意識的禁錮,限制學生選擇自由。校歌旋律結束後,他們踢倒角錐、扯下口罩,呼喊「我們要唱自己的歌!」口號,獲得熱烈掌聲。文化盃常勝軍中文系也參與罷唱,中文系總召李昀蔚表示,當初的確掙扎於「名次的傳承」,但多數學弟妹都對今年學校處理校歌問題的程序不滿,寧願放棄名次也想表達訴求。她表示,練唱的氛圍及比賽的態度也是一種傳承,他們以努力的態度和快樂的練唱氛圍面對比賽。 民族系學生罷唱校歌,並高舉標語和校長大頭道具表達不滿。 圖/鄭晏欣攝 民族系學生在演唱自選曲〈領航〉時,搭配自製海浪和帆船道具。 圖/鄭晏欣攝民族系舉起「喂,還我創作校歌!」標語和校長的大頭道具,諷刺校方一意孤行。曾獲第47屆文化盃第六名的民族系,不僅罷唱,更選擇〈領航〉為自選曲,總召吳靜菁提到,校方指此曲「傳唱度不足」,因此他們決定選唱來提升傳唱度,更配合歌詞意境,製作海浪、帆船和旗子等道具,「想告訴大家我們的新時代由自己決定。」哲學系及社會系也參與罷唱行列;日本語文系及韓國語文系以「哈」、「嚕」等狀聲詞哼唱帶過;資訊科學系則全體盤坐在地,搭配不和諧的直笛吹奏,擺動身體以示不滿。舉牌抗議的系所中,僅心理系、教育系和傳播學院不分系獲獎。關於罷唱指定曲科系的評分標準,學務處課外活動組組長古孟玄表示,一切評分交由評審自主決定,校方不會干涉。學務處副學務長蔡炎龍則表示,同學們和平理性表達抗議的方式很棒,既發揮創意也尊重了其他參賽同學。他允諾校方將召開文化盃檢討會議,廣納不同意見。 政大野火陣線成員於文化盃進行過程中,在校長周行一後方舉牌抗議。 圖/鄭晏欣攝
政大學生噴漆 籲「廢除舊校歌 落實轉型正義」
校園
第1605期
政大學生噴漆 籲「廢除舊校歌 落實轉型正義」
焦點
2015-10-27
政大野火陣線16日凌晨於校內噴漆,表達廢除校歌的訴求。 圖/政大野火陣線提供【記者趙安平綜合報導】「黨歌不廢,民主倒退!」16日凌晨,異議性社團「政大野火陣線」在校內蔣公銅像附近噴上「拒唱黨歌」、「黨歌不廢」、「民主倒退」等字樣,盼藉以喚起政治大學師生對「校園空間裡的權力不平等」的關注,並要求校方廢除不合時宜的舊校歌。舉辦至今將近50年的文化盃,是政大一年一度的系際合唱比賽,其中〈政大校歌〉一直都是文化盃的唯一指定曲。政大前身為中國國民黨所設立的「中央黨務學校」,校歌歌詞創作於民國29年,近年來屢遭批評「歌詞過時」、「黨國時代的產物」。93年政大前校長鄭瑞城曾推動校歌歌詞修改,雖然最後以失敗告終,但開啟了修改校歌的先例。103年12月,政大學生會權益部向全校發出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6%的政大學生認為「政大校歌有更改或新增的需要」。翌年5月,政大學生會發起「創作校歌比賽」,根據學生會的說法,後經學務處同意之管道(全校投稿、全校表決選出新校歌;各系文化盃總召會議表決同意將新校歌納入指定曲),並於9月底通過創作校歌〈領航〉成為本屆(第49屆)文化盃比賽指定曲之一。表決通過隔日,校方以會議程序不合規定為由,主張表決無效;校長周行一也提出三點反對理由:前幾日才得知創作校歌的來龍去脈、新校歌傳唱度不足、還未與校友和師長討論過,否決創作校歌一事。政大學務長高莉芬解釋,文化盃合唱比賽必須依實施辦法來辦理,但此與學生會權益部同學的期待明顯有落差。她說:「在會議當天因為承辦同仁疏失,未能及時發現列席的權益部同學不具有提案權,已先通過實施辦法後,又提案表決將創作校歌納入指定曲後,但又未再修訂比賽實施辦法,因此仍依原實施辦法來辦理。」政大野火陣線於16日凌晨噴漆表達不滿,事發十分鐘內駐警隊隨即趕往現場,迅速清除噴漆作品。事後,政大野火陣線發出聲明,希望廢除充滿黨國意識形態的舊校歌,並呼籲全校師生抵制舊校歌。政大野火陣線監察幹事林承遠表示,因過去學生會權益部循體制內手段解決未果,他們才會尋求「體制外」的方式表達意見。他也提及此次行動經過社團的縝密規劃,並非草率行事。政大野火陣線18日向全校同學發出公開信,希望政大學生能審慎思考「文化盃」的意義,並在20日到27日間發起「廢除舊校歌」連署活動,同時呼籲參賽同學罷唱文化盃指定曲〈政大校歌〉。政治系學生曾元濃也將校歌改編成小調版本的〈政大悼歌〉,並製作音樂錄影帶,畫面諷刺政大近兩任校長所做過的種種措施,藉以表達對「創作校歌遭撤換」一事的不滿。 政大野火陣線發起「廢除舊校歌」連署活動。 圖/政大野火陣線提供林承遠說,政大野火陣線希望能藉此次事件全面檢討校園空間利用的「轉型正義」;意指當一個國家或地區民主化後,對前威權政權的違法行為和不正義的彌補。「這裡所指涉的空間並不侷限於實體存在的蔣介石銅像、各校的命名,也包含黨國體制的制度性殘留,如舊校歌便是。」針對部分同學質疑「噴漆行動加重清潔人員負擔」的問題,長期關注校內清潔人員勞動權益的政大種子社也在17日發出聲明,「我們認為真正重要的是怎樣能讓清潔人員所付出的勞動都獲取合法待遇,甚至進一步爭取更好的條件。」種子社社員任君翔批評,導致清潔人員負擔加重的禍首,其實是校方的言論審查機制。她指出,政大的校園空間裡其實並沒有太多能讓學生自由表達意見的場所,「對於相對敏感的言論,學校總是緊張地即要抹去痕跡」。任君翔也呼籲政大師生能多關注校內清潔工「超時工作」的問題,「畢竟不是天天有人噴漆,而是因為整體聘用人力不足」。 政大野火陣線於蔣公銅像附近噴上「黨歌不廢」、「民主倒退」等字眼。 圖/政大野火陣線提供學生會權益部次長林佩諭表示,目前學生會正積極串聯各系在12月5日比賽當天罷唱指定曲並舉標語表達訴求。截至21日,已有政治、民族、應用數學、日本語文及土耳其語文等五系響應罷唱、六個系表達舉標語的意願。學生會仍繼續說服其他系一同響應,以擴大罷唱的影響力。林佩諭說:「學生會的立場是希望校方能尊重學生的想法,以及這個時代政大學生的聲音。」響應罷唱的民族系總召吳靜菁認為,雖然當初可能的確是校方與學生會在溝通上有疏失,但因先前練唱時都以新校歌為主,且舊校歌與黨校意識有深刻連結,所以決定罷唱。「我覺得校方很不尊重學生的想法,所以我跟團隊、以及學弟妹討論完後決定自選曲唱新校歌。」高莉芬表示,當初課外活動組在與學生會溝通時,確實有發生溝通不良的情況,向參與的同學表達歉意。她表示,「文化盃合唱比賽」與「創作校歌徵選」是兩項不同的活動,課外組基於鼓勵創作的精神,支援學生會舉辦「創作校歌」,但並未承諾將創作校歌納入文化盃的指定曲中。高莉芬說,〈政大校歌〉的創作與傳唱,有其歷史時空背景,是所有政大人的共同歷史記憶,也是屬於所有政大人的共同文化資產,「歷史可以被理解、被原諒,但不能被遺忘」。她認為,校歌中道出的「親愛精誠」,其所蘊含的政大人文精神是不變的價值。 〈政大校歌〉歌詞。 圖/趙安平製作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