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熱下失控的交通秩序 微電車亂象充斥金門街頭
【記者李香霆、林偌甯、張恩爾、洪翊程、林芷彤報導】2024年9月底,小三通恢復通航,首批陸客於10月起開始踏上金門土地觀光,截至目前為止,陸客入境人次單日最高可達1808人,其中自由行旅客近九成。金門西北邊的水頭碼頭作為小三通服務的樞紐,每半小時就有一趟船班往返於金廈之間。 從廈門前往金門的航程僅需30分鐘,搭載百餘名旅客的客船緩緩駛向水頭碼頭。船艙內的螢幕上正放映著交通宣導影片,提醒來訪旅客遵守我國交通法規,也介紹微型電動二輪車(下稱微電車)的使用須知。半個鐘頭過後,船隻靠岸,旅客依序通過海關入境金門。一踏出碼頭大廳,他們隨即與事先聯繫好的租車業者會合,接著由業者接送至租車行辦理租借手續。往租車行的路途中,視線所及的道路與停車場幾乎全被微電車佔據。從港口一路延伸至市區沿線,租車行林立,車行門前也停滿成排微電車,幾乎看不見其他交通工具的蹤影。 這些隨處可見的微電車,是租車行因應陸客需求購入。據交通部公路局統計,小三通開放的三個月後,新領掛牌的金門微電車數量成長了將近10倍。由於我國與中國間尚無國際駕照換發制度,許多陸客無法駕駛一般汽機車,只能轉而租借無需駕照的微電車代步。以電力作為主要動力的微電車形似機車,同樣具備車燈及照後鏡等安全設備,但是行車時速按照法規最高僅有25公里,也僅得乘坐一人。相較之下,傳統機車可供雙人乘坐,租金也可由兩人分擔。租賃業者瞄準陸客旅金商機,將微電車的單日租金哄抬至新台幣6、700元,幾乎是傳統機車租金的兩倍。大量陸客湧入後所帶來的觀光商機改變了島上的交通景觀,也悄悄影響了金門居民的日常生活。 其中最有感的變化,是交通亂象的增加。根據金門縣警察局交通警察隊(下稱金門交警隊)「取締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之舉發件數統計資料」,2024下半年微電車的違規案件成長超過12倍,違規者多為旅客。旅客們雙載、在人行道騎車、隨意變換車道等駕駛習慣與我國的交通法規產生衝突,來自福建的旅客們分享道:「我們電動車在大陸那邊就是想怎麽轉就怎麽轉,我們是跟著斑馬線走的」,「載人當然可以載,因為他(坐墊)位置很大,就是你不要被交警抓住。」警察為維護觀光形象,通常會開具勸導單,勸導單數則未列入舉發數的計算,顯示實際違規情形仍高於統計所呈現。 小三通復航後,旅運量持續上升。根據內政部移民署統計,2024年入境金門的旅客中,來自大陸地區的旅客有13萬5,437人次,香港及澳門居民為8,507人次,外籍人士則為1萬7,299人次。 隨著大量旅客湧入,觀光業逐漸回溫。「遊客變多,這裡生意真的很好。」特產店業主賦伯(化名)笑著分享觀光復甦為在地店家帶來經濟效益。然而,並不是所有在地居民都明顯享受到觀光紅利。「能離多遠,就離多遠!」是許多居民談及觀光客騎乘微電車的第一反應,阿酷(化名)曾目睹騎乘微電車的旅客肇事,「我親眼看過,沒打方向燈就左轉,對面有車來,(旅客)就直接撞上去。」 在社群平台「小紅書」上,不少觀光客分享他們在金門的旅行點滴,照片中神情輕鬆愉快,背景卻常見模糊移動的車輛,顯示拍攝當下車流未歇。「打卡文化」在旅客間蔚為風潮,卻也逐漸影響當地用路安全。為了拍下熱門地標,旅客時常在繁忙的柏油路或狹窄巷弄中臨停微電車,站定擺姿勢。拍攝場景從金門縣養豬協會、手搖飲店,一路延伸至禁止外車進入的公車站前。 金門金城市區的東門圓環緊鄰金城車站,匯集多條車道,是當地大眾運輸的重要交通樞紐,大、小客車在此頻繁通行。公車緩緩駛入圓環,駕駛員阿釧(化名)眼前突然出現七、八台並排停下的微電車。定睛一看,騎士們正拿起手機,對著圓環中央的銅像拍照。更有人逆向駛入公車專用道,只為將進站中的公車納入「打卡」畫面。「公車比較重,煞車距離長,稍微不注意就可能發生意外。」阿釧無奈地說。 諸如此類的違規事件絕非寥寥個案,對金門人而言已是常態。臉書社團「靠北金門」中,目睹微電車亂象的貼文日日皆有,在地人怨聲載道,「昨天還看到三台逆向騎」、「還有蛇行跟突然轉彎」、「觀光客都不戴安全帽、並排,拜託管制」。旅客來來去去,居民貼出一則又一則的亂象,這不僅是怨言,更像是一種疲憊的記錄。 微電車亂象不僅限於台灣,由於中國沿海多地禁止騎乘摩托車(註一),民眾的代步工具逐漸從自行車轉向電輔車、微電車,而這也衍生違規現象。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教授邱裕鈞指出:「中國大陸也發現這是很大的問題,微電車的問題就是沒有聲音,民眾都亂騎亂停。」阿酷也以在中國的居住經驗表示,「大陸他們騎電動車很厲害,轉來轉去、騎得很快,真的很恐怖。」
註一:在中國,摩托車是指以汽油機或電動機作為動力,具有兩個或三個車輪的機動車輛。
金門縣議員董森堡強調,問題不只出在騎乘者本身的習慣和文化,更在於業者追求營利,卻將違規造成的社會成本轉嫁給當地居民。他指出,「(業者)全盛時期他們一台微型電動車可以租800塊,你們賺那麼多錢,可是所有交通安全的成本都我們金門人在承擔。」 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72-2條規定,微電車租賃業者在出租車子前,必須向駕駛人說明正確操作方式與行駛規則,否則將處以新台幣600元至1200元罰鍰。然而,現行法規缺乏有效的抽查與監督機制。記者實地拜訪金門微電車租賃業者,對方坦言車輛可行駛的時速已超出法規上限25公里,還暗示微電車「坐墊寬敞可雙載」。業者說:「這台(速度)可以騎30(公里),算電動車的天花板。(雙載)主要看警察啦!因為金門警察比較不會刁難遊客,他覺得不行會開勸導單,勸導單不用錢的。」 微電車熱潮創造金門微電車租賃市場的新商機,卻吸引不肖商人不擇手段營利,更出現微電車租賃黑市。部分業者利用社群平台「小紅書」進行不正當行銷,還公開在留言區鼓勵租客雙載。由於這些業者不會在其他搜尋平台曝光,消費者以「小紅書」上的店名輸入,也難以查詢到租車資訊。記者在訂購過程中發現,業者要求顧客透過社群軟體「微信」下訂單並全額付款,但不提供店名與地址,只表示會透過碼頭或機場接送完成交易,讓微電車租賃陷入難以管制的灰色地帶。 由於駕駛微電車無需持有駕照,多數使用者未經正規交通安全訓練,道路安全意識相對薄弱,對外國遊客來說,也容易因不熟悉台灣路況或缺乏交通規則認知而導致事故發生。邱裕鈞表示,「現在駕駛微電車連筆試都沒有,連交通規則他可能也不懂,你就讓他去騎,我覺得這樣子是危險的。」 除此之外,即使法規明定微電車的速限為25公里,但根據記者實際勘察,發現市面上仍有許多改裝的微電車速度超過30公里。目前取締超速微電車的情形難度極高,邱裕鈞指出:「測速照相機的速限不會是25(公里),比如說限速40(公里),超過40(公里)他才會拍照,沒有一個地方的測速照相機可以針對不同速度做管理。」他補充,除非當下警察使用測速槍取締,否則舉證非常困難。在高速行駛又欠缺道路安全意識下,使用者騎乘微電車易將駕駛及其他用路人置身於風險中。 罰鍰金額過低也是造成微電車亂象的原因之一,金門交警隊執法組長林政男說明,未配戴安全帽及雙載為發生頻率最高的違規情形。不過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駕駛微電車未依規定佩戴安全帽將被處僅新台幣300元的罰鍰。對比國外法規,澳洲新南威爾斯州光是騎乘自行車未戴安全帽,騎乘者就會被開罰330元澳幣(約新台幣6600元),同為觀光區的夏威夷則開罰25元美金(約新台幣800元),可見台灣的罰鍰金額仍偏低。 執法端在實務上也面臨諸多挑戰。以科技執法取締的違規案件,可能面臨罰單尚未送達,外籍旅客已離境的情況。對此,林政男說明,當前警方除了請租賃業者代收罰單,觀光處也正在研擬業者與租客間的定型化契約,希望未來透過調整制度,能有助罰款追繳的執行。 取締過程中還存在另一個灰色地帶——非法租借自用車輛。林政男指出,「我們是第一線執法的,像我們出去發現一台車違規,詢問駕駛跟誰租的,結果對方提到是民宿業者。」這類情況顯明,部分民宿業者將登記為「自用」的微電車私下租借給房客,規避正規租賃業者應受的管理。 儘管警方已將此現象回報予縣府主管機關,但相關制度規範至今仍顯模糊。林政男表示,縣府原曾討論是否訂定自治法規,釐清跨局處的管理職責,後續卻以「各部門已有相關的管理機制」擱置規劃,制度空窗與責任歸屬不明,讓違規現象難以真正補漏。 其實,金門的交通亂象不過是國內觀光區中,因配套規劃不善,導致當地居民安全、生活品質受影響的冰山一角。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水敬心提出「3個E」的觀光區交通規劃原則:Engineer(工程)、Enforcement(法規)與Education(教育)。他強調,影響規劃成效的關鍵在於道路標線、燈號配置等交通工程方面的設計,然而台灣的交通規劃卻不夠一目了然,若能讓各地旅客都可輕鬆適應當地交通習慣,將能很大程度杜絕亂象,「(理想上是)我看(標線、道路規劃)的時候,我是很直觀的知道我要怎麼騎。」 在法規方面,邱裕鈞表示應該要對未善盡交安宣導責任的業者開罰,甚至吊銷營業執照。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委員洪孟楷則認為,對業者實施連坐法或許能有效確保他們盡到約束顧客行為的責任,「商家可能在出租的時候並沒有把關好,也許可以用記點的方式,記(超過一定)點之後,你半年內不能營業。」洪孟楷進一步指出把關租賃方的重要性,「對商家的要求要更加的落實,讓商家願意配合一起做。」 為彌補外籍旅客在母國駕駛習慣與我國法規間的落差,金門交警隊曾召集租車業者舉辦座談會,宣導微電車法規重點並提醒業者出租、違規歸責細節,以及陸客來金觀光相關交通問題,但成效卻不明顯;金門縣政府也在小三通船隻上播放微電車的騎乘教學、介紹影片,不過影片獨缺簡體中文版本,內容更未提及遊客在當地常犯的違規行為。洪孟楷希望當地政府規定業者在出租微電車前,要求承租人確實看完我國交通規則的教育宣導並簽名。他舉例,台灣也可以仿效日本共享電動滑板車軟體LUUP,進行簡易交通測驗,並要求使用者需全答對才可租借。 無論是工程、法規或教育面的做法,都是希望能改善微電車的亂象,維護風景區觀光和居民用路安全。洪孟楷認為政府扮演的角色,就像是「胡蘿蔔與棒子」。他強調政府恩威並施的必要性,「(維護風景區品質)也是在幫助商家,會讓更多的遊客願意來這裡玩、商家的生意會越好。」他總結,「要的是告訴旅客歡迎來到台灣、金門享受好山好水,但是我們不希望任何的違規樣態在這邊發生。」他呼籲政府整合風景區業者、確實約束旅客,才能平衡地方的觀光發展和居民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