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攻擊圓轉以柔克剛 合氣道運動重禮節
體育
第1692期
攻擊圓轉以柔克剛 合氣道運動重禮節
2018-12-13
【記者李育軒台中報導】腳步踩穩,轉身出劍。「中華民國大專校院107學年度合氣道錦標賽」8日於國立勤益科技大學舉行,逢甲大學學生朱恆昀奪下基本劍法組第二名及基本杖法組第一名,同樣來自逢甲的白紹騰則獲得基本劍法第四名及基本杖法第三名。 逢甲大學朱恆昀奪下基礎杖法組第一名,從11歲開始學習合氣道至今已第十年。 圖/李育軒攝不同於基礎技法和應用技法需與隊友配合練習套路,基本劍法及基本杖法獨自一人就能訓練。合氣道講究動作的正確性,以及動作與身體的氣度運行,此外,合氣道更要求選手禮節,除服裝儀容整齊,動作開始前與結束後的行禮也會納入評分標準。 逢甲大學白紹騰在基礎劍法組獲得第四名,同時也是逢甲合氣道社社長。 圖/李育軒攝「還有很多進步空間。」已練到黑帶二段朱恆昀認為,比賽成績雖好,但看到許多學弟妹日漸進步,仍會警惕自己精進技巧。大學才接觸合氣道的白紹騰則給自己表現打60分,他表示,開始練習杖法至今僅兩個月,能在比賽中得名,實屬運氣。他也提到,自己與隊友在基礎技法組表現不佳,配合動作太快,導致最後秒數不足遭扣分。 逢甲大學白紹騰在基礎杖法組獲得第三名,他表示,自己才接觸杖法僅兩個月。 圖/李育軒攝全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合氣道委員會執行秘書,同時也是勤益科大副教授陳小平表示,合氣道不同於一般對打運動項目以直線攻擊為主,而是以「圓」的路線做出技法。此外,「不主動攻擊」是合氣道最大特色之一,白紹騰說,許多人常被誤導合氣道與柔道及柔術相同,以攻擊招式為主,但合氣道動作講究以柔克剛,不與對手硬碰硬,即使體格嬌小也能制服對手。 中華民國大專校院107學年度合氣道錦標賽8日於國立勤益科技大學舉行,基礎技法組為一對一呈現技法。 圖/李育軒攝陳小平認為,即使合氣道已有50年以上的發展歷史,但因非亞奧運項目,加上訓練通常需要兩人搭檔,選手間須相互配合,造成推廣上的困難。合氣道訓練在大學多以社團方式為主,逢甲合氣道社社長白紹騰坦言,入學時打算學習詠春拳,但因學校沒有相關社團,才選性質較接近的合氣道社。從11歲開始練習合氣道至今的朱恆昀則透露,合氣道屬於冷門運動,學校社團招生不易,傳承經驗更加受阻。 賽後舉辦技法研習會,邀請資歷深的選手示範動作,選手們專注聽講。 圖/李育軒攝
精準過招 合氣道不爭鬥
體育
第1638期
精準過招 合氣道不爭鬥
2016-11-24
 【記者汪芝瑜台中報導】「105 學年度大專盃合氣道錦標賽」19日於國立勤益科技大學舉行。合氣道精神為「不爭不鬥」,不主動攻擊,但講求出手部位的精準以牽制對方。  合氣道屬於防禦型武術,「只做保護自己必要的手段,讓對方的攻擊落空,並因為攻擊力道過猛而摔出去。」從跆拳道轉練合氣道的高雄醫學大學謝明澔表示,武術最實際的應用就是防身。相較於跆拳道的耗力,合氣道更重視技巧,方法對了就可以輕鬆壓制對方。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陳家霖補充,合氣道著重技巧的磨練,只要一個地方不對,招式便起不到任何作用。 選手兩人或三人一組參賽,在限時60秒內互相配合,將招式完美呈現。 圖/汪芝瑜攝 這項運動規則特別,不以打倒對方為目的,而是透過二至三人組隊,互相配合呈現技法的精確度和熟練度。裁判王天保提到,「合氣道以練習體能為主,而非競技、鬥爭,所以比賽形式和普通武術競賽是不一樣的,比較緩和。」主辦人、勤益科大副教授陳小平更表示,目前國際上只有台灣有合氣道比賽,其他國家僅有演武而已。 合氣道是講究防身的武術,兩人或三人一組參賽,評審透過招式的精確度和熟練度來評分。 圖/汪芝瑜攝 另外組隊不以性別、年齡、量級區分,身形嬌小的女生,也可以和體型比自己大上一倍的男生成為搭檔。合氣道中有許多借助對方力量空翻的招式,勤益科大余益興表示,除了要克服心理恐懼外,還要夠信任隊友,才能讓技法完美呈現。 選手必須克服心理恐懼,並且與搭檔互相信任,才可以完成在空中翻滾的招式。 圖/汪芝瑜攝 合氣道和柔道都起源於日本柔術。陳小平描述,「柔道把柔術最剛硬的部分拿去了,而柔術比較柔軟的部分則變成了合氣道。」不同國家文化會孕育出不同的合氣道,傳到韓國便融合跆拳道,十分剛硬;傳到中國則有太極拳的味道。 合氣道起源於日本柔術,目前國際上只有台灣有辦比賽,其他地區都只有演武或表演。 圖/汪芝瑜攝 大專院校多有合氣道社,卻少有合氣道隊。國立台灣大學椰林合氣道社社長張蕎安表示,合氣道比賽少,學校通常不會組校隊。擔任勤益科大校隊指導老師的陳小平認為,以校隊經營會得到比較多經費,不用自己想辦法籌錢。大多數選手從大學才開始接觸合氣道,因此校方重不重視,對這項運動的推廣有重大影響。今年許多學校都正值新舊血交替期,因此成績不如以往。中原大學打敗地主常勝軍勤益科大,勇奪三冠。 本屆合氣道大專盃賽中,三冠王中原大學來勢洶洶,拿下團體總冠軍。 圖/汪芝瑜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