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影音
中藥產業人才缺 衛福部修法引爭議
2024-11-28
體育
【社論】運動員的「振奮」該被限制嗎? 以黑豹旗冠軍戰全壘打看棒球場「潛規則」
2024-11-22
生活
夜拆天橋引眾怒 北市府主張改善交通安全
焦點
2024-11-22
校園
命名甄選日程延誤 南大更動流程引質疑
2024-11-22
新知
微型偵測分析患者生理數據 AI照護助居家善終
2024-11-22
校園
學生鑽漏洞未戴安全帽 中正嚴格取締成效有限
2024-11-22
新知
嘉大研發大豆飼料 成馬糞海膽復育新解方
2024-11-22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校園
第1633期
教育部推職涯計畫 學子憂心成效不彰
2016-10-20
【記者陳詩妤綜合報導】教育部部長潘文忠13日赴行政院報告「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專案,是為暫緩高中職畢業生直接進入大專院校就讀,讓學生思索日後職涯方向,但學生憂心此專案能改善台灣教育重視升學主義的風氣成效有限。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內含「青年就業領航計畫」及「青年體驗學習計畫」,前者透過媒合職缺和個別化訓練培養人才;後者提供「台灣壯遊」和「國內外志工」兩種選擇,並安排輔導員從旁引導學生,賦予學習更深的教育意涵。 教育部希望將原本升學直達車的模式改為生涯發展區間車,讓學生有重新思索職涯方向的機會。圖/教育部提供專案受理時間為每年4到6月,松山高中三年級學生邱恩薰坦言雖然想嘗試,但缺點在於受理時間和考生忙碌期重疊,「不管對於準備推甄或指考的同學來說,壓力都會更大。」「若這個政策變成一種跟風行為,容易失去這個計畫的精神,」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系學生朱瑩雖然贊成此專案,但她認為參加者必須要有規劃能力和自制力,才能實踐此專案的精神,進而確立職涯方向。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學生潘荐嘉則認為,此專案只能算是提供學生思考職涯方向的機會,若要扭轉社會大眾對於升學主義的觀念,成效恐不顯著。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系學生陳聖美更質疑:「有這方案的話,為什麼不直接考慮修正國高中教育制度的不足之處?」國立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學生林芷瑩高中畢業後,曾到德國經歷一段「空檔年(Gap year)」,她認為這一年內,不論生活自理或是忍受挫折的能力,都有所成長,進入大學後很快就能適應新環境。她以自身經驗肯定教育部推出的專案,但對配套措施的細節仍有疑慮,例如申請人數是否有限制等。教育部已針對就學及兵役提出相關配套措施,但現行制度中,高中職畢業生進入大學前可保留學籍兩年,此專案計畫為期二到五年,學生若選擇投入專案兩年以上,將面臨大學學籍無法保留。對此,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專案新聞聯絡人洪兆樂表示,將有專案人員與各大專院校討論能否將保留學籍年限從兩年延長至五年,其他細節則留待明年一月專案小組開會後再行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