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18歲公民權正反交鋒 提升公民素養成關鍵
校園
第1772期
18歲公民權正反交鋒 提升公民素養成關鍵
2022-11-24
【記者蔡文馨綜合報導】台灣首次公民修憲複決案「18歲公民權」將於26日與九合一大選共同舉行。此項公投案雖將下修投票年齡,賦予青年參與政治的權利,但在跨足18到20歲的大學校園中,學生間也不乏反對聲浪。人民參與公共事務需具備基本公民素養,但如何讓公民素養真正落實,已成為未來教育端的重要考驗。 自2005年底立法院便研議推動降低投票年齡門檻,歷時十多年,在3月25日立法院針對「18歲公民權修憲案」進行最終表決,並三讀通過,將於26日進行臺灣首次公民修憲複決。圖/社團法人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提供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規定,須年滿20歲才具有修憲複決投票資格,若此次公投成功通過,未來年滿18歲以上公民便擁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及被選舉權。對於是否應賦予18歲青年公民權,部分學生認為公投案的通過,將擴大公民參與,並讓自身意見得以表達。輔仁大學哲學系學生安治(化名)提及,明年《民法》成年年齡將下修至18歲,亦即滿18歲者具有完全行為能力,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因此,他認為若繼續維持20歲的投票年齡限制,而限縮年滿18歲國民的公民權,等同忽視滿18歲者已具有成年身份,兩者互相抵觸。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學生俞柔伊也表示,因學生族群尚未擁有選票,在教育政策、升學制度或學權保障上通常較不被重視,「下修年齡可以讓學生的聲音被掌權者關心。」 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會18日至24日於午間在摩側擺設18歲公民權攤位並進行宣講,向政大師生傳達支持18歲公民權一案的理由。圖/蔡文馨 攝即使18歲公民權的落實,能賦予青年參與政治的權利,但仍有學生對於18歲青年的獨立思考與判斷力抱持懷疑的態度。「18歲代表成年但心智年齡或思想上真的就是成熟了嗎?」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許惠淳認為,18歲的學生正逢高三,多埋首於升學考試中,缺乏參與公共事務的機會,其立場的公信度及能力皆較難被大眾認可。雖然台灣是世界上少數20歲才具有投票權的民主國家,但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學生王芝淇認為台灣的狀況無法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提並論。他進一步指出,台灣學生在國高中時受家長及學校妥善保護,學習環境相較歐美地區封閉,鮮少在校園間談論政治,其成長環境未必能培養18歲者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18歲者的思想成熟度備受質疑,但現任職於臺北市立內湖高級中學的公民老師周維毅認為,學生的年齡與社會歷練都不是關鍵,即便成年人也不一定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他以教授經驗為例,提及現今高中課程設計裡,有許多機會讓學生針對公共議題進行討論,而學生有時討論深度甚至可能比成年人更加成熟,因此,他認為不能單以年齡作為思考成熟度的判斷依據,「學生本來就有表達意見的權利,即便今天不成熟,他也能夠去表達意見。」社團法人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企宣公關左欣平也表示特定能力並非決定選民資格的條件。他指出台灣社會因人口老化問題,導致整體政策傾向高齡者,而青年選民數量較少,執政者較易忽略青年人口的需求。 中正大學學生會於校內演藝廳外牆面設置連儂牆,提供學生寫下對於18歲公民權的想法,以及回想對於十八歲的期待與困境。圖/許惠淳提供無論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公投案是否通過,未來提升台灣青年公民素養仍是首要任務。周維毅認為應由學校與老師們共同著手改變,他指出目前台灣學校在推廣公民參與態度上較為消極,未給予學生充分參與公共事務與表達自身看法的機會。因此,周維毅期望未來各校規劃適當的培力與增能課程,便能讓學生針對不同議題進行審慎思考與討論,進而提升整體公民素養。
爭取18歲公民權 台少盟號召上街報佳音
校園
第1614期
爭取18歲公民權 台少盟號召上街報佳音
焦點
2015-12-25
台少盟發起遊行,呼籲社會重視18歲公民權。 圖/洪與成攝【記者洪與成台北報導】由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等團體主辦的「告別舊國會,18歲要投票」遊行,19日開步走。台少盟成員頭戴聖誕帽、播放聖誕歌曲,以「報佳音」的形式沿路說明「18歲公民權」的重要性。隊伍最後在立法院門口貼上「早日實『憲』聖誕樹」,邀請民眾與青少年將他們對18歲公民權的期望貼在樹上。遊行隊伍從成都路、中華路口出發,繞行青少年逛街消費勝地西門町後,前往陪伴許多學生度過青春歲月的「補習街」(南陽街),最後來到立法院前,高呼落實18歲公民權的訴求。台少盟秘書長葉大華表示,年滿18歲的台灣青少年要承擔繳稅、服兵役、負刑事責任等義務,卻要等到20歲才能取得公民身分、選出自己屬意的民意代表或國家領導人、決定與自己相關的政策。希望透過本次遊行,讓大家了解18歲公民權的重要性。葉大華呼籲,18歲公民權與青少年息息相關,年輕人應挺身而出,以免十年後自己的下一代也面對同樣問題。 配合「第二屆全國青少年投票日」,遊行沿途也設有投票點,讓青少年體驗選舉。 圖/洪與成攝台少盟也於14到24日之間舉辦「第二屆全國青少年投票日」,在全台多個開放空間與校園設實體投票所,並開放線上投票,讓15到20歲青少年體驗民主。截至遊行當天,已收到超過2萬張選票,是去年的兩倍。葉大華說,會公開投票結果,讓大家知道目前青少年的意見。目前20歲以下的青少年雖然沒有投票權,但台灣未來五到十年的發展將由他們決定,不要忽略他們的聲音。遊行當天吸引約百餘人參加,包括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時代力量、民主進步黨、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等政黨與教師團體。本次遊行青少年參與不甚熱烈,葉大華認為,18歲公民權並非一蹴可幾,許多年輕人認為這是大人的事情而漠不關心。反課綱議題一開始關注的人也不多,要有人先拋出議題,才能吸引更多討論。未來台少盟會透過網路傳遞相關訊息,葉大華也呼籲政府與政黨負起責任,開始做公眾教育,不要讓民間團體孤軍奮戰。 多位高中教師隨隊遊行,表達對18歲公民權的支持。 圖/洪與成攝【2015/12/26 訊息更新】台少盟25日公布「第二屆全國青少年投票日」開票結果。「18歲投票權修憲公投」共回收1萬4304張選票,多達77%支持下修公民權門檻至18歲,21%反對。總統副總統選票回收1萬3582張,民進黨蔡英文、陳建仁獲得61%支持度,國民黨朱立倫、王如玄18%,親民黨宋楚瑜、徐欣瑩14%。政黨票回收1萬3466票,民進黨獲得27.98%支持度,國民黨15.90%。第三勢力政黨方面,擁有多位社運明星的時代力量以15.47%支持度,緊追國民黨排第三,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也有7.95%。葉大華對此呼籲,各政黨應更積極提出青少年相關政策,爭取首投族支持。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