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大學事】大學入學簡章新設轉系限制 學生質疑留下本系生成效
2024-11-29
影音
中藥產業人才缺 衛福部修法引爭議
2024-11-29
生活
【社論】高房價時代:小宅崛起與年輕世代的購屋困境
2024-11-29
國際
皇后大學安裝減碳設施 學生疑建設成本過高
2024-11-29
校園
學生創意發想東華夜市 攤位數量動線有待改善
2024-11-29
校園
國軍教召租借政大校園 學生憂影響校安秩序
2024-11-29
新知
中山發現新物種 鰕虎魚研究登國際期刊
2024-11-29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體育
第1742期
大專賽舞力四射 OSTAR融舞風創新意
焦點
2020-12-31
【記者陳宥菘台北報導】身穿藍色、紅色衣服的選手各據舞台一邊,輪流來到舞台中央「Battle」,決賽參賽隊伍「OSTAR」在比賽中重現經典電影〈Beat Street(熱街小子)〉橋段,搏得滿堂彩。中華民國109年全國大專校院熱舞大賽總決賽12月27日於三創生活園區(Clapper Studio)舉行,八組初賽晉級隊伍同場較勁。擅長嘻哈(Hip-hop)舞風的「OSTAR」在第一階段賽事中,以合作導師擅長的霹靂舞(Breaking)舞蹈迎敵,團隊勇於挑戰自我,展現多變性。 「OSTAR」在第一階段賽事中挑戰平時不擅長的霹靂舞,更再現經典電影橋段,搏得滿堂彩。 圖/陳宥菘攝今年總決賽分成兩個回合,第一階段賽制中,入選的八組隊伍將分別抽籤與一名「最強導師」共同合作編舞,第二階段則由各隊自行排舞。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擅長嘻哈(Hip-hop)舞風的「OSTAR」於第一階段的合作賽中卻與擅長霹靂舞(Breaking)的姚璇辰合作,然而「OSTAR」選擇交由老師編舞,「平常很少可以接觸到多元的舞風,剛好今天老師算是一對一教學,那不如就把握機會。」隊長、國立清華大學吳竑燁解釋道。玄奘大學劉得安也說明,透過這次合作不同的舞風,發現團員的可能性。 「OSTAR」擅長嘻哈舞風,此次比賽與擅長霹靂舞的姚璇辰合作,團員藉由這次比賽接觸到不同舞風,也透過練習展現可塑性。 圖/陳宥菘攝除了技術上的指導外,劉得安更談到,練習過程中,姚璇辰分享身為舞者應有的態度,讓他們在舞蹈呈現上更加自然且多變,也會更享受舞蹈本身。姚璇辰說明,「OSTAR」有良好的舞蹈基礎,但缺乏自信心。交流過程中姚璇辰意外發現「OSTAR」會自創舞步,因此建議他們在表演中加入新意,「在他們的作品裡面,把他們的團魂放進去,他們跳起來非常自在,很有他們的風格。」此次競賽中,拿下第三名的「OSTAR」由不同大專校院的學生組成,吳竑燁分享,大家從高中時期便在同一間舞蹈教室練舞,並組隊參賽。然而,團員上大學後各奔東西,練舞的機會減少,但劉得安表示,團員間仍相約一個禮拜見一次面,「大家畢竟是舞團,從小一起長大的,可以交流大家練的東西。」因為這次比賽,團員間雖需往返台北、新竹兩地排練,但也是大學後首次能密集相聚的機會。 姚璇辰向「OSTAR」分享每一次上台就是表現自己的機會,提醒團員應該享受當下,並是讓觀眾好好地感受到想要呈現的感覺。 圖/陳宥菘攝賽場中另一焦點則為臺北市立大學七人男子團體「RICE」,他們隨著拍點節奏強烈的音樂,快速變化舞蹈動作,再加上一身全黑工裝打扮,營造一股強勁的暗黑風格。「RICE」最終以高強度舞蹈動作與具層次的走位編排,氣勢鎮壓全場,以兩回合累積最高分,霸氣奪冠。 「RICE」來自臺北市立大學運動藝術學系街舞組,在舞台上展現成熟舞技,強勢奪冠。 圖/陳宥菘攝「RICE」第一階段與阿璋合作,兩方雖皆擅長嘻哈(Hip-hop)舞風,卻仍有些微差異,隊長吳育洋提及,自身的動作較為俐落,而老師的風格則更重韻律、連結感,也因此學習到不同的表演方式。第二階段,「RICE」開頭先以強烈的舞台氣場成功吸睛,再以接續的高能量上律動掀起一波高潮。而後以整齊劃一的動作與走位,展現對肢體與舞蹈的掌握度,散發驚人氣勢與舞台魅力。隊長吳育洋負責隊伍本次競賽的舞蹈動作編排,談及練習狀況,他指出成員間雖有各自喜愛與擅長的舞風,但團員會相互溝通想法,並取得共識。吳育洋表示雖會保持嚴厲態度,也會根據團員狀況與意見調整原先規劃,盼能彼此精進舞蹈技巧、提升舞蹈的強度,成績也因而能更上層樓。 「RICE」隊長吳育洋主要負責團隊編舞,但也會與團員相互溝通想法,盼能與團員一起增進舞蹈技巧。 圖/陳宥菘攝
體育
第1740期
次文化迎向國際 霹靂舞登2024奧運舞台
焦點
2020-12-16
【記者吳嘉倪台北報導】舞者活用協調的肢體,在地板進行高難度旋轉,再搭配音樂節奏,擺出頭下腳上的定格動作,獲得現場觀眾一陣歡呼。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於台灣時間8日宣布,將把霹靂舞納入西元2024年巴黎奧林匹克運動會比賽項目。而中華民國霹靂舞國手選拔積分賽第七站也於13日在大直ATT 4 Recharge SHOW BOX登場,今年的積分賽將遴選出至少兩位國手接受培訓並參與奧運。其中來自臺北市立大學的孫振於前六站積分賽中四度稱王,如今再度拔得頭籌,以1066分保持國內霹靂舞積分排名第一。 臺北市立大學孫振提到,外國舞者總能完全投入舞蹈中,他期許自己也能以輕鬆的心情跳舞。 圖/吳嘉倪攝霹靂舞屬於街舞的一種,也被稱作Breaking、地板舞,屬於體育性質較強的技巧性街舞,舞者通常以頭、肩、背、膝為重心,於地面迅速旋轉、翻滾。而順利取得積分賽冠軍的孫振表示,三個月七場的積分賽使身體疲勞,不過他認為自身表現尚可。國內積分排名位居第二的羅國銓則因傷勢影響未於季軍戰出賽,也讓積分排名第三的對手劉承德直接取得季軍。對於霹靂舞納入奧運比賽項目,選手們皆以正面態度看待,但也坦言出乎意料。孫振表示他從小就被熱舞文化感染、喜愛跳舞,他驚訝地說:「從來沒有想過我可能會成為國手或奧運選手。」劉承德提及,原先跳街舞被認為是種次文化,但如今舞者也可以享有與國手同等的待遇,「沒想過自己跳的舞可以進入奧運,讓這個文化有更多面向的發展。」他興奮地說。 霹靂舞學習門檻較高,舞步中有許多依靠手部力量支撐身體的高難度動作,如同另類的極限運動。 圖/吳嘉倪攝「時代的洪流來了,你怎麼擋都擋不住。」中華民國街舞運動推廣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霹靂舞委員會成員的黃柏青談到,過去認為霹靂舞只能是「藝術」,而非「競技」的人,如今也成了將霹靂舞引進奧運的幕後推手,由此可見時代風氣的轉變讓霹靂舞逐漸由文化藝術變成一種極限運動。因應奧運等大型國際賽事,霹靂舞委員會希望台灣選手能自小接受培訓,黃柏青提及,俄羅斯、日本等霹靂舞成績優異的國家,連幼年選手都已具備高超的舞技。此外,國際賽將以「全能」作為評分依據,因此黃柏青認為選手們應該共享培訓資源,而非僅專注於特定動作,他說:「選手不能故步自封,他們必須趕快向國內霹靂舞各項技巧、動作的佼佼者學習。」 霹靂舞競賽中有四大評分重點項目,舞者時常出現類似體操項目中鞍馬的轉體動作。 圖/吳嘉倪攝霹靂舞賽事有四大評分重點動作,對此,羅國銓指出,多數舞者由於自創動作處在模糊地帶,難以被歸類,因此於賽場上多會主動刪除自創動作。「如果可以的話我覺得細項可以再多一點,不然對很有創意的舞者來說,會比較吃虧。」羅國銓建議。在評分部分,劉承德認為評審的主觀無可避免,評分項目只能盡量降低主觀程度,很難做到完全公平。他強調,如何訓練評審才是最重要的,「讓評審都能在類似的基準下去判別,這樣主觀就可以獲得改善。」 對戰的兩位選手分別為紅方及藍方,並由舞台後方的三位評審舉起紅旗或藍旗,以多數決決定哪方選手獲勝。 圖/吳嘉倪攝面對霹靂舞迎向國際,擁有豐富國際賽經驗的孫振分享,在備戰時,他習慣將心態及身體狀況調整到最放鬆的狀態,「太想做好反而精神緊繃,但舞蹈其實是一件放鬆的事。國外那些越老練的選手,在場上相對的就越自在。」而曾代表台灣出戰2018年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目前就讀北市大的簡嘉呈也提到,比起台灣舞者,國外選手更能完全做自己、自然地享受舞台,而不是為了比賽而跳。簡嘉呈也自勉,到國外參賽必須做好心理建設,「畢竟舞台不一樣,台下的人不一樣,給予的支持也會不一樣。」 臺北市立大學簡嘉呈在本站賽事於八強止步,他坦言花費較多心力工作,導致練舞時間被壓縮。 圖/吳嘉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