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社論】體育班尋求健全制度 突破迷思展現多元價值
2025-09-26
國際
港府放寬高教外地生名額 本地學生憂擠壓教學資源
2025-09-26
生活
印尼協會首辦周六市集 異鄉重建社群歸屬網絡
焦點
2025-09-26
影音
賞鳥博覽會在台首辦 展現台灣多元生態
2025-09-26
國際
入學不公備忘錄用字惹議 馬大新青年致歉判理性討論
2025-09-26
國際
耶大活動審核標準不一 校方遭質疑限制言論自由
2025-09-26
校園
東華實施校門管制 機車證申請制度惹議
2025-09-26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13期
第1812期
第1811期
第1810期
第1809期
第1808期
第1807期
第1806期
第1805期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第1585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體育
第1813期
快節奏力壓對手封后 吳宇彤劍指全運會冠軍
2025-09-26
【記者林婷妤新北報導】114年全國第二次擊劍錦標賽19日至21日於板樹體育館登場,其中女子軍刀項目於20日進行,最終由來自桃園市運動俱樂部劍委員會吳宇彤奪得金牌,代表新北市三重區永福國民小學的徐妤欣獲得銀牌,銅牌則由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林韡庭拿下。 擊劍分銳劍、鈍劍、軍刀三個劍種,在軍刀項目中,有效攻擊範圍為上半身且會行使攻擊權,因軍刀是擊劍中唯一能使用刀刃得分的項目,跟其他劍種相比,動作跟攻擊都非常迅速。本次比賽包含公開組與一般組,參賽選手在對決時不分年齡,新秀與資深選手皆可互相較勁,其中不乏出現參與過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以下簡稱全大運)且表現亮眼的選手。 在四進二中,吳宇彤與林韡庭正面交鋒,吳宇彤善用自身的快反應,以15:5擊退林韡庭。吳宇彤表示原本預期會輸下來,但沒想到這次狀態很好,他特別提到:「比賽前有給自己目標,這次一定要拿冠軍。」對於林韡庭而言,他認為這是最不滿意的一場,並說明:「我又被對方的節奏影響,沒有把自己的東西做好。」雖敗給對手,但最終仍獲得女子軍刀組第三名。 談及全大運後的轉變,林韡庭坦言,在113年全大運時就拿過冠軍,但今年拿到第八名有點失落,「中間有一度覺得好像沒有很適合練這項運動,但待在學校一陣子之後,覺得還是想把這次比賽拚好。」吳宇彤則把目標放遠,希望能一直參加全運會,直到無法再參賽為止,「期望之後可以拿到全運會個人冠軍,目前都是團體冠軍連霸。」徐妤欣則建議未來的擊劍選手,反應要快、變化要多,「擊劍不是單純練體能跟戰術就可以打得好,場上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如果反應太慢,很容易被打下。」 面對近年大專院校擊劍的發展, 中華民國擊劍協會國際長林文鴻說明,早期雖然有許多社團與選手,當面對公開組競爭壓力,一般組的發展空間受限,「要舉辦區隔性的比賽,不要讓一般大專選手跟國手一起比賽,在一個良善的環境做正向的成長。」臺體教練賴明助則認為,現在社團通常都是學長姊幫忙指導,專業度依然不夠。最後,林文鴻也期望未來能多提供誘因及培養明星選手,讓擊劍運動在視野上能變得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