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742期
烙社會標籤 光桌映女性自我迷惘
2020-12-30
【記者徐嘉璟綜合報導】白光穿透桌上的標籤卡,將卡上的留言烙印在影片的主角身上。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學生賴聖芸、楊芷昀於民國109年12月17日起在2020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師生聯展創作影像作品《迷惘|沉癮》,利用多媒體光桌的模糊光影類比人徘徊於網路與現實之間的自我迷惘。 透明的賽璐璐片於光桌上產生投影或陰影,於黑暗的空間散發詭譎的氣息。 圖/徐嘉璟攝網路評論化為紙條擺在光桌上,透明的塑膠片則畫上社會理想的身體意象,當刺眼的檯燈照射桌面,隨即產生淺白的線條。一雙淒白的手輔助旁白,撥弄標籤推進故事,將社會對女性的期待,一張張貼在沒有五官的人臉上。賴聖芸說:「我很討厭貼標籤這件事。」他解釋,當自我被社會框架,人將無法自由選擇想展現的面貌,在框架下掙扎感到痛楚。觀展民眾林欣儀表示,象徵旁白的手雖將標籤強加於主角身上,卻不時停頓和顫抖,塑造主角質疑、害怕標籤的模樣,「展現很哀傷、無力的女性氣息。」賴聖芸解釋,標籤由透明的塑膠片製成,透明的材質塑造社會流言的虛幻感,當標籤層層加疊,卻又不被完全遮蓋,每層清晰的輪廓增強歧視的存在感,使人認為歧視難以抹滅而感到無力。他補充,詭譎的光影變化搭配直白的歧視言語,呈現具攻擊性的議題,黯淡的白色投影則使觀者看不清主角全貌,強化主角的弱勢地位。 受框架的軀體被貼在女性的臉龐,共築出分裂的面貌,使觀眾認不清主角的真正樣貌。 圖/賴聖芸提供畫面轉至化妝台前,半透明的胸罩、裙子逐一出現,漸漸包圍一旁的無臉主角。壓迫的氛圍,來自賴聖芸曾受同儕壓力所獲的感受,過去他深怕因形象與他人不同,故開始學習化妝、穿與他們風格相似的衣服,「我討厭這樣,但我知道別人會喜歡。」他闡述,作品加入自身不快的真實經歷,清楚呈現他展露真實自我的難度,以及害怕被歸為異類的恐懼感。觀展民眾楊采寧表示,主角只能被凝視,變成沒有選擇的人,「各種物件將女性簡化為局部的身體。」面對現實的惡意,影像中的主角轉向網路尋求慰藉,卻掉入更迷惘的深淵。主角用白色麥克筆劃除十數行文章標題,試圖抵抗辱罵女性的網路留言,卻毫無作用。賴聖芸說明,主角好不容易脫離世俗壓力,在虛擬世界力抗標籤,卻無任何改變,反而徒增自我懷疑,「當現實和網路無法平衡時,會帶來痛苦。」 扮演旁白的手放上一張張具攻擊性的網路留言,一旁的主角則低頭沉默,毫無抵抗之力。 圖/賴聖芸提供故事結尾,碎片顯現主角不同角度的鼻樑、眼球,拼湊出具有裂痕的頭部,「哪個才是真正的我?」主角背負各方的社會期待,在故事的最後提出疑問,誘發大眾思考。賴聖芸表示,透過作品,他希望能鼓勵觀眾做自己,「不帶特定眼光與他人相處。」 破碎的五官好似面具,最後拼湊成一張模糊不清的人臉,象徵人找尋自我時的掙扎、分裂狀態。 圖/賴聖芸提供
藝文
第1715期
連結人與自然 紙雕具現環境數據
2019-11-28
【記者何昀儒新竹報導】人們在環境累積的碳足跡,使作品上的傘狀摺紙開合,樹木紙雕也變換高度。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學生團隊的作品〈Greens〉,將碳排放與空污等數據,對應為紙雕的變化,讓觀眾感受到自己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進而體會人類與大自然緊密的連結。 為了呼應環境主題,〈Greens〉整體都是由可回收的媒材製作,下方基座為厚紙板,上方的紙雕則是磅數較高的美術用紙。 圖/何昀儒攝由於地球範圍廣闊,人們往往無法察覺自身正牽動整個大環境,團隊於是將〈Greens〉打造為現實生態系的縮影。希望藉由紙雕藝術、投影燈光與音樂的變化,反映人們對生態環境產生的作用,「進而讓他們反思,平時生活中的一舉一動,其實都可能使大自然發生改變。」團隊成員姚欣語解釋說。〈Greens〉由可回收媒材製成,團隊首先以厚紙板層層堆疊底座,成為此座微型生態系的環境。接著,以各種幾何圖形模仿生物的形體,製作出一個個小型紙雕。團隊成員呂尚勳說明,每個紙雕都有其代表的角色,例如風車指科技,雨傘狀的摺紙擬態花朵,而表面突起的橢圓形紙球則象徵動物。 雨傘形狀的紙雕由厚磅美術紙構成,造型仿生大自然中的花朵,傘狀頂蓋具有機關,能夠根據環境數據,調整開合。 圖/何昀儒攝作為具互動功能的藝術品,〈Greens〉會接收與解讀人們說話的內容,計算民眾的碳足跡,以及蒐集該環境的空汙指數等資料,將看不見的數據,透過紙雕具體展現。呂尚勳舉例說:「傘狀摺紙張開時,就像花朵開花,呈現生態系朝氣蓬勃的樣子。」相反地,當碳排放或空污指數過高,傘狀摺紙會閉合、樹木紙雕會降下,暗示植物枯萎。 觀眾可將〈Greens〉解讀為現實生態系的縮影,而每個紙雕元素,都有其扮演的角色,分別為大自然、動物與科技。 圖/何昀儒攝根據不同的環境數據,〈Greens〉也會立即輸出各種旋律。當環境狀況良好,會演奏較慢板且柔和的樂音,而隨著碳排放與空汙指數升高,團隊設計將音樂節奏加快,並提高管弦樂的比例、添加噪音,營造緊張與壓迫的氛圍。團隊希望觀眾透過與〈Greens〉互動,實際「看見」與「聽見」無形的環境數據,體會人類、科技與自然三者相互依存、影響與迫害的微妙關係,進而使觀眾意識到自己的日常行為,正一點一滴使環境產生變動。觀眾林紋秀則分享說:「〈Greens〉擴展了我們和自然環境的對話,是一個很特別的體驗。」
藝文
第1711期
突破人類經驗 仿生裝置擬動物感官
2019-10-30
【記者林琬蓉台北報導】2019第14屆台北數位藝術節以「再轉存」為題,其中作品《Bio I/O》由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工業設計組的「許峻誠實驗室」師生共同創作,於10月25日起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以延伸人類感官為概念,使用穿戴式裝置,為觀眾帶來有別於日常的感知經驗。《Bio I/O》由交大應藝所工設組教授許峻誠、助理教授李建佑,以及學生簡浩評、鄔銘鋮、王可、李依軒、李家慶、蘇楷文、劉琳、莊芸共同創作,團隊成員結合科技和藝術,一共展出三件作品——〈游感〉、〈觸形〉與〈開頻〉。團隊共同研發三款穿戴式裝置,觀眾可分別體驗魚在水中游動的感受,海豚利用聲波偵測周圍物體距離的感覺,以及孔雀開屏時的情緒。團隊成員、就讀交大應藝所工業設計組的簡浩評解釋,由於設計的穿戴式裝置外型皆獨一無二,因此,團隊選擇以3D列印的方式製作裝置。作品〈游感〉發想自古文〈濠梁之辯〉(註1),讓觀眾體驗身為魚的感覺,進而思索魚是否快樂。觀眾將穿戴式裝置戴於手臂上,並以手掌模擬魚的擺動狀況,當手做出不同動作,眼前的影像將會配合移動,手上的穿戴式裝置也會根據手的擺動速度震動。就讀世新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的賴世苓體驗該作品後說:「雖然手很麻,但好像真的在水中游泳一樣。」註1:〈濠梁之辯〉出自《莊子》一書,文中莊子主張魚是快樂的,惠施反駁莊子不是魚怎能論定魚是否快樂。二人此次在濠梁上的辯論也被後人稱為「魚樂之辯」。 《Bio I/O》作品之一〈游感〉,發想自莊子與惠施的「魚樂之辯」,讓觀眾體驗魚在水中游動的感受。 圖/林琬蓉攝觀眾也可以戴上頭戴式裝置,體驗作品〈觸形〉,隨著觀眾擺動頭部,眼前的視野也將改變。當視野出現魚群等物體時,裝置會隨之震動,臉部皮膚便可感受到物體出現的方向,觀眾彷彿化身海豚,與海洋生物悠游於海底世界。簡浩評提到,因為自己擁有電機背景,為此作品的電路設計費不少心力。 《Bio I/O》作品之一〈觸形〉,以海豚利用回聲定位為靈感,當觀眾視野中出現魚群等物體時,臉部皮膚將會依據物體出現方向而震動。 圖/林琬蓉攝至於作品〈開頻〉則探討現代人主要透過網路訊息聊天的現象,團隊成員、就讀交大應藝所工設組的蘇楷文說明,現代人透過線上聊天時因看不到對方的神情,難以得知對方的真實感受。聊天內容的腳本則由團隊成員、就讀交大應藝所工業設計組的莊芸設計,觀眾可透過平板電腦與程式設定的角色互傳文字訊息,若能成功邀請對方赴約,一旁的裝置會隨即「開屏」,展開成扇形。 《Bio I/O》作品之一〈開頻〉,發想自孔雀開屏,由觀眾透過平板電腦操作,如能以訊息成功邀約對方,一旁裝置將會展開成扇形。 圖/林琬蓉攝此次作品由「許峻誠實驗室」的師生共同創作,而實驗室主持人許峻誠表示,創作這些作品並不只是為觀眾帶來不同的感官體驗,也希望觀眾能思考現有感官的侷限,進而去思辨未來人類感官與科技發展的各種可能性。許峻誠認為,未來人類可能擁有類似海豚回聲定位與孔雀開屏的感官機制,他並說:「可能現在會覺得很荒唐,但並不代表未來不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