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影集《她和她的她》揭熟人性侵議題 被害人創傷修復受關注
校園
影音
第1775期
影集《她和她的她》揭熟人性侵議題 被害人創傷修復受關注
2022-12-15
【記者彭嘉輝、蔡文馨綜合採訪報導】近日影集《她和她的她》受到廣泛討論,劇中女主角林晨曦在高中時期遭受老師侵犯,向家人及校方傾訴,卻無法得到信任,讓林晨曦難以撫平事件帶來的創傷。而現實生活中,性侵害案件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常見。根據衛生福利部的數據,2022上半年共有4519件性侵害事件通報,換算下來,每60分鐘就有一個性侵害通報案例。不僅如此,更有高達九成是熟人性侵,遠比陌生人來得多。根據統計,被害人與加害人屬於伴侶關係的案件就有38.9%,其次是家庭成員佔18.1%,再來包含普通朋友、同學、職場、師生關係等也都是常見的性侵加害人。然而,遭到親近的熟人侵犯,被害人恐因驚嚇無法及時釐清自己的遭遇,而選擇壓抑不向外求助,使他們容易遭旁人質疑。對此,國立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榮譽教授王燦槐說:「平常講的就是很典型的被害人,就是一直哭啊,有些被害人,他其實是表現得很冷靜,因為他就一直ㄍㄧㄥ 在那,所以外面的人旁邊的人也會覺得,你說你發生那個事,可是你還是可以照樣吃飯,照樣上學所以他們就再往前推論這件事是假的,所以我覺得整個對被害人的那個迷思,就是懷疑這件事情是假的。」社會中常出現對「完美被害人」的刻板印象,但諮商師強調,每位性侵被害人都會有不同的反應和情緒。有些人容易因震驚、錯愕、害怕等複雜情緒,出現頭痛失眠等症狀,有些更會自我貶低或自責,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性侵方案服務督導梅悳惠也進一步說明,「那有可能他會透過想要傷害自己的行為來阻止來降低這樣的一個痛苦的感受,那最後一個其實比較可能是在性侵害的當事人裏面,可能會出現他可能會不經意或是不斷地回想到他過去事件的創傷的一個場景一個感受等等,那其實是無來由的,那對於當事人來說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在性侵害事件過後,身邊親近友人往往會感到心急、難過以及氣憤,希望幫助當事人趕快好起來,這樣的心態卻可能導致當事人不願表達真實情緒。對此,長期關注性侵害議題的勵馨基金會,提出「聽、問、接、找」四大原則,給予大眾一個合適的方式來協助身旁的受害親友。除了日常生活中親近友人的協助外,專業諮商心理師或輔導員則扮演修復創傷的重要角色,不僅幫助當事人穩定情緒,也協助當事人重新建立安全感與調適生活步調。米露谷心理治療所諮商心理師謝筱柔表示,「我覺得至少可以讓他比如說情緒有宣洩的出口,找到一些就是如果安撫自己的焦慮、害怕、緊張的方式,其實對於他們在恢復就是生活的部分,其實就已經是蠻重要的了。 」面對性侵害事件,社會大眾常以「完美被害人」的迷思檢視、評價,若是用陪伴與不責備的方式幫助當事人發聲求助,更能夠協助當事人順利走過創傷復原之路。
古蹟修復繹歷史價值 活化文化資產建築空間
生活
第1759期
古蹟修復繹歷史價值 活化文化資產建築空間
2021-12-09
【記者王嘉瑜綜合報導】「文房・文化閱讀空間」於5日舉辦「台北的日式宿舍—建築與修復」講座,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邀請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教授李乾朗、建築師許伯元到場,分享台灣日式宿舍的歷史淵源及建築特色,以及建築師親身參與古蹟修復與活化的經驗。通過日式宿舍獨有的歷史輪廓、修復故事,思索台北這座城市的文化融合和空間再造。 「台北的日式宿舍—建築與修復」講座在參與第一期台北市老房子文化運動的「文房・文化閱讀空間」舉辦,現場吸引大批對老屋修復有興趣的民眾。 圖/文房・文化閱讀空間提供李乾朗首先向參與民眾介紹台北日式宿舍的歷史特殊性。他指出,日治時期總督府任用大量日人來台擔任官職,在台北城東建造日式宿舍安頓官員及眷屬;國民政府來台後,日式宿舍轉而被分配給撤退來台的軍民居住。時至今日,日式宿舍經過數十年歲月洗禮,建築本身逐漸變得破舊不堪、不適人居,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因此於民國102年啟動「老房子文化運動」,與民間聯手修復被列入文化資產的日式宿舍群。 《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一但歷史建築被列入文化資產清單,想要進行任何整修工程,皆須向政府提出申請並通過審查才能執行。參與第一期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的文房主理人梁心怡感嘆,許多年久失修的歷史建築其實經不起長時間的等待,從建築出現問題到修復工程開始之前,很難確保不會再有更嚴重的損壞。他強調:「老房子的修復工作迫在眉睫,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力在它完全倒塌前,把握時間紀錄它的樣貌與歷史。」 許伯元分享近期修復「臺灣文學基地(註)」的經驗時提到,修復工作有「避免臆測」、「可逆性」、「原貌復原」、「原物保留」四大原則,除考驗復原外觀的建築工法外,建築師也必須與在地文史工作者密切合作,通過文獻資料拼湊過去居民的生活軌跡,才能提出適合不同歷史建築的再造設計。他舉例,修復日式宿舍時不會只參考傳統日本住宅的建築設計,民國時期建築經歷的增建或改動,也是修復工作應該守護的歷史脈絡。參與民眾廖珮雯認為,歷史脈絡的保留可以讓民眾在遊覽古蹟時,通過在地故事強化與建築的連結,發揮古蹟活化的真正意義。註:臺灣文學基地舊址為齊東街日式宿舍,是《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一批採面狀保存的日式宿舍群。民國103年由國立臺灣文學館接手營運管理;民國110年正式開幕,策畫文學展覽及推廣活動。 建築師許伯元在講座中分享他的古蹟修復經驗,通過「臺灣文學基地」的案例,講解修復工作包容建築歷史脈絡的重要性。 圖/文房・文化閱讀空間提供「古屋古人住,今人住今屋。」李乾朗補充,古蹟的修復設計也必須適應現代生活,例如增加消防設備、無障礙空間設施等,若是一味追求「恢復原狀」,卻未能滿足未來的使用需求,修復完畢的歷史建築很快又會落入不合時宜、乏人問津的境地。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學生彭鈺翔認為,多數古蹟活化案例為了後續經營考量,選擇將空間完全投入商業使用,例如開立連鎖咖啡廳、販賣大眾文創商品,很有可能使得古蹟建築逐漸與周遭環境脫節。他期許,古蹟修復工作在包容歷史與未來的同時,也能夠作為重建在地特色的催化劑。 講座結合學術研究與實務經驗,對日式宿舍的古蹟修復工作進行更深入的探討,並對歷史建築的未來提出豐富想像。 圖/文房・文化閱讀空間提供
【USR】共修百年石滬 中大師生砌桃海記憶
生活
第1734期
【USR】共修百年石滬 中大師生砌桃海記憶
2020-10-29
【記者吳季柔綜合報導】學生們穿上雨鞋,時而踏著穩固平坦的石滬,時而在大小石塊中涉水前行,一行人頂著海風,搖搖擺擺地走向礁石拍碎浪花處。學生們戴起橘紅色的工作手套,撿拾、搬運一顆顆修護石滬的基石。這是「桃海三生」計畫下開設的服務學習課程,學生透過動手修復石滬和實地踏查桃園海岸線,更認識沿岸的生態環境。 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學生透過服務學習課程,參加「桃海三生」計畫下的石滬修復活動。 圖/吳季柔攝因應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系師生訪談新屋區居民了解社區需求,推出「桃海三生:形塑桃園海岸環境與人文發展永續共生」計畫。計畫細分為「生態、生活、生產」三部分,其中,生態層面涵蓋濕地保育、藻礁復育、沙丘維護與石滬修復。目前計畫已邁入第三年,過去較注重復育藻礁棲地,今年計畫主軸則是修復桃園新屋百年石滬群與開發石滬資訊平台。 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學生搬運並聚集石塊,協助修復石滬的師傅加快修復進度。 圖/吳季柔攝桃園新屋百年石滬群又稱許家石滬,屬於許家歷代傳承的財產,目前二號、三號、六號石滬保存完整,是少數台灣本島仍實際運作的石滬。為守護石滬,許家自發成立桃園石滬協會,並與中大「桃海三生」計畫合作,設計修復石滬服務學習課程,開放中大地球科學學院大一學生參加,實際帶領學生走入潮間帶。桃園石滬協會理事許閎喆表示,學生們負責搬運、聚集石頭,師傅能夠專心修砌石滬,加快修復速度。他笑著說明過去人力不足,師傅需要先堆疊石頭才能修砌,往往因體力有限,「一天的進度都很少。」 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與桃園石滬協會合作,桃園石滬協會由桃園許家組成,協會成員自發性於空閒時間投身石滬維護工作。 圖/吳季柔攝學生葉昀翔認為修復石滬很累但是很有意義,他因為這次的課程重新認識桃園海岸線。他回憶小時候來海邊都只會去沙灘,「之前來這邊都沒有聽說過有石滬。」學生張哲瀚補充,修復工作需要分工合作,同學們排成一列可以加快搬運速度,同時也要避免傷害石頭上的螺、螃蟹等生物。他表示堆建石滬、從無到有的過程很有成就感,「我以後如果有機會還想來修石滬。」 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學生排成一列,以傳接的方式傳遞石塊,節省力氣。 圖/吳季柔攝石滬遵循自然工法砌成,石塊間的縫隙提供潮間帶生物繁殖、休憩。許閎喆表示,部分遊客為抓取螺類、蟹類搬動石塊,破壞石滬的穩固性,使石滬更容易因天災損壞。他表示目前桃園石滬協會以勸導遊客為主,希望能夠增加國民對於海岸線的認識,減少人為損害。 桃園石滬協會以家族力量守護歷代傳承的石滬,家族的年輕人也積極參與修滬活動。 圖/吳季柔攝計畫聯絡人、中大地球科學學院行政專員方佳南表示,「桃海三生」計畫強調環境與人互動,透過維護桃園海岸線環境,進而協助附近社區發展。修復石滬之外,中大也致力蒐集石滬的地理資訊。他說明,地球科學學院師生運用無人機、光學雷達與水下設備,定位石滬群與監測潮汐,預計於年底推出石滬資訊預報平台。屆時將提供適合修復與捕魚時間的每日預報,期待協助在地社群如桃園石滬協會、桃園市新屋區愛鄉協會等,更精準安排修滬與環境教育活動,並減少人為觀光活動對環境壓力的影響。
修復逝者身 撫慰生者心—連結生死兩端的大體修復師
專題
第1725期
修復逝者身 撫慰生者心—連結生死兩端的大體修復師
2020-05-06
【專題記者李權洲、賴辰瑀、林琬蓉、張珮慈、楊家威綜合報導】殯儀館內充斥著憂傷的氛圍,止不住的淚水從親友的臉頰滑落。大體修復師為剛離開的人修補身軀,化上全妝,然後向其道別。從「初次見面」到工作室,由血肉模糊至完好無缺。磨皮(註1)、接骨、縫合,每個步驟皆鉅細靡遺。他們常伴死亡左右,卻又往往賦予「顧客」新的生命。將失去的尋回,把缺漏的修補,陪同逝者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他們是大體修復師,一群大眾對其敬而遠之,卻默默為社會貢獻的人。註1:將大體軀體接骨處多出的皮膚磨平,讓切面平滑以利後續縫合。修復案件難度不一 大體修復師細訴工作點滴大體修復的形式眾多,除一般年老及患病逝世的「顧客」需要進行修復外,每當出現如車禍、兇殺等致死案件時,大體修復師更是在所不辭。相較一般修復工作,肢解、毀容等案件更為複雜和困難。大體修復師黃筱斐提及,他曾處理遺體被棄置山林的分屍案,在修復師進行身體拼接的過程中,才發現大體有所缺損。因此修復師不僅需具備縫補的技能,更要有塑形(註2)等其他能力。待大體縫合完成後,再以塑形土(註3)捏塑出相應的部位,希望能盡其所能還原逝者生前的樣貌。註2:大體修復師捏造大體身體部位的技能。註3:似黏土,可塑性高,可用於製作大體缺漏的身體部位。大體修復師的工作正是為逝者修補出一具完整的身軀,好讓逝者安祥離去,以及慰藉家屬的心靈。殯葬業化妝修復師劉君玲提到,修復師往往會面對許多不同的大體,「可能在荒郊野外撿回來的(大體)是凹凸不平的,跟一張紙剪碎要怎樣讓他變齊、變(回)一張紙有(同樣)難度。」劉君玲分享,殯葬業人士為大體撿回肢體,肢體若因蟲咬或潮濕影響而腐爛,會導致其接點凹凸不平。故修復師會先行清洗大體,然後進行磨皮,以及將移位的骨頭接合到正常位置。最後將肉身縫合,並為大體上妝。 大體修復師在修復工作中所使用的工具,當中包括手術刀、鑷子、鉗子等,幫助逝者修復身體。 圖/李權洲攝此外,大體修復師的工作時間較不穩定,經常臨時受命,緊急接下修復工作。一旦接獲情況複雜的案件,就須沒日沒夜地工作。大體修復師李安琪坦言,工作與生活的時間幾乎無法切割,即使在休假,大體修復師仍需24小時待命。李安琪進一步指出,「因為常常會有電話進來,然後需要你的幫忙、需要你的建議、需要跟你做一些討論。」另外,具有大體修復經驗的禮儀師小張(化名)也提及,從事殯葬業極難有空閒時間,「都是趁空檔睡覺或是娛樂一下。」喪親之痛難平復 「修復」工作尚持續即便修復服務結束,大體修復師仍會持續協助家屬走出傷痛,他們與家屬間的連結長久且緊密。劉君玲分享,經歷撕心裂肺的傷痛,家屬字裡行間總透露出不捨,以及輕生的念頭,「當然一直跟他講不行。」劉君玲以道教理念安慰家屬,從道教輪迴觀念來看,因思念逝者而選擇隨之離開人世,輕生者會被困於輪迴之中,無法遇見逝去的家人。這樣的行為也間接傷害身邊的人,對他們造成二度傷害。而在黃筱斐服務過的案例中,他見到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心酸,案中母親無法理解、接受兒子選擇自行離開人世的決定。在母親看到兒子的遺體時,他拼命將兒子抱緊,無論如何都不願放開。黃筱斐見此場景,深深體會家屬的痛徹心扉,且至今也持續陪伴家屬走出傷痛,他感嘆,辛辛苦苦將孩子養大成人,怎麼捨得就這樣送他離開。 黃筱斐工作時,陪伴無數逝者走過最後一程,下班後也需隨時待命,協助撫平家屬哀痛。 圖/賴辰瑀攝無償服務逝者 盡一己之力回饋社會工作之餘,還需協助家屬走出哀痛,看似負擔繁重,但對大體修復師而言,能夠服務他人的意義重大。除了陪伴家屬,修復工作對他們來說也常常不求回報,「不是說善心,(修復)就是義務的動作。」劉君玲說明,遺體修復價位動輒數十萬,因此不少修復師會義務提供需要協助的人。對他們而言,服務逝者不只是工作,更是一種社會責任。在過去曾發生的澎湖空難、復興空難、高雄氣爆、台南地震及花蓮火車脫軌事故等大型災難中,劉君玲投身義務團體,集結各地的大體修復師,無償替大型災難的逝者修復遺容,「取之社會用之社會,就是越來越多人(大體修復師)有這樣的觀念。」許多大體修復師皆希望透過義務服務,進而回饋社會大眾。逝者教導生命意義 工作中體會人生道理隨著工作經驗的累積,大體修復師看遍人生百態,也從工作中有所感悟。身處殯葬業的一環,大體修復師須每天面對冰冷的遺體。李安琪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會變得更小心翼翼。「可能說車禍接多了,或是空難接多了,然後變得比較神經質。」黃筱斐亦提及,從事大體修復後,自己更懂得尊重生命,同時會提醒周圍的人注意安全,且愈發嚴謹、規律的過生活。從事大體修復的工作,也為李安琪帶來人生的意義。他表示,過去的人生像被蹉跎,在工作中他漸漸發現生命的可貴。由於經常面對突然離去的生命,相信大多逝者都帶著遺憾離去,因而警惕自己「不留遺憾」。從業後李安琪也變得敢於表達自己、學會與他人溝通。「最難平復的其實是無力幫忙的感覺。」小張補充,曾有客人的家族遭遇了極大的不幸,小張對此無法道出半句安慰的話語,因而感到現實的殘酷。雖曾感到無力,但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小張也獲得人生的啟發。愛要及時,是他從工作中得到的領悟,「珍惜每一天還活著的時間,有空要多跟父母聯絡。」填補大體缺口 修復家屬破碎的心因由工作更加領悟生命的珍貴,黃筱斐總會設身處地為每位逝者著想。人在死亡後,面容會變得蒼白,皮膚則呈現冰冷、失去彈性的狀態。若逝者遭意外身亡,身軀可能面目全非。「你會希望你的親人變成這樣嗎?」他將逝者視為親人,悉心竭力為他們打扮得漂漂亮亮。 打開修復工具箱,裡面擺滿化妝與縫合用品,其中多數化妝品都經大體修復師特製調配過,以讓遺體保持服貼的妝感。 圖/李權洲攝在服務的過程中,若殯葬業人士不帶任何情感去完成其職務,很容易把逝者當作為商品。李安琪認為,從業者必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我是覺得我就是把它當成一個睡著的人在服務。」而因逝者已離開人世無法與修復師溝通,服務中任何形式都需透過與家屬協商進行。黃筱斐提到,在修復與化妝前,家屬會提供逝者生前的照片,讓修復師參考,因此更顯大體修復師與家屬間緊密的關係。無論是家屬、抑或修復師,他們都期待修復後的容貌能更貼近逝者的生前的模樣。 劉君玲選擇適合的顏色,一筆一畫細膩地描繪出家屬對逝者的記憶。 圖/劉君玲提供「從我們拉開屍袋的那一剎那,我們不會給家屬看,因為這個記憶會存留在他腦中。」黃筱斐表示,他只讓家屬看見完成後逝者安詳的模樣,希望家屬釋懷並試著放下傷痛,讓逝者美美的踏上最後一程。黃筱斐認為,雖然有時必須不眠不休工作,但只要看到逝者家屬欣慰的眼淚,即便再辛苦都值得。修復師透過大體修復與美容,使家屬感受親人「歸來」,「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就留給家屬最好的回憶。」「讓逝者好好地走」是劉君玲對大體修復的看法之一。大體修復師給逝者一個最完美的樣貌,並撫慰家屬受傷的心靈。修復師盼望幫助逝者親人,在其面對摯愛家人離去的當下,將殘忍畫面從親人腦海抹去,取而代之是逝者完整且安詳的面容。劉君玲說明,「我們也會覺得很安慰,我們能做這些幫助人的事情。」搭起逝者與家屬間的橋梁 巧手慰藉彼此靈魂即使遺體修復工作並非易事,但無論大體狀況如何,修復師都會盡可能還原逝者生前的樣貌。然而,服務卻無法讓每個家屬都稱心如意,修復師也會受到逝者家屬的質疑與指責。儘管修復師已努力為逝者恢復原貌,但因損毀程度不一,遺體可能無法完全修復到生前的狀態。「可能就會對我們又吼又罵又哭之類的。」但劉君玲對此表示感同身受,並理解逝者家屬當下失去親人的悲痛情緒。李安琪表示,雖服務對象是往生者,但修復工作的實際意義為安撫生者的悲傷之情,「等於說在做一個橋梁吧」。大體修復師為逝者妝扮、淨身的過程中,家屬可從旁參與。服務為家屬與逝者提供一個相處的時間,好讓家屬抒發情感。面對經歷苦痛的家屬,修復師工作時更應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刺激家屬。李安琪提到,修復師必須以「平常心」面對家屬,「如果我們情緒失控了,家屬要怎麼辦?」對黃筱斐而言,「責任心」是驅使他繼續工作的動力。起初入職時,黃筱斐接觸到大體會感到難過,「但後來我會把這份難過化做我的手,去完成我該做的事,我覺得這就是一種責任。」黃筱斐提及,修復師作為逝者及家屬溝通橋梁,應「尊重逝者,傾聽家屬。」國寶集團台南分部經理蘇小文認為,同理心在服務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他會將自己融入每個家庭當中,藉此了解、體會家屬的心情。「把自己當作孝子女一樣,都會稱家屬『爸爸』、『媽媽』。」逝去的人無法起死回生,而修復師透過大體修復讓逝者變得「完整」,此舉或許能為逝去的靈魂帶來溫暖的慰藉。尚在人世的家屬雖不能再次和逝者互動,但至少在最後,透過修復師的手,看見逝者最完整的面容。在與逝者告別之前,給家屬留下一個最後、最好的印象。
司法天秤無法衡量的傷痛 修復式司法另闢正義之路
專題
第1724期
司法天秤無法衡量的傷痛 修復式司法另闢正義之路
2020-04-30
【專題記者支琬清、黃婕、王品淇、白欣、劉庭莉綜合報導】「那我兒子有活下去的權利嗎?」宋喬安眼眶中隱忍的那一滴淚,最終流了下來。自社會寫實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播出後,引發熱烈迴響及省思。劇中因一起隨機殺人事件,使得加害人與被害人雙方家屬陷入痛苦的深淵中。社會對於現今司法如何修補彼此情感創傷的討論更甚從前,讓修復式司法逐漸受到重視。遭遺忘的情緒角落 對話為被害人開啟療傷窗口民國100年,年僅兩歲大的王昊遭母親同居人虐待致死,引起社會震驚。事件發生後,王昊的姑姑王薇君不停為孩子奔走,並成立中華民國兒童權益促進協會,幫助更多受虐兒童。王薇君曾陪伴保母虐殺孩童的被害家庭進入調解程序,未料調解委員竟對家屬說:「孩子最終還是有價錢的。」接著便拿出計算機,算起賠償費,不顧家屬心中的傷痛。但被害家屬希望的,往往並非金錢賠償。因此,王薇君認為司法制度應要建立安慰或是對話的程序,使被害人及家屬的情緒有出口。「我們在調解裡比較沒有那麼多時間處理感情、傷害這塊。」台北律師公會犯罪被害人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孟秀說。同樣是雙方進行對話的機制,相較於調解,修復式司法更重視情緒與感受,提供加害人、被害人及其家屬對話與修復傷痛的機會。 台北律師公會犯罪被害人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孟秀認為,修復促進者須先傾聽再提問,先了解當事人,再依對方需求給予協助。 圖/王品淇攝擔任修復促進者(以下簡稱促進者)已有多年的中華修復促進協會理事長柴漢熙指出,修復式正義是最基礎的理念,不過僅刑事案件的處理稱為修復式司法,如用於少年或其他事件,則應稱作修復式程序。而修復式正義的概念應用,也在現今以刑罰為主的司法體系中,走出另一條撫慰療癒的道路。促進者偕同對話 助被害人逃出自責漩渦「被害人要真相,因為他會害怕再度被害。」柴漢熙緩緩道出被害人心境。過去曾參與法務部修復式司法方案實施計畫的他分享,不論犯罪程度輕重,「為什麼我會被傷害?」的聲音會不斷在被害人心裡迴盪,導致被害人開始檢討自我,甚至深陷其中、無法走出。 比起修復式司法,修復式正義更廣義且更符合其理念,柴漢熙期待能透過推廣,讓被害人正義得以恢復。 圖/王品淇攝透過修復式司法,試圖以對話使雙方釐清事情的責任歸屬,除了讓被害人走出自責情緒外,也進一步讓正義獲得實現。在法務部保護司針對修復過程事後的問卷調查得知,有75%的被害人感到正義獲得實現,承諾未來會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的加害人更高達93%。法務部保護司解釋道:「透過對話,也讓施暴的人去了解,做了這件事對他(被害人)造成的影響是什麼。」但要讓雙方真正走到面對面談話的這步,是需要相當的勇氣與努力。柴漢熙說明,被害人會害怕坐到桌前,不敢詢問被傷害的原因。因此需仰賴促進者輔導的技能,陪伴、支持、鼓舞被害人與加害人,給予被害人安全感,才能讓被害人在修復對話中主動表達感受。柴漢熙進一步說明,「當一個助人者不是給他方法,而是讓他明白他有能力解決。」培訓制度多方進行 公私部門歧見不易消弭目前國內對修復式司法的認知差異大,針對促進者需抱持的理念,便有不同學派的說法。台中地方檢察署修復促進者督導陳怡成認為,促進者應以人為本,並理解當事人的情緒歷程與受傷經歷,才能順利進行對話。柴漢熙則提出無害原則,即促進者應避免對當事人造成二次傷害。不過雙方皆認為促進者不應勸說以和為貴,或試圖說服對方原諒彼此。此外,促進者背景曾是選任的考量之一。台中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洪淑姿憶述,過去重視促進者心理諮商的背景,認為需具備心理諮商溝通技巧,才適合擔任促進者,幫助雙方的溝通。但時至今日,促進者背景相當多元。以台中地檢署為例,其下的促進者共47位,有近30位擁有律師背景,具有心理諮商專業則有十多位。甚至有部分人員是來自於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以下簡稱犯保)的志工,退休的觀護人員亦參與其中。有鑑於促進者來自不同專業,無論是法務部、地檢署或是民間機構,皆會根據促進者的背景進行課程訓練。卻因現階段對促進者的培育尚未有一致的標準,導致各方對於培訓方式的認知有所落差,進而形成多種培訓管道,更無法確定何種管道出身的促進者最為合適。也因公私部門的培訓方式有別,各有利弊與立場,造成兩者間的溝通不善。公部門認為已盡力完善修復式司法的架構,但對民間機構而言,政府部門培訓的時長並不足夠,且專業制度也不夠完整。對此,法務部保護司表示會加強與民間溝通,努力平衡雙方的差異與想法。 台中地方檢察署主任檢察官洪淑姿業管許多業務,仍不遺餘力推廣修復式司法,期待更多案件能在情感上進行修復。 圖/王品淇攝社會風氣待扭轉 難與刑訟脫鉤成推動阻力在推行修復式司法時,釐清並表達自身情緒,是對話相當重要的一部分。洪淑姿說明,西方父母會鼓勵孩子表達,東方則較注重於學業,忽視表達與情感控制能力。情緒表達的不熟悉,造成對話效果有限。陳孟秀也表認同道:「台灣人對於談感受是不熟悉的,這是很根本的問題。」台灣社會風氣對於兇手的不諒解,也形成修復式司法推動的阻礙。法務部保護司認為,推動修復式司法時,需要有經驗者的現身說法,但過往曾出現被害家屬表態欲與加害人對話,社會大眾隨即批評的案例,致使對話過的當事人不願分享經驗,怕再度被傷害。但法務部保護司也透露,尚無法確認當事人是否因社會輿論壓力而不敢參與,「可是這是犯罪事件兩者之間的事情,外人對事件過多的評價,好像是應該被修正的。」至於修復式司法對於刑事訴訟帶來的影響,各方亦有不同看法。法務部保護司認為,開始修復程序不影響原有的刑事訴訟流程,對話會跟後續的偵查、審判分開進行。但王薇君指出,在訴訟結束前啟動,難以得知加害人是否誠心道歉。他接著說明,惡意加害的案件,若被害人或家屬的心理創傷尚未平復,進入對話將有一定難度,恐也使被害家屬憂心,加害人的道歉會成為日後量刑的考量。走過十年里程碑:法制化後的下一步?修復式司法在台推行將屆滿十年,去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刑事訴訟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將其正式法制化,賦予法規依據。對此,中華修復促進協會常務理事陳祥美樂觀看待,他認為修法後讓法律工作者在不同案件上,能有所依循。但修復式司法在推動上仍面臨許多阻力。王薇君提及,因投注人力資源於培訓並非易事,修復式司法無法一次到位,應先著重培育種子人員為要。陳怡成則補充,身為第一線與被害人、加害人建立對話橋梁的角色,促進者背負重要使命,未來應建立促進者的認證制度,「若沒有篩選機制,受過傷的當事人出去反而會進行反宣傳,使修復式司法更不易落實。」面對專業人力資源的問題,法務部保護司表示,有法規依據後,在人力跟預算的爭取上會相對有力。且洪淑姿提及,在正式入法前,台中地檢署並未分撥到有關修復式司法的預算,實際執行的經費,是由各地將緩起訴處分金(註)上繳至國庫後,再由犯保向國家申請而來。每年隨著開罰案件的多寡,緩起訴處分金也會有所增減,來源不甚穩定。因此,洪淑姿說:「期待入法後,修復式司法能有獨立預算。」註:被處以緩起訴處分之被告,會被要求繳交一定金額的錢給國庫,其便為緩起訴處分金。除此之外,現今法務部保護司申請修復程序的途徑有三種,分別為透過機關轉介、由檢察官發起,以及由當事人自行申請。但對於不同管道的推廣程度仍不足,較難增加民眾參與的意願。法務部保護司認為,正式法制化後,能讓大眾更了解何謂修復式司法。陳孟秀則指出,「修復式司法必須被普及化,要讓所有司法人員都認識這件事。」修復式司法的入法,除讓法律工作者在不同案件上能有所依據,也逐漸開啟相關政府機構與人民宣導溝通的管道。法務部保護司也表示,未來達到一定規模、標準化流程後,願與民間聯手,讓擁有相同理念的人共同合作。在各方努力下,現今司法體制對於被害人保護有更多別於以往的重視及措施,陳怡成強調:「修復式司法不需要走得快,要走得好,走得扎實。」 除了宣傳文宣、校園演講外,台中地方檢察署也在服務台設立諮詢窗口,讓民眾知道更多相關資訊。 圖/王品淇攝
當神像的風華不再 —— 延續歷史的神像修復師
專題
第1699期
當神像的風華不再 —— 延續歷史的神像修復師
2019-04-17
【專題記者許容瑄、黃俐榛、林奕辰、莊珺茹、謝承學綜合報導】香火鼎盛的廟宇裡,信徒拿著香虔誠的祭拜,將心中的願望化作低語,期待能傳遞到神像的耳中。在信徒心中,神像除了是神明的具體化身,也是信仰的重要象徵,然而,經過歲月的洗禮,這些神像難免因為蟲蛀、天災而毀損,輕微時可由廟方自行處理,但若嚴重受損,就需要專業人士:神像修復師,進行完整的修復。神像修復師的工作涵蓋了宗教層面和工藝技術,除了精湛的技巧,由於修復過程要與廟方、神明溝通,對於民間信仰的熱情更是重要。神像修復師修復的不只是神像,更是民眾信仰的寄託。 在加固過程中,神像修復師透過針筒注射,針對小裂縫及膨拱的部份注射加固材料。 圖/周志明提供信仰與技術須並重 修復神像眉角多細心填補神像被白蟻蛀出的缺口、重新將掉漆的表層上色、接合脫落的部位⋯⋯,神像修復是一份重現歷史的工作。修復神像與修復其他文物最大的不同在於需考慮祂們的性別、年紀、職業,甚至文官武將等各種身份,這些都替神像添加了些許神秘的色彩,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所長李建緯認為,修復師應該要對神像進行事先的背景調查,並遵循一定的民俗儀式。例如,整修神像以前,廟方人員須進行「請神儀式」,將附在神像中的神靈請出,暫時寄託在香爐之中,避免被修復過程打擾;修復時也要留意神像身上的標誌性特色,如傳說中被毛蟹養大的田督元帥嘴部有毛蟹圖案,在還原底圖時便需特別注意此細節。另外,雕刻神像的過程中最關鍵的一步便是象徵讓神靈進入神像中的「開光點眼」。在開光點眼的過程中,執行者會用硃砂筆在神像的眼睛、手、腳、前胸、後背等處點上紅點,然而,隨著時間流逝,紅點會因為香爐的煙燻與油漆的剝落而失去原本的痕跡,修復師在清潔神像時會避開這些地方,以保留民間信仰的痕跡。神像修復師周志明表示,「我們就盡量把那些紅點保留住,因為那個是民間信仰的一部分。」身為一名神像修復師,如何拿捏科學檢測與民間信仰之間的平衡是一件不可忽略的要務,即使修復工作需運用理性的邏輯推論,但此工作背後蘊含的信仰與文化層面也是必須顧及的。周志明表示,團隊成員在修復工作開始之前都會先跟神請安,報備今天的工作進度、修復位置等等,並在擲筊徵得神明同意後才動工,「這已經無關信仰了,而是對這份職業一種基本的尊重。」修神恐不敬?修復師逆向操作破迷思修復的過程中,神像修復師也時常會遭遇與信徒觀念產生衝突的時候,許多廟方與信徒會認為修復神像是對神靈不敬的舉動,也會影響神明的靈驗度。指南宮廟方人員談論神像修復時的態度十分保留,「我們講這些事情(修復神像)都是有一個底線的。」一提及神像修復,廟方便閉口不談。周志明也舉例,團隊在修復台南市風神廟的雷公、電母兩尊神像時就曾被駐廟廟公百般刁難,「他(廟公)不讓我們直接吹電風扇,還一直叫我們把工作器具移開!」,他解釋這樣的狀況其實屢見不鮮,因為信徒對神像修復工程不了解,進而產生排斥修復師的心態。「那時候我就告訴自己,我一定要讓他們有不同的想法。」周志明懷著這樣的期許,不將神像帶回工作室進行修復,而是將工作器具帶到廟裡,直接向大眾展示修復過程,更對民眾的提問有問必答,透過公開透明的展示,讓信徒了解神像在修復過程中如何被對待,化解修復師與信徒之間的隔閡。「那位風神廟的廟公後來還幫我們搬椅子、搬桌子,甚至還幫我們接了其他案子!」周志明藏不住臉上得意的神情,「給予大眾對於神像修復正確的想像也是修復師的職責之一。」談到修復雷公和電母的那段時光,風神廟總幹事謝明峯表示,一開始廟方人員確實是抱持著不得已的心態請師傅整修神尊。「一般來講我們是能不要動到(神像)就不要動,但祂(電母神像)基座已經整個腐爛了,能不修嗎?」他解釋,由於神像誤浸到水,保存狀況堪憂,為使風神廟香火延續,整修神像成了迫在眉睫的要務。廟方審慎考慮後才決定聯絡周志明,進行較深入且不破壞神像原貌的修復,「周老師(周志明)非常有耐性,當時為了不破壞到神尊的底漆,他花了很多時間非常小心地弄。」謝明峯欽佩地說,當時周志明把整個工作團隊帶到廟裡,雖然沒有了工作室的專業環境而使工作難度增加,但能夠讓廟中神明在冥冥之中了解修復狀況十分難得,「當時工作環境不好,真是辛苦他們了。」歷史痕跡是去是留?修補與破壞的一線之隔周志明表示,「修復」這個詞其實相當難去定義,在進行神像修復時,究竟該修到哪種程度才是完成呢?約民國70年以前,修復師們多為傳統匠師兼任,沒有所謂「神像修復師」的專職,當時的修復觀念多半為將神像修復成全新的模樣。而現今人們對神像修復的觀念已經較為開放,要怎麼修、如何修都是透過廟方與修復師相互討論後執行,並無絕對答案。對此,周志明以自身經驗為例,當時他的工作室在當地舉辦說明會,讓在地居民及廟方了解神像修復的方法與過程,此舉不僅能夠讓在地人更了解他們的工作及來意,也能了解在地人的想法及期待,「這個不是一言堂,修復師說的算,這個是必須要大家去討論的。」站在學術研究的立場而言,神像在修復的過程中若沒有使用原本的材料補強,可能會失去許多珍貴的歷史紀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研究助理吳慶泰指出,「如果刻意的把它(顏料層)全部刮除掉,整個歷史痕跡就會完全不見!」李建緯也指出,「重新幫祂(神像)補,或是把祂原來覆蓋的顏料層(神像表面)剝除,我覺得都是一種非常粗暴的做法。」此種「破壞性的修復」將會造成往後接手的修復師誤判神像狀況,或使研究人員無法分析神像的歷史脈絡。謝明峯也認為,若神像修復後如全新一般,有可能會失去其歷史意義。科學技術新助力 還原神尊最初模樣隨著神像修復技術與時俱進,許多科學方法也被引入幫助修復師進行更縝密的修復。在過去,修復師會直接將神像的顏料層去除,重新換上新的材料,而許多現代的修復師已開始利用紅外線、X光等科學方法來還原神像最初的模樣,修復前,修復師亦須攝影記錄文物細節,以利後續的比對。吳慶泰也說明,現在的技術會運用紅外線儀器,利用紅外線的穿透性來反射出底層圖像,確認神像原有的面貌與顏色,還會利用X光攝影為神像拍攝X光照片,幫助修復師清楚透視神像的內部情形與修復狀況等。同時修復師也會進行數位掃描,將神像的資訊以數位方式保存,以便未來透過3D疊圖幫助他們比對文物今昔的差別。通過嚴謹的科學檢驗,考察神像原有的樣貌,才能做深入的修復。 有別於傳統修復方法,周志明採用科學儀器,清楚檢視神像內部以確實修復神像。 圖/周志明提供修補文化斷層  神像修復師以技藝延續記憶不只修復標準與技術隨著時代漸漸改變,神像修復師也是文化興衰的見證者。周志明指出,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案例便是修復馬祖南竿島上鐵板村(現稱仁愛村)天后宮的21尊泥塑神像。當時當地居民的請神儀式已經失傳,於是請求他的協助。然而,周志明解釋,祭爐儀式(請神儀式)常會根據各地信仰不同而有所差異,要找回原本的方法並不容易。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只能從台灣本島尋求協助,然而台灣本地文化與馬祖所遵循的福州習俗截然不同,他舉例,如果請道長或法師來,該用福州話還是台語進行儀式?周志明十分掙扎,害怕當地文化從此被取代。他無奈地說:「其實在馬祖有很多村莊都這樣。」他感嘆,民間信仰的文化斷層發生得如此迅速。 因為神像地位的特殊性,在進行修復工作之前必須經過「請神」的儀式,將神靈從神像中請出來。圖為周志明為馬祖的泥塑像執行請神儀式。 圖/周志明提供談到神像修復的傳統技藝是否可能後繼無人,周志明對此表達樂觀態度。他說明,神像修復業大致上可分為:傳統匠師、學術研究領域的修復師以及民間單位修復師,而這三種修復師在神像修復的觀念上皆有不同。傳統匠師傾向於用務實的方式修理神像,如在掉漆的表面上塗一層新漆、在缺口中填補新材料等;研究人員則較偏重學術研究,盡量保留原貌、不過度修復;民間單位修復師則是結合前兩者的特色,利用學術規格的材料、技術還原神像的樣貌,但仍保留神像的實際用途,使之仍能在廟裡受人參拜。神像修復是一件艱苦的工作,僅管有許多年輕學子陸續拜傳統匠師為師,卻常常學習不久就打退堂鼓;但學術研究領域的修復師,像是博物館研究人員,由於公部門的體系健全,因此人員招募狀況相對穩定;而民間近年來對神像修復的想法、理念漸趨多元,不少修復師紛紛自行創業,「(這個行業的人)只會多不會少。」周志明表示。吳慶泰補充,目前台灣各大學多有開設古文物修復課程,持續培育修復神像及其他古物的人才。 周志明的團隊在修復神像前,利用棉花棒簡單清潔神像的外層,不正確的清潔方式可能造成神像的損壞。 圖/周志明提供「修復不如做菜,按照食譜便能煮出相同的東西,而是必須累積經驗。」周志明真摯地分享。如同李建緯所說,神像修復要處理的不僅是人事物,更是一種對待文化的方式。不論是使用傳統的匠師工法還是現代科學的檢測技術,修復師的巧手在神像的每個細節中展現得一覽無遺。他們以虔誠的心與務實的態度,賦予一尊尊住著老靈魂的神像全新的生命。
漫漫修復路 — 南橫居民尋生存之「道」
專題
第1697期
漫漫修復路 — 南橫居民尋生存之「道」
2019-03-28
【專題記者黃郁期、劉信秀、涂葦慈、蕭佳宜、徐佳渝綜合報導】週六正午,行經台20線(台灣南部橫貫公路,俗稱南橫)抵達台東縣海端鄉利稻部落。群山環繞、美景在前,居住於海拔1068公尺的布農族居民,本應坐享南橫交通之便經營餐廳及民宿,在熱門觀光時段等待遊客前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放眼望去,營業中的餐廳寥寥可數,許多民宿雖高掛招牌卻深鎖大門。三兩隻野狗趴臥在歇業的商家前,因陌生臉孔的出現迅速起身,朝零星到訪的外地人大聲吠叫。仍經營觀光事業的居民們在店內無所事事,看似對單調生活習以為常,卻也藏不住眼底的失落。南橫,路斷人稀已有十年。 位於河階地形上的利稻部落,當地布農族居民在這塊海拔1068公尺的土地生活已久。 圖/王慶雄提供連結東西兩地 南橫八景引觀光商機南橫公路貫穿中央山脈,連結台南、高雄及台東等地。1972年通車後,公路沿線自然風貌和布農族部落文化吸引大量觀光人潮湧入,開設在利稻部落的陳大姐名產店(原「枕戈商店」)便是受惠於南橫公路的商家之一。老闆娘陳秀霞憶起公路甫通車的盛況,「那時候一天都一百台遊覽車,大家都想要來走走看啊!」即使道路原先未鋪上瀝青混凝土,遊客們仍不畏石子路難行,紛至沓來。隨著路面工程愈加完善,沿途觀光產業也愈加興盛,利稻部落更獲得「民宿村」之稱。 開設名產店的陳秀霞,回憶利稻部落在南橫公路受阻前的觀光榮景,言語間透露感慨。 圖/劉信秀攝位於高雄市桃源區的梅山口同樣地處南橫公路沿線,2009年莫拉克颱風以前,遊客紛紛由此進入南橫公路東段。高雄市桃源區梅山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顏國經提到,過去連假期間遊客總是絡繹不絕,「過年的時候,梅山口交通會打結!」大量遊客促進南橫公路沿線經濟,也造就當地部落繁榮。沿途知名景點天池、檜谷、埡口、向陽、摩天、利稻河階台地、霧鹿峽谷、天龍吊橋也在遊客口耳相傳下,成為著名的「南橫八景」。莫拉克斬斷南橫 復原遙遙無期好景不常,莫拉克颱風帶來三天超過2,500毫米的雨量,引發山區土石流並沖毀共22座橋樑,阻斷南橫公路通行。同年8月8日,荖濃溪上游一帶的山坡坍方,堵塞地勢較低的河谷,形成堰塞湖,連日豪雨使得河床難以負荷,在一個夜晚潰堤。高雄市桃源區復興里里長江維明(Dahu-nilu)形容當時場景,「居民看見一個像滾球般混濁的河水往下滾動。」河水四處漫溢,沖上一旁的馬路。他為了避難,背著行動不便的老母親爬上住家附近高地。江維明回想莫拉克颱風,緩緩說道:「那個恐怖跟驚悚的心,只有當時在的人才知道。」 復興里里長江維明對莫拉克颱風侵擾當天的場景仍記憶猶新,坐在坡前生動地描述避難故事。 圖/徐佳渝攝一場莫拉克颱風,中斷在地居民的一線生機。往後工務段搶修的過程中,又發生2012年611水災、2013年天兔颱風、2014年埡口大崩塌與2016年602水災,對原已脆弱的路段,再度造成嚴重傷害。直至今日,「梅山口」至「向陽」45公里的路段仍嚴重受損,屬封閉管制區,不僅阻斷高雄至台東的路途,南橫八景之三——天池、檜谷、埡口也已與世隔絕近十年。 莫拉克颱風來臨時,沖毀南橫公路沿線眾多橋梁,中斷沿線部落對外交通。 圖/簡敏男提供除了天災接連阻撓,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主任工程司王慶雄表示,南橫公路位於高海拔濕冷山區,正午過後容易起霧,「一天適合工作的時間往往只有四小時左右。」此外,南橫位居深山,沒有替代道路,若前後路段同時發生幾處坍塌,大型工程機具無法深入內部崩塌處。「如果前方路段發生災害,後方的修復整個是停下來。」王慶雄說:「所以公路單位只能一段一段慢慢修。」種種困難加上山區落石頻繁,使居民賴以維生的交通要道,至今仍處在漫長的修復工程中。 梅山明隧道旁的山坡地崩塌後,缺乏植被保護的地表使施工更加困難。 圖/黃郁期攝 山地地形增加道路修復難度,施工工人需同時進行邊坡防治及路基穩固工程。 圖/黃郁期攝西部路段在2017年明霸克露橋正式完工後,大抵修復完畢,復興、梅蘭和梅山等地居民,也重獲交通之便,生活逐漸回復過往水準。東部通往霧鹿、利稻及向陽的路段,仍有多處施工,經常受天氣影響實施交通管制。遙遙無期的修復工程,讓居民渴望通車的心情無處安放。 高山公路邊坡路基下陷,施工修復時道路僅足夠汽車單向行駛,會車不易。 圖/劉信秀攝 關山通往利稻路段,警察正在攔檢一輛小貨車,旁邊的紅色標誌顯示出埡口至向陽路段暫時封閉的狀態。 圖/黃郁期攝利稻生活難返榮景 居民力拚復甦死城「工務段要盡快讓這條道路趕快通,不然這裡真的是死城。」利稻村村長古金福(族名:vilian)語氣間充滿無奈。放眼望去利稻村,營業中的店家屈指可數,部落安靜如山中孤島。利稻村鄰長古利雄(ibi)提起昔日榮景:「這邊道路還沒斷的時候,小時候那些連續假期,連腳踏車都不能在馬路上過,人擠車子喔!」南橫交通之便帶來的觀光人潮,如今已成過往。&nbsp;「在出遊的時候,他們(遊客)希望一個循環式的,那如果從甲仙就可以往關山、池上,這樣子每個景點都可以碰到。」古利雄說明,由於南橫公路連接台東至高雄的中間路段,仍屬封閉管制區域,遊客無法透過南橫一次看盡東西部風景,導致吸引力下降,並影響觀光人潮。觀光產業越加蕭條,居民被迫轉以務農維生,卻仍因南橫公路阻斷,無法將作物銷往西部地區。「現在我們市場的選擇性少,只能就近的腹地去做銷售,以致於我們的競爭力下滑。」古金福更補充,花東地區的農產品需求量相對較低,「因為沒有辦法消化掉(農產品),我們就把價錢壓低,壓低之後的價錢就沒有辦法生活了。」為因應現況,居民選擇種植高麗菜、番茄等全年生產作物,爭取多次銷售機會,以維持生活水平,卻仍難以調適南橫阻斷帶來的不便。去年(2018年)底,隱忍九年的利稻居民第一次綁上白色頭巾、舉起抗議看板,遊行至關山工務段抗議。古金福質疑工務段未盡監督義務,導致工程一再延期,卻未清楚交代延宕原因,「去年我們沒有碰到下大雨,也沒有碰到颱風,他竟然可以講說『災區擴大』這四個字!」對此,關山工務段副段長邱坤寶提到,去年雖沒有颱風等顯著災難,但西南氣流帶來的雨量仍影響山區地貌,且過去天災對山地造成的傷害也需時間復原,因而無法對工程時限提出承諾。古利雄坦言對未來的修復進度不敢抱持太多期望,怕期待越高,往後將面臨更大的失落。 利稻村村長古金福提到南橫公路阻斷後對部落民生造成顯著影響,因此盼望公路盡速修復開通。 圖/涂葦慈攝<b>聯外交通修復 梅山口境遇獲改善南橫西段梅山口附近包括梅蘭、復興、梅山一帶居民,也因經濟上仰賴聯外道路,殷切期盼南橫全線通車。當地居民多種植一年採收一次的梅子、李子,因此須在當季及時銷售。然而莫拉克颱風後,公路經常中斷,部落經濟受到影響,顏國經說:「前兩年採收時間,整個交通中斷,一年下來的紅肉李都給猴子。」往後幾年,居民進出梅山口部落須經過玉穗農路及荖濃溪河床便道,然而一場大雨隨時可能沖垮臨時道路,阻斷對外交通。居民為了生存,只能仰賴中盤商前往部落,以較低廉的價格收購農產品。 在2017年明霸克露橋開通以前,居民進出部落皆須通過玉穗農路及荖濃溪河床便道,圖為居民行經荖濃溪河床便道的景象。 圖/江維明提供所幸,隨著明霸克露橋開通,梅山口聯外道路已修復完畢。農民不再仰賴中盤商,而能直接向遊客販售農產品,獲得更多利潤。除此之外,交通便利亦帶動部落觀光,顏國經提到:「現在我們部落觀光也有在起色,會利用假日遊客進來做一點小攤位。」他認為,近年「深度旅遊」興起,若能結合在地農特產品與部落文化發展「部落觀光」,將能促進經濟,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2017年開通的明霸克露橋,成為復興、梅蘭、梅山三里居民通往高雄市區的重要途徑。 圖/涂葦慈攝 梅山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顏國經提到自己對部落發展觀光的樂觀態度,也期待藉此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圖/徐佳渝攝梅山口附近部落雖與利稻同樣期盼南橫公路全線通車,然而江維明認為,催促工務段開通南橫公路,可能影響修復品質。他曾親自前往梅山口至向陽的封閉路段,瞭解工程現況。他提到梅山口後方的長青祠,因大雨崩塌近一百公尺,工務段完成修補後,埡口也發生坍塌,崩塌完的光滑石壁成為施工面臨的重大考驗。「那時候他們有一點想要放棄,因為那個很難施工,但他們還是克服了。」他同時分享,工務段曾打趣地說:「你們里民也要一直為我們禱告啊,祈求上帝今年的雨不要下那麼多,讓山趕快穩固,不要再垮了。」 路斷情不斷 布農人不畏路阻探親尋醫「以前那個『野狼125』都可以騎過去了,何況現在大家都有車。兩個小時就到了,以前的關係是真的很緊密。」古金福言語間透露對公路開通的希冀。南橫曾是利稻、梅山兩地布農族人維繫情感的重要途徑,遭阻斷後,取代南橫成為尋親探戚之路的,卻是車程近五小時的南迴公路。雖然便捷不再,家族意識強烈的布農族人,仍竭盡所能建立彼此間的連結。在利稻部落經營民宿的余春蘭,直言公路阻斷對族人往來並無影響,「喜事啦喪事,比如說我們有親戚在梅山或桃源那邊,我們還是會想辦法從這邊過去。」十年以來,團結是破除距離屏障的利刃,古利雄堅定地說:「親情都在,哪怕路斷了,我們的親情都還在,不會因為路斷了就什麼都沒了。」 在利稻經營民宿的余春蘭,提到南橫公路阻斷使族人聯繫困難,雖造成不便卻不影響族人情感。 圖/徐佳渝攝古利雄同時也分享,自己年幼時曾發過一次嚴重高燒,但因當時部落內醫療資源不足,又因南橫阻斷對外交通不便,父母親便背著年幼的自己徒步至和利稻村相距9.9公里遠的天龍橋,坐別人的車到關山急診,才獲得醫療協助。南橫阻斷十年間,不論是延續家族情感和爭取外部資源,居民都在自尋解方,一一破除困境。<b>「臨時便道」盼搶通 南橫居民困境中求出路「我們也慢慢在嘗試,不要一次就讓工程到位。」王慶雄表示,目前考量「梅山口」至「向陽」路段附近地質脆弱不穩定、路寬不符省道標準且常有落石坍方,去年公路總局已將該路段降低層級至「臨時便道」(現為「台20臨105線」)。他說明,臨時便道以較簡約的工法修建,不影響道路修復品質,期待藉此加速搶通,儘速還給居民交通便利,後續再加以補強,最終恢復至道路原有標準。南橫沿線居民和工務段共同走過十年修復歷程,其實都在朝著同樣的方向努力,邱坤寶坦言:「事實上我們做這些,都是為了村民,為了這條道路。」公路與人,在這段漫長的時日裡相依、相存。江維明說梅山居民早已在收入擺盪間學會安然自處,無法發展觀光,便回歸早先的務農日常;在勞心勞力栽植的作物有所起色、對外交通陸續恢復後,再次推廣特色觀光。古金福則言,利稻人天性單純、慣於忍讓,因滿懷對通路的渴望,才憤而起身爭取權益,與此同時,也在困境中奮力找尋安穩生活的出路。南橫修復之路尚未走完,人人都在與地共處的生存之「道」上,不停向前。
文化資產存續關鍵 擴大人才就業市場
藝文
影音
第1682期
文化資產存續關鍵 擴大人才就業市場
2018-10-04
【記者范莛威、徐卉馨、林莉庭綜合報導】現今社會對文化資產的關注度逐漸提高,但民眾仍普遍選擇將文化資產再利用,發展成咖啡廳、茶館等餐飲空間,推廣與保存修復的基礎工作卻較少受到關注。2018年全國古蹟日以「文化資產.世代傳承」為主題,台灣目前只有雲林科技大學與台灣藝術大學兩所學校有相關學系,可以培養文資人才,而文資系所不足的情況下,還面臨人才流失的問題。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學生黃昱儒表示,以文資系為例,新生原本有60幾人,但每到二年級轉系時期,就會流失10幾個人。台藝大古蹟藝術修復學系學生廖昀萱指出,畢業生還會遇到薪水太低的問題,以踏入職場的學長為例,「他(學長)做木雕的,刀力不錯,技術也滿好的,一個月的薪水只有一萬多塊。」台灣目前民間提供的文資工作機會少,大多都是由公部門釋出。例如台北市文化局文化資產科礙於編制的規定,固定員額為20位,即使增加人力也只能用約聘的形式,並且釋出職缺的機會少。台藝大學生廖昀萱補充,文資局的徵才,僅有在職員工準備退休後才會釋出名額。對於整體就業環境,文史工作者陳柏志說明:「我們還是屬於公資源的狀態下養出來的市場,沒有自由市場,因為民間沒有這個需求。」因為文資保存的就業機會不多,限縮人才投入的意願,導致文資保存工作推動困難,無法催生民眾對土地的認同感,甚至難以促進地區經濟的轉型。台藝大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副教授殷寶寧建議,培養足夠人才,關注古蹟維護與文資保存的價值,才有可能擴大產業。文化資產屬於公共財,政府與民眾應共同關注,透過健全就業環境,讓更多的人才投入,延續文資的歷史意義與藝術價值。http://youtu.be/X3F32uTS2a0
與民攜手 修復展護文物
藝文
第1636期
與民攜手 修復展護文物
2016-11-09
【記者周欣儒新北報導】MoNTUE北師美術館7月30日至明年1月2日於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新板藝廊展出《MED#161時光保物》特展。活動開放民眾與修復師、美術館實習生修復破損展品,探討文化資產保護價值。展覽中須修復的展品為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將有藝術價值的古物翻模而成的石膏模原件。以石膏包覆真品,待風乾後一片片拆下,再重新組裝灌漿。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將義大利錫耶納大教堂(Duomo di Siena)八角講經壇、法國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圍牆浮雕等真品製成石膏模原件後永久借給北師美術館展覽。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生唐瑄表示,石膏模雖非真品,翻模過程也不困難,但因為組裝動作耗時費工,所以不能忽略其藝術價值。觀展民眾用乾、溼棉花擦拭,配合吸塵器吸出縫隙中灰塵。再以類似衛生紙的物品沾化學藥劑乙二胺四乙酸二鈉(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disodium salt dihydrate, EDTA 2Na)黏除展品上的鐵鏽,最後用氨水(NH3[aq])來回擦拭去除指紋及油脂。唐瑄表示,修復過程其實沒有想像中困難,也藉由這次實習,思考文化保存與傳承意義的重要性。觀展民眾林宜蓉則表示,因任職於美術館,了解修復文物的過程及技術,但她也認為,辦實作展對觀眾理解很有幫助。 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深層清潔去除多餘的碳,並用氨水清出石膏上的油脂,讓它能恢復舊有風貌。圖/周欣儒攝石膏模修復步驟須不斷重複,過程枯燥乏味因此需要耐心。大學教育中幾乎沒有修復相關課程,但修復卻是作品展出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北師美術館實習生、中國文化大學美術學系學生馬辰之表示,雖然步驟簡單,但因展品年久失修、形狀複雜,一件展品修復工程多費時一至二個月。 馬辰之與唐瑄教導觀展的小朋友修復石膏模原件的步驟及原理,小朋友也玩得不亦樂乎。圖/周欣儒攝修復過程中,修復師對於展品表現極高尊重。世人可看出此作品經過他人之手修復,以便有更好的修復技術或找到破碎部分時,能再次修改。例如石膏模破損修補部分可拆卸,不會緊黏原件,也強調色調一致。若修補的物件看起來太突兀,也會將它折舊,以求作品零色差。觀展民眾王佩文表示,平常帶兒女到美術館參觀,對於展覽都興趣缺缺,卻對此有耐心並與實習學生學習。林宜蓉則表示,北師美術館將幕後工作搬上幕前,並寓教於樂,是很好的典範。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