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民法》刪懲戒權 教養需考量兒童發展
影音
第1802期
《民法》刪懲戒權 教養需考量兒童發展
2024-12-06
【記者李昱靜、范瑞勻、張恩爾採訪報導】為符合《兒童權利公約》規定及國際主流意見,行政院會於11月28日通過《民法》第1085條修正草案。將原先父母可以在必要範圍內懲戒子女的規定修改為,父母在保護及教養未成年子女時,應考量子女的年齡及發展程度,並尊重其人格,不得對子女實施任何身心暴力的行為。此舉引發家長團體憂心,認為政府剝奪適度管教的權利。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專員陳映竹表示:「現在這個是一個國際的趨勢, 包含從WHO,他們其實有指出,體罰孩子的受暴經驗對他身心發展是有長遠的負面的影響。那國際上有很多實證研究,是看到說體罰或言語暴力,其實是會影響孩子的腦神經的發展。」 近年,臺灣家暴通報案件逐年上升。2021年,家暴通報案件為兒少保護類型的有2萬4481件、2022年2萬5193件、2023年2萬7133件。為了避免少數家長將合理懲戒誤用為暴力行為的藉口,政府期望透過修法,推動家長以正向教育取代不當的懲戒方式。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研發組副主任呂佳育說:「他(法條)在強調的只是說我們不應該用傷害孩子身體,或讓孩子感到痛苦的方式來懲罰他。那引導或者是教導 ,或者是給予孩子適當的支持跟協助,還一樣是身為父母的權利跟責任,那法規也沒有阻止這個部分。」 此次修正,將父母在適當範圍內懲戒子女的權力刪除。造成部分家長擔憂未來在管教的過程中,小孩若在缺乏適當教導之下作出危及生命安全或違法的行為,父母將承擔全部的法律責任。對此,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說明:「(懲戒權)必要範圍內你要去阻卻他去違法,避免他做壞事。那現在這個拿掉了變相的會告訴家長說這些東西你都不能做,本來我就不知道怎麼教了,那你現在告訴我什麼都不能教。」家長陳郁珺也說:「都是用語言上跟他說,不可以這樣,可是到後面他就是故意。那如果說久而久之啊都不能打,或者說不能管教他的話,那以後他會覺得說我做壞事,我也沒事啊。」 此次修法意見兩極化,但普遍認為現行的配套措施不足,如:親職教育缺乏資源、法規的定義不準確等,民眾期望政府能積極推廣親職教育,並清楚定義不當管教的範圍,建立完善配套措施後再修法會更為妥當。王瀚陽表示,政府要給予適當的、彈性的親職教育假,讓父母有正向教養的引導手冊,也要有相關的諮詢以便家長諮詢溝通。新北市私立純德幼兒園老師潘瑀瑄說:「我希望政府可以撥經費給學校,讓學校來辦理,家長透過家長日,他一邊來瞭解學校一邊又可以聽親職講座。」 此次《民法》修正草案雖然以保護兒少權益為初衷,但因法律定義不明確、缺乏與家長溝通,造成家長陷入管教與觸法的兩難困境,如何在保障兒少權益與支持家庭教育之間找到平衡,成為此次修法後續推動的重要課題。
凱道化身遊樂場 兒童親手打造「未來市」
影音
第1797期
凱道化身遊樂場 兒童親手打造「未來市」
2024-10-25
【記者黃詠欣、楊凱傑、林沂葳台北採訪報導】首屆「大Fun凱道-兒童未來市」19號在凱達格蘭大道登場。活動以兒童的視野出發,設計好好玩市場、街頭議會、自由遊戲基地等活動。提供由兒童主導、創造的空間,期望將兒少權益落實於未來生活中。超越遊戲主辦方林亞玫說明:「孩子在這個城市裡面要用什麼樣的角色出現在這次的活動裡面,我們就喊出95公分的視角,差不多三歲孩子的身高,然後用三歲孩子的視角來看一個活動裡面,孩子在這樣的城市裡面需要些什麼東西。」 自由遊戲基地主要提供「乾」、「濕」兩種遊戲形式,乾區遊戲包含紙箱迷宮、紙箱創作及粉筆彩繪,讓孩子自由發揮創意。濕區遊戲則有泡泡和顏料滑道。藉由遊戲,傳達孩子自由玩耍的期望,自由基地遊戲設計者葉于莉表示:「創造出一個讓孩子創造出的孩子世界,他們在這裡想要做什麼都可以,想要怎麼玩都可以,就是一種兒童遊戲權的表彰。孩子也可以學習到一些社交的方式,比如說溝通的方式、溝通的技巧。」 除了遊戲外,活動「街頭議會」也提供平台讓兒童發表對城市的意見,現場還邀請到中小學的學生及家長,分享他們對教育的想像與疑惑,並由孩童扮演小記者,體現兒少表意權的精神。少年報導者總監楊惠君說明:「其實兒童關心的事情,不一定是他們的生活、學校圈子之類的事情,也不一定只是玩樂這件事情,所以我們現在就是希望、鼓勵小孩子也可以去公共的想像,然後大人能夠聽小孩子的想法,並且能夠讓他們也參與這些決策的過程。」 兒童也可以為凱道發想新名稱,並投票選出兒童版路名。凱道命名活動讓兒童參與公共空間的規劃,也鼓勵大人以兒少視角看待公共議題。家長黃于庭認為:「透過像這樣子的活動,小孩子可以盡情地去表達他關於對未來的想像,然後整個城市到底符不符合孩子的期待,也是很值得大人或者是官方去做思考的。」街頭議會小記者楊晴瑜也說:「可以體現兒童其實跟大人是一樣的,我們都可以做一樣的事情。」 大FUN凱道從兒童視角打造模擬城市,期許大眾能更關注兒少議題,讓每位小朋友都成為參與公共事務的一份子。
注入新世代記憶 「小小導覽員」重塑眷村文化
生活
第1797期
注入新世代記憶 「小小導覽員」重塑眷村文化
焦點
2024-10-25
【記者張博媛新北報導】「你好,歡迎來看展!」稚嫩的聲音在展間此起彼落,吸引民眾駐足參觀。「眷村童話展」由「遊此藝說」團隊舉辦,於9月14日至10月27日在空軍三重一村(以下稱眷村)展出,將先前參與「眷村主播營」孩子的成果集結成展,孩子們更自發性地變身「小小導覽員」為現場觀眾導覽。 20日是「小小導覽員」活動最後一日,走入由防洪樓改造的展間,小小導覽員鄭芮竹、林立崴熱情地為觀眾介紹展間與展品。其實「眷村童話展」原本並未安排孩子導覽,然而展覽開始後,孩子們自主地向團隊提出親自導覽的想法,「小小導覽員」因此誕生。「眷村童話展」是一個透過五感重現孩子對於眷村印象的展覽。在視覺和聽覺呈現上,小小導覽員介紹他們自製的花磚和風鈴,從設計稿到成品都是親手完成。鄭芮竹、林立崴也分享他們最喜歡的作品,是使用眷村土壤為原料,並融合當地特色燒製而成的風鈴。走入隔壁展區則是孩子自己規劃的空間,展示營隊學習的採訪、拍片、製麵成果,連結眷村的嗅覺與味覺。最後則為眷村的觸覺特色,鄭芮竹為觀眾介紹「編竹夾泥牆」,並親手帶領大家體驗眷村建築文化中的編竹技巧。 「遊此藝說」由三位來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的學生陳姿含、何沛蓉、張志瑋成立,透過藝術教育和共製策展,希望將文史內容轉化為孩子的創作根基,為舊有空間注入新的情感記憶。「我們認為眷村是一個可以打開,有很多不同面向的物件。」張志瑋說道。在層層剝開眷村這個物件後,「遊此藝說」期待藉由眷村和大眾產生更多互動,發想出重塑新世代空間與文化的「眷村摺學計畫」。張志瑋表示,孩子的可塑性強、充滿想像力,不會被成人思維框架,他說道:「最重要的是孩子與土地的關係沒有受到太多成年人的價值觀影響,他們覺得是什麼就是什麼,而且跟老文化之間是值得去碰撞的。」 「遊此藝說」藉由策展看見了孩子們自主性的成長。鄭芮竹表示自己學習到最大的技能便是現場導覽,「不僅要不停練習、把東西記起來,還要對應觀眾的反應做出其他調整。」他說。而在展區積極「攬客」的林立崴分享,在參加活動以前連「眷」這個字都不會讀,更不知道什麼是眷村,現在卻能侃侃而談地解釋眷村歷史,「與以往參加過的活動相比,這次活動學習到更多知識,令我大開眼界!」他說道。而鄭芮竹母親也表示,孩子在這裡更加積極,並願意主動向家人分享活動見聞,甚至能將所學與生活經驗連結,令他感到欣慰。 談及團隊未來規劃,張志瑋表示藝術教育與文史空間共製的計畫不會只停留於眷村,他們放眼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松山文創園區,思考如何轉化其他文史空間為新的學習、藝術場域。張志瑋也注意到展覽中的親子互動,「孩子喜歡在展覽停留,家長也藉由其他孩子的創作來引導自己孩子,驅動了另一種策展人與觀眾對話的互動。」他說道。「遊此藝說」希望未來能以此擴展受眾群體,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文史空間,創造文化與學習的共製環境。
「育」教於樂 鳥類知識融入兒童玩具
新知
第1789期
「育」教於樂 鳥類知識融入兒童玩具
2023-12-13
【記者黎昕俞綜合報導】「現代人較不注重台灣動物保育,希望這個玩具可以提升小朋友對生態議題的認識。」樹德科技大學生活產品設計系助理教授傅首僖帶領學生韓欣亞、郭紓辰及賴建熙,研發出「臺灣野鳥平衡冒險」平衡木玩具。除訓練手眼協調能力,更希望培育孩童自小理解臺灣特有鳥類的保育觀念。此發明獲得「第八屆金趣咪獎—木育玩具創作競賽」第一名。 樹德科大產設系學生團隊將台灣特有鳥類畫成木塊,盼培育孩童保育觀念,並獲得「第八屆金趣咪獎—木育玩具創作競賽」第一名。 圖/團隊提供平衡木遊戲主要針對三至五歲學齡前兒童設計,因這時期的孩童正在發展手眼協調能力,也可以使其更了解台灣保育鳥類的相關知識。此外,產設系郭紓辰也補充,為讓兒童有在森林的臨場感,「我們特意將玩具基座製作成木幹的形狀,並以染色劑漆成木色。」就讀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的Yumi(化名)也提出看法,「鳥類木塊有經過磨邊處理,可以讓幼兒在遊戲過程中不易被戳傷,唯陪玩的人要注意別讓幼兒拿起來揮舞或敲打。」 作品「臺灣野鳥平衡冒險」由台灣八種保育鳥類的木塊及卡牌,加上仿製樹幹的基座和平衡台組成。 圖/團隊提供遊戲玩法是二至三人一組,猜拳決定抽牌順序,孩童必須練習辨認與卡牌上相同鳥種的木塊,並將其放在平衡台上,當平台掉落即結束遊戲。產設系學生韓欣亞表示,玩具使用年齡區間設定在三至五歲、尚未習字的幼童,「希望幼兒們透過成人講述卡牌上的鳥類保育知識,從中了解台灣保育的重要性。」然而,為突破遊戲方式過於簡單的問題,產設系學生郭紓辰也補充:「未來可以在平衡木台中間做出凹面設計,讓小朋友不能投機取巧,直接將木塊置於中間,增加遊戲難度。」 玩具為三至五歲的孩童設計,希望透過大人陪同及講述卡牌上知識,讓他們學到更多保育知識。 圖/團隊提供而為了讓畫上鳥圖案的木塊更貼近真實,團隊在台灣眾多保育鳥類中,特意選擇較常見的其中八種。並以體積大小區分為兩部份,盼讓玩家更認識本地鳥種的型態。體長平均落在25公分以下的鳥種,如五色鳥、冠羽畫眉等,團隊採用較小的木塊製成,另一部分則以知名的臺灣藍鵲、黑長尾雉為主,使用長寬皆較長的木塊製成。Yumi表示在面對非生活常接觸的事物時,若單靠大人講述或是以認識圖片等方式,對此年齡層的小朋友較為抽象且難於理解。因此他建議若要讓孩童以這個玩具作為認識鳥類的媒介,「可能會先需要帶著他們看影片或是觸摸類似的玩偶,並且在遊戲過程中,老師或家長再次介紹,才能加深他們的印象。」
當TikTok成新時代兒童台 該擁抱還是抵制?
專題
第1778期
當TikTok成新時代兒童台 該擁抱還是抵制?
2023-04-05
【專題記者古宇恩、林玟君、詹晶雅、蔡文馨綜合報導】點選15秒的錄製時長,面對著鏡頭,搭配時下最紅的「抖音舞曲」,隨著音樂扭腰擺臀,殷切期待著同儕間的互動與關注⋯⋯這是12歲的小魚(化名)放學後的日常,也是現今許多兒童課餘的閒暇娛樂。TikTok儼然成為α世代(註)兒童最受歡迎的「幼幼台」。TikTok抖音國際版為主打短影音內容的社群媒體,截至2022年底,下載量已高達6.72億次,為全球下載量排名第一的應用程式。近幾年更透過集結全球使用者創作的美妝、搞笑及劇評等各式影片,逐漸吸引台灣兒童受眾的目光。然而,有不少師長對此感到擔憂,禁用TikTok的聲浪未熄。面對12歲以下、心智發展尚未成熟的兒童,應禁止孩子接觸TikTok?還是讓TikTok成為寓教於樂的平台呢?註:α 世代,又稱Alpha世代,是指出生於2010年之後,現為0到12歲的世代,擁有最充沛物質、最豐富技術知識的一代。 TikTok主打短影音的內容形式,成功吸引大批年輕使用者觀看,其中12歲以下的兒童成為主要受眾,引發許多師長隱憂。 圖/林玟君攝TikTok瘋遍校園 短影音奪兒童眼球「抖音一響,父母白養。」TikTok上各式影片內容流竄,抖音熱門歌曲一播,每個兒童都能琅琅上口幾句。然而,部分影片過於羶色腥的歌詞內容、洗腦的旋律等,讓許多師長不禁憂心忡忡。TikTok上多樣的影片讓孩子觀看是否合宜?許多人對此抱持疑問,卻也無法時時避免孩子使用與接觸。每天晚上,小魚會花至少半小時觀看TikTok上的短影音,因為在校園間,TikTok已是兒童聊天的共同話題,「這樣隔天去學校才有東西和同學聊。」小魚害羞地說。許多孩子擔心若沒有觀看TikTok熱門影片或不使用,可能會落單,甚至成為異類。有些兒童更為了引起注目或成為同儕間的焦點,會運用TikTok拍攝短影音,伴隨歌曲舞蹈。即使他們的肢體動作略顯生疏,但在TikTok上「練習舞蹈」顯然成了現今許多兒童的娛樂方式。「練習舞蹈」並不是兒童使用TikTok的唯一方式,現已升上國一的樂樂(化名)透露,同儕間十分興盛「搬運影片」,也就是將Facebook、Instagram等應用程式的熱門影片搬到TikTok上,或是相反地,將TikTok的影片搬到其他社群媒體。樂樂認真地分析,「搬運影片的流量會比較高,因為內容和抖音原本有的很不一樣,很稀奇啊。」從小學五年級開始,樂樂逐漸羞於面對鏡頭,不再拍攝短影音,改以於TikTok上傳大量「搬運影片」。搬運各平台影片的形式,不僅可以創造使用者的流量,也使得TikTok上的影片在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應用程式間大量竄出,讓兒童無意間接觸到來自TikTok的各式影片。臺中市南屯區永春國民小學高年級老師羅世宗推測,TikTok在校園流行的原因,就是同學喜歡「炫」,其他學生看到後就會效仿。他舉例,某次請班上同學上台表演,學生一模仿TikTok上的內容,其他學生便熱烈討論。同儕間的影響力以及多元的接觸管道,是TikTok快速走進兒童日常的關鍵因素。「身邊的同學都在玩,我不玩就和他們不一樣。」為了融入同儕間的話題,小魚從四年級便開始使用TikTok,希望藉此拉近與同儕的情誼。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林日璇解釋,人們因害怕錯過與他人共同創造回憶的機會,擔心自己與社群脫節,所以會學習被社會大眾廣泛使用的社交平台。對兒童而言,TikTok便是這樣的媒介,他指出,相較於文字,一些有話題性的短影音更容易吸引兒童,並作為他們人際溝通的社群管道。 TikTok內豐富多元的短影音內容,隨著「搬運影片」的行為興起,現在不僅於TikTok中可看見,於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應用程式也大幅出現,讓兒童觸及的管道日漸多元。 圖/林玟君攝沉迷短促刺激 外界憂影響兒童心理發展開啟TikTok,使用者無需建立帳號,即可瀏覽短影音,上下滑動就能觀看不同內容。影片製作上,使用者能一鍵套用特效及轉場,快速生產內容。操作介面簡單易懂、製作影片門檻低,加上多元的內容,成功獲得兒童族群的青睞。此外,TikTok的演算法會透過使用者的興趣推播,同時在短時間內呈現影片重點,更容易讓兒童著迷。自媒體營運顧問林佳佑說明,「當小孩打開這個平臺,發現一些他喜歡的東西,他就拼命滑很久。」TikTok繁雜且未經篩選的訊息,以及強大的推播功能,恐導致兒童認知偏差或成癮,也引發部分教師與家長的擔憂。「如果孩子在家長不在時,接觸到不適合他們年齡的內容,會對他們的身心上造成傷害,而且他們也不會來問我們。」臺中市南屯區永春國民小學中年級老師鄭麗貞雖認同兒童可從TikTok學到許多課外知識,但TikTok可能夾雜性、暴力等不當內容,對兒童心理造成影響。比起TikTok上的短影音,留言區的輿論更可能影響兒童的價值觀和心情。同為TikTok使用者的臺中市南屯區永春國民小學陳老師(化名)指出,「留言區上討論事情的方式尖酸刻薄,常是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為了獲得網路流量,網民不斷地製造具有爭議性的話題,這些帶有情緒性的字眼或錯誤資訊的評論,也可能使兒童對於議題討論的模式產生誤解。多數師長也擔心,TikTok15秒左右的短影音形式會導致兒童注意力不集中。《華爾街日報》科技記者Julie Jargon於〈解讀「TikTok大腦」:沉迷於短影片讓孩子發生了哪些改變?〉寫道,兒童的大腦如果適應TikTok上不斷快速更新的內容,反而會難以適應數位世界外變動較緩慢的活動。羅世宗也擔心兒童難以在短時間內判斷資訊的正確性,並完整地消化訊息。 根據團隊觀察,除跳舞影片外,兒童也偏好電影解說、動畫、遊戲實況等內容,良莠不齊的短影音,讓師長擔憂兒童長期觀看影響心理健康。 圖/林玟君攝課外教學新天地 TikTok拓展兒童學習管道儘管TikTok的內容與形式可能影響兒童心理發展,但其對兒童的吸引力,促使相關業者逐漸重視低年齡層的市場,推出專屬於兒童的優質內容。TikTok營運分析師李世彬指出,TikTok已成為主流行銷管道之一,其中,因兒童更容易被影片和圖像吸引,而成為TikTok行銷市場的一大受眾。「我想要變得像影片上的姊姊一樣會跳舞。」12歲的小昀(化名),即是在TikTok上偶然被推播到一支舞蹈教學影片後,激起了他對於學習舞蹈的興趣,便踏上舞蹈學習之路。TikTok上的教學影片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變成不少兒童課外學習的管道,舉凡繪畫、攝影、作文指導、英文文法解說等內容,都可輕易在TikTok上找到。小昀認為,在TikTok上學習,除了能夠激發他的學習興趣,更能運用短影音課前預習、課後複習,來幫助理解和吸收資訊。運用TikTok行銷舞蹈課程的經營者林宇珊補充,「以跳舞來說,他們眼睛在看,加上頭腦記憶後,他會學得更快。」同時身為小昀舞蹈老師的他,也會鼓勵學生在課後自行拍攝TikTok影片上傳,並在老師的建議與指導之下,檢視自己的不足之處,再予以改善,達到完整的學習效果。雖然TikTok上的學習資源豐富,但仍有師長擔憂大量資訊裡會夾雜兒童不宜的內容。對此,林佳佑回應,TikTok其實具有審核機制,會主動下架或屏蔽過度裸露及含有血腥暴力的內容及意見。他進一步補充,TikTok平台本身具有「家庭安全配對」功能,讓家長能綁定自己與孩子帳號,以隨時把關孩子的使用狀況,包括:螢幕使用時間、傳送訊息對象、隱私設定等。對於不少學者質疑TikTok短影音可能導致兒童注意力降低的問題,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辛靜婷認為,「過去我們被要求要很專注做一件事情,但現在孩子需要的能力跟以前並不一樣。」就現今社會的趨勢,孩子需要具備在同一個時間內處理多種訊息的能力,例如:學生在學校,需要同時學習多個科目,或是在寫作業或考試時,需要處理多個問題等。而快節奏的影音媒體,正能夠培養這項「分心能力」。 創作者在TikTok平台上利用自製的短影音行銷,比起用傳統的方式打廣告,不僅製作的時間和金錢成本較低,還能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 圖/林玟君攝TikTok浪潮勢不可擋 建立兒童數位素養成關鍵儘管TikTok有其正向的一面,但在父母、教師的陪伴和引導下方能發揮最佳效果。時事評論家周偉航指出,需順應TikTok的趨勢,「對於年輕人來說,反對或禁止只會刺激使用。」他進一步舉例,或許能將TikTok打造成教學軟體,讓學生藉由TikTok繳交作業,系統再自動通知家長,方便家長即時掌握孩子的學習狀況。對部分兒童而言,TikTok融入教學更能激發學習興趣,對學習更有熱忱。辛靜婷建議,家長應陪同使用TikTok,並主動篩選適合兒童欣賞的影音內容。部分家庭可能因為父母工作忙碌,無法陪伴兒童,而選擇將電子產品單獨交由兒童,形成「電子保母」的現象。因此,除家長外,學校教育亦相當重要。林日璇表示,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談話中,引導他們正確的學習方向,「例如可以請學生分享,在TikTok看了什麼,以此訓練學生的論述、表達力。」透過老師適當的輔導與介入,兒童在談論TikTok之餘,同時能刺激大腦思考。TikTok確實為人詬病,與其一味禁用,更重要的是從中挑選優質內容,並培養兒童媒體識讀能力,「如此一來,兒童才能從使用這些媒體中獲益。」辛靜婷認為,官方或許能參考現今的電視分級,為TikTok設立相關制度,確保兒童接觸的內容安全無虞。此外,若從教育著手,建立兒童的數位素養,教導他們如何以批判的角度檢視影音內容,也有望讓TikTok不再成為隱憂,而是使兒童寓教於樂的平台。 TikTok成為新興課外學習管道,兒童透過TikTok的教學影音,學習如何撰寫文章。 圖/林玟君攝
融海洋元素於兒童廚具 南臺科大簡化烹飪學習
新知
第1767期
融海洋元素於兒童廚具 南臺科大簡化烹飪學習
2022-10-05
【記者古宇恩綜合報導】近年來,許多學齡前孩童的家長為了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嘗試在教育方針中加入烹飪的元素。不過,以往在烹飪教育上,常因為廚具設計無法滿足親子需要,導致難以有效教學。南臺科技大學創新產品設計系學生團隊研發出「Cookidlike兒童廚具設計」,將廚具結合海洋生物的特色,搭配上劇情,讓小孩可以在玩樂中學習使用廚具。  Cookidlike以孩童最常使用的八個烹飪廚具,結合海底生物的特色研發而成。  圖/團隊成員蔡之琳提供根據團隊研究發現,讓3到6歲的孩童提早接觸烹飪,可以訓練他們的五感,並從中獲得成就感。研究也顯示,接觸不同的食材、器材,可以降低小孩觸覺敏感,讓他們不再懼怕接觸不同的材質,最重要的是能夠增進親子間的感情。因此,團隊決定以廚具作為產品發想,團隊成員蔡芝琳說明,「市面上廚具的尺寸對小朋友來說太大了!導致他們不容易操作,所以我們將廚具換成可愛的動物,希望用可愛的方式吸引注意。」此外,考量到孩子無法執行精細動作,整套產品以「多向好握」和「直覺操作」的人體力學進行設計。廚具組以八種海洋生物的特色進行延伸,系列中的主軸產品,是以寄居蟹特色作為發想的蛋糕盆。團隊成員杜偉笙說:「蛋糕每次做出來的樣子,彷彿就是小朋友幫牠做一個家,在最後要完成一個作品時的裝飾,就好像在幫牠的家做裝潢。」除了廚具的再設計,團隊也將每道甜點的工序進行拆解,各自發想劇情,最後再將所有劇情串接成通順的故事,製作成繪本。為了讓繪本故事延續,孩童需找出相應的廚具,按照書上的步驟將甜點完成。團隊成員一致認同故事的發想是整個研發過程中最耗時的環節。 寄居蟹蛋糕盆為系列中的主軸產品,將孩童製作的各種蛋糕和寄居蟹的家進行連結。 圖/團隊成員蔡之琳提供杜偉笙談及研發過程中的困難時表示,因團隊過去都是設計不限年齡層所使用的產品,所以要研發兒童相關產品時,就要考量諸多細節,像是安全性、兒童動作的侷限或是功能要直觀。為此,他還特地找姪子試用產品模具,觀察其使用狀況,再對產品設計進行調整。除了使用上的考量,對於心理影響也是團隊注意的細節,如以海鳥意象延伸的過篩器,使用方法必須敲擊動物腹部,但為避免傳播暴力,團隊則在產品的曲線上進行微調。 親子實際使用Cookidlike的示意圖,家長可透過故事讓孩童進入情境,以劇情推演的方式,完成烘焙。 圖/團隊成員蔡芝琳提供研發過程中,團隊發現近期親子共廚的概念在歐美相當盛行,給予廚具教學相關產品廣大的發展市場。育有兩子的家長劉畇沛也相當認同親子共廚的理念,她認為共學的成效往往比言語教育更好。對於此發明,劉畇沛也從自己經驗分享,「小孩常在廚房想要幫忙,就會擔心說器具會不會造成危險,今天這個產品安全,就會想要放手讓他們去學習。」 南臺科技大學以Cookidlike勇奪IDEA國際設計大獎銅獎。圖上為得獎同學(從左至右)分別是學生李玟綾、鄭芷盈、杜偉笙、蔡芝琳、楊詠翔。 圖/團隊成員蔡芝琳提供
共融公園容了誰? 不被滿足的使用者需求
專題
第1747期
共融公園容了誰? 不被滿足的使用者需求
2021-04-28
【專題記者蕭淳云、駱芷萱、崔兆慧、周佩怡綜合報導】徐尹寧是八二三紀念公園的常客,全盲的他需要依靠導盲杖才能移動。他喜歡到公園裡散步,偶而也會坐在椅子上感受風的吹拂。但談起公園經驗,徐尹寧語氣中透露一絲無奈,「我每次都要繞很久才找得到出口離開。」他解釋,公園步道的圓環設計讓他難以判斷出入口位置。除了公園使用問題,徐尹寧能夠獨自前往的公園並不多,與大眾相比,他能選擇的公園也較為侷限。他提到有些公園會設置假山假水造景,雖然美化環境,卻讓他難以在公園內暢行,「我會怕走一走掉進水裡,沒辦法自己去。」徐尹寧的心聲,隱約顯露台灣現今公園設計不盡完善,也有許多身心障礙者曾因公園現有的環境障礙而望之卻步。會不會有一個公園,能夠包容各種類型使用者的需求?近年來,台灣漸漸開始重視公園的「共融」概念,在倡議組織、立委促成下,各種特色公園、共融式遊樂場如雨後春筍般設立。然而,從台北市政府的「共融式遊戲場設計原則」中可以看出,在這波高呼共融的口號下,大家多將目光放在孩子的共融遊樂場。像徐尹寧一樣的身心障礙者,以及同為主要公園使用者的年長者,他們的需求並沒有被服務到。專屬孩子的快樂天堂? 你所不知道的其他公園使用者林蔭滿佈的興隆公園裡,老人三五成群地坐在木椅上打牌、喝茶,其他老人則跳舞、使用運動設施伸展筋骨;遊樂場裡,兩歲的小孩子或坐在小石子堆裡玩耍,或在媽媽的扶助下,一起在旋轉盤上同樂,而追求刺激感的九歲大孩子抓緊垂落的遊具,擺盪於地上一個個木樁間;連路過的成人身心障礙者,也被豐富的設施吸引,坐在遊戲場的旋轉杯中玩上幾圈,與一旁的朋友開懷大笑。像興隆公園這樣滿足各種使用者需求的公園,在近幾年被通稱為「共融公園」。有別於一般常見、樣貌大同小異的公園,或是講求創意主題的特色公園,共融公園的設計更注重通用性,希望所有使用者在公園裡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小天地。全職媽媽吳佳純認為公園是很好的學習地,孩子可以摸索如何與同儕互動、刺激感官發展,所以他時常帶著三個孩子到各地公園遊玩。同時他也觀察到普通公園常見的「罐頭遊具(註1)」無法滿足大孩子的挑戰心態。註1:罐頭遊具指的是缺乏景觀設計、種類變化單調及顏色單一的塑料遊樂設施。他有些憂心地描述:「會看到比較大的孩子去爬溜滑梯上面的管子,因為覺得溜滑梯很無聊。」但並非設計用來攀爬使用的溜滑梯頂,毫無防護措施與握把,讓孩子因為不當使用而暴露在危險之中。 隨著時代演進,政府逐漸淘汰危險遊具,換成塑膠器材「罐頭遊具」,雖然符合法規標準,卻限制兒童成長空間。 圖/周佩怡攝現有的共融公園設計不僅考量到一般兒童,也納入身心障礙兒童的需求。青年公園的共融式遊樂場設有讓輪椅族玩樂的溜滑梯,極重度肌肉萎縮症患者劉于濟對此感動地表示:「我從來沒有靠溜滑梯的上面那麼近。」已為人父的他覺得童年缺憾被彌補,因此備感欣慰。但他仍認為,雖然共融公園對身心障礙兒童友善,卻可能對身心障礙家長不便。在陪伴孩子來共融公園玩樂時,劉于濟察覺其中的設計疏失。他將輪椅停在石階前,對眼前的障礙無奈地表示,「像我的小孩想要玩,但我的輪椅過不去,要怎麼跟他互動?」他指著夾在石子地與座椅區之間的狹窄小徑,再說道:「一到假日,座位就會坐滿人,阻礙了我的行進通道,他們(建商)在設計完工之後才發現。」 儘管共融遊樂設施逐漸受到重視,公園中的步道仍未全然友善。極重度肌肉萎縮症患者劉于濟難以通過石磚步道,去接近孩子所在的繩索攀爬區。 圖/駱芷萱攝除了兒童、身心障礙者以外,年長者也是公園使用者之一。在午後的八二三紀念公園,可見一群爺爺奶奶錯落地站在樹蔭下,時而擺手、時而彎腰拍背。年近七十歲的陳奶奶(化名)在一旁的單槓區笑著說:「這樣的運動習慣應該十幾年有了喔!」此區使用者多為退休的年長者,家住附近的陳奶奶一天會來公園兩次。「公園很重要呀,不然要去哪裡運動?」陳奶奶一邊伸展筋骨一邊振振有辭地說道。也許是因為長年拉筋、快走的習慣,讓他依舊神采奕奕。對於年長者來說,公園是他們的運動場、與鄰居交流的集散地,但並非所有老人都像陳奶奶一般老當益壯,也有其他長者身體機能下降、行動緩慢。近年來,受到少子化影響,兒童遊樂場設施的多元性受到重視,罐頭遊具問題也在組織倡議下逐漸解決。然而,共融公園的概念並非僅止於孩子,只要是有公園需求的使用者,不論是老人、青壯年、身心障礙者,他們都應該被正視。被侷限的共融想像 公園不只是兒童遊樂場 談到共融概念,大眾往往將焦點擺在兒童遊樂場。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教授王秀娟認為,這是因為遊樂場的設計在視覺上較為吸睛,不僅會帶來大量人潮,對政府而言也較容易成為政績。 共融公園是具有多元刺激及互動性的遊樂環境,新北大都會公園的「鳥巢式鞦韆」是熱門的共融式遊樂設施之一。 圖/駱芷萱攝他強調,共融的概念應該被廣泛詮釋,包含友善設計、無障礙環境以及全齡遊戲。「大家都覺得遊戲是孩子的事,但其實各年齡都需要經由遊戲達到放鬆。」王秀娟舉例,國外遊樂設施不會設定使用年齡上限,但在台灣卻很常看見年齡限制的告示牌,「遊戲應該是能納入親子、爺爺奶奶等全齡的活動,讓看顧者不在一旁滑手機,而是實際參與其中。」公園不是專屬於小孩的遊樂場,而是所有民眾可以放鬆的地方。根據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的「未來人口推估」資料,44年後,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佔全台總人口四成,看似屬於弱勢或少數的高齡者,在未來將會變成「絕大多數」。高齡社會來臨,以及少子化的影響,導致扶老比(註2)激增。透過通用設計,為老年人創造友善環境,提升他們的自立能力,是當務之急。註2:扶老比為65歲以上的人口數,除以15歲至64歲之間的人口數,所得的比值。意即目前青壯年人口要扶養多少老年人口。 一般公園的盪鞦韆多有年齡限制,但共融公園卻無特別規定,歡迎兒童、成人一同遊玩。 圖/駱芷萱攝除了長者以外,身心障礙者的需求也愈趨重要。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身心障礙者佔總人口的比例節節上升,從民國89年3.19%,到109年已達5.08%,凸顯在公共空間營造無障礙環境的重要性。公園的使用者十分廣泛,除了兒童、身心障礙者與年長者,還有一般民眾。每個人的需求不盡相同,如何取得平衡,甚至同時滿足各種需求,將是一大挑戰。共融公園強調通用設計 人人皆能使用通用設計應用廣闊,共融公園也是其中一例。通用設計工作室創辦人余虹儀說明,通用設計強調考量不同使用族群,依照他們共同的需求,設計通用的產品、環境。公園理應給公眾使用,但他認為現在有很多公園太過注重兒童發展,反而忽略長者、青少年等一般人的需求,減少這些使用者去公園的欲望。余虹儀強調:「設計師一定得仔細觀察使用者,才知道他們需要什麼。」他接續舉例,有些公園涼亭前的台階雖然典雅,卻阻礙輪椅族、推娃娃車的使用者進入。不僅如此,假設公園椅子沒有扶手,身體不太好的長者會擔心坐下後,沒有腳力自行站起,索性選擇不坐下,甚至不去公園。他補充:「其實不只小孩、身障者、高齡者適用通用設計,平常人有時也需要。」很多人沒注意到,日常生活中,民眾偶爾會處於行動不便的狀態,例如推著娃娃車、拉著行李的人,都跟坐輪椅的人一樣,需要緩斜坡幫助上下移動。此外,其實一般人也會有特殊的「感官失能」狀態。如方向感不好的人就算看到一大張詳細的地圖,或許仍不知道自己的位置,與視障者面臨的情況相似。因此若有語音導覽系統告知使用者所在地、方位資訊、周遭設施,受益的將不僅是視障者,看不懂地圖的「路痴」也能辨別位置。所以,通用設計造福的族群,絕非只有小孩、身障者、長者等族群,一般群眾的需求也是通用設計考慮的基礎。採用通用設計的共融公園,將會成為大家能平等享受悠閒時間。量身打造公園 創造共融桃花源新北市工務局新建工程處規劃師楊紋豪指出建造共融公園的不易之處,「根據國外研究,推廣全齡、共融公園需要有5千平方公尺的腹地。」若有足夠土地與資金,就會興建共融公園,若無,就只能以主要族群的需求為優先。為真實反映使用者需求,立委洪孟楷強調,公園設計必須考慮附近居民組成狀況,為地方量身打造。例如林口區居民大多是年輕家庭,就會需要多一點親子公園,倘若是其他人口年齡較高的地區,政府就要考慮興建適合銀髮族的全齡公園。 新北大都會公園的設施不只小孩可以遊玩,老人也能一起使用,增進互動。 圖/駱芷萱攝洪孟楷也認為,中央政府應針對學齡前孩童、青少年、老年人、身心障礙族群等不同族群的需求進行公園分類,並提供各類型公園的設計準則,讓地方政府有標準可循。雖然土地與資金足夠,即可建設共融公園,但廣設共融公園仍藏有隱憂。王秀娟解釋:「廠商做的共融遊樂設施被大量複製後,會變成下個階段的罐頭遊具。」他認為,公園設計應盡量減少人為設施,改運用自然地貌與既有的植栽特色,營造出不會排除特定使用者的自然遊樂場。「但民眾仍然停留在公園要有設施的想像,不然就覺得政府沒有建設。」王秀娟補充,國外很多公園不會有過多設施,讓廣闊的空間促成人與人、人與自然間的互動。他認為公園應被賦予更多樣的功能,而非侷限於人的活動,也要討論自然中的生態、植栽、棲地多樣性。「在共融公園設計當中,自然的連結比較缺乏。」展翔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推廣中心計畫主持人楊念祖惋惜地說道。一座座共融設施突兀地截斷成片的自然樹林,人造設施與一旁的樹木彷彿兩個相距甚遠的世界。楊念祖看著孩子在繩索編織而成的城堡中攀爬,感嘆地表示:「共融遊戲設施固然可以幫助孩子的肢體發展,但與自然的關係也很重要。」公園一隅,吳佳純的孩子在一座座設施間來回奔跑嘻笑,或許不只兒童需要這樣一個空間拋開一切煩憂。如果有一座公園,可以讓視障者徐尹寧不再害怕掉落水中、可以讓陳奶奶與鄰居閒話家常、可以讓身障者劉于濟自在地穿梭其中,當共融概念貫徹公園,擁抱各類使用者的需求,所有人都可以在日漸繁忙的都市步調中,找到稍能喘息的一處世外桃源。 
美研究慷慨童成因 生理與成長環境為關鍵
新知
第1739期
美研究慷慨童成因 生理與成長環境為關鍵
焦點
2020-12-09
【記者蕭淳云綜合報導】俗話說,施比受更有福。但你知道,被視為美德的「分享」行為與人體的副交感神經有關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心理學系博士喬納斯.強薩股.米勒(Jonas Gensaku Miller)在學時期研究兒童利社會行為(註1),發現兒童的慷慨程度受到生理差異及親子互動影響,為生物心理社會研究領域提出新穎觀點。此研究於11月發表於《心理學前沿》(Frontiers in Psychology)。註1:利社會行為指對他人有利,但不求回饋的社會行為。幼兒階段具較高可塑性,為培養利社會行為的黃金時期。 主要研究者米勒分析受試幼童母親同理心與孩童分享行為的關聯,發現副交感神經較敏感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母親行為影響。 圖/取自Pexel圖庫為了解兒童與同儕分享(利社會行為)時的生理變化,研究團隊邀請74名四歲孩童參與實驗,並在受試者身上連接磁振造影檢查儀,以蒐集其呼吸竇性心律不整(註2)數據,藉此觀察兒童的副交感神經變化。研究團隊首先發給兒童20枚代幣,並說明代幣可以兌換成獎品,同時也虛構出一群無法參與實驗的生病孩童,告訴受試兒童可以分享代幣給他們。接著在決策階段,團隊讓受試兒童自由選擇是否在捐贈箱中放入代幣,以及放入多少代幣。過程中,研究人員並不會對兒童的捐贈行為與數量表達任何鼓勵或指責。註2:呼吸竇性心律不整(Respiratory Sinus Arrhythmia, RSA)為一種生理現象,與副交感神經的彈性有關。吸氣時,呼吸調節控制中樞對副交感神經產生抑制作用,導致心跳加速,吐氣時則造成心跳減慢。實驗顯示,愈慷慨的受試兒童在分享決策階段,會產生較強的RSA抑制,也就是出現大幅的副交感神經變化。研究團隊認為個體不同的副交感神經變異度,是影響兒童慷慨程度的重要關鍵,文中也強調,具有高副交感神經變異度的兒童較能共感他人情緒。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吳卓鍇闡述,呼吸竇性心律不整通常發生於年輕族群或是個體處於高壓狀態時,「對(受試)兒童來說,分享可能是重大決策,如果對外界刺激較敏感,就會影響神經變化,並反映在心跳上。」 研究團隊發現,兒童的利社會行為,可能受副交感神經、親子互動等關鍵影響。 圖/取自Pexel圖庫然而,除了生理機制會影響幼童慷慨程度,社會環境也是關鍵。研究團隊於兩年後,再度邀請54位原受試者(現已六歲)進行相同實驗,同時透過問卷量表分析受試幼童母親的同理心程度及親子互動狀態,藉此評估兒童利社會行為發展的社會影響與穩定性。量表中以多個陳述句,讓受試母親評估自身符合程度,如:「比起從事對我有幫助的行動,我更願意從事對孩子有幫助的行動。」研究指出,高副交感神經變異度孩童的捐贈行為與母親同理心程度呈正相關,意即母親愈具同理心,孩子的表現愈慷慨。而此現象並未出現在低副交感神經變異度的孩童身上。米勒解釋說:「高副交感神經變異度的孩子對母親同理心的感受程度高,所以可以敏銳地接收其行為,作為親社會的初步學習。」同時團隊也發現,四歲時樂於捐贈的孩童,在六歲時也會表現相同傾向,顯示其利社會行為具穩定性。 過去相關研究曾指出,利社會行為對個體具有穩定情緒的正面作用,此現象與研究團隊的實驗結果相符。 圖/取自Pexel圖庫資深幼教老師、洛津國小附設幼兒園主任施美代認為,分享是重要的兒童品格教育,「孩子願意分享可以增加同儕對他的認同,帶來的成就會讓他們更樂意這麼做。」米勒也指出,相較於同儕,樂於分享的孩童在實驗結束後表現得更為平靜、穩定,他說明:「這與過去的研究相符,顯示利社會行為對個體帶來的正面生理影響。」
南臺科大創可拆義肢 降兒童換肢成本
新知
第1730期
南臺科大創可拆義肢 降兒童換肢成本
2020-09-30
【記者石學儒綜合報導】傳統義肢造價昂貴,成長中斷肢兒童平均一年需更換一次,是一筆可觀的支出。有鑑於此,南臺科技大學創新產品設計系副教授歐陽昆帶領學生團隊開發畢業製作「HanDo」,將義肢結構做拆分設計,並透過3D列印,讓HanDo可根據使用者的需求,對部分零件進行更換,不必整組淘汰,希望藉此幫助斷臂兒童家庭減輕負擔。該作品亦獲得2020美國傑出工業設計獎(Internation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 IDEA)金牌。 研究助理廖佳宣正在向醫護人員解說HanDo的使用方法,期望研發產品能與台灣醫療體系接軌。 圖/石學儒攝團隊成員、南臺科技大學創新產品設計系畢業生李宣諺表示,有功能的義肢造價約在5萬到10萬元之間,歐陽昆也補充,兒童臂長每年平均增加0.9公分,還要考慮長高、變胖等因素,義肢須逐年汰換。然而據《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辦法》附件二規定,十八歲以下同一部位之義肢裝配 ,每兩年才能給付一次,且需有醫師處方。團隊觀察到社會福利的不足,便將原先設計成人義肢的計畫,轉向為更需要幫助的族群——6至12歲單側斷肢兒童開發義肢。為了解決傳統義肢需整組汰換的限制,學生團隊將義肢結構根據功能分類,拆分成數個部份進行設計,像是團隊在連接外承筒與內承筒(註1)的杯狀連接座內部鎖入五個螺牙,螺牙間相距0.5公分,使穿戴者可自行轉動鎖點來調整義肢長度,以符合手臂細微的成長。不過,此設計只能因應臂長的增長,若手臂寬度增加,還是需要更換連接斷肢的內承筒。此外,團隊也透過模組化(註2)的設計,讓HanDo可以替換成吃飯、學習和玩樂模式,滿足穿戴者各種日常行為的需求。註1:內承筒與外承筒分別為連接斷臂處和連接手掌的義肢零件。註2:模組化為將一個系統細分為許多小單元,使每個小單元可以被獨立建立與使用。 HanDo透過更換手部零件更換模式,讓HanDo更能輔助穿戴者的日常生活。 圖/石學儒攝在團隊接觸的單側斷肢兒童個案中,資源不足的家庭往往選擇不裝義肢,因為義肢只佔雙手動作功能的17%,主要還是以原生手來完成動作。李宣諺解釋,對小朋友來說,義肢較像是精神層面的回饋,他說:「裝上義肢有很大一部分是為了滿足心理上的空缺,以及減少外界異樣的眼光。」團隊因此採用3D列印技術和便宜的PLA材質,大幅降低HanDo成本,期許能讓更多斷臂兒童裝上義肢。研究助理廖佳宣也表示,義肢的販售本身沒有什麼利潤,做這件事情的社會意義大於金錢獲利。 HanDo目前已經進入臨床階段,透過斷臂兒童實際穿戴,收集更多資料。 圖/廖佳宣提供HanDo目前已經在一位六歲女童與八歲男童身上進行試戴,未來也將邀集更多斷肢兒童家庭參與試用,以收集數據做產品改良。此外,團隊希望能讓兒童自行設計義肢外觀,增加穿戴義肢的趣味性。歐陽昆更表示,資源落後的國家由於戰亂等因素,導致有許多的斷肢兒童,他說:「希望在開發中或待開發中國家推廣我們的設計概念,讓他們也能夠使用HanDo。」 團隊期望未來可以交由穿戴者設計Hando的外殼,使其穿戴時更有自信。 圖/石學儒攝
無國籍兒童如幽靈人口 移工後代權益問題仍未解
國際
影音
第1713期
無國籍兒童如幽靈人口 移工後代權益問題仍未解
2019-11-15
【記者徐品蓁、林琬蓉、阮珮慈綜合採訪報導】為響應20日聯合國通過兒童權利公約滿30周年,深度關注移工後代議題的簡永達,受邀講述無國籍的移工後代所面臨的困境。台灣每月有不少移工在台產子,其中有些移工選擇棄養,使這些孩子雖生長在台灣,卻因沒有國籍,在法律上不被承認,無法享有任何權利,而被稱作透明的小孩。《透明的小孩——無國籍移工兒童》講座主講人簡永達說明,台灣的國籍認定採屬人主義,不利於無國籍移工孩童取得身分,他進一步解釋,國籍法嚴格限制血統,若小孩的生父和生母不屬台灣籍,便無法取得台灣的身份。而自2016年一月起,在內政部移民署及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等機構的配合下,生父不詳、生母為失蹤外籍人士的無國籍兒童可透過協尋機制歸化為我國國籍。該機制規定,當發現無國籍失依兒少時,政府得在台灣境內協尋其生父母六個月,若發現生母已經返回母國,則境外協尋三個月。若生母的原屬國家不認定孩童具有該國國籍,或確認孩童生母失聯,社福機構便可申請將孩童歸化為我國國籍。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科兒童及少年福利科長王惠宜補充,經過這三到六個月仍未協尋到,可先幫孩子申請外僑居留證,以確保孩子身份跟就醫的權利。今年九月起,台灣與印尼政府更建立合作關係,透過協助印尼移工孩童辦理旅行文件,對其進行安置、轉介,幫助孩童獲得更好的照顧。社團法人台灣關愛之家協會創辦人楊婕妤分享,至今已經成功移轉十幾位孩童,此合作也更有利於孩童學習母國文化。但眾多移工孩童個案中,最棘手的類型屬於「父不詳、母失蹤」,若知道生母國籍,且其仍在台灣,卻無法掌握其行蹤時,該孩童便被認定依生母國籍,難以申請歸化我國國籍,依然無法享有應有的權益和保障。社團法人台灣兒童權益聯盟前理事周明湧在2年前了解到這個狀況後,便著手推動國籍法修正案。《國籍法第四條》明訂:「...未婚未成年之外國人或無國籍人,其父、母、養父或養母現為中華民國國民者,在中華民國領域內合法居留雖未滿三年且未具備前條第一項第二款、第四款及第五款要件,亦得申請歸化。」周明湧提出在其中加入一句「由法院裁定中華民國社政單位,或個人進行監護者」如此,社福單位便可代為申請國籍,解決該類型個案問題,落實兒童權利公約中保障的「兒童最佳利益」。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專任教授劉梅君也認同該修正案的推行,他指出,台灣採屬人主義,然而世界上有很多國家採屬地主義,「我想我們能不能雙軌,既採屬人也屬地。」目前,法律上仍不承認部分無國籍孩童,但他們正在台灣的角落默默成長,如何落實兒童權利公約的核心精神——平等、不歧視,讓所有孩童的基本權利得到應有的保障,是政府目前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https://youtu.be/4N6CgqECpRw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