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初踏長輩昔日上學山徑 木梓社區攜屏大師生再造地方
生活
第1784期
初踏長輩昔日上學山徑 木梓社區攜屏大師生再造地方
2023-11-01
【記者吳玟錡高雄報導】社團法人高雄市小鄉社造志業聯盟(以下簡稱小鄉社造)10月28日舉行「點亮木梓火把遊庄」,首度將1999年廢校的木梓國小納入遊庄路線。早期在地居民會將溪流的芒草曬乾,成捆製成火把點燃,靠著微弱的燭火燈光,越過黑暗蜿蜒的山間小路抵達學校。 「不是單純吃飯、慶生,而是一起參與地方的事。」陳昭宏感慨說道,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少這種機會。 圖/吳玟錡攝「點亮木梓火把遊庄」今年嘗試和國立屏東大學校內課程合作,參與人數突破六百多人,規模連年擴大。屏大社會發展學系(以下簡稱社發系)主任邱毓斌提到,「社區營造重點是自我培力,讓地方居民展現自己的力量。」社區引入大學資源讓大家一起成長學習,但最重要的是地方願意舉辦火把遊庄,自發性聯絡親友,他強調這次活動意義是「一個傳一個宣傳,一代接一代傳承」。 今年活動的火把使用長枝竹品種,這種竹子比較輕,將不織布捆成燈芯,用煤油吸附到不織布的原理點燃火把。 圖/吳玟錡攝一行人跟著居民舉火把從山上走下來,僑生陳聖蕾表示,「一望無際的火焰讓我非常震撼。」他從小在國外長大,雖然是台灣人卻不了解本土文化,每年只有暑假才能回台灣。因為在網路上看到過往的活動紀錄片,好奇心促使他主動聯繫屏大教授,才會回台一起參與活動籌備。他其實聽不懂閩南語,但居民仍耐心地向他解釋火把製作過程和由來,讓他很感動,也獲得寶貴回憶。社發系四年級學生曾恩齊分享此次協助籌備活動的難忘經驗,「長輩說他已經很久沒做傳統火把,但為了我們,還特地去找芒草捆起來給我們看。」他接過老一輩用傳統材料芒草做的火把,難掩興奮之情地補充道,「那是他們那一代的火把!」由社區長者帶領年輕學子參與地方文化活動,別具傳承意義。「真正走入木梓社區實作,能幫助我重新思考課堂教的理論。」曾恩齊是高雄茄萣人,透過屏大參與點亮木梓的活動,使他想將這個經驗帶回家鄉,他說:「茄萣區也是長輩居多,若沒有這些活動,長輩便很少出門,地方就缺少交流和凝聚力。」 地方媽媽表演團員曾馨儀補充,「這次有屏大的學生幫忙輕鬆很多,帶來年輕的活力,希望有天孩子也能回家參與活動籌備。」 圖/吳玟錡攝小鄉社造總幹事陳昭宏表示,舉辦的初衷是希望孩子能藉由參與活動、回來陪伴家人,一起體驗父母當年舉火把走下山的記憶,建構更深刻的地方認同感。活動尾聲,大家開心的繞著竹燭台圍成的台灣島嶼和火把圖案跳舞,「你看到的每一個竹燭台,都是屏大的孩子跟著我們一起砍下來製作完成。」陳昭宏開心地說:「這個活動讓社區孩子回鄉,同時把在地故事和製作火把的技藝透過大學生傳承下去。」
從浪費到浪漫 以多元媒材重新定義浪漫感知
藝文
第1781期
從浪費到浪漫 以多元媒材重新定義浪漫感知
2023-09-28
【記者黎昕俞台南報導】「我的浪漫裡面有浪費和徒勞。」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班的魯志楷舉辦個展《浪漫製造》,以「粉筆」作為主角,使用自己擅長的攝影、錄像及身體創作等多元手法,連結自身感覺經驗,試圖再現自身認爲的「浪漫」。 作品〈巧克白Chalk White〉是魯志楷將40天以來,電鑽成功的粉筆密封包裝。 圖/黎昕俞攝〈隧道Tunnel〉是魯志楷以行為錄像、雕塑等手法完成的作品。他每日以電鑽貫穿粉筆兩側,直到成功後將其密封包裝,整齊排列在墨綠色的牆上。而鑽洞造成的粉屑與斷裂的粉筆,則被他搜集至玻璃罐子。魯志楷也特別選用教室作為背景,錄製其與粉筆互動的過程,除了隱晦揭岀粉筆作為知識傳遞的工具,也試圖重新定義粉筆的功能。魯志楷表示,對粉筆重複性的徒勞舉動,在時間的遞進之下,帶給他浪漫的感受。 電鑽失敗的粉筆的殘屑,被魯志楷集中在玻璃罐裡,此為作品〈隧道Tunnel〉的一部分。 圖/黎昕俞攝擅長利用空拍機創作的魯志楷,此次轉而以空拍機的俯瞰視角創作,縮短自身與物件的距離,嘗試以平視的角度,捕捉物體垂直落下的狀態。像是錄像作品〈降雪Snowfall〉,便是以鑽粉筆過程形成的粉末作為主角,呈現出粉末掉落的過程。魯志楷表示,此作品呈現出雪垂直落下的狀態,只是縮小了空間尺度。作品〈瀑布Waterfall〉則是將相機快門拉低,捕捉粉筆細粉墜落的連續狀態,以再造手法呈現瀑布的樣貌。 魯志楷特地選用教室場景,錄製出其在鑽粉筆的過程,藉此對粉筆的功能性提出反思。 圖/黎昕俞攝除了以粉筆創作的系列作品,在《綿密時刻》中,魯志楷以影像呈現出建築物、農田及道路,逐漸被煙霧瀰漫至遮住的過程。他認為,當霧氣產生並緩慢遮蓋物體時,觀者雖能感受到視野被遮蔽,卻難以發現被遮蔽的起始點,「我想藉由長時間影像來表達某個時刻的變化,呈現出事物實際在改變,但我們難以察覺其中差異的剎那。」 系列作品《綿密時刻》為魯志楷錄製不同場景的畫面,透過霧氣隨著時間蔓延到整個畫面的過程,表達他對於時間的感受。 圖/黎昕俞攝位於展場一、二樓之間的作品〈小蜜蜂〉,靈感來自魯志楷兩年前隨手紀錄的一則廣告。而後,當他回到原本廣告所張貼的紅綠燈柱時,卻只剩殘留的泡綿膠。於是他復刻相同的廣告貼回原處,並以錄像紀錄,同時請房仲尋找與廣告相似的房屋,並進入屋中拍照。魯志楷再利用感熱紙,將照片印刷成長條狀,從牆壁上的電箱垂落下來。「這其實真的蠻浪漫的,我跟房仲都不知道那個物件到底在哪裡,可是我們還是一起創作了這件作品。」  作品〈小蜜蜂〉為魯志楷兩年前偶然碰見的生活經驗,再延伸而成的作品。 圖/黎昕俞攝觀眾石乙哲認為藝術家鑽粉筆的行為很有意象,他說:「讓我有種空間和時間交錯的感覺,從粉筆變成灰燼,落在地板上,到最後藝術家搜集起來再放回圓桶,有一種循環的感覺。」觀眾黃先生(化名)則表示對〈綿密時刻〉系列印象深刻,「我覺得作品解釋了他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什麼樣的浪漫。」
改造養蠶建築群 聯大學生增值苗栗文化
藝文
第1732期
改造養蠶建築群 聯大學生增值苗栗文化
2020-10-14
【記者鍾晨沅綜合報導】換上新的地皮,綠色植栽充斥廣場,古色古香的建築配上新的造景,構築城市全新的樣貌。由國立聯合大學設計學院創院院長吳桂陽帶領多校學生,與科技部合作,於7日起在苗栗縣文化觀光局展出研究成果展《苗栗城市美學新形塑》。透過建築理念改造苗栗地方建築,賦予在地景觀與文化嶄新面容。 國立聯合大學建築系近日於苗栗縣文化觀光局展出研究成果展《苗栗城市美學新形塑》。 圖/鍾晨沅攝展覽作品來自聯大與科技部合作推動的地方人文發展與跨域治理計畫。苗栗縣大湖鄉近年藉由草莓產業建構新文化意象,但在日治時期,當地曾是台灣養蠶業的重地,如今養蠶業沒落,原養蠶建築群也逐漸改做他用。為延續在地文化,聯大建築系學生以「文化場域再造式工坊」為主軸,創意改造歷史建築,為建築增加新的附加價值。聯大建築系助教李濟仲認為,文化本身就會存在,唯有被看見才有意義,「我們是希望藉由研究與設計,增加在地文化的附加價值,讓民眾有機會看見。」建築作品〈農業文化聚場〉以大湖鄉忠孝路與民族路口的養蠶建築群為基礎,參展同學黃亘懋在其中設計流線性十足的開放式天橋,串起歷史建築群,讓周遭廣場達到聚集人流的效果。整體景觀以白色地板結合植栽,創造舒適的空間,廣場可用來舉辦文創與農產市集,天橋下緣則提供半戶外的座位區和草地音樂場地。黃亘懋表示,天橋以玻璃為側牆,配合燈光造景,讓光與歷史建築交織,吸引人群夜晚在此聚集,「希望能讓民眾倘佯在歷史建築的氛圍之中。」 黃亘懋以流線性十足的空橋串連歷史建築,水泥地板與植栽結合,提供民眾聚散的好處所。 圖/國立聯合大學建築系提供 黃亘懋配合燈光的照射,在夜晚讓光與建築交織,引入民眾在晚間聚集。 圖/國立聯合大學建築系提供養蠶建築群為當地日治時期的文物資產,另一項作品〈繭思〉以日式建築的「緣側」概念來創作,緣側為日式建築中圍繞主要房間外圈的廊道。參展同學莊婷媓以玻璃為媒材,做為長廊的罩頂,讓建築在下雨時仍可保持開放,民眾在雨中仍能自由穿梭各個建築。長廊的罩頂分為好幾個區段,莊婷媓解釋,他欲藉由改變長廊在不同區間的高度與寬度,表述養蠶的意像。因此,他在造型上參考蠶繭與明代《便民圖纂》中的養蠶步驟,規劃長廊的空間體驗。 莊婷媓以繭與養蠶為意像,打造有頂長廊連接建築群,讓民眾不分天氣都能於建築間活動。 圖/國立聯合大學建築系提供除建築設計圖畫,展場的另一側也展出素描與攝影作品,藉由速寫陶色公路、黃金小鎮和出礦坑等大湖鄉的特色歷史景點與巷弄,喚起觀展民眾的在地記憶。儘管研究成果展的想像離落實還有一段距離,苗栗縣民眾徐惠玲仍樂觀說:「讓年輕人來改造,或許能吸引年輕人回來發展阿。」他也認為,促進地方創生,能改變大眾對苗栗的印象,「也許苗栗不只是能養老,也有很多發展機會。」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