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長榮攜日成立動漫工作室 盼助產業接軌
生活
第1695期
長榮攜日成立動漫工作室 盼助產業接軌
2019-01-02
【記者黃郁期綜合報導】長榮大學與角川國際動漫(以下簡稱:角川動漫)成立「長榮角川國際動漫工作室」,並於2018年12月11日正式設立課程,未來每年將徵選20位學生進入動漫工作室。學生須在大學前三年先將本系學分修完,大四再到角川動漫工作室實習,若表現優異更有機會直接被該動漫工作室錄用。長榮是南台灣唯一一所設有動漫產業公司的大學。據長榮日本教育中心報導,工作室除了培育動漫人才,未來也將直接承攬日本及世界各國的動漫製作,提供學生進入動漫產業的機會。另外,長榮角川國際動漫工作室不同於角川動漫過去在台灣開設的收費動漫課程,工作室由校方贊助硬體設備,角川動漫則提供軟體師資及實習平台,熱衷動漫領域的學生無須額外花錢上課。對此,長榮學生認為動漫工作室的設立能夠讓學生提早接觸該產業,進而促進台灣動漫產業的發展。長榮翻譯學系畢業校友鄭祥廷說:「現在大學生講究畢業後無縫接軌,若能直接在有興趣的職場上實習,對學生有一定的幫助。」長榮ACG(Anime、Comics、Games)研究社、航運管理學系的學生黃堉誠表示,由於中國動漫產業的迅速崛起,加上台灣政府和大眾不重視動漫產業,透過長榮和角川的合作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動漫領域的運作。無可否認動漫陪伴台灣各年齡階層民眾的成長,然而動漫產業在台發展面臨的困境不曾停歇。除了政府的不支持,台灣也長期位於動畫代工角色的歷史背景(註),造成台灣原創動畫的發展較不興旺。而針對目前本土動漫產業發展的困境,台灣動漫創作協會理事長林行健提到,發展動漫需溝通良好的共同團隊,才能整合各領域人才如角色設定、場景、編導人員等,共同完成一部作品。台灣第一家動畫公司——中華卡通製作公司創辦人、台灣動漫創作協會創會理事長的鄧有立對此現象表示,目前台灣尚缺乏動漫各工作人才的整合,他認為應多建立平台以統整動漫各方面工作人員。長榮大眾傳播學系的學生徐之宸則認為台灣應效法日本現行動漫產業,「畢竟日本的動畫,無論是題材呈現或是商業行為,都很值得我們學習。」註:1966年《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的漫畫審查制度限制了本土漫畫作者的創作,出版商為求生存,轉而盜印日本漫畫,是台灣長期仰賴日本動漫的歷史遠因。解嚴後審查制度廢除,由於民眾已慣於日式動漫色彩,台灣便成為日本動漫的長期代工,因此只了解技術層面而不熟悉於動漫行銷與消費者需求,難以從代工文化轉向創作,所以沒能發展出興旺的本土動漫產業。 校長李泳龍和台灣角川國際動漫教育公司社長古賀鐵也拍照留念,一同為長榮大學動漫工作室加油。 圖/長榮大學公關中心郭育涵提供 所有人接下布條,期盼台灣角川國際動漫教育與長榮大學合作的工作室能發揚台灣動漫產業。 圖/長榮大學公關中心郭育涵提供
紀柏舟獲亞洲青年動漫最佳導演獎 看重基本美學素養
藝文
第1611期
紀柏舟獲亞洲青年動漫最佳導演獎 看重基本美學素養
2015-12-08
《急救時刻》劇照。 圖/紀柏舟提供【記者蘇奕菲台北報導】以《光之塔》入圍坎城影展觀摩片及奧斯卡獎「學生奧斯卡」並獲得28項國際大獎的台灣動畫導演紀柏舟,今年以《急救時刻》拿下「2015年亞洲青年動漫大賽」動畫類最佳導演獎。這是他第一次以幽默手法製作動畫,闡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紀柏舟認為台灣動畫界應更著重前製人才的培育,也建議學生多到企業實習,瞭解產業現況。不同於表達細膩情感的《光之塔》或《回憶抽屜》,《急救時刻》的故事性更強烈、更強調動作節奏感。紀柏舟故意讓《急救時刻》的角色沒有表情、台詞,「等於是演默劇,用肢體語言講故事。」他採用自己在美國當分鏡藝術師時接觸最多的武打動作和美式幽默手法,並運用大量分鏡做出角色的快速動作。該片也是紀柏舟首次嘗試較商業性的動畫。紀柏舟表示,此次獲得最佳導演獎是很棒的鼓勵。他認為作為動畫導演最大的挑戰是「無中生有」,「是最好玩、最痛苦,也是最難的部分。」除了必須擅長編造故事,也需具備良好繪畫能力,將腦海裡的想像用視覺呈現。他嚮往成為宮崎駿那種類型的導演,將心中的故事畫成美術作品,並獨立畫出整部電影的分鏡。他也說明,分鏡藝術師是在服務導演,導演則是必須向整個劇組負責。 《急救時刻》影片海報。 圖/紀柏舟提供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的紀柏舟,讀完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後,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的美術研究所攻讀動畫。他認為台灣的動畫產業狀況不錯,後製能力比前製更強,動畫界人才較擅長3D技術,卻缺乏好的導演、美術人才和分鏡腳本等前製人才。現在面臨大陸挑戰,他說:「我們的後製已經沒辦法跟人家拚。」必須更著重於培養前製人才。他指出,目前台灣只能靠教育來提升作品高度。他認為學動畫最重要的是「美學素養」和「說故事的能力」。紀柏舟在大學時先修習藝術,到研究所才學動畫。他認為台灣的動畫教育需要更強調基本美學素養,否則學生容易透過漫畫或卡通學習插圖。事實上,最根本的素描、彩繪等藝術創作能力最重要;有好的繪畫風格才能使動畫得到更多關注。紀柏舟觀察到,台灣動畫領域有產學脫節現象。台灣有100多所動畫相關系所,培養出大量新血,但動畫相關企業的數量較少。企業需要較商業性的動畫人才,與學校的訓練方向可能產生斷層。他建議學生可以多參與企業實習,報名與企業合辦的課程,更加了解產業實況。紀柏舟熱愛在每一個新作品中嘗試不同技巧,此次也不例外。不同於過去的動畫短片作品,目前他正在籌劃個人首部長片,身兼多職,導演、分鏡、藝術執導都自己來。故事講述小男孩與傳說中的怪獸展開冒險,預計於西元2018年發布。 紀柏舟在工作室。 圖/紀柏舟提供 
置頂